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研究生党员读《梁家河》心得体会 党员梁家河心得体会

  大学研究生党员读《梁家河》心得体会

  "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打开《梁家河》印入眼帘的就是这段话。它寄托了习总书记对人民的密切关心,表达了一个为国为民不忘初心的共产党人的终身理想。

  曾经生活了七年的土地不仅给总书记留下了深刻的回忆,更多的是对意志与决心的磨练。2015年,总书记再次回到梁家河—这个让他魂牵梦萦的地方,距离他离开已经四十年了。如今的梁家河,焕然一新,在新时代的发展下在新征程中破浪启航,正缓缓驶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彼岸。

  本书以总书记重回梁家河一一参观那七年熟悉的地方为线索,为我们展示了四十年前总书记在陕北这个小地方一步一步磨练意志最终带领全国人民走向新时代复兴之路的艰苦之路。首先以总书记的参观路线分别介绍了他在这几年所住之处和周围乡亲对他的印象。从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知青院、沼气池,这些都和总书记那七年的生活息息相关。正如书中所说,几多牵挂,几多深情。在习近平心里,梁家河是挥之不去的乡情,是他精神升华的起点,是他为民做事的信念以及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密密交织起来的绵绵神情!习近平忘不了梁家河,忘不了陕北这块神奇的土地,忘不了乡亲们曾经的艰难困苦,更忘不了为民做事的信念与担当。

  在书的第二部分,开始叙述他到梁家河所遇到的种种困难。窑洞里艰苦的环境可想而知,虱子、跳蚤、臭虫、老鼠,还有偶尔的蝎子与蛇都让人不寒而栗。在知青们眼里,梁家河很原始。住的很原始,粮食的加工也很原始,用的是石磨和碾子。原始的还有劳动工具和生产方式。刨土用的"老镢头",刨的土多也更费力气。用的扁担没有弹性很容和磨破皮肤。此外,播种也是人工撒种,这就是粮食低产的原因之一。在吃的方面,知青们开始接受以前从未消化过的东西。从起初的玉米面馍馍、豆面馍馍到后来的土豆、玉米面窝头和黑豆钱钱饭再到后来知青们自己开始做饭,吃的是野菜团子、玉米糁子。也许是对陕北的乡村饭菜还很有感情,总书记还回味着酸菜的味道。习近平渐渐的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他在一年进行着他农民化的实践,一面在书中汲取着精神、思想上的营养。他总说:"那个时候,除了劳动之外,一个是融于群众,再一个就是到处找书、看书。"在他心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步步循序渐进的。在那个时候的他首先以修身为主,即使在没有通电的梁家河,傍晚时分的他还捧着砖头一样厚的书在那细细品读。没有人知道,在梁家河早早地就进入梦乡的夜晚,这微弱的灯光给习近平带来了怎样的光明。在梁家河的那几年,他接受了艰苦生活的磨练,用他在《我是延安人》栏目中说过的,他过了"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在他熟悉了梁家河的生活与情况后,他不为艰难、勇于开拓创新,相继建成了淤地坝、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知青井,为当地的人民留下了永久的财富。除此之外,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习近平在申请入团与入党时候那份坚持不懈、坚定不移的决心与信念。他用了八份入团申请书、十份入党申请书来表明他积极追求进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执着追求。这份执着将始终鼓舞着我紧跟习总书记走,紧跟党走,坚决拥护党的一切决定。一直到习近平考取清华,随之而来也是他的离去。他走了带着对梁家河深深的牵挂。他说梁家河是他人生的转折点。在这里,他置身于人民群众中,亲近群众为人民干实事。这让他十分踏实。他在这里收获了很多,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从十五岁到黄土地时,他迷惘、彷徨;22岁离开时,他已经有了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并培养了不变的信念:为人民做实事!他说:当年,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这!这充分体现了他对人民群众的牵挂与关心。

  书中除了对习近平在梁家河所经历的种种描述。还顺带描绘了几个典型的人物,大队党支部副书记石春阳。跟着总书记,他学会了"一碗水端平"并持续对其进行思考。他发现,(www.fwsir.com)在物资短缺的年代,"一碗水端平"注重的是公平,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年代,"一碗水端平"最重要的是碗里要先有"水".他大力发展果树种植提高人民收入,最终使得碗里的"水"越来越多,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要做行动上的巨人的武晖在禹居中学任职校长期间迅速整顿校风校纪,带头干事,为学校申请项目添置设备,为学生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而"能人"刘永耀不仅能教书育人更能绘画做教具,将自己的知识和行动融入一体达到知行合一。为人民创造出财富并申报国家专利。还有就是坚持"当干部的身上要留住泥土味"的王宪平,不仅精通医术乐于助人,而且说话有理有分寸能亲近群众从中调解。他常说"当干部的身上要留住泥土味,扎根群众,才能活得充实。"

  如今的梁家河已经发展几十载了,大家做规划搞建设,聚人心兴产业,过上了祖祖辈辈梦想的生活。梁家河变了,一条柏油马路从文安驿镇出发,穿过村子,一直修到了木军塬上小河流水潺潺,仿佛欢快的歌声。整洁的农家小院在绿树丛中伸出瓦房一角,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新时代的到来,改革开放到走向全面小康的进程在梁家河这个小村落中留下痕迹。正带领着大家走向幸福美好的未来,走向复兴的新时代。

  研1723班

  曾汇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