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传达宣讲提纲及应知应会测试题

  目

 录

  一、从中国制度发展历史以及中西制度比较中增强制度认同........5

 (一)现代化的特征................................................................5 (二)从屈辱中开启的中国现代化之路..................................5 (三)近代中国现代化探索....................................................9 (四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10. 二、正确看待当今世界面临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29 (一)泛伊斯兰化与极端思潮涌动........................................29 ( 二 )

 是民粹主义与逆全球化潮流盛行................................33. 三、加强制度宣传教育引领全社会普遍树立制度意识.................38.

 四、提高治理能力将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49 (一)要加强党的领导是国家治理的关键根本.............................49 (二)坚持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50 (三)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51

  加强制度意识和治理能力建设 把制度优势更好的转化为治理效能

 今天下午很高兴和同志们一起学习交流四中全会精神。我多次给领导干部讲过课,给这么多同仁上课还是第一次,压力还是比较大。首先感谢这次培训班的安排。然后有机会在十九届四中全会刚刚结束之后,第一时间能够与大家一起学习交流探讨四中全会的精神。大家都知道四中全会是在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之际,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是在改革发展的重要历史节点,是在两个 100 年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这次会议召开的目的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等方面的经验进行深入系统总结,进而在运用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未来一个时期我们国家制度建设、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着力点和目标任务。全会闭幕以来,全国、全党上下都纷纷采取各种形式对全会精神进行深入学习。中央党校目前也在组织培训班,我是昨天上午参加了这个培训班,这个培训班是全国党校系统经济学院主办办。我们中央党校在校的副教授以上、处级以上干部都参加了这个班。昨天上午是参加了谢春涛校长讲了一课,今天上午是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田培炎讲课。11 月 7日,王沪宁同志在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央宣讲团动员会上,对怎么样做好宣讲,提出了八个讲清楚。这八个讲清楚,实际上就是提示我们学习四中全会重点的内容是什么?我记得十九大刚结

  束的时候,中央在中央党校连续举办了七期省部级研讨班,在那次会上王沪宁同志也做了一个讲话,他也是对宣讲九大精神,讲什么?怎么讲?做了一些要求。这次王沪宁同志在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央宣讲团动员会上,这次讲话当中提出了八个讲清楚。我们大家看一下:

 一个就是要讲清楚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当然其实是可以延伸的来讲,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们取得的一些重大的成就。

 第二个就是讲清楚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这个问题的重大意义。

 第三个就是讲清楚决定是发扬党内民主集中全党智慧的结晶。我们在媒体当中可以看到,主要媒体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都刊发了这个决定形成的过程,里边讲得很清楚,是怎么样发展党内民主的一个过程。

 第四个就是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的显著优势。这里边包括了 13 个优势,当然可以加入更多的理解。

 第五个就是讲清楚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总体要求。

 第六就是讲清楚全会提出的一系列重要理论观点和重大改革举措。我们知道决定 18000 多字,内涵十分丰富。

 第七就是讲清楚加强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政治制度,推进国

  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领导,这是这次全会决定的一个重点。

 最后一个就是讲清楚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要求,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出来上来。

 这八个讲清楚,对我们宣讲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指明了方向。我们知道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内涵十分丰富,我们这次课安排的内容也比较多,我来之前没有看前面是怎么安排的,给我的任务主要是讲制度意识和治理能力建设。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知道在十一届四中全会召开之前,已有两次中央的重要会议都对如何加强能力建设,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有要求。大家可以看一下:

 在 9 月 24 号中央政治局就新中国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形势发展举行第 17 次集体学习的时候,总书记在主持当中就明确讲到: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要强化制度执行力,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切实把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率。同时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领导干部要增强制度意识,善于在制度的轨道上推进各项事业。广大党员干部要作制度执行的表率,带动全社会增强制度意识,自觉维护制度权威。

 在 10 月 24 号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这是在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前期开的一次重要的会议上再次提到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

  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必须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进行,科学谋划,精心组织,远近结合,整体推进。再次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增强制度意识,带头维护制度权威,作制度执行的表率,带动全党、全社会自觉遵从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我们再看全会决定的公报当中,对制度的执行、制度意识再次提出要求,再次重申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政治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强化制度意识,带头维护制度权威,作制度执行的表率,带动全党全社会自觉遵从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加强制度理论的研究和宣传教育,引导全党全社会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优越性,坚定制度自信,推动广大干部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提高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各项工作。通过这三次的强调,我们会发现,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当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怎么样强化制度执行力的问题。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就加强制度意识和制度能力建设,把制度优势更好转为治理效益谈三个问题,跟同志们一块交流。

 一个就是如何从中国制度发展的历史以及中西制度比较中增强制度认同,核心是制度认同; 第二个问题就是如何加强制度宣传教育,引领全社会普遍树立这种意识,关键词是制度意识; 第三是如何提高治理能力,将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率,这个

  关键词是制度执行。

 一、如何从中国制度发展历史以及中西制 度比较中增强制度认同? 那么我们一起讨论第一个问题,如何从中国制度发展历史以及中西制度比较中增强制度认同,增强制度认同,主要就是通过纵的和横的比较来看我们的制度优势在哪里? (一)现代化的特征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就是因为我们一直在讲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现代化这个概念实际上大家都知道,但在此之前我对这个概念是有点模糊的印象,什么是现代化呢?现代化的定义是什么呢?现代化它是人类社会由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乃至技术文明,就是经济文明的转型。一般的来讲有 11 个方面的显著转变:一个就是从手工劳动转向机器操作;一个是从自然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第三个是从社会固态转向社会流动;第四个是从信息封闭转向信息传播;第五个是从习俗惯例转向规章制度;第六个是从保守单一转向开放多元;第七个是从自由分散转向都市集中;第八个是从文盲转向知识;九是从愚昧转向科学;十是人治转向法治;十一是从专制转向民主。这是现代化的特征。

 (二)从屈辱中开启的中国现代化之路 那么中国对现代化它的起点在哪里?我们对现代化的探索的起点是从近代开始。而且我们是从一种屈辱的方式开始现代化的。这是我们曾经在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发表的一篇文章“落日的辉煌”十七、十八世纪全球变局中的康乾盛世。总书记多次讲,当今世界处于百年

  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回顾历史,我们曾经有 3000 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说法。那么十七、十八世纪全球变局就是一个历史上最大的一个变局。

 我们把目光再次回望到康乾盛世这一段时间。康乾盛世它指的是什么呢?是 17 世纪 40 年代起到 20 世纪的第一个十年。精确的说就是从1644 年到 1911 年的 268 年间,为清朝统治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君主制王朝。268 年间康熙经雍正至乾隆 130 多年,形成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个辉煌盛世。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原有的框架体系达到极致。乾隆末年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第一位,人口占世界 1/3,对外贸易长期出超以致英国迟迟不能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就是在这个时候,在地球的另一端,我们是东方国家,在地球的西方,尤其是在英国,一种新的文明挑战全球的工业文明正在萌发,一场伟大的革命,最终改造了整个旧的世界,资产阶级革命正在进行。我们知道,在这个时候,我们的康乾君主正在谨慎迁移中国这艘大船,沿着原有的航线进行再一轮冲击的时候,西方社会爆发了一系列改天换地的伟大革命,迅速的脱离传统的发展路线,而突然加速前进,跃上了世界文明的制高点。

 我们一起回忆一下 1640 年,英国开始了资产阶级革命,美国是1775 年进行了独立战争,法国 1789 年爆发大革命,意大利从 1859年自然积极夺取政权。德国从 1861 年废除农奴制,日本从 1864 年明治维新也都不约而同地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这些资本主义革命无论它是胜利与否,彻底与否,其结果都加速了封建专制统治的瓦解,推动了民主政府的建立,与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特别是 17 世

  纪以后,科学革命席卷了欧洲。在十七十八世纪之交,牛顿发明了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继牛顿之后,大批的科学家、技术家、实验家涌现,大批科学成果诞生。大批科学研究机构成立,研究自然科学在欧洲蔚然成风。科学、技术、实验三者鼎立,互相迁移,促进了互动机制形成,为生产力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18 世纪 60 年代起,英国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西方现代化在这个时候开始开启。以机器动力为例,1769 年瓦特发明了用蒸汽机,1769 年法国人制成了第一辆蒸汽推动的三轮汽车,1807 年美国人富尔顿制造了第一艘轮船,1814 年英国人斯蒂芬逊发明了蒸汽机车,蒸汽机的普遍应用,摆脱了对自然能源的 B 类使劳动生产率几倍几十倍的提高。工业革命使英国经济出现了腾飞,工业的发展导致诸如曼彻斯特、伯明翰等一批新兴工业城市的出现,人口大量流向城市。18 世纪 70 年代始,英国的城市人口已经占了总人口的 1/2,就是在 18 世纪 70 年代,英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了 50%。我们知道在工业发展、商业发展的基础上,欧洲国家的市场也进入了更高层次。证券交易、信贷已经很活跃,这个时候西方国家向全世界扩张的步伐也骤然加快,它们纷纷走出国门,建造搭建,据传组织商船队和贸易公司进行海外贸易,到处去寻找商业机会,掠夺金钱,土地和人口,进行原始积累。贪婪的西方商人确信自己的好运在远方,行走于全世界,并把商品带到世界各地,追逐丰厚的利润。他们依靠炮舰和军队,在各个殖民地上建立统治。据估算,英国在 1757 年到 1857 年的 100 年中,仅从印度运回本国的货物和币值就达到了 120 亿经营部。这个时候纺织工业、焦炭、炼钢、

  蒸汽机的运用,工厂制的出现,农业的发展,农村购买力的增加,市场的兴旺,商人的活跃,航海的进展,殖民地拓展,交通运输的改革等等许多举措、许多事情相互联系,推移演变,推动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化,跨进了近代社会。

 我们再看这个时候的中国是什么样?在全球变局中,康、雍、乾三代君主是表现出了惊人的麻木、貌似最大!拒绝开放,反对变革,固步自封,蔑视科学技术,加强集权,禁锢思想,结果清廷支持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一百多年的盛世之后,中国社会骤然下跌,极端的闭关把中国与西方之间的距离大大拉开。由此一算,100 年的一百多年的历史,就彻底改变了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中国有一个洋洋自得的天朝大国,从此落后挨打的境界而一蹶不振。康乾盛世前后一百多年魔术般的变化,令全世界的思想家、政治家及有识之士震惊。所以马克思就称之为这是一首奇异的悲歌。他讲道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 1/3 的大帝国,不顾事世,安于现状,人为的隔绝与世界的联系,并因此竭力于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在这场决斗中,沉浮世道的代表基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就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一种任何世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邓小平也指出: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 300 多年的闭关自守,如果从康熙算起也有近 200 年,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我们今天看我们国家的治理现代化,来回溯这段历史,特别值得后人惊喜。我们知道康雍乾三代君主英明有为,我们叫康熙大帝,但是他们的缺

  点就是面对世界范围内工业革命历史性大变动、大转折却茫然无知,毫无准备,甚至采取错误的对策把门关上,最终导致中国的长期落后。

 今天我们再一次进入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那么我们怎么办?我们要面对更加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的国际环境的时候,把康乾盛世放入到世界性的范围来看尤为生气。我们知道在明朝之前的时候,中国还是当时世界上经济、科学最发达的国家,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发明创造和重大科学成就大约有 300 项,其中中国就约占 175 项,占 57%以上。总体上说到明中晚期中西方之间优势忽互有短长,经过清朝200 多年,中国的科学技术已经全面落后于西方,对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的发展,中国比西方晚了几乎两个世纪。

 直到 19 世纪下半叶,这些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才缓慢地接触到中国。我们最熟悉的一句话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讲的:就是资本主义在它不到 100 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那么生产力的创造它的依据是什么呢?这就是回到了我们今天需要探讨的问题,它的根源还是在于制度。我们在康乾盛世过程当中,我们制度落后,所以这是在西方开启现代化的征程当中,我们都完全相反的,我们由一个极盛的国家,完全被历史所抛弃。

  (三)近代中国现代化探 索 我们今天再次进入全球大变局的时候,怎么办?这就是十九届四中全会,它需要面临着的、需要回答的重要的一个课题。再看我们在探索现代化的时候和中国的历程。我们开启现代化的历程是从什么时

  候开始的?就是我们的现代化的起点是什么时候开始呢?我们知道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进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广大人民生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对于学生在反思的时候,认为鸦片战争一方面使中国和中国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中,但同时鸦片战争又使小农经济解体,封建制度开始动摇,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迫使中国人消除千头大国的虚骄之气,承认自己落后,开始睁眼看世界,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引进近代化生产技术和社会制度,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刺激下,19 世纪 60 到 90 年代,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目标,开启了历时 30 多年的洋务运动,使中国走上了步履步履蹒跚的现代化之路。

 洋务运动是中国现代化的起点。我们看洋务运动之后,19 世纪60 到 90 年代,这 30 年左右的时间,洋务运动逐步开启的时候,是器物层面的现代化。1895 年到 1898 年,在清朝的末期开启了一个维新变法运动。维新变法运动开启的是制度层面的尝试。那个时候主要追求的是要实现君主立宪制。1894 年到 1911 年,辛亥革命开启的也是制度层面的现代化,但它所追求的是民主共和体制。1915 年到 1920年,也有的说是到 1923 年,追求的是新文化运动,开启了文化层面的现代化。这就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中国人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 新中国成立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开始了新的现代化探索的道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 1949 年 3 月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就提出了现代化这个概念。他说我们已经或者即将区别

  于古代,取得了或者即将取得使我们的农业和手工业逐步向现代化发展的可能性。1954 年在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式中,毛泽东向世人宣告,要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一个工业化的、有高度现代文明程度的伟大国家。

 1956 年 9 月,党的八大把建设现代化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任务写进了党章。1957 年毛泽东在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要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1959 年底,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进一步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这是四个现代化目标的第一次完整表述。1964 年,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来,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是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四个现代化。

 1975 年在第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周恩来再次提出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两步设想。第一步,1980 年以前,要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 20 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在这一时期,中国逐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这个时期是怎样的一个时期呢?是我们的社会经历了包括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在内的种种的波折,在这个过程中已经逐步建立起了

  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的建设建立了重要的基础。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再次吹响了现代化建设的号角,现代化建设的接力棒交到了邓小平的手中。小平同志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概念。他强调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同时确定 20 世纪末中国达到小康水平、到 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大家要明白!到 21 世纪、到 2050年的这个时间节点、这个设想、这个战略目标,实际上在小平的时代就已经提出来。邓小平提出并推动了作为小康社会的中国式的现代化。1987 年党的 13 大提出了中国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总体战略部署。这是老三步走。第一步目标是 1981 年到 1990 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 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十年的目标很顺利就实现。第二个目标是 1991 年到 20 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又是一个十年的目标,这个目标呢在世纪初我们也顺利实现了。当然这个小康的水平,它属于不全面的小康。第三个目标是到 20 世纪中叶,就是 2050 年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是老三步走的战略,人民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这个目标在党的十九大也做了一个变化,97 年党的十五大把老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的目标,就是 21 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2000 年翻一翻,就是 2010 年比 2000 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目标我们也

  是基本实现,在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大家看,总书记在四中全会之前包括在四中全会当中都讲到小平提出来的一个目标,到建党 100 年的时候,我们的各项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这个时间马上就要到。然后第三步到 21 世纪中叶,就是建国一百周年的时候,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十五大就是 97 年的时候,我们提的 2050 年的目标还是基本实现现代化。2005 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当中,又提出了一个以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为特征的新四化。我们知道过去就是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和国防四个现代化就是老的四个现代化。05 年的时候,我们也提出了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这么一个新的现代化,叫新四化。13 年的时候,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我们的现代化更多的转向制度层面过去我们是器物层多一点。十八届三中全会做了一个重大的转向。17 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再次提出。从 19 大到 20 大,是两个 100 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要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

 在这里我们把从 2020 年到 2050 年的任务翻成了两半,就是前15 年、后 15 年。就是到 2035 年的第一个阶段,把过去提出的 2050

  年要基本实现的现代化的目标,把它提到了 2035 年,这是提出来第一个阶段。从 2020 年到 2035 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再奋斗 1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那么又提出一个更高的目标,就是第二个阶段,从 2035 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 15 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前 15 年和后 15 年里面,从基本实现现代化,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它里边都内涵着我们的制度现代化,特别是第二个 15 年实现之后,我们设想就是到 2050 年,我国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中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会现实!这是回顾我们国家在现代化探索道路上所走过的路是做了一个初步的简要的说明。我们知道党的十届四中全会又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现代化,外媒称它是我们的第五个现代化。这是加引号的,中央没有这么提,这个比较形象,它是相对于我们过去提的一个老四个现代化和新四个现代化,它就成为第五个现代化。

 那么如果说四个现代化追求的是硬实力,那么第五个现代化,追求的都是软实力。俄罗斯的一个国际问题专家叫亚历山大萨利斯基他这次讲过一句话,他说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因为中国现代化的概念才在全世界普及开来。在短短的时间里,中国让现代化具有了最全面和最丰富的形式。什么意思呢?中国人口多,中国实现了现代化,世界

  的现代化程度才会高。我们近些年来的实践探索,让现代化的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多元。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他讲到,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须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他说,这个阶段是已经被历史证明了的事实,是已经被事实证明了的意识。这是从我们自己的历史来看,我们中国共产党在今天领导中国在追求、探索现代化道路上所达到的和即将达到成果。

 第二我们从与西方制度的比较当中来看,我们横着看,跟西方来比,我们知道媒体上专业讲一句话,叫西方之乱与中国之治的对比。

 那么我们看一看,就是这些年来西方有一些变化,这种变化是什么样的?我们从几个小的视角来看,在座的同志们可能都去过西方发达国家。我们在十年前说实话,我们对西方的这种制度还是怀着一种仰视的目光来看。我们知道曾经有一段时间,西方的这种分权,它的民主体制给了我们很大的兴趣。我们在十八大之前,地方政府包括中央机关,包括各大高校,有大批大批的团队派到国外去学习,像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包括新加坡、日本都去。密集到什么程度呢?有时候你在一个国家里面,在大家走着就能碰见。我们学法学的,我们是访问学者,要么是学习的团队,在机场里边都能够同时碰到学习回来的人!我是在 2011 年的 7 月参加了中央国家机关中青年干部到美国杜克大学公共政策学院学习四个半月的班,我就有这种感受。吃了饭之后有时候去各个地方去看一看,都能看到有的社科院的学者,还有我们同一个学院里面就有一个神秘的团队。我回来的时候特别巧,我

  在北京市西城区工作过,我就在机场里面同时碰到我的同事,他们是去新加坡学习归来。有一段时间我们中国人对西方制度的这种认知,远远高于对我们国家制度的认知。十八大之后大概十年多的时间,形势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个变化大致是这样,就是我们以经济沉稳、社会、政治的稳定增长的持续,西方国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经济的金融危机,政治的现在我们看西方的政治舞台现在很热闹。大家可以从西方的政治舞台上看到各种表演,最近也很热闹。我们不光看热闹,我们看看从西方的几个著名的学者,从他们视角来看一看一些主要国家的变化,首先我们看什么? 看美国,我们知道美国有一个著名学者叫福山,福山曾经写过一本书《历史的终结》,《历史的终结》的一个主要观点就是在制度文明当中,历史要终结的是资本主义的自由主义。但是今天实践给它打脸了。他又写了一本书写的是什么呢?叫《政治秩序和政治衰败》。把这个标签贴给了美国。美国现在已经走向政治衰败,那么什么是政治衰败呢?我们知道还有一个著名的学者就是亨廷顿,他曾经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这本书中,着重讨论了第三世界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中发生的政治衰败,大家注意,这本来是讨论第三世界国家的一个名词,现在用到了美国身上,什么意思呢?认为当政治制度无法适应新社会群体的崛起及其政治诉求时,就会发生政治衰败。

 我们再次回到福山的这本书,福山新近写的这部书叫《美国的政治》,就是《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从工业革命到民主全球化,在这之前他还有过一本书,叫政治的起源,在这本书里面他提出了一个

  概念,就是什么呢?他提出美国置于内生性民主国家,出现政治衰败,他多次在公开场合批评美国的政治衰败,福山的美国政治衰败里面描述了美国大量的政治衰败的现象,大家有机会可以看看这本书。同时也强调为了挽救美国衰败的政治体制,必须平衡政治秩序,加强国家构建,把政治秩序和国家构建作为关键的正确范畴广为宣传。大家知道从《历史的终结》到美国政治衰败论这个论调,他的反差是很大的。一个是高度的肯定!一个是进行否定!这个两种论调只隔了 1/4 个世纪,25 年左右,这说明了什么呢?在这 20 多年的时间内,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它所代表的世界政策发生重大深刻的变化。那么福山政治理论的核心问题是它从人类历史转向了美国政治。那么如何理解福山的美国政治衰败论?就让他忧心忡忡注视的是自由民主制的失败,还是丢的是惯性的呢?我们来看福山实际上他在批评美国的政治衰败的时候,还坚守着它的民主自由理论,那么福山他认为美国政治衰败的理由是什么? 第一就是政府背离时代要求和民主诉求。福山指出,美国政府整体执政质量不断恶化,政治走向衰败,历史已超过一代人的时间,美国政府的不作为,思想的不解放,政治依附和丧失人才优势的衰败现象是普遍的。福山认为,就政府联合政治精英形成了坚不可摧的既得利益群体,并通过手中的政治权力,不断强化现有的利益。他认为松散化的民众和既得利益群体的在博弈当中,逐渐丧失了话语权力。思考福山的这些话,他的话是学术性的语言,但是很深刻,我是在 2011年去美国学习的时候有一个想法,就是要近距离的观察美国,所以我

  们一有时间,去教一门课,我们就租车去它的社区、去它的庄园,去教堂,我们去体会美国社会到底是怎么样的,近距离观察的一个结论是什么呢?当然这个结论跟我们今天讲课结论关系不是很大,因为什么?我觉得美国它跟中国就是在政治体制和政治因素上差别比较大的是什么?美国的政治是多元的。我们现在就譬如说中美贸易战当中,我们的对美贸易战的态度,我们几乎全国是一致的,有个别的这种不同的声音或者淹没到里面去了,我们的国家意志跟人民的意志是完全统一的,但是美国不一样,美国它譬如说就对华态度上,它有很大一部分反华势力。但有更多的多元的政治势力,有很多还是对华友好的,包括美国老百姓对华的态度,这种多元化其实一种声音出来的时候,你就很难就是说一下子对它好。你比如说这次中美贸易战当中,美国内部的声音并不是完全一致的,但是有一个特点比较明显,它的一致性比过去要大多了。过去的时候它是立刻就会出来反对的声音,但这次相对来讲是它的反对声音要少。但是无论如何它的这种多元跟咱们是不一样的。

 所以我就有感觉,就是我们在认识美国对华的这种态度上的时候,不能一概而论。我们就对比关系上来讲,我们采取的手段应该多元。所以前一段时间我们在中美贸易战当中,我们的主流媒体,包括我们的学习时报,我们其实相对多的弱一点,像人民日报、环球时报等一些媒体,用很强硬的语言来回击美国那种,大家可以看到非常小,但是实践证明我们已经走过去,大家在反思的时候觉得有些方式是怎么看?另外我们知道什么,就是在那一段时间有两件事我赶上了,而且

  我还去现场看,一个就是叫 tea party home at。叫茶党运动。一个就是占领华尔街运动,两个运动同时在发生,那么奇葩题目问题就是茶党运动,就是福山所说的,他是一个政治群体,通过一种运动的形式紧紧地结合在一起。茶党运动它坚守的是美国固有的文化传统,就是经济自由,反对纳税,反对所谓的就是奥巴马带有一定的社会主义倾向的改革,他们主要的反对的对象就是奥巴马。所以奥巴马他在中期选举当中失去了议会,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茶党运动所造成。他们有主题,主要是美国的中高层以上的文明建设。这就是说它一成型实际上它的能量很大,像奥巴马作为一个总统,他的政治主张,所有的它在中期选举失去滋养养环境之后,它的所有的方案都没有通过,所以奥巴马这几年的总统毫无建树。你从它的内在的因素来看,他就跟书上说的一样,政治利益集团它在发挥重要的作用。这是所谓的茶党运动。

 再一个就是占领华尔街运动,占领华尔街运动它是怎么发生的? 我们知道金融危机之后,美国政府要解决金融危机的问题,它要拿美国纳税人的钱来买单,大量的金钱来填补这个窟窿,填完了之后,华尔街的金融大鳄,他们继续拿着高额奖金,所以老百姓就作为一个出发点,老百姓不干,就是 99%反对,99%是草根的老百姓,1%是以金融大鄂为代表的。这个运动,它在全世界波击很快也波及到我们的金融界。咱们的北京金融街也有人想要去占领一下,结果被咱们的警察很快就制止了。中国没什么反应,后来波及到好多的国家,包括日本。各个国家,其实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里边它的不平等加剧,这是一个,

  但是我们从结果来看,其最终目的,它的主要参与者是利益群体,它的目标是实现政治目标。但是占领华尔街运动,只是热闹的一段时间,草根的诉求仅此而已,它没有形成什么样的结果,没有实现它们提出的诉求。这就是釜山说的这种松散的民众跟既得利益集团博弈当中没有话语权。另外就是它的政府的成本。我们知道美国政府停摆多次了,它的政府的效率,它与时代要求相背离,与民众诉求相背离,政府的实际政治权力被政治利益集团所掌控,严重地影响了美国政策,这第一点。当然这都是福山的观点。

 第二点是法院和国会掣肘政府的权利。我们知道推翻英国的君主专制统治是美国政府得以建立的前提。我们知道美国它过去有殖民地,它这一切可能防止国家对民主的专制是美国的建国理念。在座的同仁里面还有我的同学,提高政治、法律这些方面应该都比我理解得更深、更透。美国它就是一直在强调所谓的大社会小政府,弱政府,弱国家,特别突出强调个体的权利和限制国家权力。与其它的国家相比,美国的法治理念确立得比较早,它特别是用法治限制政府的力量一度也是我们高度认可的。我们知道有一个理念比较让大家打心眼里认可,就是权力制衡,也就是讲三权分立,它不能为我们所用,但是权力制衡的理念,不能不说这个已经是深入人心了。我们都知道 1791年美国颁布的《权利法案》,要限制联邦政府的权力,防止政府干涉和剥夺美国人民的自由。在美国政府与个人之间,公民自由和权利永远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对个人民主权利的保护和强求,使美国人钟情于限制当权利,不断加强司法和立法的发展制约国家权力。但是在

  福山看来,这条路它走过了,这是你利用司法和立法的权利,限制政府的权力、限制国家的权力,限制过了!政府它就不能放开手脚,所以政府的行政效率就没有了。所以福山讲的原话说美国政府质量的衰败根源在哪?它在某些方面又回到了法院和政党治国。法院和立法机构篡夺很多行政部门的应有功能,使政府的整个运动变得颠三倒四和效率低下。所以美国的国会和法院对弱政府没有起到支撑和帮扶的作用,而是从各个方面篡夺政府权力,限制、削弱高质量政府的力量,使政府的职越来越弱化。

 第三点学政治和总统制的弊端。就在民主决策过程当中,做出决策的人占总人口的比例越小,操作起来就越方便和高效。反之,若在整个群体中获得共识,成本就会有指数级的增长。美国的民主表现出对各级司法活动的依赖,个体表现出的分散性和对国家成立的不信任。为庞大冗杂多元的美国民族程序,急剧降低了协商一致的决策效率。福山从否决政治的绩效性,反民主细则,总统总统制导致的权责混乱这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他讲了一句很核心的话,就是因为党派政治的巨大分歧,美国在很多方面很难做决策,这里我有很大的感受是什么? 首先我们看奥巴马时期,奥巴马他所代表的是民主党,然后他中期选举失败之后,我看他们票数的比,他们所谓的两党治理的党性原则,就是一个政党提出的议案,经常是被对方全票否决。这个是什么意思?他这样说明了什么?就是它否决的不适宜方案,标准不是是否对国家对民主有利,主要因为他是对方提出来的,我就要把他完全以他

  的党性原则来定,我看有多次多数都是这种情况。我们知道特朗普上来之后,他提的一个减税案,其实减税案结果就是他代表的共和党,然后他直接就是几乎是全票,只有一票反对,获得支持。因为特朗普他在中期选举之前,众议院参议院都在他手里。所以他什么东西都能通过。大家看它在中期选举之后,他把这个众议院丢了,现在众议院开始组织弹劾他,而且弹劾这个问题众议院已经通过了,他们议会里面的决策,就常常是以党性原则为主,而不是以国家的利益为主。这样的话实际上就就失去了它的主体决策的价值,就是科学性。这里面经常像就像演戏。就是你只要是方案提出来,不用投票你就知道结果。

 福山指出,美国民族程度的高度开放性分散性无条件性冗长性,消耗了政府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个也是利益集团发挥更多影响一个重要渠道。奥巴马的医改和枪支控制方案都是由利益集团操纵国会进行否决。另外我们就是有一个写修昔底德陷阱的美国的一个学者叫艾莉森,艾莉森他举过一个例子,它必较是美国政府的效率中国政府的效率。这个例子是什么呢?修桥。不知道有没有去过这个波士顿,美国有几个重点大学旁边有河,河上要修一个桥,修那个桥一拖在拖。过了三年时间,追加了大量的投入,这个桥修起来了,他又举了一个例子,北京修一个三元桥,然后他播放了一个视频,大家知道修缮调整多长时间,大家猜猜。有的同志可能看到过这个视频,只有 13 个小时。这是我们现在种政府的效率上来比较,它跟我们的差距是越来越大,我们的效率越来越高,他们的效率越低,对于总数上还讲,他讲否决证据主要是讲的还是议会的这个证据。它的正当选举越来越无法

  代表大多数美国公民的意志,利益集团和政治活动组织对否决权随意使用的机会却越来越多,导致美国政治制度开始走向极端化,而不是最小民主化。这话很深刻。我们看美国的民主,它的形式上确实就是越来越民主,但是它在本质上实际上我们通过福山的解读发现,就是他的实际决策是一种情况,我们知道刚才那个例子,就是一项议案,大家不用看,不用投票你都能预测出来。这种民主制度的形式化,如何走出政治衰败的困境,福山开的药方很有意思!福山认为就在国家法治民主这三个要素当中,必须适时减少泛化的民主参与,降低高度透明的民主过程,加强美国最弱的国家构建。大家看福山人开的药方要加强国家构建。国家构建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要以决策一致有效管理为目的,要加强国家制度和体制的建设,提高国家的决策管理能力。大家看福山这本书是前年写的,他这个意思跟我们四中全会精神是高度的一致。我们知道国家构建不是福山的新名词,它在 2004 年的时候,福山他又写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就叫《国家构建 21 世纪的国家治理意识》,表达了他对新自由主义思潮中小政府大市场的担忧,提出了用国家构建的主要这种方式来强化政府的力量,来弥补小政府大市场的缺陷。我们值得注意的是,福山是自由民主制在全球遭遇了重大挫折的背景下提出的,美国这是一个点,实际上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我们知道西式民主示威,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大家知道最近特别热闹的是英国,我们知道英国的脱欧,大家不知道能看这种戏剧性的因素特别多,你要看新闻的时候,你刚刚看了你的新闻,马上另一个新闻就出来了。我们知道从卡梅伦开始,然后

  到特雷莎梅,到现在的约翰逊的一个问题,这个僵局是越陷越深,最后采取不得已的办法,提前大选。当然虽然福山他是多角度的批评美国的政治制度,但他并没有抛弃自由民主制和历史终结论。他只是希望通过加强国家构建来修补和升级自由民主制,捍卫历史终结论。他想用国家构建来改良,自由民主,而不是革命的改革。福山强调自由民主制还是一种先进的政治制度,依旧可以发挥自身的积极利益。只不过这种先进性的发挥是需要建立在加强国家构建的基础上,加强国家构建是在不改变自由民主基础上进行的政策改革,目的是修复和升级自由民主。

 那么他对中国的评价是什么呢?对于中国这一崛起的强国家政治,福山得出的结论是,由于缺少西方意识形态性质的民主和法治,必将会遭遇终极衰败。福山的这种变化,我们可以从一个小窗口来窥见,近些年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它的政治变化,所以我在过去多次讲课的时候,我一直在讲美国近些年来已经处于相对衰退的过程。我不知道这个概念,大家认可不认可,为什么说美国处于相对衰退,这是美国到现在为止,它仍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我觉得这一点谁也不能否认,美国它依然是最强大的。我们中国是第二大经济体,虽然黄冈老师抛出了一个中国在好多方面已经全面超越美国。实际上我认为事实不是那样,我们与美国的差距依然是很大的。美国的强大在哪里?我们回想美国的建国历史 200 多年,伴随着美国的这种发展,世界上任何我们知道一个国家的总统你们记住的不多,但是唯独美国的总统,大家记住的多,随便让他们一说,说十几个,

  对吧?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这些总统都很有建术,我们讲美国的第一任总统,华盛顿是美国的开国元勋,他领导带领美国人民取得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之后,当了两任总统,任职八年,同时奠定了美国的总统任期制,还有杰克逊里根等等一大批人,伴随着美国的发展,每一个总统我们记得住他们在政治中都发挥的重要作用。它每一任总统都在某一个领域,某一点上推进了美国历史的发展。我们知道的像林肯就是遇刺身亡,但是他给解决了美国的民族问题,它虽然解决不彻底,但是他已经是重大的一个突破,我们知道就是南北战争,解决了黑人问题。我们去美国学习的时候,大庄园里边经常演情景剧,好多小孩子,包括一些公职人员利用假期的时候,去扮演白人黑人,有的是扮演南北战争的士兵,美国街上有大量的这种将军的雕像,这一段历史已经刻在了他们国家,最后一个,我们知道美国在二战之后曾经有一个马歇尔计划。大家知道马歇尔计划,我觉得从计划反应美国当年它的胸襟和他的战略眼光,马歇尔计划计划它的核心是什么呢?就是他要对二战之后一些战略国家的敌对国家进行援助,援助的资金从哪来?加税,它大概加了 1%的税。通过国内加税获得的收入去援助过去是他的敌对国家,这对美国来讲是很难的,很了不起。他在援助这些国家发展的时候,它推动了世界的全面发展,在这个过程当中,美国自身实现了更大的发展。可是我们把历史拉回到今天再来看,特朗普当政之后,他的主张是什么?他要修边境墙,他要对各个国家搞贸易战争税,它退出了好多群,他要放弃对世界的责任,它走的是一条不跟过去完全相反的道路。

 最后一个,我们知道从海湾战争之后,大家都看清楚美国的面目,一个自由民主平等不爱追求的国家开始不断的向世界人民撒谎。他的谎言是一个又一个,我们知道我们他在打伊拉克的时候,是因为有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打完了之后什么都没有。没有,他也不需要给世界一个交代,完全是一种强权政治,霸权主义,所以美国今年无论从价值观的建设方面,还是它的内政外交方面,全面的体现了它的这种相对说清楚的过程。再有一个我刚才为什么讲这个总统,近些年来美国选总统,再也选不出一个伟大的总统。我们知道给特朗普和希拉里竞选的时候,我们不是看它两个之间的比较是比谁好,是比谁更差。

 而且选出来之后,我们知道现在开始归纳,特朗普当权,是过线下,这边没有套。这个人出现,其他的选不出来。它选出来的全是一样的,也反映一种美国现象,美国经常走到这一步了,他需要这样的一种方式,所以这是证据。我们再看还有一本书,这是《21 世纪资本论》,我想大家可能多数同志读过,这是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写的。它对 18 世纪工业革命到今天的财富分配数据做了分析。他提出一个观点,就是认为不加制约的资本主义,导致了财富不平等的加剧。

 他认为自由市场经济并不能完全解决财富完全不平等的问题。那么怎么办?英国《金融时报》指出:皮凯蒂的书表明,美国梦正日益成为一种神话。他指出,过去几十年里,美国确实比欧洲更为平等。而如今美国的财富分配则比世界上几乎所有其他地方都更不平等。此外,在美国累积财富产生的回报太高了,越来越多富翁手中的财富是通过继承得来,而不是亲手创造出来的。皮凯蒂就像当代的托克维尔一般,

  迫使美国人直面他们的社会存在的矛盾。2015 年的时候,人民日报的记者跟他作了一次对话。对话当中有这么一问,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你如何看待中国的城市发展?我们看 PK 地理中国的看法,PK 地理中国就认为说在中国取得了当代历史上最成功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国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人脱贫,接受教育,过上更好的生活。说中国是大国,体量大,有办法有能力,采取更加公正公平的政策。反之小国为了生存,有时被迫采取价值观相矛盾的政策,它说民主形式不光是政治的,还是经济的,不应只有一种模式。我对中国成功的发展模式感兴趣,中国的成功发展也让全世界刮目相看。

 法国与欧洲可以从中国学习许多东西,中国也可以从欧洲汲取历史经验教训。PK 地理中国讲,《21 世纪资本论》这本书虽然关于中国不多,但中国读者可以借此看到欧美资本主义制度,不平等线上的加剧及其问题所在,从而建立健全更加公正更加充满活力的体制,减少社会不平等。

 另外我们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