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国庆双节活动策划方案

  中秋国庆双节活动策划方案

 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规定每年10月1日为国庆日,并以这一天作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从1950年起,每年的10月1日成为了中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节日。以下是蒲公英阅读网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秋国庆双节活动策划方案一

  中秋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秋自古以来都与月亮挂钩,皎洁明亮的月亮象征着团圆圆满,因此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看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喜迎国庆74周年

  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规定每年10月1日为国庆日,并以这一天作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从1950年起,每年的10月1日成为了中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节日。

  国庆日,各国都要举行不同形式的庆祝活动,以加强本国人民的爱国意识,增强国家的凝聚力。

  国庆是举国欢庆、祝福祖国的重要时刻,中秋是阖家团圆、共享天伦的传统节日。

  今年的中秋国庆只相隔了一天,家国同庆,青评选精心准备了多种主题活动方案,和大家一起迎中秋,庆国庆!

  摄影暨短视频评选大赛

  活动主题01“月满中秋,双节同庆”活动介绍02“双节”喜相逢,家国共团圆。通过开展以“月满中秋,双节同庆”为主题的摄影暨短视频评选大赛,用细腻的镜头、独特的视角展示新时代下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以及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家人的思念与祝福。作品征集要求03①作品类型不限于自然风光、人物肖像、纪实摄影等;②作品主题鲜明,聚集双节,歌颂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内容健康向上、传播正能量;③参赛者应保证对其参赛作品拥有独立、完整、明确、无争议的著作权。活动形式04分组投票(摄影组+短视频组,短视频作品包括微视频、微电影、微动画、抖音等。)歌咏评选大赛

  活动主题01“月满华诞,情满双节”活动介绍02在中秋与国庆“撞了个满怀”的特殊时刻,通过开展“月满华诞,情满双节”歌咏评选大赛,一起高声歌颂祖国的繁荣与人民群众生活的美好,大家与小家的双重庆祝,抒发爱国爱家的情怀,展示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共同期盼更加美好圆满的未来的到来。活动形式03分组投票(合唱+独唱)

  绘画书法评选活动

  01活动主题

  “金秋双节,国庆团圆”

  02活动介绍

  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即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经历者、见证者,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生力军。

  通过开展“金秋双节,国庆团圆”绘画书法评选活动,以绘画、书法的艺术形式来表达心中的美丽世界、和谐社会、友好城市、美丽乡村、幸福生活,在创作过程中发现热爱祖国的美,人民群众幸福的美,激发少年儿童争做胸怀远大理想,放眼美好未来,主动向善向美,全民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03作品征集要求

  ①作品符合比赛主题,有独特的创作思路和年龄特点的表现形式;

  ②鼓励儿童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悟;

  ③鼓励具有创意的表现形式。

  04活动形式

  专题投票(绘画+书法)+分组投票(年龄组别)

  中秋国庆双节活动策划方案二

  为进一步推进xx市xx小学德育工作扎实展开,对xx学子进行深入的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传统节日,丰富学生生活,营造热烈喜庆、文明和谐的节日氛围。xx市xx小学开展“喜迎国庆,欢度中秋”双节主题活动。

  一、活动目的

  1.配合中秋节传统节日,推广民俗技艺,发扬中华民族固有文化,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

  2.通过活动,对少先队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爱国,爱家,全面提升队团员的国家意识和爱国情怀。

  二、活动时间

  9月15日—9月25日

  三、活动内容

  1.“彩旗飘飘”

  一、二年级学生利用卡纸等材料制作一面彩旗,为祖国母亲献礼。彩旗尺寸不超过A4。

  2.“月满中秋”

  三、四年级围绕“传承中秋文化”这一主题创作一幅画,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文化、风俗和来历,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绘画尺寸4K大小。

  3.“我爱您,祖国母亲”

  五、六年级围绕“庆国庆”这一主题创作一幅手抄报,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对幸福生活的赞美。手抄报尺寸4k大小。

  四、活动要求

  1.创作需要注意构图合理、造型严谨,主次分明,内容健康向上,具有一定的观赏性。

  2.绘画作品和手抄报尺寸为4K,彩旗尺寸不超过A4。

  3.9月25日之前上交于各班美术老师。

  中秋国庆双节活动策划方案三

  一、实施背景:

  通过本次活动策划

  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各地各民族在中秋节里的风俗习惯

  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了解节日的渊源、形成

  通过活动使学生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帮助青少年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

  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二、活动时间:

  9月25日——9月30日

  三、活动目的: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名称、起源及节日风俗习惯。

  2、通过了解家乡过中秋的风俗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体会家庭欢乐、生活甜美的幸福。

  3、通过对节日的了解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

  4、培养学生搜集,整理,比较,分析和运用资料的能力以及语言概括和表达能力。

  四、活动准备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

  1、搜集有关中秋节的名称、由来、中秋灯谜和中秋节的传说故事等等。

  2、调查访问身边的长辈,了解家乡过中秋节的风俗习惯。

  第二阶段:以班会形式进入活动

  1、情境导入。

  2、进入活动主题。

  交流感悟

  第一主题:话说中秋

  1、中秋节的由来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

  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二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也有历史学家研究指出,中秋节起源应为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成功发明月饼,并广发军中作为军饷,成功解决因大量吸收反隋义军而衍生之军粮问题。

  2、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

  嫦娥奔月

  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没有外出。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持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已逃走,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嫦娥,这时他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思念妻子,便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时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吴刚折桂

  相传月宫里有一个人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把他贬谪到月宫,每天都砍伐月宫前的桂树,以示惩处。这棵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会立即合拢。李白在《赠崔司户文昆季》一诗中写道:“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

  玉兔捣药

  嫦娥身边有只玉兔。据说嫦娥身体变轻,开始升空时,惶恐中抱起了一直喂养的白兔。白兔便随她一起上了月亮。玉兔在月宫有一只捣药杵,夜晚在药臼中捣制长生不老的灵药。这个神话传到日本后,变成了玉兔在捣年糕。

  玄宗故事

  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但宫前有守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在此之际,忽闻仙声阵阵,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自己谱曲编舞,创作了历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月饼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之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老师可以提前布置任务:同学们回家与家长们进行交流,了解到其他的关于“中秋佳节”的传说和民间故事,在活动中向大家分享。

  3、中秋诗词佳句知多少

  关于中秋节的民谣、童谣众多,如《拜月娘》、《椅仔姑》、《中秋拜月歌》、《拜月娥》、《全家拜月》、《中秋夜》、《月姐姐》、《月光光》、《月饼》;xx民谣《中秋旅思》、《月夜思乡》、《煎熬》等。

  交流感悟

  第二主题:中秋实践活动

  1、设计别致、精美的月饼图案。

  2、举办月饼宴,了解各式口味的月饼。

  广式月饼:皮薄、松软、香甜、馅足。

  苏式月饼:松脆、香酥、层酥相叠,重油而不腻,甜咸适口。

  京式月饼:外形精美,皮薄酥软,层次分明,风味诱人。

  潮式月饼:重油重糖,口感柔软。

  滇式月饼:皮酥馅美,甜咸适中,色泽澄黄,油而不腻。

  徽式月饼:小巧玲珑,洁白如玉,皮酥馅饱。

  衢式月饼:酥香可口,芝麻当家。

  秦式月饼:冰糖、板油出头、皮酥馅甘,甜而不腻。

  晋式月饼:甜香,醇和。形式古朴,口味醇厚、酥绵爽口,甜而不腻。

  交流感悟

  第三主题:讨论中秋节活动方案

  1、中秋节就要到了,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2、谈谈今年打算怎么过中秋节?

  3、同学们之间展开交流。

  第三阶段:拓展延伸

  中秋节是欢庆丰收的节日

  是团圆的节日

  中秋的月饼象征人们渴望家人团圆、生活甜蜜的美好愿望

  通过活动我们了解了中秋节的名称、起源及节日风俗习惯

  欣赏吟诵了月亮的诗词

  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研究

  对大家感兴趣的点进行收集统计:

  中秋节你想研究些什么?

  1、中秋的风俗习惯。

  2、中秋的传说和故事。

  3、月亮的传说与故事。

  4、关于月球的小知识。

  5、关于中秋的诗词。

  6、关于中秋的食品。

  六、反思与拓展

  通过师生讨论交流、学生作品的展示与评比

  指导学生总结研究成果

  最后举行主题展示活动策划

  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与价值

  同时教师适当引导与鼓励学生进行其他研究活动的兴趣

  期待每个学生的参与

  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