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青年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作文2020

 新时代青年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作文 5 篇 以“为民之我”“拼搏之我”绘“奋斗之红”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

  以“为民之我”“拼搏之我”绘“奋斗之红”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寄语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作为占党员总数 24.9%的青年党员群体,我们要牢记总书记教诲,在学史中赓续精神血脉,强信念、勇担当、砺品行,以“为民之我”“拼搏之我”绘“奋斗之红”。

  始终保持脚踏实地、践行初心的为民心态。“行程万里,人民至上。我是人民的勤务员。”回溯百年,不难发现:从筚路蓝缕到奠基立业,从开创新局到迈向未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就是人民群众干出来的,改革开放的宏伟史诗是人民群众主演的,新时代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与变革,无不凝结着人民群众的汗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永恒的关键词。青年干部要坚守初心,牢记使命,时刻以“人民至上”理念为前进方向,时刻以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为行动指南,时刻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方向;要以“深扎根、大排查、抓落实、解难题”为重点,密切联系群众、真情服务群众,聚焦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做人民的“小学生”;更要把自己“摆进”群众中,把职责摆进去,把担子挑起来,用自己的“厚肩膀”“硬脊梁”让人民群众过上“向往的生活”。

  始终保持永不懈怠、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

 流,无以成江海。大海,是涓涓细流一点一滴汇成的;史诗,是亿万人民一笔一画书写的。身处这样一个伟大时代,青年干部一日当有一日之追求,一日当有一日之收获,在开拓进取中突破个人“瓶颈”,在奋发有为中实现个人理想,在融入时代中做时代的前行者、奋斗者,这才是中国青年“最美的姿态”。青年干部要锤炼锲而不舍、任劳任怨的“苦干”品格,志不求易、事不避难;弘扬脚踏实地、务求实效的“实干”精神,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为群众办实事、谋利益、增福祉;掌握科学理性、善谋善为的“巧干”本领,做到心中有底、脚下有力、干出实绩。要把初心使命转化为锐意进取的精气神,转化为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自觉行动,坚守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并肩同行,大踏步迈向下一个百年征程。

  始终保持顽强拼搏、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中国共产党从斗争中来,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在烈火中锻“铁之性”,在历练中聚“铁之力”,迎来了“日月换新天”的发展局面。擎举斗争精神,擦亮百折不挠的“奋斗者”底色,便没有跨不过的险滩,啃不下的硬骨。青年干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不可因承平日久而丧失斗志,不可因生逢盛世而选择“躺平”,应以“青年之答”接力“请党放心”,以“强国有我”的担当不懈奋斗。青年干部既要培养“天安门上看问题”的宽阔视野,也要增强“田埂地头见真章”的行动自觉,在一线实践磨练中磨意志、砺作风、提境界、增才干,坚持“干”的作风,永葆“闯”的精神,拿出“拼”的劲头,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与时代一同奔跑,与人民一道奋斗。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

  @青年党员以史为鉴谱写新篇章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寄语“未来属于青年,

 希望寄予青年”

  。追抚往昔,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是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是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坚定探寻民族复兴,把握现在。作为青年党员,我们更应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不忘初心,筚路蓝缕为人民。从嘉兴南湖红船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枪杆子里出政权到长征二万五千里,从“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到“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这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用青春热血、坚如磐石的信仰力量书写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筚路蓝缕为人民,“人民”二字深深烙印在每一位党员心中。青年党员要接过使命践行为民初心,在时代的答卷里,我们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接续“红船”精神,以务实、求实、扎实作风去真执行、真干事、真行动,哪里需要就去哪里,一心一意为民造福,做好新时代答卷人。

  发奋图强,砥砺迈步新征程。“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从割地赔款、任人宰割到新中国成立,从社会主义改造到改革开放,从一个只有 50 多名党员的小党成长为拥有 9500 多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靠的就是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的珍贵品质。青年党员当以史为鉴,继承使命,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不断提升能力本领,要把前人汗水当作经验的源泉,从中汲取躬身实干、接续奋斗的“力量”,总结经验、把握规律,以“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骨气,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奋勇争先、砥砺前行,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

  守正创新,锐意进取谋复兴。从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到神舟 12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从西汉丝绸之路到 21 世纪共建“一带一路”,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新的征程上,既要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亦要“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青年党员结果使

 命,保持为民匠心,用匠心筑路,把苦难辉煌的过去、日新月异的现在和光明恢宏的未来贯通起来,心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念头,拿出“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摆出“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势头,精业强能,继续勇立潮头闯新路、披荆斩棘勇克难,以一种闯劲、冒劲和争创一流的雄心壮志,以一种你追我赶、不甘落后的精神干工作,接住历史接力棒,接续奋斗。

  以史为鉴汲取动力,不畏艰难开创未来。百年前,是他们用青春共筑革命力量,为红色旋律画上了时代音符,谱写红色旋律;百年后,奏响红色旋律,新时代青年党员干部当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奋力谱写新时代篇章!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

  增强青年“三气”做有为干部

  7 月 1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回望过去百年,中国进步青年的身影总是出现在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时刻。从抛头颅、洒热血的青年革命烈士,到全身心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广大青年,再到脱贫攻坚、疫情防控、防汛救灾第一线挥洒青春汗水的青年干部,无数青年为了人民的幸福、民族的复兴、祖国的富强,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努力拼搏,洋溢青春梦,筑梦新时代。在新征程的道路上,广大青年干部要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远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担起民族复兴的重任,攻坚克难谋发展,稳中求进开新局。

  增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志气,做志存高远的青年干部。有志者,事竟成。解放前夕的革命先辈们,以共产主义信仰为炬,在黑暗中匍匐前进,用生

 命起誓,为革命献身,换来今日“可爱”的中国。而后,无数青年承先辈之志,担今时之责,以更坚定的信念、更顽强的意志、更果断的措施,继续奋战在祖国建设、抗洪抢险、抗击疫情和脱贫攻坚的各条战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青年干部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锚定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增强要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志气,以青春书写实干,用青春梦激扬中国梦,做志存高远的有为“追梦人”。

  增强“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的骨气,做一身正气的青年干部。骨气是刚强不屈的人格操守,是知难而上、知重负重,不为外界所影响的内在力量。前有“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为革命慷慨就义的夏明翰,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威逼利诱不屈服的刘胡兰、江姐等一大批革命者,后有“两弹一星”的研制者,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运用有限的科研和试验手段,经受住了生命极限的考验,顽强拼搏,发愤图强,突破了一个个技术难关。青年干部要始终坚持做有骨气的人,永葆不惧挑战、不怕困难的精气神,以舍我其谁的使命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勇于担当、勇于作为,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不懈努力。

  增强“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底气,做自信自强的青年干部。底气来自于自信,自信来自于成功。1901 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在 120 年后的又一个辛丑年举行的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会上,杨洁篪霸气表态“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这样的底气来自于中国共产党带领我们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在国外技术封锁的情况下,依靠自己成功掌握特高压输电技术、海底隧道技术,成功实现北斗系统全球组网;我们率先控制住新冠疫情,有序推进疫苗接种,逐步构建起全民免疫屏障。从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到综合国力,我们一次次用实力成功反击别人的质疑、树立自己的自信、增强我们的底气。当代青年干部,要增强自信、

 树立必胜的决心,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翻山越岭、跋山涉水,蹚过怒水险滩,越过丛生荆棘,向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追求而昂首挺胸、阔步向前。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

  “以史为镜”学党史

  “以史鉴今”守初心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在“两个一百年”的重大历史交汇期,在建党 100 周年的重大历史新起点,习近平总书记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强调补足“党史”这一“营养剂”,用好“历史”这一“教科书”,带领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在全国上下掀起“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热潮。经过一段时间的自主学习和集中学习,我对党史有了一些新认识、新体会,即通过回顾党的峥嵘岁月,鼓舞斗志、明确方向、坚定信念、凝聚力量;从“理、信、德、行”四个方面,汲取前行动力,践行初心使命,投身高质量发展。

  “理”——学史明理,从党的历史中汲取理论养分。

  学史明理,就是从党的历史中汲取理论养分,并与时俱进地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只有深刻学习领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才能更好地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问题;才能与时俱进,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深化;才能更好、更沉着地应对新时代新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风险挑战。

  广大党员干部,不仅要有干事创业的决心和热情,更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指导工作实践;在工作实践中进一步总结经验、提炼思想,提升自我理论水平。从具体上来看,我们选调生正值需要理论养分来茁壮成长的时期,因此,我们不仅要沉下心来走访调研、倾听民意,也要静下心来放慢脚步、不断学习;在提升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同时,更要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重要指示要求,深入了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三区一地”协同建设等重大战略,坚持以全面、辩证和长远的眼光看待新机遇和新挑战,始终胸怀“两个大局”。

  “信”——学史增信,在党史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而党的历史,正是共产党人“最好的营养剂”。我们要从党的历史中找寻信仰之根、精神之魂,将党史中蕴藏的烛照未来的光亮、辨明方位的指针作为我们心中的坚定信念,补足精神之钙,铸牢信念之魂,把稳思想之舵。

  从战争年代短短 28 年 300 多万共产党员为国捐躯,到和平年代脱贫攻坚 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吃住干在村,1800 多名党员将生命定格在脱贫攻坚的征程上,理想信念引领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了党和人民前仆后继、奋勇向前,书写了党的历史壮丽篇章。因此,我们要通过党史学习,在具体工作中,要以革命先烈先辈和先进典型为灯塔标杆,不断赓续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红色血脉,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境界,把小我融入大我,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到文峰街道事业高质量发展中,把“初心”和“使命”融入到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中,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人民。

  “德”——学史崇德,在党史学习中涵养为民情怀。

 学史崇德,于“半条被子”中深植“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的为民情怀。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者,这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中国共产党能从一艘“小小红船”发展成为“巍巍巨轮”的根本所在。

  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学史崇德,关键就是要牢牢坚守人民立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任何时候都不忘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时刻牢记为了人民、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