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抗洪抢险事迹()

 个人抗洪抢险事迹(3 篇)

  个人抗洪抢险事迹 第一篇:

 2016 年入夏以来,市遭遇到 50 年一遇的强降雨,境内主要河流锦河以及泉港蓄滞洪区肖江水位猛涨,全市抗洪抢险形势异常严峻。高安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同志在市局党委的组织领导下,按照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统一部署,日夜奋战在抗洪抢险第一线。他身先士卒,以堤为家,哪里有险情就出现在哪里,哪里险情最重,哪里就有他冲锋在前、挥汗如雨的身影。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公安民警心系群众、无私无畏、勇敢顽强的优良作风,有力地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夺取抗洪抢险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一、防大汛,他的足迹踏遍河堤 6 月 19 日,今年以来的最强降雨袭击高安,市防汛指挥部提前启动防汛ⅲ级应急预案。副市长、公安局长**立即组织召开紧急会议,成立抗洪抢险救灾指挥部。作为指挥部成员,徐四清接受任务后,立即陪同**同志深入一线查看汛情。他们首先来到看守所、拘留所,部署汛期监所安全防范工作,随后又赶赴锦河沿岸的龙潭、石脑、祥符等乡镇,全面部署并督察防汛工作,认真调查掌握险情发生后所涉及的人口数量和农田面积。在市公安局挂点的龙潭镇,他根据实际情况,会同有关部门详细制定了《龙潭万安堤防汛应急方案》和《龙潭万安堤人口疏散紧急预案》。一连数天,他都坚守在龙潭镇,吃住在派出所,时刻关注汛情和水位涨落情况,组织对万安堤灰埠大桥施工地段险情的抢修。6 月 20 日下午 4 时 20 分,

 高安市委书记皮德艳同志来到万安堤巡视汛情时,得知**、徐四清等公安干警连续奋战在抗洪抢险一线,深情地对大家说:“有公安干警在险堤险段,市委就放心了!”二、救险情,他是最有战斗力的突击队员 6 月 24 日,新一轮强降雨再次来袭,该市汛情再度告急。6 月 25 日凌晨 3 点,驻守在龙潭镇的徐四清同志接到市公安局紧急指令,泉港蓄滞洪区肖江河八景镇灶岗村委会杨家村堤段发生险情,十多米堤坝产生裂缝,外堤局部垮塌,市防汛指挥部要求紧急调用武警、消防官兵增援。险情就是命令。作为联系武警、消防工作的市公安局领导,徐四清接到指令后,立即从龙潭驻点赶回市局,在极短的时间内,组织武警、消防队员共 25 人,火速驰援灶岗,与先期赶到现场指挥抢险的**同志及 30 多名市公安局特警队员会合,组成抢险突击队,迅速加入抢险战斗。此时,堤坝裂缝正在加大,外围继续在垮塌,险情仍在加剧,情况万分危急。现场参与抢险的群众有的出现慌张情绪。徐四清同志处险不惊,在协助**同志用手持话筒喊话,组织人员有序抢险的同时,身先士卒,带领突击队员抬卵石、运沙袋封堵垮塌口。由于垮塌较为严重,沙石一时告急,指挥部下达指令,立即就近调集大米护堤。不惜一切代价防止溃堤,全力以赴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100 斤一袋的大米,扛一袋跑上百米。就这样,武警出身、年过四十的徐四清和年青突击队员以及抢险群众一道,一口气来回十多趟,终于在河堤内侧垒起了一道防洪墙,缓解了险情。同时,指挥部指令将一台中型农用车装满沙石,直接推入垮塌口,稳住堤

 脚。由于堤坝道路狭窄弯曲,又逢雨后路滑,车辆难以开行。徐四清协助指挥部的同志,率抢险群众一起用手推,硬将满载沙石、足足有十余吨重的农用车推行了 600 多米,并推入垮塌口,随即又马不停蹄地运送沙石填埋,有效地稳住大堤,筑牢了基础,防止了大堤进一步垮塌。下午 18 时许,离垮口 20 米远的堤段又出现一处险情,来不及休息的突击队员又在徐四清同志带领下奔赴下一个战场,经过 6 个小时的连续奋战,终于加固了堤身,化险为夷。

 个人抗洪抢险事迹 第二篇:

 平凡中的不平凡 ?

 ――记 xx 村支书 xx 抗洪抢险事迹材料 ?

 7.19 特大暴雨,给县各个乡镇都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大灾面前显人性,这场洪灾面前们的广大党员干部冲锋一线,不惧风雨,舍己为民、无私奉献,真正彰显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优秀本性,岳城镇柿园村郭大芳就是其中一例。

 郭 xx,一个勤恳,朴实的农家人,XX 年 6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XX 年 1 月他上任后带领着两委班子齐心协力,兢兢业业,全力做好上级交代的各项工作任务,他们的努力得到了镇党委、政府的认可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7 月 19 日下午,已经持续了一天的暴雨愈演愈烈,毫不停歇之意,人人都躲在屋里不敢出门,可们的郭书记一刻也坐不住了,因为想到了村里那些低保、五保户,那些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想到了还住在破旧房屋里的村民们,这样的暴雨,要一直这样下下去,他们能挨得住么?

 ?

 一想到此,郭大芳迅速召集两委干部再碰头,没来得及穿好雨衣就急匆匆赶赴这些村民家里,挨家挨户的排查、走访,一定要保证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他带领两委干部坚持每天早中晚三巡查,再三叮嘱大伙儿:”巡查一定要细致,对于低保五保户、孤寡老人这些重点户,老宅子、河边、坡岸这些危险地段,尤其要时刻注意。”接连几天的冒雨工作,又顾不上吃饭,本就瘦弱、年过半百的老郭,终究还是病倒了。

 繁重的脚步声、疲惫的神色,即使旁人看了也不忍心。有人劝他:”大芳呀,发烧了,要多注意休息啊!”可他却当即拒绝,”这点病算啥大事儿?群众的命才算大事!”郭大芳发着高烧,仍牵心群众。老话说,”穷家难舍”,听到有些老人念旧,迟迟不愿意搬离自己的家,这可急坏了他,怎么办好呢?突然他想到了一个办法,们做不了工作,有人可以做。他和两委干部分头联络老人的亲属,请他们来做老人的思想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功夫不负有心人,三番两次的来访,终于劝服了那些老人们搬离到安全地带。

 持续了二十多个小时的大雨一停,他又马不停歇领着党员干部查看并统计灾情,安抚群众,及时安排人力物力清理倒塌的房屋残垣断壁,确保不影响正常道路通行,出动船只搜寻上游漂浮物,积极联络卫生防疫消毒等等,带领着大家物积极投入到灾后自救和建设中来。

 本不善言语的他却用舍己忘、无私奉献的实际行动,感染者身边的每一个人。由他带领的柿园村两委干部,虽然还

 是个年轻的班子,但重在凝聚一心,事为群众所想,利为群众所谋。经历过”三夏”禁烧、环境卫生整治暨”三清一拆”等重点工作的磨练与考验,这个年轻的两委班子犹如雨后春笋般,不惧风雨正在茁壮成长。群众看到班子团结有力,干什么也都有了信心,全村都有了凝聚力,干部真正为群众做实事,再大的困难、再难的事,也有人挑。

 此次洪灾,柿园村 3 名孤寡老人、5 名低保户房子不同程度的受损,但由于全部提前转移,没有一名老人、一名贫困户受困。

 个人抗洪抢险事迹 第三篇:

 杨万兵,男,汉族,1974 年 11 月出生,2009 年 7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卢村乡中明社区荷花居民组人,现任中明社区荷花居民组组长。

 2016 年 6 月 20 日,中明社区遭遇重大洪水灾难,房屋、农田、道路、河堤等损毁严重。紧急时刻,中明社区迅速集合抗洪抢险应急分队,第一时间第一现场进行抢险救援。应急分队队员中,身为中共党员、荷花组居民组长的杨万兵同志,在接到社区通知后,顶着大雨,抢在最前头,深一脚浅一脚地挨家挨户的看看有没有被困群众,殊不知他已经忘记了病痛的存在,在一个月前他进行了喉管手术,目前还处在恢复期,一接到社区的集合哨,他不顾医生、家人的劝说,毫无犹豫地开着自己的运输车加入到抗洪抢险中。从 20 日早上 8 点到第二天凌晨,他和其他应急队员一起在洪水中奋战了 16 余小时,其自带的运输车免费托运救灾麻袋、黄土、

 石头合计里程 60 多公里,上户转移受灾群众 5 次。

 在抗洪抢险救灾的 1 天 1 夜里,他没有回一次家,没有好好的睡一会儿觉、吃一顿饭,饿了,泡一盒方便面,渴了,喝一口冷水,身上衣服淋湿了,又穿干,又湿,这样都不知干了、湿了多少回,不停地在抗洪中。

 在他和其他乡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将中明社区所有受灾群众安全转移。可他在夜里还是不放心,打着手电筒,又顶着大雨,淌着齐大腿深的水挨家挨户巡查了一遍,确信所有人员都安全转移了,他才稍稍透了口气。

 在持续的抗洪抢险中,他的双腿一直浸泡在水中,凉气侵入身体,本身还处在恢复期,所以多次感觉身体不适,浑身哆嗦,从表情能看出他在努力坚持着,没有一句怨言,没有一句呻吟,没有休息片刻。第二天早上雨水小了些,其他乡村干部和群众都劝他回家休息,毕竟身体还没康复,又累了一天一夜没合眼,可他就是不走,说等确定没事了再回家。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危难之际,更展党员风采。杨万兵在中明社区“两委”班子的带领下,临阵不乱、果敢决策,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不畏病痛、众志成城、舍小家顾大家,经过英勇奋战,圆满地完成了抗洪抢险各项工作,把国家的利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的精神,诠释“大爱无垠”的深刻内涵。他带病抢险、舍己为人的精神令人敬佩,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