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三天可见》个人观后感 | 真实到底是什么?

  《仅三天可见》个人观后感 | 真实到底是什么?

  这一周把《仅三天可见》的第一季和第二季已经播出的几期看完了。之前总在微博零散地刷到一些内容:剪出来的部分片段,不知道谁做起来的热搜,别人观后感的只字片语,等等,大概知道是一个什么样的节目,主题都是所谓的“社交实验”,让对话者在三天内互相认识,然后在最后一天,进行一场相对深度的对话。

  第一季的形式,是其中一方固定为姜思达;第二季则是每一期找两个名人,互相参与对方的工作与生活。两季都一样,场面时常尴尬,但有时也会有趣。我个人比较喜欢第一季,可能也是跟我比较喜欢姜思达和人交流时的那种状态和提问的方式有关。

  节目的好坏依旧不是我想说的重点,我更多地想说说我在看这个节目时的一些发散。

  关于偏见

  我们公司总会不定期地让我们在内网做一些关于企业文化相关的小型线上培训,而且有一些话题会重复,其中就有一个,是关于“无意识偏见”。

  这个培训对我最直接的影响是,我会重新评估“偏见”作为我认识这个世界必定会有的一个状态在我了解这个世界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

  我在做了第一次培训之后,开始会有意识地识别自己的“偏见”。我并不抗拒——其实也无法抗拒,但我希望自己至少能知道,在某个决定的形成过程中,有可能是我带着偏见做下的。

  认识到“无意识偏见”是一个在所有人身上都普遍可见的存在后,对不同人群整体的理解,也会有一个新的方向,也会为人对他人的包容,提供一个很好的理由。

  关于自我

  白敬亭的那一期中,他说了一句话,大概意思是,他不知道,那个和发小在一起的他,和那个在演艺圈里和人打交道的他,哪一个才是真实的他自己。

  毫不夸张地说,他当时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脑子里蹦出来的问题是一个毫不相关但又好像有点相关、并且本身就很大很虚的一个问题——人活着到底是为了干嘛?

  因为在我过往看过的这个问题的很多回答中,一定会有一个是:找寻自己。

  可是找寻自己又有什么意义呢?不外乎就是活得更自在更舒服一些而已。

  那如果在不同的场景里,调动不同的自我去应对,以此来获得一个让自己在这个人类社会里活得相对舒适的状态,又何必纠结,哪个才是真正的自我?又或者,这些不同的自己,才组合成了一个完整的、真实的自己。毕竟人是复杂的,用单一的一面来定义一个人(包括自己),未免草率。

  于是形成了一个貌似能够自洽的思考闭环。

  关于社会角色

  在第一季中张艺兴的那一期,和,第二季陶虹和刘擎的那一期中,都多少有提到,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在有镜头和无镜头的情况下,其实是差别很大的。即便到了最后的一场属于两人之间的所谓深度对话,其实也完全并不是只属于这两个人的。

  你无法说它不真实,但你得承认,它肯定不是这两人在无镜头情况下的对话。

  作为观众,我会非常好奇,同样的话题,当没有观众的时候,二人会如何对谈;但我也知道,有着这样无解的好奇,其实是我作为观众最好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