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材料

  题 专题 1

 速度问题

 课程标准要求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要求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通过本课题的学习,需要理解速度的测量(要会测量),用刻度尺和表分别测出运动物体通过一段路程需要的时间,或者一定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用公式求出其平均速度。中考试题会出现填空题、选择题、探究实验题以及计算题。全国各地每年在中考试卷里都会出现考查速度知识点的问题。

 1.求解物体运动速度考法.根据题意找到时间和对应时间内运动的路程,根据公式 v=s/t 直接求解速度。在解答时,注意单位的统一。

 2.求解物体运动的路程考法.根据题意找出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运动时间,注意物理量单位的统一,根据公式v=s/t 变形 s=vt 求解路程。

 3.求解物体运动的时间考法.根据题意找出物体运动的路程与运动速度,注意物理量单位的统一,根据公式v=s/t 变形 t=s/v 求解时间。

 4.涉及 s——t 图像问题的考法.解决这类问题要看清坐标系横轴和纵轴上的点各代表什么,单位是啥。图像上每个点表示在时间 t 内通过的路程 s。可以通过图线判断物体是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变速直线运动,然后应用相应的规律来研究问题。

 5.涉及速度问题的综合计算题考法.涉及速度的综合计算类问题,对研究对象用速度公式一一对应的分析,然后通过等量关系建立方程,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需要学生认真思考分析。

 【例题 1】2018 年 4 月 30 日东坡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在眉山市湿地公园隆重举行,若甲、乙两位运动员同时从起跑线起跑并做匀速直线运动,他们的路程时间 s﹣t 图象是如图所示,a、b、c 三条图线中的两条,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运动 5s 甲、乙间的距离大于 2m,则(

 )

  A.甲的 s﹣t 图象一定为 a

 B.乙的 s﹣t 图象一定为 c C.甲的 s﹣t 图象可能为 b

 D.乙的 s﹣t 图象可能为 a 【例题 2】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向东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 s—t 图像如图所示。甲车的速度为

 ,5s时两车相距

  。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

  运动。

  【例题 3】在平直的公路上,小明坐在车上用电子手表的秒表功能计下了汽车连续通过 5 根电线杆的时间为10s,相邻电线杆的距离为 50 米,则汽车的平均速度约为(

 )

 A.90km/h

 B.70km/h

  C.50km/h

 D.40km/h 【例题 4】下表是简化的 2018 年北京南至上海虹桥 G101 次列车时刻表。G101 次列车从济南西至曲阜东的行车里程为

  km;G101 次列车从北京南至曲阜东的平均速度为

  km/h。

 站名 到站时间 出发时间 里程/km 北京南 06:43 06:43 0 济南西 08:37 08:41 406 曲阜东 09:13 09:15 535

 一、选择题 1.在一年一度的大庆市“黎明湖端午龙舟赛”中,有人对某组在平行赛道上比赛的甲乙两队龙舟的速度与时间关系进行了仔细研究,得出了甲乙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根据图象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t 1 时刻两队所走距离相等 B.t 1 时刻甲队比乙队运动的快

 C.t 1 时刻甲队超过乙队

  D.t 1 时刻甲乙两队速度相等

  2.下列图形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3.如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5s 时,物体通过的路程为 2.5m

  B.整个 20s 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0.2m/s C.物体在 20s 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物体在 0~5s 时间内的速度比 10~20s 内的速度大 4.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 s﹣t 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 100m

 B.0﹣30s 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C.甲的运动速度为 10m/s

 D.甲、乙是同时出发的 二、填空题 5.在攀枝花市中考体育 800m 测试中,随着发令枪声响起,小睿如离弦之箭一般冲出起跑线,3 分 20 秒后冲过终点,取得了长跑满分的好成绩,她在起跑过程中运动状态是否发生改变

  (选填“是”成“否”),长跑过程中她的平均速度为

  m/s。

 6.在中考的考场上,随着铃声的响起,同学们开始了紧张的考试,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小萌同学以5m/s 的速度从家里骑车 12min 到达中考考点,小萌家距考点

  km。

 7.我国高铁总路程居世界第一,人们出行更加方便快捷,暑假小红和父母外出旅游,她们乘坐的高铁动车正以 300km/h 的速度向南行驶,旁边平行铁轨一列普通列车以 120km/h 的速度也向南行驶,小红发现自己超过普通列车用的时间为 16s,以普通列车为参照物,小红向

 (选填“南”或“北”)行驶,以小红为参照物。普通列车向

 (选填“南”或“北”)行驶,普通列车的长度为

  m。

  8.如图所示是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到的照片,曝光时间间隔为 0.02s,木块从 1位置到 3 位置运动的距离是

  cm,木块从 1 位置到 4 位置运动的速度为

  m/s。

  9.如图所示记录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由图可以知道汽车在各段时间内速度是

 的,汽车在全长内平均速度大小等于

  m/s.

 10.世界上时速最快的真空高温超导磁悬浮直道实验线 2018 年年底将在四川建成,试验线安装在一条直径4.2m、长 140m 的特制管道里,测试时可以将单人乘坐的列车模型加速到最大 400km/h。若测试时,在 2.8s时间 140m 距离内将列车模型加速至 360km/h,加速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m/s;若列车模型以 360km/h 匀速通过该实验管道,通过时间是

 s。

 11.空中加油机在高空给战斗机加油时,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

 的;若加油机以 500km/h 的速度航行 0.2h,通过的路程是

 km。

 12.蒙内铁路是我国用中国技术,按中国标准帮肯尼亚修建的标轨铁路,今年 5 月 31 日正式通车运行。列车从蒙巴萨出发,以 120km/h 的速度运行 4h 后到达内罗毕,铁路全程约

 km,行驶的过程中,以列车为参照物,路旁的建筑物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13.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飞机 C919 的最大载重为 77.3t,最大巡航速度为 980Km/h,最长航程为5555Km.我国版图的最大横跨距离为 5027.4Km.2017 年 5 月 5 日,C919 从上海浦东机场成功起飞,以浦东机场指挥塔为参照物,C919 是

 的.若 C919 以最大巡航速度飞行,横跨我国最大版图仅需

 h. 三、综合应用题 14.小明家离学校 2km,他以 5km/h 的速度步行上学,出发 5 分钟后小明父亲发现小明的教科书忘记带上,立即以 10km/h 的速度沿小明上学的方向骑车去追小明;求:

 (1)小明父亲经多少分钟能追上小明? (2)如果小明父亲发现小明忘记带教科书的同时,小明也发现自己的教科书忘记带上并立即掉头返回,问小明与父亲在途中相遇时离学校多少千米(小数点后保留 2 位有效数字)?

  题 专题 2

 声现象问题

 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 20-20000 次/秒之间。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空气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 固 >v 液 >v 气

 声音在 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s合 1224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0m/s。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 0.1s 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 17m。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 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v,则发声点距物体 S=vt/2。

 2.声音的特性 (1)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现:划的快音调高,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现:橡皮筋振动快发声音调高。综合两个实验现象你得到的共同结论是: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 1s 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 频率越高。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 Hz

 (2)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

 (3)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4)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高声大叫——指响度;高音歌唱家——指音调。

 3.声的利用。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

 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3)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 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50dB。

 (4)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例题 1】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图中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图中的噪声强度显示仪是用来降低噪声的

 C.图中的倒车雷达利用超声传递信息

 D.图中的共鸣现象不能在真空中出现 【例题 2】关于图所示的民族吹管乐器唢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了声音的响度

 B.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了声音的音调

 C.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改变了声音的音色

 D.唢呐发出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例题 3】东营市是吕剧发源地。吕剧常见的伴奏乐器有坠琴、扬琴、二胡等。观众可以根据乐器发出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分辨出是哪种乐器;琴师调节琴弦的松紧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一、选择题 1.如图,是四个与声现象相关的图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可以说明真空能够传声

 B.图乙可以探究音色与频率的关系

 C.图丙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D.图丁的倒车雷达可以说明声能够传递能量 2.如图所示,监测器测得同一声源发出的甲、乙两声音的特性如下表。甲乙相比(

  )

 声音 声音强弱的等级/dB 频率/Hz 甲 70 1100 乙 110 700 A.乙音调较高

  B.甲响度较大

 C.声源在发甲声音时动幅度较大

  D.声源在发乙声音时每秒内动次数较少 3.远古时代,鼓被赋予神秘色彩。如图是湖北崇阳出土的商代铜鼓史。关于鼓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鼓声能在真空中传播

  B.鼓面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C.鼓声的音色与鼓的材料、结构无关 D.区分鼓声和其他乐器声是根据音调不同 4.赛龙舟不仅是一项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传承.如题图所示为某比赛场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选手根据鼓声齐心协力划桨,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B.选手听到鼓声大作,震耳欲聋,说明此时鼓声的响度大

  C.选手能从现场各种声音中听出鼓声,主要是通过鼓声的音色来辨别的 D.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也越快 5.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敲击大石头发声时,大石头没有振动

 B.小提琴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也不同

 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止鸣笛,这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D.“B 超”是利用声音传播能量的 6.在日常生活的物理现象中,有关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考场外禁止汽车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分别用相同的力拨动吉他的两根粗细不同的弦可以改变响度 D.向人体内的结石发射超声波除去结石,是利用了超声波传递信息 7.鸟鸣清脆如玉,琴声婉转悠扬,声音对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发声的琴弦在振动

 B.长而粗的琴弦与短而细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相同

 C.悠扬的琴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属于乐音

 D.布谷鸟的叫声让我们感知季节的更替,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8. “小关,上学去啦!”.正在看书的小关听到音就知道是好朋友小超在叫他,小关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9.如图所示,在 A、B、C、D 4 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则 (

  )

 A

 B

 C

 D A.敲打 D 瓶发出的声音传播得最快

  B.用嘴依次吹瓶口,A 的音调最高 C.用筷子依次敲打瓶口,B 的音调最高

 D.瓶周围有没有空气瓶发出的声音都能直接传入人耳 11.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密闭玻璃罩内,在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

  抽出的过程中,所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减弱。则 (

 )

  A.此实验现象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此实验现象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该实验也能说明真空能传声。

 D.根据这个实验,用理想推理法可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

 12.小华在家修理厨房里的桌子,不停的有敲击物体的声音发出,为了使 隔壁的小明学习时免受干扰,小华采取了两种方案:①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②把房间、厨房门窗关闭关严。对上述二种方案中,给出的观点正确的是(

 )

 A.第一种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第二种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C.第一种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第二种是在人耳处减弱。

 13.在下列甲乙丙丁四幅图中,有的反映出了声学知识的博大精深。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 ,人们利用这个现象研制了声纳. B.家用声波清洗机是声传递能量的实例.

 C.把脉(切脉)——利用声音音色诊病的最早的例子. D.医生通过听诊器诊断疾病是声传递信息的实例. 二、填空题 14.中考前夕,为了不打搅小明学习,姥姥看电视时调小了音量,这是在

 减弱噪声的。调小音量也减小了声音的

 。

 15.我们敲击琴键不同键时,发出的声音不同,主要是因为

 不同;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钢琴的同一个键时,听起来声音也不同,这主要是因为

 不同.

  题 专题 3 透镜问题

 一、透镜作图 1.透镜的三条基本光路 (1)平行于主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凸透镜焦点。

 (2)从凸透镜焦点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平行于主轴射出。

 (3)平行于主轴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发散射出,发散射出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 会聚凹透镜焦点。

 (4)沿着凹透镜右侧焦点射出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平行于主轴射出。

 2.会分析像距 v 和物距 u 的关系图像含义。

 二、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应用 1.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见表格)

 成像条件物距(u)

 成像的性质 像距(v)

 应用 u﹥2f 倒立、缩小的实像 f﹤v﹤2f 照相机 u=2f 倒立、等大的实像 v=2f

 f﹤u﹤2f 倒立、放大的实像 v﹥2f 投影仪 u=f 不成像

  0﹤u﹤f 正立、放大的虚像 V﹥f 放大镜 2.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深刻理解 (1)焦点是成虚像和实像的分界点。物体在焦点以外时,在另一侧光屏上一定成实像;物体在焦点以内时,一定在同侧成虚像。

 (2)2f 是成放大或缩小实像的分界点。U=2f 时,所成实像与物体等大;u>2f 时,所成实像是缩小的;f<u<2f 时,所成实像是放大的。

 (3)凸透镜成像时,物距 u 越小,像越大,像距 v 也越大;物距 u 越大,像越小,像距 v 也越小。

 (4)根据 u 和 v 的关系,也能判断出像的性质。当 u>v 时,像比物小;当 u=v 时,像和物大小相等;当 u<v 时,像比物大。

 (5)凸透镜所成实像都是倒立的,所成虚像都是正立的。

 (6)可以这样记忆理解:实像倒,位异侧;虚像正,位同侧;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体移

  向凸透镜,实像变远且变大,虚像变近且变小。

 三、近视眼与远视眼成因及其矫正 1.近视眼的特点、成因及矫正 对于近视眼,眼睛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其形成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使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到达视网膜时已经不是一点,而是一个模糊的光斑。需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2.远视眼的特点、成因及矫正 对于远视眼,眼睛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形成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使来自近处一点的光还没有会聚成一点就到达视网膜了,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需配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例题 1】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烛焰在距离凸透镜 8cm 处时,在距离凸透镜 15cm处的光屏上成倒立的像。保持蜡烛和光屏不动,现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 7cm,下列关于烛焰在光屏上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不能成清晰的像 B.成倒立的缩小的像

 C.成倒立的放大的像 D.成倒立的等大的像 【例题 2】将图中的光路图补充完整。

  【例题 3】勤于动手的小聪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过程中,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按如图所示放置时,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一个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的像,利用凸透镜这一成像规律制成的是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若保持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15cm“刻度线位置,他将自己佩戴的眼镜放在蜡烛和透镜间适当位置时,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则小

  明所患的眼疾是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

 【例题 4】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象(v 表示像到凸透镜的距离,u表示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用该凸透镜作放大镜使用时,被观察的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_______m 以内;把物体从距凸透镜 5cm 处移动到距凸透镜 20cm 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先变小再变大”、“先变大再变小”).

  【例题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如图甲所示,将 A 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 35cm 刻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 5cm 刻线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 A 凸透镜成像中物距和像距的变化关系画出图像如图乙所示;接着他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 A 换为凸透镜 B 并保持位置不变,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丙所示.

  (1)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判断:凸透镜 A 的焦距是

  cm,凸透镜 A 的焦距

  凸透镜 B 的焦距(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在甲图中,保持凸透镜不动,把蜡烛向右移动 5cm,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该把光屏向______(选填“左”、“右”)移动一段距离,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图丙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_______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若将远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应使蜡烛________(选填“靠近”、“远离”)凸透镜,则又能在光屏上看到蜡烛清晰的像.

 一、选择题 1.将物体分别放在甲、乙凸透镜前,物距相同,通过甲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像,通过乙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上面的图是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甲透镜的光路图,下面的四幅图中哪副图可能是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乙透镜的光路图(

 )

  A

  B

  C

  D 2.如图是某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 v 和物距 u 的关系图像。分析图像中有关数据可知 (

  )

 A.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10cm

  B.当物距 u=30cm 时,像距 v=15cm C.物距增大时,像距也增大

 D.当物距 u=15cm 时,成的是缩小的像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 30cm 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 16cm 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②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 ③该透镜的焦距 f 一定满足 8cm<f<15cm ④将近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要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光屏应靠近透镜 A.只有①和③ B.只有②和④ C.只有②和③ D.只有①和④ 4.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下列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

  A.甲乙

 B.甲丁

  C.丙乙

 D.丙丁 二、填空题 5.勤于动手的小聪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过程中,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按如图所示放置时,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一个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的像,利用凸透镜这一成像规律制成的是

  (选填 “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若保持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15cm”刻度线位置,他将自己佩戴的眼镜放在蜡烛和透镜间适当位置时,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则小聪所患的眼疾是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

  6.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图中凸透镜的焦距为

 cm。实验中,小明移动蜡烛,观察到10 20 20 30 30 10 15 15 u/cm v/cm

  光屏上呈现清晰缩小的像,此像是

  (实/虚)像。继续移动蜡烛发现,在光屏上可以成放大的像,说明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像的性质与

  有关。

  7.每年 6 月 6 日是全国爱眼日。如果不爱护眼睛容易患上近视眼,矫正近视眼应佩戴

  透镜(填“凸”或“凹”)。视力正常的眼睛,远近景物都能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

  像(填“实”或“虚”)。

 8.某同学有一个焦距为 10cm 的凸透镜,他用该透镜制作了一个模型照相机照相,则景物到镜头的距离 应该

 20cm(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利用该透镜

  (选填“能”或“不能”)矫正近视眼。

 9.眼球的结构类似于

  (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把来自外界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

  (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小明同学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形成了近视眼,应当戴

  镜进行矫正。

 三、作图题 10.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图中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类型的透镜。

  11.在图中的实线框内填上一个合适的透镜。

  12.完成光路图,根据图中的入社光线或折射光线作出相应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

  四、实验探究题 13.小宇利用如图所示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⑴实验时,应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___。

 ⑵如果在实验中将蜡烛和透镜的位置固定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得不到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回答一种情况即可)

 ⑶如果实验中发现光屏上的像如图乙所示,在不移动光屏和透镜的情况下,应将蜡烛向左和向_____(填“上”或“下”)移动可使像成在光屏中间。

 ⑷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 10cm,某同学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次数 物 体 到 凸 透镜 的 距 离(cm) 像到凸透镜的距离(cm) 像的大小 ( 放 大 或 缩小)

 像的正倒 1 30 15 缩小 倒 2 20 20 等大 倒 3 14 35 放大 倒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

  。

  题 专题 4

 密度问题

 一、 密度的基础知识 1.密度的公式:ρ=m/V 2. 密度的常用单位 g/cm 3 ,1g/cm 3 =1.0×10 3 kg/m 3 。

 3.水的密度为 1.0×10 3 kg/m 3 ,读作 1.0×10 3 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 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 1.0×10 3千克。

 4.密度的应用:

 (1)鉴别物质:ρ=m/V (2)测量不易直接测量的体积:V=m/ρ (3)测量不易直接测量的质量:m=ρV 二、测量物质密度 1.天平是实验室测质量的常用工具。当天平平衡后,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 码所对的刻度值。

 2.天平的使用:

 ①放置——天平应水平放置。

 ②调节——天平使用前要使横梁平衡。首先把游码放在标尺的“0”刻度处,然后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移向高端),使横梁平衡。

 ③称量——称量时应把被测物体放天平的左盘,把砝码放右盘(先大后小)。游码能够分辨更小的质量,在标尺上向右移动游码,就等于在右盘中增加一个更小的砝码。

 3.量筒的使用方法:

 ①观察量筒标度的单位。1L=1dm 3

 1mL=1cm 3

 ②观察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和分度值(最小刻度)。

 ③读数时,视线与量筒中凹液面的底部相平(或与量筒中凸液面的顶部相平)。

 4.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只要测量出物质的质量和体积,通过 ρ=m/V 就能够算出物质的密度。质量可以用天平测出,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或量杯来测量。

 【例题 1】小军在实验室利用托盘天平、量筒、细线,测量一物块的密度.说法正确的是(

 )

 A.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右端调节 B.用调好的天平测物块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乙所示,该物块的质量为 52.2g C.利用图丙、丁所示的方法,测出物块的体积为 30cm 3

 D.该被测物块的密度为 2.6g/cm 3

 【例题 2】小明用天平和刻度尺测一块正方体的密度.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端调.然后用调节好的天平测正方体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的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正方体的质量为

  g,再用刻度尺测出它的边长如图丙为

 cm,则它的密度是

 g/cm 3 .

 【例题 3】在襄阳独特的民俗节日穿天节里,人们沿汉江捡拾穿天石,系上细绳佩戴以避邪。王军和几位同学利用天平、细线、量筒和水(ρ 水 =1.0g/cm 3 )等器材测量穿天石的密度。

 (1)天平称出穿天石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穿天石的质量为

  g。

 (2)用量筒和水测量穿天石体积。“先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其中“适量”的确切含义是:①

 ;②

 。

 (3)穿天石放入量筒前后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忽略细线的体积),穿天石的密度是

 g/cm 3 。

 一、选择题 1.如图是测量酱油密度的过程,甲图可读出烧杯的质量,乙图可读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丙图可读出烧杯中全部酱油的体积,那么 (

 )

  甲

 乙

 丙 A.空杯的质量 m=35g

  B.酱油的质量 m=80g

 C.酱油的体积 V=40mL

 D.酱油的密度 ρ=1.125×10 3 kg/m 3 . 2.一个物体的质量为 54g,体积为 20cm 3 ,它的密度是(

 )

 A.0.8×10 3 kg/m 3

  B.2.7×10 3

 kg/m 3

 C.0.37×10 3 kg/m 3

  D.2.7×10 4 kg/m 3

 3.图所示三个规格相同的杯子里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盐水和煤油.(盐水的密度 1.1×10 3 kg/m 3 ,煤油的密度 0.8×10 3 kg/m 3

 )根据杯中液面的位置可以判定(

 )

 A.甲杯是水,乙杯是盐水

 B.甲杯是盐水,乙杯是煤油 C.乙杯是盐水,丙杯是水

 D.乙杯是水,丙杯是煤油 二、填空题 4.一个质量为 60kg 的宇航员从地球进入太空后,质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果人的密度和水的密度相等,那么宇航员的体积是

  m 3 。

  5.用电子秤、一个玻璃杯和水,可以粗略测量椰子油的密度。先后测出空杯,装满水、装满油的杯子的质量,数据如下表。杯子两次“装满”,是为了使被测量的油和水_______相同。根据测量数据计算,椰子油的密度是_______kg/m 3 。(ρ 水 =1.0×10 3 kg/m 3 )

 空杯的质量/g 水和杯的质量/g 油和杯的质量/g 100 300 268 6.小刚在实验室用天平测某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位置如图所示,则该石块的质量是

 g,接着测出石块体积为 20cm 3 ,则石块的密度为

  kg/m 3 。

 7.在“测量矿石密度”实验中,从统一标本中取出三块矿石,通过测量分别得到三组数据,第一组数据是 m 1 =12g,V 1 =2.5cm 3 ,剩下的两组数据记录在纸上了(如图),请梳理出其中一组数据填入空中

  (要带单位),梳理的依据是

  。

 8.一块质量为 20g 的冰化成水,质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化成水后,水的体积为

 cm 3 。

 9.小强的奶奶有一只玉镯,他通过网络了解到:密度是玉器品质的重要参数,通过实验他测出了玉镯的密度.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玉镯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玉镯的质量是

 .用量杯测得玉镯的体积是 20cm 3 .则玉镯的密度为

 kg/m 3 .

 三、综合计算题 10.有一质量为 5.4kg 的铝球,体积是 3000cm 3 ,试求这个铝球是实心还是空心?如果是空心则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如果给空心部分灌满水,则球的总质量是多大?(铝的密度是 2.7×10 3 kg/m 3 )(提示:本题有三种解答方法,但用体积法更简单些)

  11.为了测定某种小钢球的密度,先在一只空瓶中装满水,测得总质量是540g,然后将质量是97.5g的小钢球装入瓶内,溢出一部分水后,再测其总质量是625g,求这种小钢球的密度.

  12.远距离货物流通大多采用集装箱运输,某规格的集装箱参数如下表所示. (1)若 g=10N/kg,该集装箱装满货物时总质量为 27.3t,则总重力为多少? (2)若该集装箱体所用材料密度 ρ=2.5×10 3 kg/m 3 ,则该箱体所用材料体积为多少? 类型 内长/m 内宽/m 内高/m 自身质量/t 载货重/t 普通箱 5.93 2.35 2.35 2.3 25

 四、实验探究题 13.为了帮助家人用盐水选种,小天从实验室借来了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他进行了三次测量,以下是其中的一次测量过程: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零刻线处,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要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移动; (2)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记录下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

 g; (3)再将部分盐水导入量筒中,量筒中盐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接下来小天称得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为25.6g,则小天在这次试验中测得盐水的密度为

 g/cm 3 .

  题 专题 5

 压强问题

 1.对压强公式 P=F/S 的理解:

 (1)压力 F 的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方向也不一定是竖直向下。压力与物体表面垂直; (2)受力面积 S 是指物体相互挤压的面积,与物体表面积不一定相等,可以等于或小于物体表面积,但绝对不会大于物体的表面积。

 (3)在理解了压力和受力面积之后,运用压强公式计算时,F 的单位是牛顿(N),受力面积 S 的单位要用平方米(m 2 ),这样得到物体所受压强 P 的单位是帕(Pa)。

 (4)在讨论压力作用效果时,应该用控制变量法来分析,即当压力 F 一定时,压强 P 与受力面积成反比;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强 P 与压力成正比。如果在增大压力 F 的同时,减小受力面积,那么物体受到的压强是增大的;在减小压力和同时增大受力面积时,压强是减小的,对后面两点希望大家也要有清醒的认识。

 (5)压强公式 P=F/S 既适用与固体,又适用与液体,也适用与气体。

 2.利用液体压强公式求解问题时应重点关注的地方:

 (1)应用的公式是 P=ρgh;(2)g=9.8N/kg 有时题中为了计算简单给出 g=10N/kg(3)ρ 是指产生压强的液体的密度,一般给出,但对常见的液体水,其密度需记忆。ρ 水 =1.0×10 3 kg/m 3 (4)h 是指深度,表示从自由液面到计算压强的那点之间的竖直距离,即深度是由上往下量的。对以上问题理解后,各量单位统一了,代入公式计算能很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3.对大气压的变化规律及其应用的总结:

  4.对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认识 流体压强大小与流速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例题 1】共享单车为人们的绿色出行带来便利,车把上凹凸不平的花纹是通过

 增大摩擦的。小明骑着单车到公园游玩,10min 沿水平路面行驶了 3km,他骑车的平均速度是

 m/s。若小明和单车的总质量是 80kg,每个车轮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是 25cm 2 ,骑行过程中单车对地面的压强是

 Pa. (g 取 10N/kg)

 【例题 2】“五·一”期间,爸爸开车带着小明去登山.从小明家到山脚下用时 30min,车的里程表显示本次行驶的路程为 36km,爸爸开车的平均速度为

 km/h.小明登上山顶时,感觉呼吸有些困难,这是因为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

 . 【例题 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汽车已经逐步进入家庭.某品牌小汽车质量是 1600kg,车上载有人和物品质量共为 200kg,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 2.0×10﹣ 2 m 2 .若小汽车以输出功率 60kW 在市区外水平路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速度 v 1 =72km/h;当汽车将要进入市区时,司机减小了油门,使汽车的输出功率立即减小为 24kW 并保持该功率继续直线行驶,汽车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设运动过程中汽车所受阻力不变,g 取 10N/kg.求:

 (1)该汽车静止时对水平路面的压强. (2)汽车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 (3)t 2 时间后汽车运动的速度 v 2 的大小.

 一、选择题 1.关于下面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如图甲:将竖直玻璃管倾斜,水银柱的高度变大; B.如图乙:盆景中的水位能保持一定高度,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C.如图丙:A 管中水面上升,是因为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 D.如图丁:把水气压计从山下移到山顶,细管内的水柱上升。

 2.两个正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面的压强相等,沿水平方向切去不同厚度,使剩余的厚度相同,剩余的压力相同,则甲乙切去的质量△m 甲 、△m 乙 和甲乙的密度满足的关系是(

 )

 A.ρ 甲 >ρ 乙 ,△m 甲 >△m 乙

 B.ρ 甲 <ρ 乙 ,△m 甲 >△m 乙

 C.ρ 甲 <ρ 乙 ,△m 甲 <△m 乙

 D.ρ 甲 >ρ 乙 ,△m 甲 <△m 乙

 3.在平南高铁站,离站台边缘一定距离的地方标有一条安全线,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区域候车,以免产生危险,这主要是因为高速列车经过时,列车与人之间的(

  )

 A.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减小

  B.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减小 C.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增大

 D.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增大 二、填空题 4.如图所示,把饮料吸管 A 插入盛水的杯中,另一根吸管 B 的管口贴靠在 A 管的上端.往 B 管中吹气,可以看到 A 管中的水面上升.这是因为 A 管上端口附近空气压强变

  (填“大”或“小”)的缘故;当杯内水的深度为 10cm 时,杯底受到水的压强大小为

  Pa.(g 取 10N/kg)

  5.如图是冰壶比赛的情景.冰壶对冰面的压力是 150N,与冰面的接触面积是 0.03m 2 ,则冰壶对冰面的压强为

 Pa.冰壶被掷出后仍能向前运动,是因为冰壶具有

 ,且受阻力小,运动状态改变慢. 6.如图所示,一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茶杯底面积为 20cm 2 .杯中水深 10cm,杯和水的总重力为 3 N,则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

  Pa;水对杯底的压力为

 N. (g=10N/kg,茶杯杯壁厚度不计)

 7.乌鸦想喝玻璃瓶中的水.假设玻璃瓶身是圆柱体,其底面积为 0.02m 2 ,瓶内圆柱形空间的高度为 0.25m,瓶内有水,水深 0.20m,瓶壁薄(厚度不计),瓶嘴小,只容乌鸦嘴伸入,且瓶嘴深与乌鸦嘴长相等,瓶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已知空玻璃瓶重 12N,则玻璃瓶底对地面的压强是

 Pa.为了喝到瓶中水,乌鸦用嘴将周围的小石子夹入瓶中.假设每颗石子的质量都是 43g,乌鸦至少向瓶中夹入

  颗石子才能让它自己的嘴接触到瓶中水(假如石子全部浸入水中). (取 g=10N/kg,ρ 水 =1.0×10 3 kg/m 3 ,ρ 石子 =2.5×10 3 kg/m 3 )

 8.如图是家用煤气灶灶头的示意图,使用煤气灶时,打开煤气阀门,拧动点火装置,煤气和空气在进口处混合流向燃烧头被点燃,而煤气不会从进口处向空气中泄漏,其原因是进口处煤气流速

  ,压强比大气压强

  .

 9.如图所示,甲、乙容器中分别盛有水和酒精,当在 A 处沿水平方向快速吹起时,会发现 B、C 管中的液体上升到一定高度,则 h 1 :h 2 =

  ,B、C 管中的液体上升的原因是 A 处空气流速加快,

  .(ρ 酒精=0.8×10 3 kg/m 3 )

 三、简答题 10.如图所示是非洲草原犬鼠洞穴的横截面示意图,洞穴有两个出口,一个是平的,而另一个则是隆起的圆形土堆,生物学家不是很清楚其中的原因,他们猜想:草原犬鼠把其中的一个洞口堆成土包,是为了建一处视野开阔的瞭望台,但是如果这一假设成立的话,它又为什么不在两个洞口处都堆上土包呢?那样不就有了两个瞭望台了吗?实际上两个洞口的形状不同,决定了洞口流动的方向,吹过平坦表面的风运动速度小,压强大;吹过隆起表面的风速度大,压强小,因此地面上风吹进了犬鼠的洞穴,给犬鼠带去了习习凉风。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标出洞穴中空气流动的方向。

 (2)试着运用上文提到的物理知识说明,乘客为什么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位置侯车? (3)上文提到的物理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______(举一例)

  11.用一个两端开口的细长玻璃管,罩住一支燃烧的蜡烛,一段时间后蜡烛火焰逐渐变小。如图所示,将一张大小合适的硬纸板插入玻璃管中,只在底部留有空隙,就会有空气不断流向蜡烛周围,蜡烛就能持续燃烧。请分析说明空气能流向蜡烛周围的原因。

  12.小明家装修时发现了两个有趣的现象. (1)现象一:屋内开着的门,在一阵风吹过后,(如图甲所示)门会关上,为什么? (2)现象二:当门关上时,有时又会被风吹开,而在门与门框之间垫上几层纸后,(如图乙所示)风就不会将门吹开,门不会被吹开的原因是什么?

 四、计算题 13.两个相同的薄壁圆柱形容器,一个装有水,另一个装有某种液体,水的质量为 5 千克。(g=9.8N/kg)

 (1)求水的体积 V。

 (2)现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取相同体积后,水和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如下表:求抽出液体前,液体原来的质量。

 液体对底部的压强 抽出前 抽出后 p 水

 1960 帕 980 帕 p 液

 1960 帕 1078 帕 14.如图所示,一个底面积为 2×10- 2 m 2 的薄壁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容器高 0.15m,内盛有 0.1 m 深的水. 求:(1)容器内水的质量.(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3)当把一个质量为 3 kg 实心正方体 A 放入水中后,容器对桌面压强的增加量是 980 Pa,求物体 A 的密度大小?

 15.一个圆柱形杯身的杯子,装 12cm 高的水密封后(杯子厚度忽略不计)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再将杯子分别倒置在盛有水和某种液体的容器中,静止后杯子内外液面高度差如图乙和图丙所示。(ρ 水=1.0×10 3 kg/m 3 ,g 取 10N/kg)求:

 (1)图甲中杯底受到水的压强 (2)图丙中某种液体的密度 (3)如果杯子自身质量为 80g,则杯内水的质量。

  题 专题 6

 浮力计算问题

 1.正确理解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这就是阿基米德原理,其数学表达式是:F 浮 =G 排液 =ρ 液 gV 排 。

 (1)浮力的大小由液体密度 ρ 液 和排开液体的体积 V 排 两个因素决定。浮力大小与物体自身的重力、物体的体积、物体的密度及物体的形状无关。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不随深度的变化而改变。

 (2)阿基米德原理对浸没或部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适用。

 (3)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V 排 =V 物 ,当物体部分浸在液体中时,V 排 <V 物 ,(V 物 =V 排 +V 露 )。

 液体密度 ρ 液 一定时,V 排 越大,浮力也越大。

 (4)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其计算公式是:F 浮 =ρ 气 gV 排 。

 2.如何判断物体的浮沉:判断物体浮沉的方法有两种:

 (1)受力比较法: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

 F 浮 >G 物 ,物体上浮; F 浮 <G 物 ,物体下浮; F 浮 =G 物 ,物体悬浮; (2)密度比较法: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只要比较物体的密度 ρ 物 和液体的密度 ρ 液 的大小,就可以判断物体的浮沉。

 ρ 液 >ρ 物 ,物体上浮; ρ 液 <ρ 物 ,物体下浮;

 ρ 液 =ρ 物 ,物体悬浮。

 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如空心球,求出物体的平均密度,也可以用比较密度的方法来判断物体的浮沉。

 3.正确理解漂浮条件:

 漂浮问题是浮力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浮力问题的关键是理解物体的漂浮条件 F 浮 =G 物 。

 (1)因为 F 浮 =ρ 液 gV 排 ,G 物 =ρ 物 gV 物 ,又因为 F 浮 =G 物 (漂浮条件)所以,ρ 液 gV 排 =ρ 物 gV 物 , 由物体漂浮时 V 排 <V 物 可得 ρ 液 >ρ 物 , 即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时,物体将浮在液面上。此时,V 物 =V 排 +V 露 。

 (2)根据漂浮条件 F 浮 =G 物 ,得:ρ 液 gV 排 =ρ 物 gV 物 ,V 排 =ρ 物 V 物 /ρ 液

 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中漂浮时,ρ 物 、V 物 不变;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 排 与液体的密度ρ 液 成反比。ρ 液 越大,V 排 反而越小。

 4.计算浮力的一般方法:

 (1)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 F 浮 =F 向上 -F 向下 ,一般用于已知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且形状规则的物体。

  (2)据阿基米德原理:F 浮 =G 排液 =ρ 液 gV 排 ,这公式对任何受到浮力的物体都适用。计算时已知 ρ 液 和 V 排

 (3)根据力的平衡原理:将挂在弹簧秤下的物体浸在液体中,静止时,物体受到重力,浮力和竖直向上的拉力。这三个力平衡:即 F 浮 =G 物 -F 拉

 (4)根据漂浮、悬浮条件:F 浮 =G 物, 这个公式只适用于计算漂浮或悬浮物体的浮力。

 5.计算浮力问题的基本思路 (1)仔细审题,注意抓住隐含条件的关键词,如浸入、浸没、装满、未装满、溢出、未溢出、漂浮、悬浮、上浮、下沉等。

 (2)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画出力的示意图,在图中标出已知力的符号、量值和未知力的符号。

 (3)在受力分析的基础上,列出关系式,比如物体在液体中漂浮或悬浮时 F 浮 =G 物 ;用线吊在液体中时:F 浮 =G-G 示 ;被强制压(按)入液体中时,F 浮 =G+F(F 为压力或拉力),若有几个物体连接在一起,可以将它们视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

 (4)把阿基米德原理公式或密度、重力的计算公式代入关系式,代入已知量解出未知量,这种思维方式不仅对较难题适用,对解较容易的浮力题也适用。

 【例题 1】在如图所示的甲图中,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恒定的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图乙是钢绳拉力随时间 t 变化的图像。若不计水的摩擦力,则可算出该石料的密度为(

  )

 A.石料的重为 1400N

 B.石料的重为 500N C.石料的密度为 2.8×10 3 kg/m 3

 D.石料的密度为 3.2×10 3 kg/m 3

 【例题 2】如图所示,a、b 是两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分别用 a、b 两种物质制成体积相等的甲、乙两实心物体,浸没在水中。松手稳定后 (

 )

 A.乙漂浮,乙受到的浮力小

 B.甲漂浮,甲受到的浮力大 C.乙下沉,甲受到的浮力大

 D.甲下沉,乙受到的浮力大

  【例题 3】如图所示,乒乓球从水里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上,乒乓球在 A 位置时受到的浮力为 F A ,水对杯底压强为 p A ;在 B 位置时受到的浮力为 F B ,水对杯底压强为 p B ,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F A

 F B ,p A

  p B ,已知乒乓球的质量为 2.7g,当它漂浮在水面时,排开水的体积为

 cm 3 .

  【例题 4】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水中的物体 A,若物体的质量为 140kg,体积为 60dm 3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80%,取 g=10N/kg,不计绳重及轮与轴的摩擦,求 (1)物体 A 在水中被匀速提升时,拉力 F 是多大? (2)如果动滑轮挂钩用钢丝绳与物体 A 相连,而连接滑轮组的绳子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 350N,当物体露出水的体积多大时绳子会断?

 一、选择题 1.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实心小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8N.把实心小球浸没在密度为 0.8×10 3 kg/m 3 的油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6N,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受到的浮力是 2N

  B.小球的质量是 0.8kg C.小球的体积是 2.5×10 -4 m 3

 D.小球的密度是 3.2×10 3 g/cm 3

 2.把一实心金属块浸在盛满酒精的杯中静止后,溢出酒精 8g(ρ 酒精 =0.8×10 3 kg/m 3 ),若把这一金属块浸在盛满水的杯子中静止后,从杯中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