【我眼中的李杜】我眼中的李白350

  我眼中的李杜

  原创: 理剑 酒花

  李白、杜甫,这两个站在中国古典诗歌高峰的男人,代表了一个民族文化的精粹,却也用他们的生命,诠释了两种诗风、两种人格。

  豪放飘逸的诗仙李白,人生中虽然有怀才不遇的郁闷以及行路难的苦闷,但他似乎一直都是自信的、昂扬的,从未对自己的才华产生过一丝一毫的怀疑。"云想衣裳花想容",旁人皆说女子貌美如花,李白偏偏赞杨贵妃的容貌令云和花朵心生艳羡。他写"一夜飞度镜湖月",不由得想起他在梦中漂游,身姿轻盈,在湖水上飘飘掠过。他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才能,也掩饰不住自己的万丈光芒。他使力士脱靴,贵妃研墨,只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我喜欢读他的诗,这是一种酣畅淋漓,是一种艺术的代入欣赏,是发自内心的快乐。

  杜甫则显得拘谨很多。他是一个黑瘦黑瘦的小老头,成熟,稳重,深沉,处处端着"老杜"的姿态。杜诗与李白的浑然天成不同,他擅长炼字,对仗工整,白描精致,诗歌的功底达到了人之所能及的高峰。黄庭坚曾创江西诗派,考究炼字和用典。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中的"祖"就是杜甫,后人的遥尊,可见杜甫的功力之高。

  读老杜的诗歌,初读不得体会到味道,只有反复咏叹,才能体会到其沉郁顿挫。杜甫的深沉苍凉,才会步步渲染,氤氲开来,直击内心,惊叹又感动。我惊叹于他能把这一切加工得那么细致,感动于他对百姓的爱。他从小接受着"奉儒守官"的思想,困顿长安的日子里也一直流落于底层,这使得他将"致君尧舜上"作为一生的理想,使得他更具体地了解到民生疾苦。他渐渐成了一位圣人,一位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敬佩的圣人。

  反观李白,尽管他心中一直存在着报国的志向,二人都曾青年漫游、困顿长安、怀才不遇。这样看来他的人生轨迹似乎和杜甫有些像,但本质上更有不同啊!李白所渴求的是纵横天下的豪侠任气,是他自己才华的施展,他的诗歌彰显个人的心理,而从不为他人考虑。他在《与韩荆州书》中极力彰显自己的才华,自负得不可一世。他仅仅有些得意,便要求贵妃研墨,唐玄宗事后也曾流露过此人不堪重用的念头。李白,终究只是一个诗坛上的仙人,而不是一个值得敬佩的圣人。

  我们所要时时刻刻记在心中的,是杜甫。

  杜甫其实很平凡,盛唐偏爱李白,却亏待了杜甫。杜甫的一生并不显赫,仅仅是"孤舟一系故园心",便在飘零中结束了他的一生。但无论杜甫的身姿多么渺小,但那都无所谓。杜甫的仕途败灭了,肉体消亡了。他的身影渐渐缩小,渐渐消失,最后只剩下一双眼睛。这是一双饱经风霜的浑浊的眼睛,常含泪水。它们挂在一棵枯树上,清楚地看着这片大地。这双眼睛,永远不会有合上的那一天,因为人间的苦难,还没有停歇。

  北京二中古典文学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