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融合思维”激发组织力

 以“融合思维”激发组织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组织力”这一全新论述,为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指明了重点和方向。基层党组织如何迸发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关键在于“融合”二字。基层党建的生命力在于融合,需要各级党组织强化“融合思维”,切实将组织“点亮”在各个角落,让基层党建工作“抬头能看到、伸手能摸到、聊天能谈到”。

 融入改革发展。坚持围绕“公转”抓“自转”,把党建力量作为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加以整合配置,把改革发展中热点难点作为党建工作的重点,把保证和促进改革发展、提高社会生产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建立与改革发展战略目标相一致、模式相匹配、方式相协调的党建工作机制,更好发挥党建工作对各层面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要坚持“改革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党的工作就要服务到哪里,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就要体现在哪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要发挥到哪里”,将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到新兴经济体、项目部和产业链上,围绕农村脱贫攻坚、项目建设、“263”工程、企业生产、效能服务等重点工作,持之以恒开展组织共建、选派第一书记、党员干部一线锻炼、开展各类创先争优主题活动,把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在改革发展最前沿。

 融入党员群众。深入实施“规划引领惠民、落实政策惠民、壮大产业惠民、创新

 服务惠民、科学管理惠民”的“五大惠民工程”,推动党建工作发挥在群众身边。推广联系服务群众“三理工作法”,围绕走访活动持续推进重点回访和问题化解,集聚资源发挥好各类基层党群服务队伍作用,实实在在梳理一批群众难题,办好一批惠民实事。加强“双强”带头人队伍建设,推动党建工作向合作社、产业链延伸,让党员干部走在带头致富的最前列、成为群众创业致富的主心骨。加强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的有效运行,借助城乡统筹共建、文化下乡等资源,针对群众需求搞活动、抓服务,提高党员群众的归属感。强化“谈心谈话”“困难慰问”“评先奖优”等党内关怀激励,常态化开展党员教育、学习、文体活动,尤其注重对流动党员、老党员的有效覆盖,让每位党员受教育、激活力。

 融入基层治理。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是基层社会治理方式的题中之义、独特优势和根本保障。要建立“大党建”工作格局,把党建工作同各领域具体发展相结合,动员各部门、各组织参与基层党建与基层社会治理,达到基层党组织与各行业互联互通、共享共建的现实效果。探索加强基层“网格化”管理,将党小组建在网格上,让“组织覆盖”与“治理网格”深度融合,选派民警、村居干部、民兵预备役、青年志愿者编入网格,形成“一网格、一党小组、一服务团队”治理模式。推行 “大党委制”,吸收村委会、业委会、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工组织等单位中的党员以兼职委员的身份进入社区党委,发挥共建单位优势,共同参与社区管理,营造善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