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监理项目部钢筋混凝土质量监理细则

  项目

  钢筋混凝土工程监理细则 (质量控制部分)

  编

 制: 批

 准:

  武汉诚信建设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监理部

 二○○

  年

 月

 日

 目 目 录

 第一节

 工程概况 ........................................................................................................................................... 3 1.1 工程设计单位: ........................................................................................................................................ 3 1.2 工程勘察单位: ........................................................................................................................................ 3 1.3 设计技术要求 ......................................................................................................................................... 3 1.4 岩土工程地质条件 ................................................................................................................................. 4 第二节

 工程特点 ........................................................................................................................................... 4 2.1 工程分析 ................................................................................................................................................. 4 2.2 钢筋砼容易出现的问题 ......................................................................................................................... 4 第三节

 施工质量控制的依据 ....................................................................................................................... 5 3.1 工程合同文件 ......................................................................................................................................... 5 3.2 设计文件 ................................................................................................................................................. 5 3.3 国家及政府有关部门颁布的有关质量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性文件 ............................................. 5 3.4 有关质量检验与控制的专门技术法规性文件 ..................................................................................... 5 3.5 经监理公司批准,建设方同意的监理规划 ......................................................................................... 5 第 四节

 质量控制工作流程图 ....................................................................................................................... 6 第五节

 施工准备的质量控制 ....................................................................................................................... 8 5.1 施工承包单位资质的核查 ..................................................................................................................... 8 5.2 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查 ............................................................................................................................. 8 5.3 现场施工准备的质量控制 ..................................................................................................................... 8 第六节

 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 10 6.1 作业技术准备状态的控制 ................................................................................................................... 10 6.2 作业技术活动运行过程的控制 ........................................................................................................... 24 第七节

 作业技术活动结果的控制及目标值 ............................................................................................. 29 7.1 关键工序的质量验收 ........................................................................................................................... 29 7.2 隐蔽工程验收 ....................................................................................................................................... 29 7.3 工序交接验收 ....................................................................................................................................... 30 7.4 现浇钢筋混凝土及型钢混凝土施工与监理总流程图 ....................................................................... 30 7.5 检验批、分项工程的验收 ................................................................................................................... 34

 7.6 不合格的处理 ....................................................................................................................................... 47 7.7 成品保护 ............................................................................................................................................... 48 第八节

 质量控制的手段 和方法 ................................................................................................................. 48 8.1 质量检验的程序和方法 ....................................................................................................................... 48 8.2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手段 ...................................................................................................................... 49 第九节

  钢筋混凝土结构验收 ................................................................................................................... 51 附:监理工程师操作表 ................................................................................................................................. 51 1、监理工作表格 ....................................................................................................................................... 51 2、湖北省建筑工程施工统一用表 ........................................................................................................... 52

 第一节

 工程概况 1.1 工程设计单位:

 1.2 工程勘察单位:

  1.3 设计技术要求

 基础类型:

 地下室砼的抗渗级别:

 地下室防水附加层的要求:

 地下室砼的设计强度:

 钢材和焊条的要求:

 结构抗震等级:

 后浇带的技术处理要求:

 施工要求:1.基坑开挖后,必须完成下列工序,方可施工基础。

 ① 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 ② 基坑的虚土杂物应清除干净 ③ 桩基验收合格

 2.板的施工荷载不应大于下表的要求:

 房间名称 活荷载标准值 KN/㎡ 大厅,门厅

  办公室,会议室

 办公走廊,前室,楼梯

 大厅卫生间

 办公卫生间

 厨房

 资料档案室

 库房,储藏间

 计算机房

 房间名称

 二氧化碳储瓶间

 空调,电梯机房

  3.施工中须参照各专业图纸紧密配合,如防雷接地,预留管,预留孔洞及预埋件等须一次到位,避免事后敲凿。

 4.所有悬挑构件的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或上部的平衡结构未能起作用时,不得拆除模板支撑,在施工中悬挑构件不宜承重,否则需要验算。

 沉降观测要求:

  设计等级:建筑耐久年限:

  建筑物安全等级:

  建筑耐火等级:

  建筑物框架抗震等级:

 1.4 岩土工程地质条件

  1)表层土:

 2)中间层:

 3)持力层:

 第二节

 工程特点

 2.1 工程分析

 2.1.1 受弯构件的最大跨度是:

  ;结构处理方法:型钢砼

 2.1.2 构件砼的最大截面尺寸:

 2.1.3 后浇带部分的混凝土为

  。

 2.1.4 模板安装无特殊工艺及要求。

 2.1.5 本工程不采用预应力结构 2.1.6 钢筋的连接方式及特性:

 2.2 钢筋砼容易出现的问题

 1> 水泥的安定性和强度不符合国家标准,导致砼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2> 地下室施工时,砼硬化过程中水化热产生的热应力导致砼结构发生龟裂、渗水。

 3> 地下室施工砼的初凝时间过短,造成施工冷缝。

 4> 砼的配比不当出现收缩裂缝。

 5> 钢筋未按抗震要求设置,产生质量隐患。

 6> 大型构件钢筋的纵横交错处摆放不合理。导致钢筋在构件的受力部位达不到设计要求。

 7> 后张法砼保养,保护措施不力,砼出现裂缝。

 8> 受弯构件未按施工工艺标准或经审核同意的施工技术方案起拱,导致构件下搪 9> 无阻隔层的浇灌高度>2m,有阻隔层的浇灌高度>3m,导致砼产生离析。

 10> 保护层达不到规范要求。

 11> 建筑物顶部钢筋未按设计要求的锚固长度施工,导致产生应力裂缝。

 12> 先张法预应力结构,钢筋放张时间不符合规范要求,导致构件受损或达不到预应力技术性能。

 13> 施工不按技术交底或预案实施,出现质量隐患。

 14> 施工方法或材料使用不当,出现质量问题或事故。

 15> 设计不当,出现质量问题。

 第三节

 施工质量控制的依据

 3.1 工程合同文件 承包合同文件和委托监理合同文件。

 3.2 设计文件 “按图施工”是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一项重要原则,设计图纸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必须经过审查,并且有准用证。已批准的监理规划。

 3.3 国家及政府有关部门颁布的有关质量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性文件

 (a)《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1997 年 11 月 1 日颁布); (b)《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2000 年 1 月 30 日颁布); (c)《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2001 年 4 月颁布); 3.4 有关质量检验与控制的专门技术法规性文件

 (a)《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b)《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c)施工单位符合 BG50300~2001 的技术标准或企业标准; (d)《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e)《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f)《湖北省建筑工程施工统一用表》(2003 年元月); (g)控制施工作业活动质量的技术规程、电焊操作规程、混凝土施工操作规程。

 (h)《复合硅酸盐水泥国家标准》 GB12958-1999 (i)《矿渣、火山灰质、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标准》

 GB1344-1999 3.5 经监理公司批准,建设方 同意的监理规划

 第四节

 质量控制工作流程图

 否

 分项工程施工 (承包单位)

 开工准备 (承包单位)

 提交工程开工报审表 (承包单位)

 审查开工条件 (监理单位)

 批准开工申请 (监理单位)

 附有:

 •施工组织设计 • • • •施工人员到场情况 •施工设备到场情况 •材料到场情况 •材料检验情况 •分包单位(如有)资质材料

 (续上图)

  自检合格? 否

  否

  检查合格?

  本子分部工程

  否 是否全部完成?

  检查检验批质量 现场检查、试验室检验 (监理单位)

 签署《报验申请表》 (监理单位)

 本子分部工程完成 组织子分部验收 转入下一分项 工程施工 检验批完成后自检 (承包单位)

 填报《报验申请表》 (承包单位)

 指示整改 整改 (承包单位)

 第五节

 施工准备的质量控制

 5.1 施工承包单位资质的核查

 查对《营业执照》及《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了解其实际的建设业绩、人员素质、管理水平、资金情况、技术装备。若分包给专业承包资质的企业施工,对分包单位的资质要进行核查。

 5.2 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查

 5.2.1 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查要求 总监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提出意见后,由总监审核签认,审查工作一般三天完成。若审查时需要承包单位就有关内容重新补充或修改,在审查意见中提出,限定承包人在规定的时间内重报(先申报的内容不退)。

 5.2.2 审查施工组织设计的原则

 1)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审查和批准应符合规定的程序; 2)施工组织设计应符合国家的技术政策,充分考虑承包合同规定的条件、施工现场条件及法规条件的要求,突出“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原则; 3)施工组织设计的针对性:承包单位是否了解并掌握了本工程的特点及难点,施工条件是否分析充分; 4)施工组织设计的可操作性:承包单位是否有能力执行并保证工期和质量目标,该施工组织设计是否切实可行; 5)技术方案的先进性:施工组织设计采用的技术方案和措施是否先进适用,技术是否成熟,施工顺序安排是否合理; 6)质量管理和技术管理体系,质量保证措施是否健全且切实可行; 7)安全、环保和文明施工措施是否切实可行并符合有关规定; 8)在满足合同和法规要求的前提下,对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查,应尊重承包单位的自主技术决定和管理决策。

 5.2.3 审查注意事项

  1)充分考虑施工的质量保证与安全保证; 2)施工方案与施工进度计划的一致性; 3)施工方案与施工平面图布置的协调一致,临时办公用房、临时设施、施工道路,应做到布置有序,有利用施工方案的实施。

 5.3 现场施工准备的质量控制

 5.3.1 工程定位及标高基准控制

 1)监理应要求施工单位,对建设单位给定的原始基准点、基准线和标高等测量控制点进行复核,并将复测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核,经批准后施工单位才能测量放线,建立控制网,并应对其正确性负

 责。原始基准点应由规划部门(红线班)施放,并办理红线定位册,认真复查后报监理复核。

 2)监理应组织对施工现场进行土方测量,测定方格网,计算土方,比较原设计确定的±0.000 标高是否合理,确定±0.000 标高,做到既满足功能,又节省土方挖填费用。

 3) 监理应组织对施工单位的楼层放线记录(C3)进行复核,验收。

 5.3.2 施工平面布置的控制

 1)监理工程师应督促建设单位按照合同约定并结合承包单位施工的需要,事先规定并提供给承包单位占有和使用现场有关部分的范围,提供合格的施工场地。

 2)监理工程师要检查施工现场总体布置是否合理,是否有利于保证施工正常、顺利地进行,是否有利于保证质量,特别是要对场地的道路、给水、供电、混凝土供应等方面予以重视。

 5.3.3 材料、采购订货的控制

 1)凡由承包单位采购的原材料,在采购订货前应向监理工程师申报,经监理工程师审查认可后,方可进行订货采购。

 2)供货厂方向订货方提供质量文件,质量文件主要包括:产品合格证及技术说明书、质量检测证明、检测与试验者的资质证明。质量文件是承包单位将来在工程竣工时应提供的竣工文件的一个组成部分,用以证明工程项目所用的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5.3.4 施工机械配置的控制

 1)施工机械设备的选择,除考虑施工机械技术性能、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安全、灵活等方面对施工质量的影响与保证外,还应考虑其数量配置对施工质量的影响与保证条件。如振动捧的数量和搅拌机的数量,坏后有备用,并且能及时修理。

 2)审查所需的施工机械设备,是否按已批准的计划配备,所准备的施工机械设备是否都处于完好的可用状态。

 3)塔吊、施工电梯的基础、附墙方案须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启用前报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备案。

 5.3.5 设计交底与施工图的现场核对

 1)监理工程师组织并参加设计交底,其内容为:①有关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等条件;②主管部门对本工程的要求,设计单位采用的主要设计规范、市场供应材料情况;③设计思想、方案比较、施工进度与工期安排;④施工应注意事项。

 2)施工图纸的现场核对 主要内容:①施工图纸合法性认定。②地质勘探资料是否齐全。③设计图纸与说明是否齐全。④设计地震烈度是否符合当地要求。⑤几个设计单位共同设计的图纸相互间有无矛盾;专业图纸之间,平、立、剖面图之间有无矛盾;标准有无遺漏。⑥总平面与施工图的几何尺寸、平面位置、标高等是否一致。⑦防火、消防是否满足要求。⑧建筑结构与各专业图纸本身是否有差错及矛盾。⑨施工图中所列各种标准图册,施工单位是否具备。⑩材料来源有无保证,能否代换;图中所要求的条件能否满足;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有无问题。

 第六节

 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6.1 作业技术准备状态的控制

 1 6.1.1 质量控制点的设置

 质量控制点设置表 附 1 表 序号 控 制要点 质量预控措施 1 工程测量的网络控制点 认真复核原始基准点,检查施工单位测量仪器,测量人员证件、复核轴线及高程。

 2 基础持力层 请勘察设计单位岩土工程师现场专业判断,会同勘察、设计确认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

 3 装配式结构 预制构件应进行结构性能检验,结构性能不合格的预制构件不得用于混凝土结构,安装前应检查构件的标识(生产单位,构件型号,生产日期和质量验收标志。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构件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对超过尺寸允许偏差且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部位,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4 回填土 a.土方回填前应清除基底的垃圾、树根等杂物,抽除坑穴积水、淤泥,验收基底标高。

 b.对填方土料应按设计要求验收后方可填入。

 c.填方施工过程中应检查排水措施,每层填筑厚度、含水量控制、压实程度。填筑厚度及压实遍数应根据土质,压实系数及所用机具确定。如无试验依据,应符合规范规定。

 d.填方施工结束后,应检查标高、边坡坡度、压实程度等,检验标准应符合规范规定。

 5 后浇带 混凝土后浇带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置,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时间、处理方法等也应事先在施工技术方案中确定。

 非预应力结构质量控制点设置表 附 2 表 序号 控制要点 质量预控措施 1 模板 a.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

 b.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砼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在浇筑砼前,应对模板工程进行验收,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的施工技术方案的审核。

 c.梁、板钢筋绑扎前应对模板的成形尺寸、标高垂直度、平整度、拼缝、支撑进行检查与验收。

 2 钢筋的制作 a.钢筋进场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同时对外观尺寸和成型质量进行检查,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BG1499 等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进行对比,判断产品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

 b.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一、二级抗震等级,检验所设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 1.25。2、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 1.3。

 c.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它专业项检验。

 d.建立钢材进场的台账:型号、规格、数量、外观目测质量、产地、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现场见证取样记录、见证取样物理(必要时时化学)检验报告。

 e.现场钢筋制作的放样、布筋方式、数量、间距、尺寸、箍筋间距、抗震弯钩、锚固长度、接头质量、接头分布、钢筋保护层垫块设置等方面的检查、认可。

 3 原材料

 1.水泥进场的验收:水泥是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质量合格与否,直接关系混凝土的质量,因此,对水泥的进场检验是非常必要的。a .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有序存放,以免造成混料错批;b.强度、安定性等是水泥的重要性能指标,进场时应进行复验,其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c.当水泥出厂存放时间过长,导致水泥活性降低和影响水泥的其他性质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具体掌握为准。

 序号 控制要点 质量预控 措施 3 原材料 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d .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如有结块等)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e .若水泥中含有氯化物,可能引起混凝土结构构件中钢筋的锈蚀,故应严格控制。在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2.为了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或者为了缩短施工工期、节约水泥,在混凝土工程和混凝土制品生产中,广泛采用了混凝土外加剂。混凝土外加剂的种类很多,如减水剂、早强剂、加气剂、引气剂、防冻剂、缓凝剂、除锈剂等,在使用之前必须对其性能进行全面了解,经可靠鉴定后方可使用,且使用时其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4 配合比 a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设计; b.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强度等级、耐久性和工作性(坍落度等)的要求; c. 应根据实际采用的原材料进行配合比设计,并按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等标准进行试验、试配,不得采用经验配合比; d. 对有特殊要求(如抗冻性、抗渗性等)的混凝土, 其配合比应符合相关标准的专门规定。

 e. 应符合合理使用材料、节约水泥的原则。

 f. 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的开盘鉴定:实际生产时,对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并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作为验证配合比的依据,以验证混凝土的实际配合比与设计配合比的一致性。

 g.混凝土的施工配料问题:施工配料必须加以严格控制。因为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称量不准:二是未按砂、骨料实际含水率的变化进行施工配合比的换算。这样必然会改变理论配合比的水灰比、砂石比(含砂率)及浆骨比。

 5 砼浇筑 a.在浇筑砼之前其模板必须通过检查,底板上的杂物必须清除,模板应先行湿润。

 b.检查保护层垫块的布置情况; c.地下室抗渗砼浇筑前应审核施工单位的浇筑方案(模板对拉螺铨的止水环,穿墙、板预埋管的止水措施,止水带的设置,设备和劳动力

 序号 控制要点 质量预控措施 5 砼浇筑 的配备情况,浇筑的方向和避免施工冷缝出现的技术与组织措施); d.大型砼浇筑前应验算砼中心最高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不超过 25 摄氏度。否则要求采用其他技术措施降低砼的内外温差; e.配合比及添加剂必须先经过配合比设计与试验报告确定; f.用于砼中的水泥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它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 等的规定;g.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砼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h.砼中掺用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 等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未经隐蔽验收; i.未经审批,不得进行砼的浇筑。

 j.当砼的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25 摄氏度时,不在砼中布置闭合的金属波纹管,并结合砼中钢筋的布置合理均匀地布管,波纹管与带压的外部水系统相连接,将砼中的热量通过循环的低温水媒带出砼外,以达到降温作用,同时还要合理地分布测温探头、随时监控砼的内、外温度。

 预应结构质量控制点设置表(后张法)

 附 3 表 序号 控制要点 质量预控措施 1 模板 a.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

 b.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砼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在浇筑砼前,应对模板工程进行验收,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的施工技术方案的审核。

 c.梁、板钢筋绑扎前应对模板的成形尺寸、标高垂直度、平整度、拼缝、支撑进行检查与验收。

 2 砼浇筑 a.在浇筑砼之前其模板必须通过检查,底板上的杂物必须清除,模板应先行湿润。

 b.检查保护层垫块的布置情况; c.地下室抗渗砼浇筑前应审核施工单位的浇筑方案(模板对拉螺铨的止水环,穿墙、板预埋管的止水措施,止水带的设置,设备和劳动力的配备情况,浇筑的方向和避免施工冷缝出现的技术与组织措施); d.大型砼浇筑前应验算砼中心最高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不超过 25 摄氏度。否则要求采用其他技术措施降低砼的内外温差; e.配合比及添加剂必须先经过配合比设计与试验报告确定; f.用于砼中的水泥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它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 等的规定;g.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砼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序号 控制要点 质量预控措施 2 砼浇筑 h.砼中掺用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 等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未经隐蔽验收; i.未经审批,不得进行砼的浇筑。

 3 预应力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后张法预应力工程的施工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预应力专业施工单位承担。

 2. 筋张拉机具设备及仪表,应定期维护和检验,并配套标定(标定期限不应超过半年)。在浇筑砼之前,应进行预应力隐蔽工程验收,内容包括:a、预应力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b、预应力筋锚具和连接器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c、预留孔道的规格、数量、位置,形状及灌浆孔,排气兼泌水管等;d、锚固区局部加强构造等。预应力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GB/T5224 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3. 预应力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要求,编制施工技术方案,并报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批认可。

 4. 施工技术方案除满足施工所需要的工艺、技术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a、当施工需要超拉时,最大张拉应力不应大于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规定;b、张拉工艺应能保证同一束中各根预应力筋的应力均匀一致;c、后张法施工中,当预应力筋是逐根或逐束张拉,应保证各阶段不出现对结构不利的应力状态;同时宜考虑后批张拉预应力筋所产生的结构构件的弹性压缩对先批张拉预应力筋的影响,确定张拉。

 4 原材料 1.预应力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 等的规定抽取试件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2.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涂包质量应符合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标准的规定。

 3.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按设计要求采用,其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 等的规定。

 4.孔道灌浆用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 等规定。孔道灌浆用外加剂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 等和有关环境保护规定。

 序号 控制要点 质量预控措施 5 预应力钢筋制作与安装 1. 预应力筋安装时,其品种、级别、规格、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先张法预应力施工时应选用非油质类模板隔离剂,并应避免沾污预应力筋。

 3.施工过程中应避免电火花损伤预应力筋;受损伤的预应力筋应予以更换。

 4.预应力筋下料应符合下列要求:a.预应力筋应采用砂轮锯或切断机切断,不得采用电弧切割;b.当钢丝束两端用镦头锚具时,同一束中各根钢丝长度的极差不应大于钢丝长度的 1/5000,且不应大于 5mm。当成组张拉长度不大于10mm 的钢丝时,同组钢丝长充的极差不得大于 2mm。

 5.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筋预留孔道的规格、数量、位置和形状除应符合设计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a.预留孔道的定位应牢固,浇筑混凝土时不应出现移位和变形;b.孔道应平顺,端部的预埋锚垫板应垂直于孔道中心线;c.成孔用管道应密封良好,接头应严密且不得露浆;d.灌浆孔的间距:对预埋金属螺旋管不宜大于 30m;对抽芯成形孔道不宜大于 12m;e.在曲线孔道的曲线波峰部位应设置排气兼泌水管,必要时可在最低点设置排水孔;f.灌浆孔及泌水管的孔径应能保证浆液畅通。

 6.预应力筋束形控制点的竖向位置偏差:当截高(厚)度(mm)h≤300,允许偏差±5; 当截高(厚)度(mm)300<h≤300,允许偏差±10; 当截高(厚)度(mm)h>1500,允许偏差±15。

 7.无粘结预应力筋的铺设除符合:a.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定位应牢固,浇筑混凝土时不应出现移位和变形;b.端部的预埋描垫板应垂直于预应力筋;c.内埋式固定端垫板不应重叠,锚具与垫板应贴紧;d.无粘结预应力筋成束布置时应能保证混凝土密实并能裹住预应力筋;e.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护套完整,局部被损处应采用防水胶带缠绕紧密。

 8.浇筑混凝土前穿入孔道的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筋,宜采取防止锈蚀的措施。

 6 张拉和放张 1.预应力筋张拉锚固后实际建立的预应力值与工程设计规定检验值的相对允许偏差为±5%。

 2.张拉过程中应避免预应力筋断裂或滑脱;当发生断裂或滑脱时,必须符合下列规定:a.对后张法预应力结构构件,断裂或滑脱的数量严禁超过同一截面预应力筋总根数 3%,且每束丝不得超过一根;对多跨双向连续板,其同一截面应按每跨计算;b.对先张法预应力构件,在浇筑混凝土前发生断裂或滑脱的预应力筋必须予以更换。

 3.锚固阶段张端预应力筋的内缩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支承式锚具(镦头锚具等)螺帽缝隙,内缩量限值为 1mm。每块后加垫板的缝隙。内缩量限值 1mm。锥塞式锚具内缩量限值为 5mm。夹片式锚具,有顶压内缩限值为 5m。无顶压内缩量值为 6-8mm。

 4.先张法预应力筋张拉后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 5mm,且不得大于构件截面短边边长的 4%。

 序号 控制要点 质量预控措施 7 灌浆及封锚 1.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筋张拉后应尽早进行孔道灌浆,孔道内水泥浆应饱满、密实。

 2.锚具的封闭保护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应采取防止锚具腐蚀和遭受机械损伤的有效措施;b.凸出式锚固端锚具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 50mm;3.外露预应力筋的保护层厚度:处于正常环境时,不应小于 20mm;处于易受腐蚀的环境时,不应小于 50mm;c.外露预应力筋的保护层厚度:处于正常环境时,不应小于 20m;处于易受腐蚀的环境时,不应小于 50mm。

 3.后张法预应力筋锚固后的外露部分宜采用机械方法切割,其外露长度不宜小于预应力筋直径的 1.5 倍,且不宜小于 30mm。

 4.灌浆用水泥浆的水灰比不应大于 0.45,搅拌后 3h 泌水率不宜大于 2%,且不应大于 3%。泌水应能在 24h 内全部重新被水泥浆吸收。

 5.灌浆用水泥浆的抗压强度不应小于 30N/mm 2 。

  防水地下室砼质量控制点设置表 附 4 表 序号 控制要点 质量预控措施 1 原材料 1、配制普通防水混凝土用的水泥必需满足国标规定;此外还要求其抗水性好、泌水性小、水化热低,并具有一定的抗侵蚀性。水泥标号不应低于 425 号,过期、受潮结块及掺入有害杂质的水泥均不得使用。

 2.防水混凝土用的砂、石材质要求满足规范。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 40mm;采用中砂或细砂。级配 5~20:20~40=30:70~7.0:30 或自然级配。

 3.采用无侵蚀性的洁净水。

 2 配合比设计 1、首先满足抗渗性要求,同时考虑抗压强度、施工和易性和经济性等方面要求。必要时还应满足抗侵蚀性、抗冻性或其它特殊要求。

 2.水泥用量不应小于 320kg/m 3 。当掺用活性粉细料时,水泥用量不得少于 280kg/m 3 。

 3. 据工程要求的抗渗性、施工和易性及强度要求确定水灰比。

 4.根据结构条件(如结构截面大小、钢筋布置的稀密等)和施工方法(运输、浇捣方法等),综合考虑决定用水量。

 5.防水混凝土的砂率不得小于 35%,具体数值可根据砂、石粒径、石子空隙率按规范选定。

 6.在防水混凝土砂率及最小水泥用量均已确定的情况,还应对灰砂比进行验证,此时灰砂比抗渗性的影响更为直接,它反映水泥砂浆的浓度以及水泥包裹砂粒的情况,灰砂比以 1:2~:2.5 为宜。

 3

  防水混凝土施工

  1.防水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应尽可能做到一次浇筑完成。对于大体积防水混凝土工程,可采取分区浇筑、使用发热量低的水泥或掺外加剂等相应措施,以减少温度裂缝。

 2.施工期间,应做好基坑降排水工作,使地下水面低于施工底面 30cm 以下,严防地下水及地面水流入基坑造成积水,影响混凝土正常硬化,导致防水混凝土强度及抗渗性降低。在主体混凝土结构施工前,必须做好垫层混凝土,使其起到辅助防线作用。

 序号 控制要点 质量预控措施

 3

 防水混凝土施工 3.模板固定不得采用螺栓拉杆或铁丝对穿,以免在混凝土内造成引水通路。如固定模板用的螺栓必须穿过防水混凝土结构时,应采取止水措施。

 4.钢筋不得用铁丝或铁钉固定在模板上,必须采用同配合比的细石混凝土或砂浆块作垫层,并确保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不小于 30mm,绝不允许出现负误差。

 5.模板应表面平整,拼缝严密,吸水性小,结构坚固。浇筑防水混凝土前,应将模板内部清理干净。

 6.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应通过试验选定。选定配合比时,应按设计要求的抗渗等级提高 0.2N/mm 2 .。

 7.使用减水剂时,宜预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并可用比重法控制溶液浓度。

 8.防止混凝土必须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不应小于 2min,掺外加剂时应根据外加剂技术要求,确定搅拌时间。

 9.混凝土运输过程中,要防止产生离析和坍落度、含气量损失以及漏浆现象。运输距离较远或气温较高时,可掺入缓凝型减水剂或采用运输搅拌车运送。

 10.浇筑混凝土的入模自由倾落高度若超过 1.5m 时,须用串筒、溜管等辅助工具将混凝土送入,以免造成石子滚落堆积现象。模板窄高、钢筋较密不易浇筑时,可以从侧模预留口处浇筑。

 11.防水混凝土必须采用机械振捣密实,振捣时间宜为 10~20s,以混凝土开始泛浆和不冒泡为止,并应避免漏振、欠振和超振。掺加气型减水剂时应采用高频插入式振动器振捣。

 12.防水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尽量不留或少留施工缝。

 13. 在防水混凝土前,应将施工缝处的混凝土表面凿毛,清除浮粒和杂物,用水冲洗干净,保持湿润,再铺一层 20-25mm 厚与原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浆。

 14.固定设备用的锚栓等预埋件,应在浇筑混凝土前埋。如必在混凝土中预留锚孔时,预留孔底部须保留至少 150mm 厚的混凝土。

 15.防水混凝土的养护对其抗渗性能影响极大,因此,当混凝土进入终凝(约浇筑后 4-6h)即应开始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 14d。防水混凝土不宜采用蒸汽养护,冬期施工时可采取保温措施。

 16.防水混凝土不宜过早拆模,拆模时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周围气温之差不得超过15~20 摄氏度,以防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

 17.防水混凝土浇筑后严禁打洞,所有预埋件、预留孔都应事前埋设准确。

 18.防水混凝土工程的地下结构部分,拆模后应及时回填,以利于混凝土后期强度的增长并获得预期的抗渗性能。回填土前,亦可在结构外侧铺贴一道柔性附加防水层或抹一道刚性防水砂浆附加防水层。回填土时,要严格控制回填土的含水率及压实度指标。同时作好基坑周围的散水坡,以防回填土干裂和避免地面水入浸,一般散水坡宽度大于 800mm,横向坡度大于 5%。

 型钢混凝土质量控制点设置表

 附表 5

 序号 控制要点 质量控制措施 1

 原材料及成品进厂

 钢材:

 1.钢材、钢构件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进口钢材产品的质量应符合设计和国家规定标准要求。

 2.对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钢材,应进行抽样复检。其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1)

 进口钢材; 2)

 钢材混批; 3)

 板厚等于或大于 40mm,且设计有 向性能要求的厚板 4)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大跨度钢结构中主要受力构件所采用的钢材; 5)

 设计有多孔要求的钢材; 6)

 对质量有提议的钢材。

 3.钢板厚度及允许偏差应符合其产品标准的要求,型钢的规格 尺寸及允许偏差符合其标准的要求,钢材的表面外观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焊接材料:

 1.焊接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和设计有求。

 2.重要钢结构采用的焊接材料应进行抽样复验,复验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1)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的一、二级焊缝 2)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的一级焊缝 3)

 大跨度结构中一级焊缝 4)

 重级工作制吊车梁结构中一级焊缝 5)

 设计有特殊要求的焊缝 3.焊钉及焊接瓷环的规格尺寸及偏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圆柱头焊钉》GB10433 中的规定。

 4.焊条外观不应有药皮脱落、焊芯生锈等缺陷;焊剂不应受潮结块。

 连接用紧固标准件 1.钢结构连接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钢网架用高强度螺栓、普通螺栓、铆钉、自攻钉、拉铆、射钉、锚栓(机械型和化学试剂型)、地脚锚栓等紧固标准件及标准和设计要求。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和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出厂时应分别随箱带有扭矩系数和紧固轴力(预拉力)的检验报告。

 2.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应按规范规定的检验期扭矩系数,其检验结果应符合规范规定。

 序号 控制要点 质量控制措施 1 原材料及成品进厂 3.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按规范规定检验预拉力,其检验结果应符合规范规定。

 4.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按包装箱配套供货,包装箱上应标明批号、规格、数量及生产日期。螺栓、螺母、垫圈外观表面应涂油保护,不应出现生锈和沾染脏物,螺纹不应损伤。

 涂装材料 1.钢结构防腐涂料、稀释剂和固化剂等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2.钢结构防火涂料的品种和技术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经过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3.防腐涂料和防火涂料的型号、名称、颜色及有效期应与其质量证明文件相符,开启后,不应存在结皮、结块、凝胶等现象。

 其它:

 1 钢结构用橡胶垫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标准和设计要求。

 2.钢结构工程所涉及到的其他特殊材料,其品种、规格、性能等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2 钢结构焊 接工程 钢构件焊接工程 1.焊丝、焊剂、电渣焊熔嘴等焊接材料与母材的匹配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行业标准《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 的规定。焊条、焊剂、药芯焊丝、熔嘴等在使用前,应按其产品说明书及焊接工艺文件的规定进行烘焙和存放。

 2.焊工必须经考试合格取得合格证证书。持证焊工必须在其考试合格项目及其认可范围内施焊。

 3.施工单位对其首次采用的钢材、焊接材料、焊接方法、焊后热处理等,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并应根据评定报告确定焊接工艺。4.设计要求全焊透的一、二级焊缝应采用超声波探伤进行内部缺陷的检验,超声波探伤不能对缺陷作出判断时,应采用射线探伤,其内部缺陷分级及探伤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国家标准《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法》GB11345 或《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3323 的规定。一、二级焊缝质量等级及缺陷分级应符合表《一、二级焊缝质量等级及缺陷的分级》的规定。

 序号 控制要点 质量控制措施 2 钢结构焊 接工程 5.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缝、焊瘤等缺陷。一级、二级焊缝不得有表面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弧擦伤等缺陷。且一级焊缝不得有咬边、未焊满、根部收缩等缺陷。6 对于需要进行焊前预热或焊后热处理的焊缝,其预热温度或后热温度京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或通过工艺试验确定。预热两侧宽度均应大于焊件厚度的 1.5 倍以上,且不应小于100mm;后热处理应在焊后立即进行,保温时间应根据板厚按每 25mm 板厚 1h 确定。

 6 对于需要进行焊前预热或焊后热处理的焊缝,其预热温度或后热温度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或通过工艺试验确定。预热两侧宽度均应大于焊件厚度的 1.5 倍以上,且不应小于 100mm;后热处理应在焊后立即进行,保温时间应根据板厚按每 25mm 板厚 1h 确定。

 7.二级、三级焊缝外观质量标准应符合规范的规定。三级对接焊缝应按二级焊缝标准进行外观质量检验。

 8.焊缝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规定。

 9.焊缝感观应达到:外形均匀、成型较好,焊道与焊道、焊道与基本金属间过渡较平滑,焊渣和飞溅物基本清除干净。

 焊钉(栓钉)焊接工程 1.施工单位对其采用的焊钉和钢材焊接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其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瓷环应按其产品说明书进行烘焙。

 2.焊钉焊接后应进行弯曲试验检查,其焊缝和热影响区不应有肉眼可见的裂纹。

 3.焊钉根部焊脚应均匀,焊脚立面的局部未熔合成或不足360 度的焊脚应进行修补。

 3 紧固件连接工程 普通紧固件连接: 1.普通螺栓作为永久性连接螺栓时,当设计有要求或对其质量有疑义时,应进行螺栓实物最小拉力荷载复验。. 2.连接薄钢板采用的自攻钉、拉铆钉、射钉等其规格尺寸应与被连接钢板相匹配,其间距、边距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3.永久性普通螺栓坚固应牢固、可靠,外露丝扣不应少于 2扣。

 4.自攻螺钉、钢拉铆钉、射钉等与连接钢板应紧固密贴,外观排列整齐。

 高强度螺栓的连接:

 1.钢结构制作和安装单位应按规范分别进行高强度螺栓连接磨擦面的抗滑移系数试验和复验,现场处理的构件磨擦面应单独进行磨擦面抗滑移系数试验,其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序号 控制要点 质量控制措施 3

 紧固件连接工程

 2.高强度大六角螺栓连接副终拧完成 1h 后,48h 内应进行终拧扭矩检查,检查结果应符合规范规定。

 3.高强度螺栓在初拧、复拧和终拧时,连接外的螺栓应按一定的顺序施拧,一般应由螺栓群中央顺序向外拧紧,特别是大型节点强调安装顺序是防止节点螺栓预拉力不均匀,影响连接的刚度。高强度螺栓初拧、复拧的目的是为了使磨擦而能密贴,且螺栓受力均匀。

 4.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的拧紧分为初拧、终拧。对于大型节点应分为初拧、复拧、终拧。初拧扭矩为施工扭矩的 50%左右,复拧扭矩等于初拧扭矩,初拧和复拧后的高强度螺栓应用颜色在螺母上涂上标记,然后按 T C =K*P C *d 施工扭矩值进行终拧。终拧后的高强度螺栓用另一种颜色在螺母上标记。

 5.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终拧后,除因构造原因无法使用专用板手终拧掉梅花头者外,未在终拧中拧掉梅花头的螺栓数不应大于该节点螺栓数的 5%。对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