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卡罗纳》教案

 《卡罗纳》教案

 四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 5 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们对卡罗纳的关爱之情;

 3.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

 4.能在这篇课文的引领下,自觉阅读《爱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了解人们在卡罗纳遭遇不幸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并交流各自的体会和感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体会人物的情感。

 教学流程:

  一、推介新书,揭示课题

 同学们,一部好的文学作品令人百读不厌,今天,老师特地带来了一本书,这本书曾经在 19 世纪轰动了意大利文坛,并且先后被翻译成了许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这本书就是《爱的教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书中的一个人物——卡罗纳。(板书课题)

 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请同学们各自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长句多读几遍,并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2.同桌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 三、再 读课文,感受不幸

 1.卡罗纳遭遇到了什么不幸?此时的卡罗纳是什么样子的?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用“——”在课文中勾画出来,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体会。

 2.学生交流体会,教师适时引导。

 (1)可怜的卡罗纳来到了学校。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两腿站不稳,好像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场似的。

 ①说体会,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想说的吗?指名朗读,请把这种感受读出来。(从卡罗纳的外貌、神态、行动中感受到了他的可怜与不幸。)

 ②这样的句子,课文中还有很多,请找出来读一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2)指名朗读各自找到的句子。

 ①卡罗纳的母亲病得很厉害,卡罗纳很多天没来上学了。

 想一想:这几天卡罗纳会做些什么呢?

 ②卡罗纳走进教室,突然放声大哭起来。他一定是想起了往日的情景。那时候,母亲差不多每天都来接他;要考试了,母亲总是俯下身来向他千叮咛万嘱咐。

 ③卡罗纳翻开书,当他看到一幅母亲拉着儿子的手的插图时,突然双手抱住脑袋,趴在桌子上号啕大哭。

 仔细读读②③两句话,你有什么发现?

 理解“放声大哭”和“号啕大哭”,和同桌交流一下,他为什么哭?

 读出自己的感受来(指名读)。

 3.教师总结学习方法:同学们抓住了重点词句,并且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深入体会到了人物的感受,读出了卡罗纳的伤心与痛苦。

  四、细读课文,感受幸福

 老师启发:卡罗纳失去了母亲,遭到了巨大的不幸,他是一个多么可怜的孩子呀!他失去了母亲,今后的生活将会是怎样的呢?此时的他最需要的是什么?那么,周围的人们又是怎样表达对卡罗纳的爱的呢?

 教师出示“导读提纲”,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按照“导读提纲”仔细读课文,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

 ①当知道卡罗纳所遭遇的不幸时,老师是怎么做的?

 ②“我”和同学们是怎样传达对卡罗纳的关爱的?

 四年级语文教案

 3.学生读读、画画、议议。教师适时指导交流。

  五、欣赏评价,升华情感

 1.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大家以不同的方式传递着一种相同的关爱,假如你就是卡罗纳的同学,你会为他做些什么?

 3.卡罗纳是不幸的,因为他失去了母亲,但卡罗纳又是幸福的,因为他身边有这么多疼他爱他的人,在这么多爱的笼罩下,心头的悲伤会渐渐消退的。同学们,让我们去爱你身边的每一个人。关爱他人是一种美德,他能给人以春天般的温暖,正因为这世界上有了爱,我们才有了幸福和快乐。让我们有空读读《爱的教育》,她将提升我们爱的情感。

  六、拓展练习

 1.给卡罗纳写一封信,让他心头的悲伤早日消退。

 2.积累课文中最令自己感动的语句。

 3.读一读《爱的教育》一书。

 《卡罗纳》教后反思

 《卡罗纳》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组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同三年级下册教材中的《争吵》一样,都选自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小男孩卡罗纳在遭遇失去母亲的巨大不幸时,身边的人真诚地理解他,热情地安慰他,默默地关爱他的故事。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引导学生了解大家在卡罗纳遭到不幸时是怎么做的,并交流各自的阅读体会和感受,从而激发学生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始终以《小语新课标》所倡导的新理念努力转变教育观念,指导教学实践。

 一节好的语文课最大的魅力是什么?莫过于能吸引学生,让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只有当教学触及到学生情感的弦,学生的兴趣才会被激发,思维才会被激活,他们才会以饱满的热情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这是一篇充满情感的文章。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充分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并紧紧围绕情感、朗读来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整节课我都饱含激情,以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课堂犹如一块磁石,牢牢地吸引了学生的目光和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