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监理项目部高层土建工程监理细则

  滨江嘉园 土建 监理细则

 1 基础工程施工(监理重点巡检项目)

 1.1 工作内容 1.1.1 泵送砼桩基础施工质量检查。

 1.1.2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检查 1.1.3 筏板基础工程。

 1.2 技术要求 1.2.1 泵送混凝土桩基础检查标准:

 ①桩顶标高至少要比设计标高高出 0.5 米(偏差:+30 毫米、-50毫米)。

 ②主筋间距偏差在±10 毫米以内;长度偏差在±100 毫米以内;主筋焊接搭接位置不允许在同一连接区内,焊接搭接倍数单面焊 10d,双面焊 5d。

 ③箍筋间距偏差在±20 毫米以内;箍筋两端必须闭合,与主筋焊接时不允许咬伤主筋。

 ④钢筋笼直径偏差在±10 毫米以内。

 ⑤提钻速度小于 1.5 米/分钟。

 ⑥投料量应在设计桩顶上 500 毫米。

 ⑦施工配合比应满足实验室配合比要求;泵送压力应为 6—8 兆帕;控制钢筋笼放入时间,要特别注意地质条件,钢筋笼达到标高后要有措施防止下沉。

  ⑧施工用材料水泥、钢筋、石子应符合设计要求。

 1.2.2 地下防水工程:

 1.2.2.1 建筑防水工程监理预控的内容:

 1、 对承包单位的资质及承包单位的管理人员和技术操作人员进行审查和认定;对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文件进行审核,并执行样板引路。

 2、 对防水工程使用的主要材料、辅助材料要进行质量预控,要有出厂产品合格证书或质量鉴定文件。

 (1)

 对防水材料出厂质量合格证书的验收 生产厂家提供的产品合格证书应包括:品种、标号或型号及该批产品各项性能试验指标数据,合格证的编号、批号、出厂日期和生产厂检验部门的印章;进入施工现场的防水材料要进行复试和外观检查。防水涂料进入施工现场后,应抽样检验,检验的内容是不透水性、抗拉强度和耐久性。

 (2)

 对防水材料的质量有异议时,监理工程师可以进行取样复验,严格把住材料使用的质量关,确保不合格材料不能进场,不合格材料不能用于施工工程。

 (3)

 对进场的合格材料要督促施工单位做好保存工作。对不允许曝晒、超高堆放或堆压其它的材料,要严禁不符合存放要求的现象产生。

 3、 对要进行防水的部位基层,进行质量验收。对基层的标高、坡度、表面平整度、表面清理、清扫,均应对照图纸及已施工部位的

  关系进行校验,并通过施工单位进行做好校正处理。

 1.2.2.2 建筑防水工程监理质量控制要点:

 监理工程师针对本分部的工程质量通病,监督承包单位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消除质量通病。

 1、 基层控制要点

 防水层是依附于主体结构基层的,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防水层的质量,主体结构和找平层刚度、平整度、强度、表层坡度准确,表面平整无起砂、起皮、裂缝、蜂窝、气孔,基面必须干净、无浮浆、无水珠、不渗水。

 (1)

 平整度控制要点

  找平层的平整度对柔性防水层施工质量影响很大。找平层不平整,粘结剂涂不均匀就影响防水涂层质量,对深层涂料的施工影响更大,更易造成涂层厚薄不均,削弱防水能力。用 2 米靠尺检查平整度,不能产生逆坡。

 (2)

 涂料施工前,基层阴阳角应作成圆弧性,阴角直径宜大于50mm,阳角直径宜大于 10mm。

 (3)

 细部节点施工条件的控制要点

  大面积防水层施工前,应先对节点进行处理,做好密封材料填嵌、附加层的铺设。但也有些节点如:防水层收头、变形缝等要点在大面积防水层做完后单独进行。

  防水层在建筑的阴、阳角处基层应按设计做成圆角或倒角;并

  在此增铺附加防水层,其做法及宽度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防水层的收头、防水层及保护层的固定要按设计图纸施工或遵守施工工艺规范进行质量控制工作。

 2、 防水层施工作业控制要点 施工条件成熟与否直接关系到施工质量,防水工程大部分露天作业,气候因素影响较大。施工期内遇雨、雪、五级及其五级以上大风严禁施工。水乳型涂料及刚性防水层,不宜在 5℃以下气温中施工;气温超过 35℃所有防水层均不宜施工;炎热夏季后半夜因产生露水、5 级以上大风天气有尘土等杂物影响与基层粘接,污染基面均不得进行防水施工作业;涂料的配制及施工,必须严格按涂料的技术要求进行。涂料防水层的总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涂刷或喷涂,应待前一道涂层实干后进行;涂层必须均匀,不得漏刷漏涂。施工缝接缝宽度不应小于 100mm。

 3、 防水层的保护层材料选用和施工应按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保护层施工时要注意防水层的保护,要在防水层上做好临时保护措施,严防戳破防水层,防水层施工完毕应及早进行下道施工工序,不宜间隔时间过长,防止防水层材质损坏。

 1.2.3 筏板基础工程质量:

 1.2.3.1 事前监理控制要点:

 (一)钢筋工程

  (1)钢筋应有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性能应符合有关标准或规范的规定,钢筋的验收和加工,应按有关的规定进行。

  (2)焊条、焊剂必须有出厂合格证;焊工必须有焊工考试合格证,并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焊接操作。

 (3)钢筋直螺纹连接套的材料必须是经试验确认符合要求的钢材。直螺纹连接套的受拉承载力不应小于被连接钢筋的受拉承载力标准值的 1.10 倍。

 (4)凡参与直螺纹接头施工的操作人员,技术管理人员和质量管理人员,均应参加技术规程培训,操作工人应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5)所提供的直螺纹连接套应有产品合格证;套筒两端应有密封盖;套筒表面应有规格标记;进场时施工单位应进行复检,并报监理公司审核; (6)钢筋直螺纹连接头的型式检验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的各项规定。

 (二)砼浇注前的监理工作要点 (1)

 对混凝土浇筑方案时行审批:要根据浇筑面积、浇筑工程量,劳力组织、施工设备、泵车位置、浇筑顺序、后浇带或施工缝的位置、混凝土原材料供应、保障混凝土浇注的连续性以及停电的应急措施等问题进行认真的综合研究并落实,确保万无一失。

 (2)

 模板、钢筋应作好预检和隐检,在浇注混凝土前应再次检查,确保模板位置、标高、截面尺寸与设计相符,且支撑牢固,拼缝严密,模板内杂物已清除干净。钢筋位置固定正确,变形的钢筋已矫正,关键部位应再次查验钢筋品种、数量、规格、插筋、锚固情况;

  (3)

 检查机具准备,对搅拌机、运输车、料斗、串筒、活塞泵、输送管线,振捣器等要准备充足,对可能出现的故障已有所准备。必要时应进行试运转。

 (4)

 混凝土浇灌申请书已办妥; (5)

 对天气预报已做了解和必要的冬施、雨施准备; (6)

 水电照明等现场条件已做好,且应有保证。

 1.2.3.2 事中监理控制:

 (一)钢筋直螺纹连接:

 1、钢筋连接时,应用管钳扳手拧紧,使两个丝头在套筒中央位置相互顶紧。

 2、直螺纹接头施工现场检验及验收:

 ①工程中应用直螺纹接头时,该技术提供单位应提供有效型式检验报告; ②连接钢筋时,应检查连接套出厂合格证,钢筋直螺纹加工的检验记录。

 ③钢筋连接工程开始前及施工过程中,应对每批进场钢筋和接头进行工艺检验; ④每一种钢筋规格母材进行抗拉强度试验; ⑤每种规格钢筋接头的试件数量不少于 3 根; ⑥随机抽取同规格连接接头数 10%进行外观检查,应满足钢筋与连接套的规格一致,接头无整丝扣外露;

  ⑦接头的现场检验按验收批进行,同一施工条件下的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规格接头,以 500 个为一验收批进行检验与验收,不足 500个也作一个验收批计; 3、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连接接头应相互错开,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同一连接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不超过 50%。

 (二)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 水化热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影响最大,由于内外温度不同,会产生温度应力,在其作用下会产生裂缝,可采取以下措施:1.优先使用低水化热的矿渣水泥伴制混凝土,适当使用缓凝减水剂。

 2。适当降低水灰比,可加粉煤灰,减少水泥用量,但必须保证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3。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混凝土内外的温度差(设计无要求控制在 25 度以内)降低拌合水的温度(拌合水中加冰块)骨料用水冲洗降温,避免曝晒等。4。可预埋冷水管,通过循环将混凝土内部热量带走,进行人工导热。

 5。及时对混凝土覆盖保温、保湿材料。

  1.3 施工承包商向监理提交的资料 1.3.1 开工报告及开工报审表、施工组织设计及报审表(包括安全方案)、资质证明文件(复印件)、施工管理人员证件(复印件)名单、特殊工种人员证件(复印件),设备检修检测记录(桩机、水准仪、计量器具)。

 1.3.2 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表及进场验收记录、见证取样记录。

  1.3.3 水泥物理性能试验报告、砼配合比试验报告、碎(砾)石试验报告、砂试验报告、钢材机械性能(焊接)试验报告。

 1.3.4 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检验报告单。

 1.4 监理工作 1.4.1 原材料的控制:土建工程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对承包单位申报的《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表》及其质量证明资料进行审核,并对现场实物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平行检验或见证取样方式抽检。

 1 水泥取样方法: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 200t 为一检验批,散装不超过 500t为一检验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 3 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2 砂、石取样方法: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对于砂子由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8 份,组成一组样品。对于石子由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 15 份组成一组样品。若检验不合格时,应重新取样。对不合格项进行加倍复验。若仍有试样不能满足标准要求,应按不合格品处理。

  3 钢筋取样方法:(1)热轧光圆钢筋、余热处理钢筋每批由重量不大于 60 吨的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的钢筋组成。(2)热轧带肋钢筋、低碳钢热轧圆盘条每批由重量不大于60 吨的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的钢筋组成。(3)碳素结构钢每批由重量不大于 60 吨的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等级、

  同一品种、同一尺寸、同一交货状态的钢筋组成。(4)冷轧带肋钢筋每批由同一牌号、同一外形、同一规格、同一生产工艺和同一交货状态的钢筋组成,每批不大于 60 吨。

 1.4.2 严格执行有关材料见证制度,由材料见证员见证材料取样送检过程,并收集整理报验资料。对未经监理工程师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工程材料等,监理工程师应拒绝签认,并签发监理工程师通知单,书面通知承包单位限期将不合格材料等撤出现场。

 1.4.3 桩位放线及标高复核:根据施工图,对桩位轴线放样情况、场地标高与桩顶标高进行复核。

 1.4.4 钻孔过程监督:在每次钻孔前应该重新复核该桩位及标高,确保无误;检测终孔的孔深、孔径、孔斜度及二次清孔后的沉浆密度、沉渣厚度。参照地质勘探报告,检查是否已经达到设计持力层以及进入持力层的深度。检查钻杆进尺标记是否与设计桩长相符。

 1.4.5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混凝土应由土建专业监理工程师见证试配过程,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应监督施工单位按有关规范标准制作试件及按标准规定进行养护。材料见证员应对试件送检进行见证。专业监理工程师每天至少应检查一次混凝土配合比计量情况。

 1.4.6 钢筋笼制作质量控制:桩基础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按要求预制出一定数量的钢筋笼(不少于一天的用量),专业监理工程师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桩基础施工。

 1.4.7 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应经常、有目的地进行巡视检查、检测。主要检查内容如下:

  ①是否按设计文件、施工规范和批准的施工方案施工。

 ②是否使用合格的材料、构配件和设备。

 ③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操作条件是否满足工艺操作要求、特种操作人员是否持证上岗。

 ④施工环境是否对工程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⑤已施工部位是否存在质量缺陷。

 1.4.8 桩基础工程验收,由专业监理工程师负责按有关规定进行检验,检验合格专业监理工程师签认有关报验资料,检验不合格不予签认,桩基础施工完毕后,总监理工程师应组织施工单位、建设单位进行中间验收,由专业监理工程师填写工程中间验收记录备案。

 主体施工前应做好以下工作,同桩基础施工单位做好中间验收工作 2 主体工程施工(监理重点巡检项目)

 2.1 模板工程 2.1.1 工作内容 2.1.1.1 主控项目:

 ①模板安装承载力; ②轴线位置; ③底模上表面标高; ④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⑤模板隔离剂涂刷。

 2.1.1.2 一般项目:

  ①层高垂直度; ②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③表面平整度; ④截面内部尺寸; ⑤起拱高度。

 2.1.2 技术要求 2.1.2.1 主控项目:

 1、模板及其支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支架在支撑部分必须有足够的支撑面积。如安装在基土上,基土必须坚实并有排水措施。

 2、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受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

 3、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玷污钢筋与混凝土接槎处。

 2.1.2.2 一般控制项目:

 1、竹、木模板的面板及龙骨其规格、种类按下表参考选用:

 竹、木模板的面板及龙骨规格、种类参考表 部位 名称 规格(mm)

 备注

 面板 防水木胶合板 防水竹胶合板 素胶合板

 12、15 、18 宜做防水处理 龙骨 木方、木梁 500×100、100×100

  背楞 型钢、钢管等 计算确定

  2、面板及龙骨材料质量必须符合其设计要求,安装前先检查模板的质量,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不得投入使用。

 3、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注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注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②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③浇注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4、对跨度不小于 4m 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5、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空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下表要求:

 项

  目 允许偏差(mm)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 3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 3 插

  筋 中心线位置 5 外露长度 +10.0 预埋螺栓 中心线位置 2

  外露长度 +10.0 预留洞 中心线位置 10 尺

 寸 +10.0

 6、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项

  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轴线位置 5 钢尺检查 底模上表面标高 ±5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截面内 部尺寸 基

 础 ±10 钢尺检查

 柱、墙、架 +4、-5 钢尺检查

 层高 垂直度 不大于 5m 6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大于 5m 8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钢尺检查 表面平整度 5 2m 靠尺和塞尺检查

  7、底模及支梁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下表中规定:

 底模拆除时的砼强度要求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 (m)

 达到设计要求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板 ≤2 ≥50 >5,≤8 ≥75

  >8 ≥100 梁、拱、壳 ≤8 ≥75 >8 ≥100 悬臂构件 —— ≥100

 8、后浇带模板的拆除和支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3 2.1.3 施工承包商向监理提交的资料

 1 开工报告及报审表 2 施工组织设计及报审表(包括安全方案)

 3 施工单位资质证明文件(复印件)

 4 施工管理人员名单、特殊工种人员证件(复印件)

 5 原材料试化验单、见证取样记录、进场材料验收记录及数量清单 6 原材料报审表(后附质量证明文件)

 7 机械设备检修记录(塔吊、搅拌机、水准仪、经纬仪、钢筋卷扬机、木工电锯、计量称、包括其他电气设备)

 产品合格证、质量检验记录、质量批检验记录。

  4 2.1.4 监理工作

 1、检查施工承包商质保体系是否建立且有效运行。

 2、检查施工人员的上岗证及劳动保护,安全措施。

  3、根据设计图纸和标准检查模板安装的尺寸、允许偏差以及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的尺寸偏差是否符合要求。

 4、模板安装完成后,检查模板的接缝是否严密,模板与砼接触面是否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

 5、浇筑砼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如还有杂物影响到砼的浇筑,应督促施工方立即清理干净,并经监理检查通过后方可浇筑砼。

 6、模板安装和浇筑砼时,应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观察和维护,发生异常情况时,应督促施工方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进行处理。

 2 22 .2 钢筋工程

 2.2.1 工作内容 ①材料进场时的取样送检; ②受力筋的弯钩、弯折; ③箍筋的弯钩; ④钢筋连接方式(电渣压力焊); ⑤钢筋安装(现浇框架结构)。

 2.2.2 技术要求

 2.2.2.1 原材料 1、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 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2、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的钢筋强度应满

  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一、二级抗震等级,检验所的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 1.25。

 (2)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 1.3。

 3、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它专项检验。

 4、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2.2.2.2 钢筋加工 1、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

 (1) HRB 235 级钢筋末端作 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2.5 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3倍。

 (2)当设计要求钢脑筋末端需作 135°弯钩时,HRB335 级、HRB400 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4 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钢筋作不大于 9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2 倍。

 2、除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箍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除应满足第 1 条规定外,尚应不小于受力钢筋直径。

  (2)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 90°;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应为 135°。

 (3)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对一般结构不一小于箍筋直径的 5倍;对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 10 倍。

 3、钢筋调直以采用机械方法,也可采用冷拉法。当采用冷拉法调直钢筋时,HRB235 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 4%,HRB400 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 1%。

 .4、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 项

 目 允许偏差(mm)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10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20 箍筋内 径 尺寸 ±5 2.2.2.3 钢筋连接 1、纵向受力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连接方式有电渣压力焊、绑扎搭接等。

 2、电渣压力焊 (1)钢筋的牌号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规定。

 (2)钢筋的规格,焊接接头的位置,同一区段内有接头钢筋面积的百分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3)钢筋焊接前,焊接部位和电极钳口接触的(150mm 区段内)

  钢筋表面上的锈斑、油污、杂物等应清除干净,钢筋端部若有弯折扭曲,应予以矫直或切除,但不得用锤击矫直。

 (4)在钢筋电渣压力焊生产中,应重视焊接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接头部位应清理干净;钢筋安装应上下同心;夹具紧固,严防晃动;引弧过程力求可靠;电弧过程延时充分,电渣过程短而稳定,积压过程压力适当。

 (5)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头应逐个进行外观检查,结果应符合下列要求:

 四周焊包,凸出钢筋表面的高度不得小于 4mm。

 钢筋与电极接触处,应无烧伤缺陷。

 接头处的弯折角不大于 3°. 接头处的轴线偏移不得大于钢筋直径的 0.1 倍,且不得大于 2mm。

 3、在施工现场,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 的规定对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的外观进行检查,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

 4、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出,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10 倍。

 5、当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

 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 35 倍d(d 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 500mm,凡接头中点位

  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及焊接的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所有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受拉区不宜大于50%。(2)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 50%。(3)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易采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应大于 50%。

 6、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

 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 1.3L 1 (L 1 为搭接长度)。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所有搭接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中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易大于 25%。(2)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 50%。(3)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对梁类构件不应大于50%,对其它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

  7、在梁类、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按设计要求配置箍筋,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箍筋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 0.25 倍。(2)受拉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 5 倍,且不应小于 100mm。(3)受压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 10 倍,且不应大于 200mm。(4)当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直径大于 25mm 时,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短面外 100mm 范围内设置两个箍筋,其间距宜为 50mm。

 2.2.2.4 钢筋安装 1、本工程全部为现浇框架结构,钢筋绑扎包括框架梁、柱、板的绑扎。钢筋绑扎前,应检查有无锈蚀,如有锈蚀应除锈后再运至绑扎部位。

 2、做好抄平放线工作,根据弹好的外皮尺寸线,检查下层预留搭接钢筋的位置、数量、长度。绑扎前先整理调直下层伸出的搭接筋,并将锈蚀、水泥砂浆等污垢清理干净。

 3、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现浇框架结构钢筋绑扎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框架结构钢筋绑扎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

 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绑扎钢筋网 长、宽 ±10 钢尺检查 网眼尺寸 ±20 钢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

  绑扎钢筋骨架 长 ±10 钢尺检查 宽、高 ±5 钢尺检查 受力钢筋 间距 ±10 钢尺量两端、中间各一点,取最大值 排距 ±5 钢尺检查 保护层 厚度 基础 ±10 钢尺检查 梁、柱 ±5 钢尺检查 板、墙、壳 ±3 钢尺检查 绑扎钢筋、横向钢筋间距 ±20 钢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 钢筋弯起点位置 20 钢尺检查 预埋件 中心线位置 5 钢尺检查 水平高差 +3,0 钢尺和塞尺检查

  3 2.2.3 施工方向监理提交的资料

 1、原材料试化验单、见证取样记录、进场材料验收记录及数量清单 2、原材料报审表(后附质量证明文件)

 3、机械设备检修记录(塔吊、搅拌机、水准仪、经纬仪、钢筋卷扬机、包括其他电气设备)

  4、钢筋工程隐蔽验收记录。

  5 5 、钢筋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4 2.2.4 监理工作

 1、钢筋进场时,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检报告,施工单位按《材料/构配件/设备报验单》填报钢筋进厂报表。

 2、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在监理人员见证下,对钢筋进行取样,并送检测部门检验,质量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试验不合格的钢筋不能用于工程上,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处理,监理工程师予以记录。

 3、钢筋连接时,检查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单位应熟悉图纸,监理工程师应了解技术交底情况及施工准备情况;焊工必须持证上岗;钢筋的级别、钢号和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带有颗粒或鳞片状老化锈蚀的钢筋不能使用,需要代换钢筋时,必须上报监理工程师,应征得设计的同意,否则不得以其它钢筋代换。

 4、进行电渣压力焊时,应注意焊接接头是否出现偏心、弯折、烧伤等焊接缺陷,外观检查不合格的接头应要求切除重焊,或采取补强焊接措施。

 5、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6、在浇筑砼之前,应进行钢筋隐蔽工程验收,其内容包括:①纵向受力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②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等;③箍筋、横向钢筋的品种、规

  格、数量、间距等;④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等。

  2 23 .3 砼工程

 1 2.3.1 工作内容

 ①水泥原材料进厂检查; ②砼施工配合比; ③砼取样与试块留置; ④砼运输、浇筑及间歇时间。

 2 2.3.2 技术要求

 2.3.2.1 原材料 1、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进行复检,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 等的规定。

 2、混凝土中掺用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用用技术规范》GB50119 等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

 3、混凝土中氯化物和碱的总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和设计的要求。

 4、混凝土中掺用矿物掺合料的质量引发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 等的规定。矿物掺合料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5、普通混凝土所用的粗、细骨料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 的规定。

 6、拌制混凝土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它水源时,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 的规定。

 2.3.2.2 配合比 1、混凝土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的有关规定,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和工作性等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

 2、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其工作性应满足设计配合比的要求。开始生产时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作为验证配合比的依据。

 3、混凝土搅拌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材料用量。

 2.3.2.3 混凝土施工 1、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注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拌制 100 盘且不超过 100m 3 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 100 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当一次连续浇注超过 1000m 3 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 3 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4)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5)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2、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其混凝土试件应在浇注地点随机取样。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一次,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3、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允许偏差 材料名称 允许偏差 水泥、掺合料 ±2% 粗、细骨料 ±3% 水、外加剂 ±2% 4、砼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砼的初凝时间。同一施工段的砼应连续浇筑完毕。当底层砼初凝后浇筑上一层砼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中对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理。

 5、施工缝的位置应在砼浇筑前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施工缝的处理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6、后浇带的留置位置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后浇带砼浇筑应按施工技术方案进行。

 7、砼浇筑完毕后,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

  并符合下列规定:(1)应在浇筑完毕后的 12 小时内对砼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2)砼浇水养护的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砼,不得少于 7 天;对掺用缓凝剂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砼,不得少于 14 天;(3)浇水次数应能保持砼处于湿润状态;砼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4)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砼,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5)砼强度达到 1.2N/mm 2 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2.3.2.4 外观质量 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缺陷,应由监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各方根据其对结构性能和使用性能影响的严重程度,按下表规定。

 现浇结构外观质量缺陷 名称 现象 严重缺陷 一般缺陷 露筋

  构件内钢筋未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 纵向受力钢筋有露筋 其他钢筋有少量露筋 蜂窝 混凝土表面缺少水泥砂浆而形成石子外露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蜂窝 其他部位有少量蜂窝 孔洞 混凝土中孔穴深度和长度均超过保护层厚度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孔洞 其他部位有少量孔洞 夹渣 混凝土中夹有杂物且深度超过保护层厚度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夹渣 其他部位有少量夹渣

  疏松 混凝土局部不密实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疏松 其他部位有少量疏松 裂缝 缝隙从混凝土表面延伸至混凝土内部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影响结构功能或使用功能的裂缝 其他部位有少量 连接部位缺陷 构件连接处混凝土缺陷及连接钢筋、连接件松动 连接主要受力部位有影响结构功能和使用功能的裂缝 其他部位有少量 外形缺陷 缺棱掉角、棱角不直、翘曲不平、飞边凸肋等 清水混凝土构件有影响使用功能或装饰效果的外型缺陷 其他混凝土构件有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外形缺陷 外表缺陷 构件表面麻面、掉皮、起砂、沾污等 具有重要装饰效果的清水混凝土构件有外表缺陷 其他混凝土构件有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外表缺陷

 2.3.2.5 尺寸偏差 1、现浇结构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对超过尺寸允许偏差且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部位,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2、现浇结构混凝土拆模后的尺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现浇结构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

  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轴线 位置 基础 15 钢尺检查 独立基础 10 墙、柱、梁 8 剪力墙 5 垂直度 层高 ≤5m 8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5m 10 全高(H)

 H/1000 且≤30 经纬仪、钢尺检查 标高 层 高 ±10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全 高 ±30 截面尺寸 +8,-5 钢尺检查 电梯井 井筒长、宽队定位中心线 +25,0 钢尺检查 井筒全高(H)垂直度 H/1000 且≤30 经纬仪、钢尺检查 表面平整度 8 2m 靠尺和塞尺检查 预埋设 施中心 线位置 预埋件 10 钢尺检查 预埋螺栓 5 预埋管 5 预留洞中心线位置 10 钢尺检查

  3 2.3.3 施工方向监理提交的资料

 1、原材料试化验单、见证取样记录、进场材料验收记录及数量清单 2、原材料报审表(后附质量证明文件)

 3、砼开盘鉴定记录.。

 4、砼搅拌检查记录.。

 5、砼浇筑施工检查记录.。

 6、砼施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4 2.3.4 监理工作

 1、检查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是否有相应的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控制和质量验收标准。

 2、检查搅拌站的计量装置是否符合要求,使用商品砼时应会同业主检查商品砼厂家搅拌站的资质及质量保证体系进行审查。

 3、砼浇筑前施工单位必须向监理工程师提交原材料的材质证明和试验报告(包括商品砼)。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检查数量为,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厂的水泥不超过 200t 为一批,散装不超过 500t 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查看拌制砼所用的粗、细骨料的进场复验报告,检查其质量是否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通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普通砼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 的规定。

 4、检查拌制砼用水的水质试验报告,看水质是否符合国家现行标

  准《砼拌合用水标准》JGJ63 的规定。查看拌制砼速用的粗、细骨料的进场复验报告,检查其质量是否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砼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普通砼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 的规定。

 5、砼开盘前认真组织水暖、电气、土建联合检查验收,办好隐蔽验收,申报施工方案,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经各方确认方能开始浇筑。

 6、监理人员应在砼浇筑过程中进行旁站监理,对砼进行随机抽查,发现缺陷及时处理。

 7、外加剂的质量必须符合《砼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的规定,凡无出场证明或鉴定书的禁止使用。外加剂进场必须有专人验收、保管、发放。每 5t 为一批(不够亦按一批计)使用前进行验收。

 8、砼搅拌现场必须具备砼试件制作、养护的条件,有健全的管理制度。砼施工前应作技术安全交底,并应具备砼养护条件,特别是季节性施工期间的防水、防冻措施,要设专人负责实施。砼搅拌、运送、浇筑等过程中任何人不得擅自加水。

 9、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也不宜有一般缺陷。对已经出现的一般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并重新检查验收。

  2 24 .4 蒸压加气砼砌块砌体工程

 1 2.4.1 工作内容

 ①砌块进场时的取样送检; ②砌块和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 ③砌块砌体的一般尺寸及砂浆饱满度; ④砌筑方法。

 2.4.2 技术要求

  1 蒸压加气砼砌块砌筑时,其产品龄期应超过 28 天。

  2 蒸压加气砼砌块的运输、装卸过程中,严禁抛掷和倾倒,进场后应按品种、规格分别堆放整齐,堆置高度不宜超过 2 米,应防止雨淋。

  3 蒸压加气砼砌块的规格尺寸偏差及外观质量要求见下表:

 蒸压加气砼砌块规格尺寸偏差和外观 项目 1 2 3 4 指标

 尺寸允许偏差(mm)

 长度 宽度 高度 L B H ±4 ±2 ±2 缺棱 掉角 个数,不多于(个)

 最大尺寸不得大于(mm)

 最小尺寸不得大于(mm)

 2 70 30

 裂纹 条数,不多于(条)

 任一面上的裂纹长度不得大于裂纹尺寸的 贯穿一棱二面的裂纹长度不得大于裂纹所在面的2 1/2 1/3

  裂纹方向尺寸总和的

 爆裂粘膜和损坏深度不得大于(mm)

 表面疏松、层裂 30 不允许

  4 蒸压加气砼砌块砌筑墙体时,墙底部应砌烧结普通砖或多孔砖,或普通砼小型空心砌块,或现浇砼坎台等,其高度不宜小于 200mm。

  5 砌块和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6 填充墙砌体一般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中的规定。

 填充墙砌体一般尺寸允许偏差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轴线位移 10 用钢尺检查 垂直度 小于或等于 3m 5

  用2m托线板或吊线、尺检查 大于 3m 10 2 表面平整度 8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3 门窗洞口高、宽(后塞口)

 ±5 用钢尺检查 4 外墙上、下窗口偏移 20 用经纬仪或吊线检查

 7 蒸压加气砼砌块砌体不应与其他块材混砌。

  8 填充墙砌体的水平及垂直灰缝的砂浆饱满度均应≥80%,采用百格网检查块材底面砂浆的粘结痕迹面积。

  9 填充墙砌体留置的拉结钢筋或网片的位置应与块体皮数相符合。拉结钢筋或网片应置于灰缝中,埋置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竖向位置

  偏差不应超过一皮高度。

  10 填充墙砌筑时应错缝搭砌,蒸压加气砼砌块搭砌长度不应小于砌块长度的 1/3;轻骨料砼小型空心砌块长度不应小于 90mm;竖向通缝不应大于 2 皮。

  11 填充墙砌体的灰缝厚度和宽度应正确。空心砖、轻骨料砼小型空心砌块的砌体灰缝应为 8~12mm。蒸压加气砼砌块砌体的水平灰缝厚度及竖向灰缝宽度分别宜为 15mm 和 20mm。

  12 填充墙砌至接近梁、板底时,应留一定空隙,待填充墙砌筑完并应至少间隔 7 天后,再将其补砌挤紧。

 2. 4.3 3 施工方向监理提交的资料

 1、原材料试化验单、见证取样记录、进场材料验收记录及数量清单 2、原材料报审表(后附质量证明文件)

 3、施工检查记录.。

 4、砌体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5、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

 2.44 .4 监理工作

 1、施工前应要求施工单位技术人员结合设计图纸及实际情况,编制出专项施工技术交底和作业指导书等技术性文件。

 2、校对平面轴线,确保填充墙、门窗洞口的位置、轴线尺寸准确无误,确保圈梁、过梁的标高正确。

 3、检查砂浆品种、强度等级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检查砌块的产品合格证书、产品性能检验报告和砂浆试验报告。

 5、砌筑过程中,抽检砌体的灰缝砂浆饱满度是否符合施工规范大于等于 80%的要求。外墙防止因砂浆不饱满、假缝、透明缝等引起墙体渗漏。

 6、检查拉结筋位置和数量是否符合图纸和规范要求。

 7、砌体施工脚手架要搭设牢固,外墙施工时,要求必须有外墙防护及施工脚手架,墙与脚手架的间隙应封闭防止高空坠物伤人。

 8、严禁站在墙上做划线、吊线、清扫墙面、支设模板等施工作业。

 9、检查外观质量是否合格:⑴砌体墙面应整洁,砌体灰缝横平竖直,厚薄均匀。⑵砌体组砌方法正确,上下错缝、转角、丁字接头部位搭砌正确。⑶砌体顶面与梁板接触面组砌紧密无裂缝。

  3 屋面工程 3.1 平屋面工程 3.1.1. 屋面找平层 3.1.1.1 工作内容 基层清理

  管根封堵

  标高坡度弹线

  洒水湿润

  施工找平层 养护

  3.1.1.2 技术要求

  1.基层清理:将结构层、保温层上表面的松散杂物清扫干净,突出基层表面的灰渣等粘结杂物要铲平,且不得影响找平层的有效厚度。

  2.管根封堵:大面积做找平层前,应先将出屋面的管根、变形缝、屋面暖沟墙根部处理好。

 抹水泥砂浆找平层的做法,厚度要求:整体混凝土板为 15~20mm;装配式混凝土板、松散材料保温层 20~30mm、整体或板状材料隔热保护层为 20~25mm。

  3.标高坡度弹线:根据坡度要求,拉线招坡,一般按 1~2m 贴点标高(贴灰饼)铺抹找平砂浆时,先按流水方向以间距 1~2m 冲筋,并设置找平层分格缝,分格缝宽度一般为 12~15mm,并且将缝与保温层连通,分格缝最大间距不宜大于 6m。

  4.洒水湿润 :设计有保温层时不得浇水。

  5.施工找平层:

 :凡基层与突出屋面结构的连接处、转角处,均应做成半径为 30~150mm 的圆弧或斜长为 100mm 的钝角。立面抹灰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但不得小于 250mm,卷材收头的凹槽内抹灰应呈45°。排水口周围应做半径为 500mm 和坡度不小于 5%的环形坑洼。

 6.养护:找平层抹平、压实以后 12 小时可浇水养护或喷冷底子油养护,一般养护期为 7 天,经干燥后铺设防水层。

 3.1.1.3 承包商向监理提交的资料 工序报审表

  材料合格证

  材料检验报告

  屋面找平层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屋面找平层质量验收记录 3.1.1.4 监理工作 1. 检查施工承包方质量保证体系是否监理及有效运行。

  2.根据标准及设计图纸来检查核实屋面找平层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3.检查承包方提交的技术资料是否真实无误。

  4.检查找平层的分格缝的位置和间距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5.找平层表面平整度的允许偏差是否超出 5mm。

  6.找平层的材料质量及配合比,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7.屋面找平层的排水坡度不符合设计要求时,下发监理工程师通知单要求施工方按设计进行整改。

  8.监理配备的测量仪器:水准仪、线绳、钢卷尺、2m 靠尺等。

 3.1.2 屋面隔气层 3.1.2.1 工作内容 基层清理

  铺贴卷材附加层

  铺贴卷材 做保护层 3.1.2.2 技术要求

  1.基层清理:施工前将验收合格的几层表面尘土、杂物清理干净。

  2.铺贴卷材附加层:先对女儿墙、水落口、管根、檐口、阴阳角等细部先做附加层,在其中心 200mm 范围内,均匀涂刷 1mm 厚的胶粘剂。

  3.铺贴卷材:根据胶粘剂的性能,应控制胶粘剂涂刷与卷材铺贴的间隔时间, 涂刷胶粘剂时应均匀,不露底,不堆积。施工时卷材下面的空气应排尽,并碾压结实牢固。铺贴卷材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准确,不得扭曲、皱褶。接缝口应用密封材料封严、密度不应小于10mm。

 3.1.2.3 施工方向监理提交的资料

  工序报验审请表

  原材料合格证

  原材料检验报告

  隔气层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

  隔气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3.1.2.4 监理工作

  1.检查施工承包方质量保证体系是否监理及有效运行。

  2.根据标准及设计图纸来检查核实屋面隔气层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3.检查承包方提交的技术资料是否真实无误。

  4.检查卷材搭接宽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5.检查隔气层所用卷材及其配套材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6.起鼓、粘结不牢固——卷材下面空气未排尽并碾压粘结不牢固的下发监理工程师通知单按规范要求整改。

  7.扭曲、皱折——卷材铺贴不平整的下发监理工程师通知单按规范要求整改。

 3.1.3 屋面保温层 3.1.3.1 工作内容

  基层清理及找平

  弹线找坡

  管根固定 保温层铺设 3.1.3.2 技术要求

  1.基层清理及找平:现浇混凝土基层表面应将尘土、杂物等清理干净。

  2.弹线找坡:按设计坡度及流水方向,找出屋面坡度走向,确定保温层的厚度范围。

  3.管根固定:穿结构的管根在保温层施工前,应用细石混凝土塞堵密实。

  4.保温层铺设:直接铺设在结构层或隔气层上,分层铺设时上下两层板块缝应相互错开,表面两块相邻的板边厚度应一致。板间缝隙采用同类材料嵌填密实。屋面保温层干燥有困难时,应采取排气措施。

 3.1.3.3 施工方向监理提交的资料

  工序报审表

  材料合格证

  材料检验报告

  保温层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 保温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3.1.3.4 监理工作

  1.检查施工承包方质量保证体系是否监理及有效运行。

  2.根据标准及设计图纸来检查核实屋面保温层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3.检查承包方提交的技术资料是否真实无误。

  4.检查板状保温材料是否紧贴(靠)基层,铺平垫稳,找坡正确,上下层错缝并嵌填密实。

 5.检查保温层含水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6.检查保温材料的堆积密度、或表观密度、导热系数以及板材的强度、吸水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1.4 细部构造 3.1.4.1 工作内容 天沟、檐沟的防水构造 檐口的防水构造 女儿墙泛水的防水构造 水落口的防水构造 变形缝的防水构造 伸出屋面管道的防水构造

  3.1.4.2 技术要求 1.天沟、檐沟的防水构造:沟内附加层在天沟、檐沟与屋面交接处宜空铺,空铺的宽度不应小于 200mm。卷材防水层应由沟底翻上至沟外檐顶部,卷材收头应用水泥钉固定,并用密封材料封严。

  2.檐口的防水构造:铺粘檐口 800mm 范围内的卷材应采取满粘法。卷材收头应压入凹槽,采用金属压条钉压,并用密封材料封口。

  3.女儿墙泛水的防水构造:铺贴泛水的卷材应采取满粘法。砖墙上的卷材收头可直接铺压在女儿墙压顶下,屋顶应做防水处理,也可压入砖墙凹槽内固定密封,凹槽距屋面找平层不应小于 25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