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存在的问题与实施路径

关于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存在的问题与实施路径

  一、传统村落文化构成

  传统村落是与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不相同的另一类遗产,它是一种生活生产中的遗产,同时又饱含着传统的生产和生活。它兼有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性,而且在村落里这两类遗产互相融合,互相依存,同属一个文化与审美的基因,是一个独特的整体。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传统村落随着外部社会环境不断调整与适应,形成了相对独立且复杂的生产生活系统和自己的文化。村落文化是集合传统村落局地各种形式文化的总和。这些文化形式从村落最早形成开始,一直发展至今,是久远历史的传承,也是传统村庄延续与传承的基础,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在传统村落这个系统中,多元的文化要素之间联系紧密,相互影响与牵制,构成了传统村落的整体文化,具有完整性;其独立的空间因素又决定了其文化相对独立发展的独立性;传统村落文化受空间环境限制,地域之间的交流融合较少,各自在其特定的村落地域内独立发展,因地域自然条件、空间环境、民族等方面差异,使各传统村落的文化不尽相同,表现出多样性特征;但同时单个的传统村落覆盖面小,甚至很多以家族形式存在,体量较小,且是在其独特的历史环境中形成,很容易受到冲击,一旦受到破坏将永远消失。因此,它具有不可再生性。传统村落文化展现的场所,具有空间、时间和文化特征,是一个时空统一体。传统村落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空间,是传统村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独特表现形式。国务院xx年发布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将文化空间纳入了保护范畴,研究传统村落文化时必须考虑文化空间在传统村落历史中的演化和发展历程,还要兼顾非物质文化与物质文化。

  二、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存在的问题

  1.传统村落的文化生态是各民族的自然文化生活。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过度的旅游开发和以经济利益为目的的发展,对传统村落文化的生态体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一些地方仅仅局限于眼前利益,忽视了村落背后的历史文化价值,表现出拆旧建新、破坏空间布局、过度商业化的错误倾向,导致传统村落文化生态遭到破坏。

  2.据有关统计,具有历史文化艺术研究价值的传统村落在我国正在迅速消失,平均每年减少7.3%,每天消失1.6个村落。除了易毁难保的建筑外,许多传统村落的非物质文化印迹也在逐渐消失。如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方语言、文字符号、绘画、纪实等都具有较强的地域性,但由于缺乏群众基础,无人继承和延续,这些符号逐渐消亡。同时,具有民族特色和宗教仪式凝聚力的风俗习惯也逐渐被淘汰。

  3.目前没有直接的具体责任部门对传统村落文化实施保护工作,村庄管理机构和有关规划部门也缺乏文化保护意识,文化保护机制不健全,而对于传统村落而言,缺乏政府的领导、社会的参与、后续的监管和保护,依靠自身担起文化保护的重任根本难以实现。从现有保护模式来看,政府部门明显更倾向于对传统村落的物质文化保护,而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明显不够,缺少了非物质文化的物质文化遗产也就缺少了灵魂。

  三、传统村落文化档案管理的优势分析

  1.传统村落文化是村民的集体记忆,是村民凝聚力的外在表现。传统村落积淀了丰富、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这些文化资源反映了传统村落村民祖辈的生产生活状况、保留了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形式,因此,有必要建立档案来保存其原有的文化价值和形式,升华其文化的内在凝聚力,提升文化自信。

  2.传统村落历史久远、富含文化,具有宝贵价值,符合档案的属性。创建一个具有局地民族传统的村庄档案,意味着以文字或图像、音像、实物的形式保存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记录即将消亡的文化轨迹,从而使人们不忘记历史。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来看,将传统村落的各类自然、人文文化建立档案记录下来,是对传统村落文化进行继承和保护的一种有效方式,这些档案将是为后世留存的传统村落文化方面的巨大财富。

  3.政府对传统村落保护的支持,是传统村落文化建档与保护的保障。政府部门通过政策指导和大力宣传,引导社会重视传统村落文化,在帮助传统村落健康有序发展的同时,配备懂业务的专业力量开展传统村落的建档与保护工作,使传统村落的建档保护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促进传统村落的发展与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有机结合。

  四、传统村落文化建档与保护的实施路径

  1.加强村民自主生产的档案内容,将最原始的传统村落文化资料归档。传统村落文化档案所有的记录来自于传统村落村民的收藏、记忆和口述,由村民独立保存的村落文化内容具备记录的真实性,许多记录都是建档工作的第一手资料。特别是在一些少数民族居住的传统村落,有些少数民族只有自己的语言没有自己的文字,这些村落的文化传承主要依靠的是口头传授。少数民族往往具有本民族特殊的宗教和文化习俗,他们用原始的方式描绘特有的文化样本。如xx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xx汶川县龙溪乡阿尔村开展的阿尔羌文化保护项目中,全程充分发挥了村民志愿者的主导作用,获得了一系列的羌文化书籍、DVD、羌语朗读CD等项目成果。而这个过程也正是传统村落文化档案的自主生产过程。因此,在传统村落文化的建档与保护过程中,尤其要重视通过村民自主生产档案内容,获得最纯正的村落文化一手档案资料。

  2.重视在青少年中进行当地文化的认同教育和建档培养,使传统村落文化能记录、传承和发展。当今社会人口的大流动也带动了传统村落中村民的迁徙流动,造成传统村落中青壮年向大城市流动谋求发展的现实情况。脱离了传统村落文化环境,也让传统村落年轻一代更多认同主流文化,而对所在村落文化产生疏离感。目前在我国保护传统村落的整体环境下,政府部门应在传统村落档案建立过程中充分发掘传统村落史料,遴选优秀的传统村落文化汇编成课外读物,开展乡村实践、田野课堂等教学形式,培养乡村青少年对传统村落特色文化应有的认同与热爱,逐年逐月将村落文化生活记录、存档,使传统村落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下去。

  3.建立传统村落文化创意产品档案,推动传统村落文化的推广。提升文化的新时代活力与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村落文化档案事业中蕴含了民族情怀、文化记忆和社会历史感,其中丰富的情感与文化需要通过文化创意产品作为载体进行直观的表达,这样才有利于更好地传承传统村落文化。传统村落文化产业化能提升传统文化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也是对传统村落文化的宣传和发扬,这些离不开档案部门的科学记载,政府部门的组织、宣传等大力推动。如xx华阴老腔、xx户县的农民画、凤翔泥塑等等,通过文字、实物、音像记录的展现、再现,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有效对传统村落文化进行推广,同时,开发出的文创产品,本身又可以纳入传统村落文化,成为传统村落文化的一部分,这样使传统村落档案管理的实效得以提升,从而推动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推广与认同。

  4.利用现代科学手段,做到文化和自然的价值统一的记录存档。我国传统村落的保护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保护其具备的历史文化价值。传统村落的文化价值与村落中各类人文自然景观密不可分,特别是在自然景观方面。因此,村落文化与自然两者的价值只有协调统一,才能更好地保存和体现传统村落文化的完整性。例如被称为东方人类古代传统居住村寨的活化石——xx韩城党家村,就是两者的完美结合,身处其中就受到中国儒家传统人文思想的教益,真实地感知、感受到做人做事的哲理。因此,传统村落的保护和文化的传承必须因地制宜,坚守客观真实性和科学性,在开发与保护中尤其要注意保护传统村落的方位、风格、原始图案等,将乡村景观空间形式和自然环境作为一个整体。在传统村落的修缮中要注重对传统建筑的保护与修复,注重对历史自然环境的保护,以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相关客体和场所的保护。综上所述,通过创建档案来保护传统的乡村文化,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其文化价值,有利于美丽乡村建设,更是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为此,将传统村落文化的建档与保护和“美丽乡村”理念有机结合,着眼于传统村落的发展需要,在文化传承的基础上科学地发展,赋予传统村落文化以新的生命力,使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与互动,使传统村落在保护中开发,在建设中优化,使村落更美、村民更富,从而推动传统村落文化不断传承发展,重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