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心得体会

 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心得体会

  作为夯实基层治理体系的成功实践,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对解决建制村分布密集化、村庄空心化、干部老弱化、运行低效化、经济空壳化、治理无序化等突出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既然是一场改革,就不可能“一改了之”,改革红利的显现必然是一个漫长过程,更需下大力气、花大功夫精心谋划聚力写好调整改革的“后半篇”文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重要讲话中提出,必须发挥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依靠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工作不是单纯地改在“嘴上”“纸上”,亦或换几块“牌子”,加几把“椅子”,挪几个“位子”,不能换个“马甲”继续干,“改头”不“换面”,其他一切照旧。改革史往往比改革更有说服力,我们必须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和干劲,将改革进行到底,让改革的“后浪”层出不穷,“后劲”十足。

  写好改革“后半篇”文章,切莫“剃头挑子 —— 一头热”。改革创新最大的活力蕴藏在基层和群众中间,基层是我们的工作之根、力量之源。我们一定要摒弃政绩思维和形式主义,扎根基层倾听民众声音,真情实意了解百姓最真实的需求。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在改革的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和制定政策前,不单单是预先考量,必须进行科学广泛的调研,处理好“最先一公里”。后续相关支持政策的出台、规划设计的制定、产业项目的布局应该更加聚焦更加有效,这样的改革才是真正为民而谋、利民而改、惠民而行,而不是“拍脑袋”“想当

 然”“一厢情愿”。发展困局,改革落子,还需多方配合,方能全盘皆活。在改革执行过程中,要避免“单打独斗”,特别要注意整体推进和督促落实,相关部门要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协作配合,凡是确定的事项要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这样才能抓出改革成效。

  写好改革“后半篇”文章,切莫“云端里跑马 —— 脚底空”。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有效的是实践,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推动改革落地落实、尽早见效,必须要有强大的牵引力驱动。这个牵引力就是切实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要始终把加强党的领导作为改革发展的先导工程抓实抓好。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强化担当精神,大兴真抓实干之风,不玩花拳绣腿,不做表面文章。改革的责任主体既要想为敢为,还要勤为善为,又要以上率下,更要以上促下,关键是要有针对性地推出一批“管用见效”的重大改革举措,更多的在常抓不懈和务实戒虚上下功夫,把精力集中在解决一个一个实际问题上来,确保改革举措直抵“最后一公里”。这样我们改革的目标才能更加明确、步伐才能更加坚定、动力才能更加持久。

  写好改革“后半篇”文章,切莫“拔苗助长 —— 急于求成”。在过去的改革进程中,我们或多或少能看到这样一种怪相:改革刚开始就张罗着听汇报、写总结、要成效。然而活动才刚刚开始,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谁又能知道在“渡河”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具体问题?推动改革不能一味追求速度,不讲质量,不谈成效,只求完成。盲目抢时间、赶进度,反而助长了弄虚作假、敷衍应付之风。凡事一定要讲规律,胖子不是一口吃出来的,有些改革的成效不可能立竿就

 能见影,比如教育、医疗、产业等方面,没有多年的潜心付出,哪来明显的成效?推进改革必须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来,从任务、进度、成效等方面精准发力抓落实,注重在内生动力与外生动力的互相引导,既不能“原地踏步”更不能“急于求成”,需要按照计划、扭住关键、把好进度、狠抓落实,这样才能保障改革成效的取得。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是历次改革的“试金石”,促进村级建制调整改革由“物理拼装”向“化学反应”转变早已破局开篇,面对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我们必须坚定改革信心,用新的谋划、新的格局、新的举措,抓牢关键少数、抓实基层组织、抓细重点工作、抓住关键环节、抓好贯彻落实,让改革的航船乘风破浪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