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讲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第39讲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本文关键词:评价,实验,方案,设计

第39讲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本文简介:第39讲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基础考点梳理最新考纲1.能根据试题要求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2.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3.能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4.能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5.实验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应用。自主复习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1.实验设计的原则(1)科学性;(2)安全性;

第39讲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本文内容:

第39讲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基础考点梳理

最新考纲

1.能根据试题要求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

2.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

3.能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

4.能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5.实验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应用。

自主复习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1.实验设计的原则

(1)科学性;

(2)安全性;

(3)简约性;

(4)可行性。

2.实验设计的方法

(1)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

(2)选择反应物;

(3)设计装置步骤;

(4)记录实验现象、实验数据;

(5)分析得出结论。

以上只是解答综合实验设计题的一般思考方法。在解答过程中,应根据实验设计题的具体情况和要求,作出正确的回答。

3.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类型

实验设计

网络构建

热点典例突破

热点考向

1.以科技、生产、生活中的新材料为载体,考查实验评价、误差分析和定量计算等方面能力。

2.通过对课本实验的改进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结合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考查学生选择、组装仪器的能力以及绘制简单实验装置图的能力。

热点探究

热点1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1.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思路

2.化学实验设计时遵循的原则

(1)科学性,实验原理准确,实验流程合理。

(2)安全性,保护人身、保护环境、保护仪器。

(3)可行性,条件允许,效果明显,操作正确。

(4)简约性,做到步骤少、时间短、效果好等基本要求。

3.实验设计的步骤

(1)明确目的、原理

首先必须认真审题,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弄清题目有哪些新的信息,综合已学过的知识,通过类比、迁移、分析,从而明确实验原理。

(2)选择仪器、药品

根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以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反应条件,如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能否腐蚀仪器和橡胶、反应是否加热及温度是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等,从而选择合理的化学仪器和药品。

(3)设计装置、步骤

根据上述实验目的和原理,以及所选用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出合理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步骤。学生应具备识别和绘制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的能力,实验步骤应完整而又简明。

(4)记录现象、数据:根据观察,全面而准确地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数据。

(5)分析得出结论

根据实验观察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通过分析、计算、图表、推理等处理,得出正确的结论。

4.实验设计的注意事项

(1)药品和装置是部分或刚好给出还是有剩余

若药品和装置只部分给出,则应需要作必要的补充,若有剩余,则应进行筛选和淘汰。

(2)题目条件有无特殊要求

如采用最简单或最合理的实验步骤,这些要求对我们考虑反应原理,选择药品和装置,确定操作步骤都作了限定,必须高度重视。

(3)实验过程中的隐蔽性操作

如某些必要的干燥、除杂、冷凝等,这些都是实验中必不可少的,但容易被忽略。

(4)药品的规格

有些题目要求指出药品的名称,这类问题学生最难答准确,如有些药品的准确描述为:硫酸铜粉末、澄清石灰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浓硫酸、饱和NaHCO3溶液、NaOH溶液等。此外也应注意某些仪器的规格。

(5)会画简单的实验装置图

基于评分客观公正性难以把握,近年高考题很少出现此类题目,但复习时要有所重视。

【例1】

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K3[Fe(C2O4)3]·3H2O可用于摄影和蓝色印刷。某小组将无水三草酸合铁酸钾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分解,对所得气体产物和固体产物进行实验和探究。请利用实验室常用仪器、用品和以下限选试剂完成验证和探究过程。

限选试剂:浓硫酸、1.0

mol·L-1HNO3、1.0

mol·L-1盐酸、1.0

mol·L-1NaOH、3%

H2O2、0.1

mol·L-1KI、0.1

mol·L-1CuSO4、20%

KSCN、澄清石灰水、氧化铜、蒸馏水。

(1)将气体产物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A)、浓硫酸、灼热氧化铜(B)、澄清石灰水(C),观察到A、C中澄清石灰水都变浑浊,B中有红色固体生成,则气体产物是________。

(2)该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后推知,固体产物中,铁元素不可能以三价形式存在,而盐只有K2CO3。验证固体产物中钾元素存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3)固体产物中铁元素存在形式的探究。

①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________;假设2:________;假设3:________。

②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你的假设

③实验过程

根据②中方案进行实验。按下表的格式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与结论

步骤1:

步骤2:

步骤3:

[解析]

(1)将产生的气体产物先通过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产生的气体中含有CO2,然后再依次通过灼热氧化铜、澄清石灰水,观察到的现象:有红色固体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产生的气体中含有CO;(2)碱金属元素的检验一般采用焰色反应;(3)依据信息,固体产物中,铁元素不可能以三价形式存在,而盐只有K2CO3,可推测铁元素只能以亚铁化合物及铁单质的形式存在,在设计实验时,应注意Fe与FeO的性质的不同点。

[答案]

(1)CO2和CO

(2)利用焰色反应

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紫色的火焰

(3)①全部为铁单质

全部为FeO

同时存在铁单质和FeO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与结论

步骤1:取适量固体产物于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充分振荡使K2CO3完全溶解。分离不溶固体与溶液,用蒸馏水充分洗涤不溶固体

固体产物部分溶解

步骤2:向试管中加入适量CuSO4溶液,再加入少量上述不溶固体,充分振荡

(1)若蓝色溶液颜色及加入的不溶固体无明显变化,则假设2成立(2)若蓝色溶液颜色明显改变,且有暗红色固体物质生成,则证明有铁单质存在

步骤3:继续步骤2中的(2),进行固液分离,用蒸馏水洗涤固体至洗涤液无色。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过量HCl后,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适量H2O2,充分振荡后滴加KSCN

结合步骤2中的(2):(1)若溶液基本无色,则假设1成立

(2)若溶液呈血红色,则假设3成立

变式1

(2010·广东理综)某研究小组用MnO2和浓盐酸制备Cl2时,利用刚吸收过少量SO2的NaOH溶液对其尾气进行吸收处理。

(1)请完成SO2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O2+2NaOH===________。

(2)反应Cl2+Na2SO3+2NaOH===2NaCl+Na2SO4+H2O中的还原剂为________。

(3)吸收尾气一段时间后,吸收液(强碱性)中肯定存在Cl-、OH-和SO,请设计实验,探究该吸收液中可能存在的其他阴离子(不考虑空气中CO2的影响)。

①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只存在SO;

假设2:既不存在SO,也不存在ClO-;

假设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请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

限选实验试剂:3

mol·L-1

H2SO4、1

mol·L-1

NaOH、0.01

mol·L-1

KMnO4、淀粉-KI溶液、紫色石蕊试液。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取少量吸收液于试管中,滴加3

mol·L-1

H2SO4至溶液呈酸性,然后将所得溶液分置于A、B试管中

步骤2:

步骤3: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实验设计与评价能力,背景知识为氧化还原反应,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在对考生实验评价能力的考查上具有特别的价值,是一个既具有新颖性,又不失经典性的好题。(1)SO2与过量NaOH反应的产物为Na2SO3与H2O;(2)在反应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所以Na2SO3为还原剂;(3)SO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而ClO-具有极强的氧化性,ClO-与SO是不能共存的,所以假设3为:只存在ClO-,实验设计只要求证实酸化后的溶液是具有氧化性,还是具有还原性,还是既不具有氧化性,也不具有还原性,若加入淀粉-KI溶液会出现蓝色,证明存在ClO-,若加入

KMnO4溶液时,KMnO4溶液褪色,证明存在SO,若两种现象均无,则假设2成立。

答案:(1)Na2SO3+H2O

(2)Na2SO3

(3)①只存在ClO-

步骤2:向A试管中滴加1~2滴0.01

mol·L-1

KMnO4溶液

(ⅰ)若溶液褪色,则假设1成立;

(ⅱ)若溶液不褪色,则假设2或3成立

步骤3:向B试管中滴加1~2滴淀粉-KI溶液

(ⅰ)若溶液变蓝色,则假设3成立;

(ⅱ)若溶液不变蓝色,结合步骤2中的(ⅱ),则假设2成立

热点2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对几个实验方案的正确与错误、严密与不严密、准确与不准确做出判断。要考虑是否完全合理、有无干扰现象、经济上是否合算和对环境有无污染等。

1.从可行性方面对实验方案做出评价

科学性和可行性是设计实验方案的两条重要原则。因此,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时,要分析实验方案是否科学可行,实验方案是否遵循化学理论和实验方法论要求,在实际操作时能否做到可控易行。评价时,从以下4个方面分析:(1)实验原理是否正确、可行;(2)实验操作是否安全、合理;(3)实验步骤是否简单、方便;(4)实验效果是否明显等。

2.从“绿色化学”视角对实验方案做出评价

“绿色化学”要求设计更安全的、对环境友好的合成线路,降低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中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根据“绿色化学”精神,对化学实验过程或方案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1)反应原料是否易得、安全、无毒;(2)反应速率是否较快;(3)原料利用率以及合成物质的产率是否较高;(4)合成过程是否造成环境污染。

3.从“安全性”方面对实验方案做出评价

化学实验从安全角度常考虑的主要因素如下:

(1)净化、吸收气体及熄灭酒精灯时要防液体倒吸;(2)进行某些易燃易爆实验时要防爆炸(如H2还原CuO应先通H2,气体点燃先验纯等);(3)防氧化(如H2还原CuO后要“先灭灯再停氢”,白磷切割宜在水中等);(4)防吸水(如实验、取用、制取易吸水、潮解、水解的物质宜采取必要措施,以保证达到实验目的);(5)冷凝回流(有些反应中,为减少易挥发液体反应物的损耗和充分利用原料,需在反应装置上加装冷凝回流装置,如长玻璃管、竖装的干燥管及冷凝管等);(6)易挥发液体产物(导出时可为蒸气)的及时冷却;(7)仪器拆卸的科学性与安全性(也从防污染、防氧化、防倒吸、防爆炸、防泄漏等角度考虑)。

【例2】

为测试一铁片中铁元素的含量,某课外活动小组提出下面两种方案并进行了实验(以下数据为多次平行实验测定结果的平均值):

方案一:将a

g铁片完全溶解于过量稀硫酸中,测得生成氢气的体积为580

mL(标准状况);

方案二:将

g铁片完全溶解于过量稀硫酸中,将反应后得到的溶液用0.02000

mol·L-1的KMnO4溶液滴定,达到终点时消耗了25.00

mL

KMnO4溶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平下面的化学方程式:

KMnO4+FeSO4+H2SO4===Fe2(SO4)3+MnSO4+K2SO4+H2O

(2)在滴定实验中不能选择________式滴定管,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方案一和方案二测定的结果计算,铁片中铁的质量分数依次为________和________;(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以55.9计)

(4)若排除实验仪器和操作的影响因素,试对上述两种方案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做出判断和分析。

①方案一________(填“准确”“不准确”“不一定准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方案二________(填“准确”“不准确”“不一定准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由高锰酸钾和硫酸亚铁的价态变化得知二者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再配平其他化学计量数即可。

(2)由于高锰酸钾具有氧化性会腐蚀橡皮管,故滴定管不能选用碱式滴定管。

(3)根据关系式计算。

方案一:Fe~H2,

w(Fe)==。

方案二:Fe~Fe2+~KMnO4,

w(Fe)=

=。

(4)考虑原铁片的组成不一,答案不具体,本题为开放性答案,考虑到两方案的测定原理不同,可从所含杂质能否与酸反应、能否放出氢气或能否产生被高锰酸钾氧化的离子等方面考虑。

[答案]

(1)2

10

8

5

2

1

8

(2)碱

KMnO4是强氧化剂,它会腐蚀橡皮管

(3)

(4)①不一定准确

如果铁片中存在与稀硫酸反应并能生成氢气的其他金属,会导致结果偏高;铁片中存在与稀硫酸反应而溶解、但不产生氢气的铁的氧化物,会导致结果偏低;如果上述情况均不存在,则结果准确

②不一定准确

如果铁片中存在与稀硫酸反应而溶解的其他金属,生成的金属离子在酸性溶液中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会导致结果偏高;如果铁片中存在与稀硫酸反应而溶解的铁的氧化物,生成的Fe3+在酸性溶液中不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会导致结果偏低;如果上述情况均不存在,则结果准确

注:本小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若考生回答“准确”或“不准确”且理由合理,可酌情给分。

例如:考生回答

方案一准确,因为铁片中不存在能与稀硫酸反应并能生成氢气的其他金属,也不存在铁的氧化物

方案一不准确,如果铁片中存在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其他金属,会导致结果偏高;如果存在与稀硫酸反应而溶解、但不产生氢气的铁的氧化物,会导致结果偏低

方案二准确,铁片溶于稀硫酸后,除Fe2+外,其他可能存在的金属离子在酸性溶液中均不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也不存在氧化铁

方案二不准确,如果铁片中存在与稀硫酸反应而溶解的其他金属,生成的金属离子在酸性溶液中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会导致结果偏高;如果存在与稀硫酸反应而溶解的铁的氧化物,生成的Fe3+在酸性溶液中不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会导致结果偏低

[点评]

对实验方案的合理与否、严密与否作出评判要从“合理选择,排除干扰,操作准确”等方面入手。

(1)“合理选择”是指仪器的选择、药品的选择、连接方式的选择等。仪器的选择又包括发生装置(几种基本类型)、净化装置(除杂质的试剂与顺序)、反应装置、尾气处理装置等;药品的选择包括药品的种类、浓度、聚集状态等;连接方式指仪器的先后顺序、导管接口的连接等。

(2)“排除干扰”是指反应条件的控制、防止空气成分介入、副反应尽量避免、杂质的清除以及防止物质的挥发性、溶解性、颜色对实验的干扰。

(3)“操作准确”则要求熟悉主要仪器的性能、用途和典型的实验操作规则。

变式2

(2010·江西重点中学联考)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改进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

(1)沉淀池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得到的纯碱中含有氯化钠,甲同学设计装置Ⅰ,拟通过测定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的增重来测定样品中碳酸钠的含量,但该实验存在明显不足,试举出该装置引起误差的两个主要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同学设计的测定样品中纯碱含量的方法如图Ⅱ,试回答:

①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设滴定管的起始读数为V1

mL,终点读数为V2

mL,注射器测定排出的气体为V3

mL(标准状况),称得样品质量为m

g,则原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用含V1、V2、V3、m的代数式表示)。

(4)丙同学设计的测定样品中纯碱含量的方法如图Ⅲ,并在广口瓶中的水面滴加少量植物油,试回答:

①你认为植物油的作用是________。

②为减小误差,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时的注意事项有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在沉淀池中发生的反应是CO2+NH3+NaCl+H2O===NaHCO3↓+NH4Cl。

(2)观察装置Ⅰ可知稀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也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使质量偏大,反应完全后烧瓶和导管中剩余

的二氧化碳气体不能完全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又会使质量偏小。

(3)根据本装置的特点可以确定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关闭酸式滴定管活塞,用手捂热烧瓶,若注射器活塞向外移动,松手后又回到原来位置,说明气密性良好。二氧化碳的体积是注射器测定排出气体的体积减去滴入的盐酸的体积,经计算可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

(4)植物油可以减少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为减小误差应注意读数前将广口瓶与量筒之间导管中的水转入量筒;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时要平视。

答案:(1)CO2+NH3+NaCl+H2O===NaHCO3↓+NH4Cl

(2)①稀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也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②烧瓶和导管中滞留的二氧化碳气体不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3)①关闭酸式滴定管活塞,用手捂热烧瓶,若注射器活塞向外移动,松手后又回到原来位置,说明气密性良好

②106××100%

(4)①减少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减小实验误差

②读数前将广口瓶与量筒之间导管中的水转入量筒

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时要平视凹液面

方法规律技巧

定量实验与数据处理

高考实验题有三种设计方案,一是课本重要实验重现,二是课本实验重组,三是课本实验衍生再造或改进(即创新实验、探究实验),无论哪种都以课本实验为核心,基本实验能力为准则。

定量实验、化学实验数据处理的关键是破译数据的含义,进行合理取舍,提炼出有效的数据,分析要达到实验目的所需要的数据。一些数据隐含着化学规律及化学反应原理,找出数据的具体含义,分析、比较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建立题中的隐含数据与题目解答之间的联系,继而得出正确结论。实验中的误差分析,可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外界环境(H2O、CO2、O2等)对该实验的影响而产生误差;二是本身操作中,由于操作不当引起误差,如果是分析最终结果的误差,应通过最后得出的代数表达式来看哪些物理量发生了变化,从而得出实际误差情况。

【考例】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借助A~D的仪器装置完成有关实验。

【实验一】收集NO气体。

(1)用装置A收集NO气体,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_(填序号)。

a.从①口进气,用排水法集气

b.从①口进气,用排气法集气

c.从②口进气,用排水法集气

d.从②口进气,用排气法集气

【实验二】为了探究镀锌薄铁板上锌的质量分数w(Zn)和镀层厚度,查询得知锌易溶于强碱:Zn+2NaOH===Na2ZnO2+H2↑。据此,截取面积为S的双面镀锌薄铁板试样,剪碎、称得质量为m1g。用固体烧碱和水作试剂,拟出下列实验方案并进行相关实验。

方案甲:通过测量试样与碱反应生成的氢气体积来实现探究目标。

(2)选用B和________(填仪器标号)两个装置进行实验。

(3)测得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体积为V

L(标准状况),w(Zn)=________。

(4)计算镀层厚度,还需检测的一个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装置B中的恒压分液漏斗改为普通分液漏斗,测量结果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方案乙:通过称量试样与碱反应前后的质量实现探究目标。选用仪器C做实验,试样经充分反应,滤出不溶物、洗涤、烘干,称得其质量为m2g。

(6)w(Zn)=________。

方案丙:通过称量试样与碱反应前后仪器、试样和试剂的总质量(其差值即为H2的质量)实验探究目标。实验同样使用仪器C。

(7)从实验误差角度分析,方案丙________方案乙(填“优于”、“劣于”或“等同于”)。

[解析]

(1)NO遇到空气立即被氧化,故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只能用排水法收集,排水法集气时气体应从短导管进。(2)方案甲:Zn和Fe中只有Zn可以与NaOH反应产生气体,通过排水法收集气体,依据反应方程式即可算出Zn的质量分数。需要的装置有测量H2体积的D装置。(3)Zn与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n(Zn)=V/22.4

mol,w(Zn)=m(Zn)/m1=。(4)有了Zn的质量,如果有密度,则可以求出Zn的体积,再由薄铁板的面积,即可求出Zn镀层的厚度。(5)恒压分液漏斗产生的气体有部分残留在分液漏斗上方,故排气时收集的H2少,用普通漏斗时收集的H2多一些,则计算出的Zn的量偏大。(6)减少的质量即为Zn的质量。(7)丙方案根据差值即H2的质量实验探究目标。显然计算结果误差大,因为产生的H2质量很小。

[答案]

(1)c

(2)D

(3)(或等其他合理答案)

(4)金属锌的密度(或其他合理答案)

(5)偏大

(6)(或其他合理答案)

(7)劣于

变式

碱式碳酸铁的组成可表示为xFe2(CO3)3·yFe(OH)3·zH2O。某化学兴趣小组完成以下实验:

(1)探究碱式碳酸铁完全分解后的残留固体是否可使乙醇(已知乙醇的沸点为78

℃)在加热时发生去氢氧化,并检验反应产物。见图中已装配好的完整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该装置进行实验,需用酒精灯加热的仪器有________(选填仪器字母代号);

②若在试管A中观察到固体粉末由红色变成黑色,试管D中银氨溶液产生银镜,则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确保反应物有较高的利用率,且使装置中气流平稳,应对C部分进行的改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选择上图中的E~I装置采用氢气还原法测定碱式碳酸铁的组成:

①在该套装置(装置符合气密性要求,除G外不可以重复选用;其他用品可自选;加热装置等已略去)中按氢气流向顺序为E→……→F→H,其中用到G装置________次,作用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称取45.3

g某碱式碳酸铁样品,充分反应后得到16.8

g残留物,生成13.2

g二氧化碳和16.2

g水。该样品的化学式为________。

解析:(1)碱式碳酸铁完全热分解方程式:xFe2(CO3)3·yFe(OH)3·zH2O===(x+y/2)

Fe2O3+3xCO2↑+(3y/2+z)H2O↑,A试管加热残留固体为Fe2O3,然后通入乙醇蒸气进行反应,C中乙醇气化需要加热,产生的乙醛通入D中进行银镜反应,需要水浴加热。

(2)①碱式碳酸铁与氢气反应可以理解为Fe2(CO3)3和Fe(OH)3受热分解后的产物Fe2O3再与氢气反应,要分析测定出反应后CO2和H2O的质量,因此对于氢气发生器后仪器的选择是除氯化氢和水蒸气,能防止对后续测定的干扰即可,测定H2O和CO2分别用浓硫酸和碱石灰。

选用的仪器

加入试剂

加入试剂的作用

E

盐酸与锌粒

产生氢气

G

除氢气中的HCl气体

G

浓硫酸

干燥氢气

I

碱式碳酸铁

主体反应

G

浓硫酸

吸收水

F

碱石灰

吸收CO2

H

碱石灰

防止空气中的水和CO2干扰测定

②xFe2(CO3)3·yFe(OH)3·zH2O+(6x+3y/2)H2===(2x+y)Fe+3xCO2↑+(3x+3y+z)H2O

根据题给几种物质的质量可得n(Fe)=0.3

mol,n(CO2)=0.3

mol,n(H2O)=0.9

mol,所以x=0.1,y=0.1,z=0.3,所以该样品的化学式为Fe2(CO3)3·Fe(OH)3·3H2O。

答案:(1)①ABC

②3CH3CH2OH+Fe2O33CH3CHO+2Fe+3H2O

③水浴加热,温度计控温在78

℃或略大于78

(2)①3

除氢气中的HCl气体、干燥氢气、吸收水

②Fe2(CO3)3·Fe(OH)3·3H2O

备选习题

1.“绿色化学”是将反应物全部转化为期望产物,以使原子利用率达到100%,而尽量减少有害物质生成的化学工艺理念。下列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工艺原理是(

)

A.燃烧硫铁矿:4FeS2+11O22Fe2O3+8SO2

B.湿法炼铜:Fe+CuSO4===FeSO4+Cu

C.制烧碱:Na2CO3+Ca(OH)2===CaCO3↓+2NaOH

D.制环氧乙烷:2C2H4+O22C2H4O

解析:A项产生污染性气体SO2;B项生成了副产物FeSO4;C项生成了副产物CaCO3;D项原子利用率为100%,且无污染。

答案:D

2.NaCl固体中混有下列杂质时,可以利用加热的方法进行提纯的是(

)

A.KClO3

B.K2SO4

C.NH4Cl

D.NaHCO3

解析:NH4ClNH3↑+HCl↑,故加热后可得纯净的NaCl固体。A、B、D加热后仍会有KClO3、少量的KCl、K2SO4、Na2CO3等杂质。

答案:C

3.设计下列实验方案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粉末,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分别向等量的白色粉末中加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比较生成气体的快慢

B.分别向等量的白色粉末中加等体积适量的水,比较固体溶解量的多少

C.分别将等量的白色粉末配成溶液,然后加入澄清石灰水,比较是否有沉淀生成

D.分别将等量的白色粉末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比较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解析:A项,同等情况下,与盐酸反应时,NaHCO3比Na2CO3反应快;B项,NaHCO3比Na2CO3溶解度小;C项,向苏打和小苏打的溶液中加入石灰水,都有沉淀生成。D项,NaHCO3受热分解生成CO2,Na2CO3受热不分解。

答案:C

4.(2010·北京理综)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

A.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SO2的量

B.②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

C.③中选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

D.为确认CuSO4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颜色

解析:本题考查铜和浓硫酸反应的实验,意在考查考生对化学实验原理的分析能力。上下移动铜丝可以控制铜与浓硫酸的接触面积的大小,从而可以控制反应生成SO2的量,A项正确;SO2可使品红溶液褪色,因此B项正确;SO2有毒,能与NaOH溶液反应,因此C项正确;铜与浓硫酸反应后①中溶液显蓝色即可证明有CuSO4生成,无需向其中加水,D项错误。

答案:D

5.浓H2SO4和木炭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SO4(浓)+CCO2↑+2H2O+2SO2↑

请从下图中选用所需的仪器(可重复选用)组成一套进行该反应并检验反应产物的装置。现提供浓H2SO4、木炭和酸性KMnO4溶液,其他固、液试剂自选。(连接和固定仪器用的玻璃管、胶管、铁夹、铁架台及加热装置等均略去)

将所选的仪器连接顺序由上至下依次填入下表,并写出该仪器中应加试剂的名称及其作用。

选用的仪器(填字母)

加入的试剂

作用

解析:成套装置包括反应装置,检验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C中加入浓硫酸和木炭作为反应物的发生器,产物中必须先检验水,可选用装置B,放入无水硫酸铜,若变蓝则说明有水。接着检验SO2气体,用装置A,放入品红溶液检验,若品红溶液褪色,则说明有SO2气体产生,再用装置A,放入酸性KMnO4溶液以除去余下的SO2,最后再用装置A,放入澄清石灰水来检验CO2。

答案:

选用的仪器(填字母)

加入的试剂

作用

C

浓H2SO4和木炭

反应器(或产生气体)

B

无水CuSO4

检出H2O

A

品红溶液

检出SO2

A

酸性KMnO4溶液

吸收余下的SO2

A

澄清石灰水

检出CO2

篇2:消防安保人员绩效评价方案

消防安保人员绩效评价方案 本文关键词:安保,绩效评价,人员,方案

消防安保人员绩效评价方案 本文简介:天马行空官方博客:http://t.qq.com/tmxk_docin;QQ:1318241189;QQ群:175569632消防安保人员绩效评价方案方案名称消防安保人员绩效评价方案受控状态编号一、绩效考核目的为保证公司安全目标的实现,提高安保消防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消防安保人员的薪酬调整、奖励惩罚

消防安保人员绩效评价方案 本文内容:

天马行空官方博客:http://t.qq.com/tmxk_docin

;QQ:1318241189;QQ群:175569632

消防安保人员绩效评价方案

方案名称

消防安保人员绩效评价方案

受控状态

一、绩效考核目的

为保证公司安全目标的实现,提高安保消防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消防安保人员的薪酬调整、奖励惩罚等提供准确、客观的依据,特制定本方案。

二、绩效考核的原则

(一)公开原则

通过协商确定绩效考核的内容和评分标准,最大限度地减少考核者和被考核者之间的绩效认知差别,公开绩效考核的结果,使绩效考核工作规格化、制度化。

(二)客观原则

绩效考核必须用事实说话,切忌主观臆断。绩效考核的目的之一是引导员工改进工作,为此必须避免人与人过分攀比,破坏团队精神。

(三)重视反馈原则

绩效考核过程中,绩效考核之后,考核人员要与被考核人员进行全面的沟通,把结果反馈给被考核者,同时听取被考核者的意见,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三、消防安保人员绩效考核的内容和评分标准

(一)着装与行为举止

(满分为34分)

当班时制服干净、整齐(1分);钮扣全部扣好(1分);领带系正(1分)。

制服外未显露个人物品,如笔、手机、钥匙扣等(2分)。

当班期间不携带制服离开辖区(2分)。

上岗时佩戴工作证(2分)。

当班时跨立或立正姿势正确(2分)。

不留长发(1分)不敞怀(1分);不挽袖子(1分);不穿拖鞋、不打赤脚(1分);帽不歪戴(1分)。

举止文明、大方(1分),不讲粗话、脏话(2分)。

不与业主、来访客人争吵(5分),无打架斗殴记录(10分)。

2.能力和工作表现(满分为46分)

按规定时间交接班,从不无故迟到、早退(3分)。

认真做好车辆(2分)与人员(2分)的出入登记;登记清晰(5分)。

严格执行请假制度,无擅自离岗或不到岗行为(5分)。

听从指挥,服从命令,行动迅速(4分)。

无损害公司声誉和利益的行为(2分)。

无损坏公司财物和辖区内的公共设施的行为(2分)。

严格执行公司各项规定、坚持原则、秉公办事(2分)。

当班期间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5分)。

不收受或索取任何形式的礼物和小费(2分)。

主动、迅速为业主及住户解决困难,不推诿(2分)。

(11)积极参加政治与业务知识的学习,参加军事、消防等业务培训(2分)。

(12)按时完成上级交办的工作(2分)。

(13)团结互助,不说破坏团结的话,无破坏团结的行为(2分)。

(14)消费设备按时检修与更新(4分)。

3.工作业绩(满分20分)

为业主、住户提供优质服务受到表扬、表彰(2分)。

利用工作之外时间为业主和住户提供服务(2分)。

拾金不昧,主动将钱物交到管理处(4分)。

敢于同坏人坏事做斗争,制止和防止了恶性事件与事故的发生(4分)。

在发生火灾、盗窃、制止犯罪等方面有突出表现(2分)。

保护公司财产和小区公共设施有突出表现(2分)。

在破获和检举各类刑事及违法案件中有突出表现(4分)。

四、绩效考核实施

消防安保人员的绩效考核由月度考核和年度考核组成,年度考核是对当年12个月绩效考核的汇总。

消防安保类人员的绩效考评工作由日检、周检、不定期抽检三部分构成。

消防安保班组长负责保安员、消防员的日检和周检考核。

消防安保部门经理负责班组长、保安员、消防员的不定期抽检考核。

人力资源部负责整理和汇总消防安保人员绩效考核的结果。

五、绩效考核库等级划分

消防安保人员绩效考核的等级划分,如下表所示。

消防安保人员绩效考核等级划分表

等级名称

得分范围(分)

月度奖惩措施

年度奖惩措施

A级

90~100

奖励100元

奖励500元

B级

75~89

奖励50元

奖励300元

C级

60~74

不奖不罚

奖励200元

D级

60以下

罚款50元

不奖不罚

说明:消防安保人员年度绩效考核得分为当年12个月绩效考核得分总和的平均值。

六、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

财务部依据绩效考核的结果确定消费安保人员月度和年度奖金的发放数额。

部门经理运用绩效考核的结果制订员工培训计划,提高消防安保人员的工作质量。

相关说明

编制人员

审核人员

批准人员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篇3:中山市中小学教师工作绩效综合评价方案

中山市中小学教师工作绩效综合评价方案 本文关键词:中山市,绩效,中小学教师,综合评价,方案

中山市中小学教师工作绩效综合评价方案 本文简介:中山市民众中心小学教师工作绩效综合评价方案(试行)为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工作绩效,根据市镇等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评价方案。本评价采用多元评价主体方式进行他评,学校、年级组、教研组(或备课组)、学生皆为评价主体。本评价原则上每年度进行一次,也可以每学期进行一次。职业道德进行定性评价,育

中山市中小学教师工作绩效综合评价方案 本文内容:

中山市民众中心小学教师工作绩效综合评价方案(试行)

为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工作绩效,根据市镇等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评价方案。

本评价采用多元评价主体方式进行他评,学校、年级组、教研组(或备课组)、学生皆为评价主体。

本评价原则上每年度进行一次,也可以每学期进行一次。职业道德进行定性评价,育人能力、工作绩效进行定量评价。综合评价采用定性描述,一般分为优秀430元、合格370元、基本合格200元、不合格100元四个等级。

民众中心小学教师工作绩效综合评价细则

一、

教师工作综合评价指标框架

A1职业道德★

B1教育观念

B2面向全体

B3全面育人

B4治教态度

B5团结协作

B6遵纪守法

B7为人师表

A2育人能力35

B8学识与专业水平(10)

B9组织能力(5)

B10表达能力(5)

B11驾驭教材能力(6)

B12学法指导能力(4)

B13设备操作能力(5)

A3工作绩效65

B14工作负荷与出勤(6)

B15教学常规(20)

B16教育科研(5)

B17教育教学质量(34)

B18特别贡献(加1-5分)

A4教育教学艺术与风格(加1-5分)

二、教师工作综合评价量表

指标名称

定性评语

(包括教育教学艺术与风格评价)

分数或等级

分数或等级

A1职业道德

校长签章:*年*月*日

A2育人能力

35

A3工作绩效

65

A4艺术风格特色

5

综合评价

注:综合评价,A1达优等,得分90分以上为优;A1合格(或以上),得分70-89分为合格,得分60-69分为基本合格;A1不合格,或分数低于60分,为不合格。

A1职业道德评价量表

指标名称

评价基准

判断方法

评价等级

自评

他评

B1

牢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教育价值观: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将教育的根本目的定位在促进学生的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牢固树立全面、全员、主动发展的基本理念;

全面质量观:全面关心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知识、技能、方法、情感、价值观各层面的发展;

多样性的人才观:了解现代社会人才的层次性与多样性和智力多元理论,摒弃传统的偏重文化学科成绩的人才观念,鼓励、引导学生的差异发展;

终身教育观:注重基础教育的基础性,重视培养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技能、以及兴趣和习惯;

科学与艺术相统一的教育特征观:在掌握、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注重教育工作的创造性,锐意改革,不断创新。

说明:上述5点均结合理论考查与教育行为评价,根据体现的充分程度,分为a、b、c三等次,各项评价要素为a,评为a级;差一项,评为b级;有两项不符,评为c级。

B2

牢固树立对全体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尽责的思想,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设计从目标、策略到练习、作业体现出合理的层次性与差异性,兼顾培优与扶差,给所有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锻炼、表现及成功的机会。学生考试考查合格率高,操行考核优良率高。

说明:下列及类似情形,占有一项递减一等,直至c;情节严重,一项即为c。

①练习、作业无层次性;

②教学各个环节无(或极少)面向两头(特别是后进生)的措施体现;

③对长时间(班主任半学期,多课时教师一学期、少课时教师一学年)执教班级的学生仍相当数量不熟悉、甚至不认识;

④课堂提问、个别当众表现机会高度集中于少数优等生,后进生多为惩戒发难式考查;中间层次,无特色学生常常被遗忘;

⑤对后进生态度冷漠、粗暴、伤害后进生自尊心、自信力;对后进生辅导不及时不到位,所教学科后进面大;

⑥学生考试合格率低,达不到学校规定的基本要求。

B3

全面关心、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进步,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学生开展、参与各种有益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重视发展学生个性兴趣爱好,不以补课、拖堂、超量布置作业等方式挤占学生活动时间。

说明:下列及类似情形,占有一项递减一等,直至c;情节严重,一项即为c。

①妨碍学生或强迫学生放弃喜欢且有益身心健康的课外活动,或强迫学生参加不喜欢的课外活动;

②挤占别的学科的学习与活动时间进行所教学科的教学;

③不抓学生的思想品德与行为规范教育;

④违反规定要求学生购买教学辅导资料;

⑤超时超量布置作业;

⑥只关心学生学习,无视学生生活、成长的困惑与烦恼,甚至对于学生已明显出现疾病也不能觉察,或明知不理;

⑦习惯性拖堂影响学生正常休息与健康。

B4

工作作风严谨,严格遵守教学常规,自觉规范教学过程及行为,教学无知识性错误;对学生听课、作业、考试考查等方面均能从严要求,培养优良学风;工作勤勉,不无故迟到早退。

说明:下列及类似情形,占有一项递减一等,直至c;情节严重,一项即为c。

①教学准备不充分,课堂教学随意性大;

②教学中有实质性知识错误;

③教学教研华而不实,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④对学生不按时完成作业、作业马虎潦草、考试纪律差等问题常常忽略,致使学习态度、习惯不严谨;

⑤非不可抗拒因素出勤率低,经常上班迟到、早退;

⑥工作态度差,学生意见大。

B5

有强烈的集体观念与团队精神,与科组、级组及全体教师均能关系融洽;积极参与科级组的集体活动,不自傲凌人、自我封闭,不斤斤计较、搬弄是非、影响团结。

说明:下列及类似情形,占有一项递减一等,直至c;情节严重,一项即为c。

①在同事中蜚短流长、搬弄是非;

②无故不积极参加学校或科、级组组织的集体活动;

③做事我行我素,不顾及集体形象、利益,不尊重他人感情;

④长期与同事处于对立状态,与他人工作上长期不能合作,搞资料封锁、经验加密。

B6

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学校制定的合法的规章制度,依法执教,无违法违纪违规现象发生。

说明:下列及类似情形,占有一项递减一等,直至c;情节严重,一项即为c。

①违反法律、法规、政策;

②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

③不遵守学校合法制订的规章制度。

B7

注重个人品德修养,严格按照师德标准要求自己,言传身教;廉洁从教,不借工作便利谋取私利;

建立相互尊重、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不讽刺、挖苦、体罚(或变相体罚)及粗暴对待学生,坚持以理服人、以德育人。

说明:下列及类似情形,占有一项递减一等,直至c;情节严重,一项即为c。

①不顾教师职业要求,着妆不得体;

②教育教学用语不文明;

③借工作便利谋取私利;

④学生在校期间,在学校的公共场室吸烟或酒后进课堂;

⑤有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行为;

⑥师生关系紧张,甚至出现公开对立与冲突;

⑦忽略学生的正当合理需求;

⑧挖苦、讽刺、羞辱学生;

⑨说服教育缺乏热情或耐性。

综合评价

优:所有指标达b级以上,其中至少5个达a级。合格:所有指标达b级以上。不合格:任意一个指标为c级。

说明:量表A1为定性评价,评价时填写a、b、c三个等级;A2、A3为定量评价,直接填写对应分值。

A2育人能力评价量表

指标

名称

评价基准

判分方法

分值

评价

自评

他评

B8

(10)

①学历达到国家规定要求,取得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并按要求参加了相应的继续教育;

②实际工作(课堂教学、课程建设、教材处理、选修课开设、兴趣爱好小组辅导等方面)中显示出所教学科深厚的专业功底;

③教育教学工作从行为的自觉性、方法的科学性、效果的优异性到工作总结的深刻性均体现出扎实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

说明:

①③各3分,②4分。学历未达到国家规定扣2分;未按要求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含学历补偿教育)扣1分;专业知识考试或实际工作显示本学科专业以及教学理论功底不牢固扣1-2分;知识结构单一,不具备组织综合实践活动与课程开发能力,扣2分。

10

B9

(5)

能独立、高效地组织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有胜任班主任工作的能力,教学组织能力强。

说明:

①课堂组织教学经常失控扣1-2分;

②缺乏当班主任的组织能力扣1-2分;

③不能有目的、有计划地单独组织教育活动扣1-2分。

5

B10表

(5)

①口头语

使用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口齿清晰、语音标准,语言(含词汇与语法)规范,符合准确、连贯、得体的要求,并具有教学语言的逻辑性、趣味性、可接受性和灵活性。

说明:

①普通话水平占2分,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二级乙等以上2分,三级甲等1分,三级乙等0.5分(年龄超过50岁可降低一级要求,语文教师提高一级要求);

②语言含混、条理不清、主次不分、辞不达意,难以清楚地说明问题,扣1分;

③语言罗嗦、习惯性重复、口头禅多扣0.5分;

④语言呆板,无感染力与吸引力扣0.5分;

⑤不用普通话教学或普通话不标准,影响了正确达意扣0.5分。

3

3

②书面语

所写教育教学论文以及教师职业所必需的应用文,中心明确、书写工整、用字规范,板书精美(语文教师能写下水作文)。

说明:

①体裁不符、结构不全扣0.5-1分;

②中心不明、重点不清、内容散乱、层次不分、语病错别字多扣0.5-1分;

③钢笔字、粉笔字不工整美观扣0.5-1分。

2

1

B11驾

(6)

能准确把握课程目标和所用学科教材的知识、能力与发展的训练体系,准确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恰当分配教学时间、灵活选择教学策略,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说明:

①教学目标不准确,无重点、难点或确定有误扣1-2分;

②因为教学内容分配、困难预测不足,不能完成教学任务扣0.5-1分;

③不能从整体上掌握教材,导致讲练支离破碎,课堂中各知能点之间,课课之间割裂,缺少联系扣1-2分;

④不能根据课程标准或考试说明的要求,独立完成命题任务或

命题质量不高扣0.5-1分;

⑤在集体备课中,不能较好地完成“中心发言人”的主讲任务扣0.5-1分。

6

B12学

(4)

善于全面系统地总结所教学科的学习规律,并在教学中渗透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方法的总结、交流与探讨,学生自学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

说明:

①课堂教学中或作业批改、个别辅导、试卷讲评诸环节中基本没有学习方法的随机或集中教授扣0.5-1分;

②不注意或不善于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总结学习方法扣0.5分;

③不注意或不善于组织学习方法的交流探讨,引导学生借鉴好的学法,改进、创新自己的学法扣0.5-1分;

④学科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差扣0.5-1分。

4

B13设

力(5)

能独立使用包括电脑多媒体在内的各种教学仪器、设备,初步具备课件制作能力。

说明:

①计算机应用技能占3分,取得计算机应用技能等级证书,中级以上3分,初级2分,未定级1-0.5分;

②不会使用基本的现代化教学设备扣1分;

③使用不正确、操作不规范影响效果正常发挥扣1分;

④设备的使用无助甚至影响教学效率的提高扣0.5分;

⑤不具备基础课件开发能力扣1分。

合计得分

A3工作绩效评价量表

指标名称

评价基准

判分方法

分值

评价

自评

他评

B14

(6)

按标准满负荷工作,按质按量按时完成本职、兼职或学校临时指派的工作任务,全期基本无事假、病假。

说明:①根据实际工作负荷按比例折算;②根据学校考勤制度按比例折算,出现如下情形扣分:

完成工作质量水准一般或一学期迟到、早退合计5次,病假一个月或事假7天内扣1分;

早退、迟到合计6—10次或病假2个月、事假4—10天,旷课1-2节,旷工1天扣2分;

工作出现较大差错造成影响,或迟到、早退7-8次、旷工2天以上、旷课3-4节扣3分;

工作出现重大差错或迟到、早退10次以上,病假3个月、事假10天以上或旷工3天,旷课5节以上扣4分。

备注:这里的事假、病假计算只限于国家法定的工作日,对于国家法定的双休日、节假日学校自行决定的工作安排,教师因故不能参加不得记入缺勤。

6

B15

(20)

(2)

学情分析准确、具体,教材分析紧扣课程标准,知识、能力、发展体系的层次要求及重点、难点把握准确,教学进度安排得当,教学策略清晰科学,措施具体、针对性强。

说明:下列及类似情形,一项扣0.5-1分,扣至0分止。

①计划体式混乱,要素残缺,思路不清;

②学情了解不够,把握不准,分析不确;大纲、教材未吃透,重点、难点把握不准;

③策略不明或者不当;措施不具体,无针对性;

④教学进度不明或不合理。

2

课(4)

认真备课,不上无准备、无教案的课,备课充分,教案规范适用。

说明:学校根据教学常规检查的实际情况酌情扣分。

基本不备课,无教案上课(教案检查缺少10%以上扣1分,缺少20%以上扣2分,缺少30%以上扣3,缺少40%以上扣4分);

②备课不充分或不内行,导致教学任务(学期与课时)不能完成扣1分;

③不能或不善于反馈信息,根据实际调整原计划,致使教学效果欠佳扣1分;

④操作能力不够或方法不当导致计划未能充分实现扣1分。

4

课(6)

熟悉教案,并密切关注学情变化,及时进行必要且有效的教学调整,体现课堂调控的灵活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讲练有机结合,体现主体与主导的统一;按时上下课,不迟到、拖堂。

说明:学校根据教学常规检查的实际情况每项酌情扣1-2分,扣至0分止。

①教案不熟悉,课堂流程不畅通;

②死守教案,无视学情,缺乏变通;

③以讲为主,注入式明显,学生学习被动;

④课堂秩序混乱、失控,学生各行其是,教师主导作用丧失;

⑤上课迟到或下课拖堂,不守课堂制度。

6

改(3)

作业注重设计,适时适量,讲求效率,批改及时、准确;批改态度认真,字迹、格式规范,体现教育性。

说明:下列及类似情形,一项扣0.5-1分,扣至0分止(音、体、美、劳等无作业批改学科,此项内容转为与学科相关的训练活动考核,标准学校酌情制订)。

①作业布置随意,时松时紧;

②不设计,不精选,训练价值低;

③作业超量,影响学生身心健康;

④批改次数、人数过少,影响教学效果;

⑤批改不及时,经常延期发回;

⑥批改不认真,未能发现作业错误,没有督促学生更正错误;

⑦字迹潦草或格式不规范。

3

价(3)

根据课程标准注重教学效果的反馈评价,及时进行课堂、单元教学及知能等分项检测,方法科学,检测信度效度高;有效培养了学生及时复习、归类巩固的良好学习习惯与态度,保证了本阶段教学目标的分步达成。

说明:根据学校要求及平时检查的实际情况每项酌情扣1-1.5分。

①基本不进行单元、单项的教学效果检测,也无课时有效的当堂检测措施,对教学质量心中无数;

②有检测,但方式欠科学,或信度、效度不够,或考试频繁,加重学生负担。

3

结(2)

适时进行教学反思,及时小结,按规定写好专题总结,总结主题明确,论述言之成理,有一定深度,文章结构完整。

说明:下列及类似情形,一项扣1分。

①基本没有教学后记;

②没有教学专题总结;

③总结能力不强,致使总结材料体式不当,不能写专题总结。

2

B16

(5)

有自觉进行教育科研的热情与意识,善于发现教育教学中产生的问题,并积极探索有效的解决办法、方法与策略,产出针对性、实效性、规律性较强的成果,在学校或以上级别的专题探讨课、研讨会、经验论文交流会交流获奖或教育报刊上发表。

说明:按下列及类似情形扣分,扣至0分止。

①无教育教学研究课题(专题)与方案扣2分;

②无故不参加教研活动扣0.5-1分;

③无经验论文在校级以上范围内交流或发表扣1分;

④学年内没有上校内研究课扣1分。

5

B17

(34)

①学习成绩(25)

所教学科学生学习成绩达到学校要求。

说明:根据学校教学质量评价结果按比例折算记分。

25

②兴趣水平(4)

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所教学科兴趣普遍浓厚,指导学生在学科优势发展上有成绩。

说明:下列及类似情形,一项扣1-2分。

①无优势发展明显的学生产生;

②无培养学生学科兴趣特长的意识、能力或实际措施。

4

③悦

纳程

度(5)

绝大多数学生喜欢教师的学科教学,学习内驱力强,自觉性高,对教师评价高,感情深厚。

说明:根据学生悦纳程度按比例折算记分。

5

B18特别贡献(加1-5分)

承担镇以上有影响的、成功的公开课、教研课、竞赛课,或出色完成学校交给的其他有创造性要求、有工作难度的特别任务,可酌情加1-5分。

5

合计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