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八佰》观后心得体会

 电影《八佰》观后 心得体会

 近日,热映电影《八佰》讲述了淞沪会战期间,史称“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 88 师 524 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八佰》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百年抗争的缩影,是不屈服于命运、不畏惧强敌的展现。面对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我们要在《八佰》中汲取抗争的力量。

  “八百壮士”诠释了“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抗争气概。由于四行仓库靠近租界,日军不使用重炮,仓库的墙高,容易抵抗攻击,面对残忍的日军,当大上海战败已成定局时,400 余名勇士的勇敢行为,诠释了只有抗争才能维持民族的生存。“知其不可而为之” 不是知道做不到而偏要去做,而是做事不问能不能,但求该不该。面对即将压城的三十万日军,这些勇士为了掩护主力部队的撤退,为了河对岸租界的百姓,为了在国际会议中争取些“话语权”,为了向外国记者证明中国人在奋战,他们誓死抵抗。电影中“我们不只是在这里抵抗日本人,我们是在给他们看,中国人还在”“战况至此,全上海的百姓都会看着我们,四行仓库是我们最后的阵地,也就是我们的坟墓”是何等的英勇悲壮。此刻,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抗争气概是民族大义,是中国脊梁。

  “八百壮士”展现了“碎骨粉身全不怕”的抗争精神。当日本兵久攻不下,组成了子弹打不透的移动钢板屋,一步步逼近,准备把四行仓库的墙壁爆破时,一个个勇士身上挂满手雷,纵身跳下楼,用人肉炸弹阻止日军的进攻。当摄影师准备给何香凝女士拍在

 前线的照片时,她把镜头转向了那些悲壮的勇士,看着在敌人钢板屋中爆炸的中国军人,多少人不禁热泪盈眶……剧中,“端午”和“老算盘”好不容易从日军的眼皮子底下游到河中央,快能逃出时,发现大量日军正在爬楼,“端午”义无反顾地大声提醒战友们。他本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只想安分过日子,误打误撞来到上海,没开过枪,没见过世面,但是在守卫四行仓库的历练中,他成长为一名勇士,直到最后的护旗中,打跑了敌人的轰炸机,才发现自己已身负重伤、血流不止。剧中多次出现“等我死了,你替我”“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补上”等画面。这一刻,他们已明白,有国才有家,为了守护好国,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展现了“碎骨粉身全不怕”的抗争精神。

 “八百壮士”谱写了“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抗争篇章。为了升旗,展示中国人仍在抗争,这些勇士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为了护旗,他们用身体抗击着敌人的扫射。他们知道“靠我们区区这四百来人是扛不住的,得靠身后这四万万人来抗。”所以他们想用自己的行动去唤醒身后租界中的中国民众,他们坚信“这些民众,也会作为种子去叫醒更多的人。”为了接通电话线,租界的民众争着报名,冒着生命危险往桥对岸冲,“小刀”在身中数枪后终于把电话线轴推到了四行仓库旁,用鲜血与生命完成了对接。最后,400 多名士兵一起过桥过河,背后重机枪、长枪扫射不断,士兵中枪后仍在前进,他们互相搀扶、互相拉拽,爬着前进。他们能够战斗、能够过桥的是英雄的表现。纵使战至一人一弹,也绝不放弃抵抗,践

 行了他们所说的“我们这四百人让民众看到了,我们中国还有希望”,谱写了“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抗争篇章。

  “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钱玄同回答说,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叫嚷,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八佰》中,有胆怯而战的士兵,有为战士筹集物质奔走的青年,有投笔从戎的学生,也有为生存卖情报的翻译,还有养尊处优的贵妇人,更多的是舍身而战的勇士,四行仓库四天的激战坚守教育了民众,在最后勇士过桥时,无所民众冲破阻拦伸出援助之手,明白了只有抗争才能维持民族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