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教资考试必备干货【必背范文】

 2020 教资考试必备干货【必背模板】

 科目二

 材料分析:心理学

 考点一: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一、必背理论:

 1. 艾宾浩斯遗忘规律 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最初遗忘速度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下降。由此可以看出,遗忘是有规律的,即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并且到一定的程度就不再遗忘了。

 2. 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1)学习材料的性质 (2)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 (3)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 (4)识记的方法 (5)时间因素 (6)情绪和动机 (7)系列位置效应 3. 结合遗 忘规律如何组织复习。(见以下案例)

 二、案例讲解

 两个学生同时记同一组英语单词,15 分钟以后,两人均无误背诵。第一个学生在 20 分钟后重复学习 25 分钟,第二个学生在五天后学习 25 分钟。在第六天测试中,第一个学生比第二个学生成绩高。

 (1 1 )为什么学习时间相同,记忆效果不同。

  材料中两个学生虽然学习时间相同,但复习策略不同,导致记忆效果的不同。第一个学生学完之后立即复习,效果好,第二个学生隔了 5 天才复习,效果差。所以第二个学生复习效果差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及时复习。

 (2 2 )案例所反映的遗忘规律是什么。

 本案例所反映的遗忘规律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呈负加速。

 (3 3 )结合遗忘规律及相关心理学原理,谈谈如何组织复习。

 ①及时复习。

 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呈负加速。所以要在遗忘尚未开始前就及时复习。

 ②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根据复习时间上分配的不同,可以采用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相结合的方法。一般分散复习的效果更佳。

 ③复习方法多样化。

 单调的复习方法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和厌倦的情绪。可以采用提问、游戏、猜字谜等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有利于调动学习积极性。

 ④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复习过程中做到眼动、手动、嘴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记忆效果更佳。

 ⑤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复习过程中可以通过让学生反复背诵或一个学生提问另一个学生回答的方式,来巩固所学知识。

 ⑥注意用脑卫生。

 复习过程中要让学生保证充足睡眠,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提醒学生注意学习和休息的相互调节,同时保证充分适当的营养。

 考点二:感知规律直观教学 一、必背理论 1. 如何运用感知规律促进直观教学。

 (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言语与实物、模像直观结合有三种方式:

 ①言语在前,形象在后,主要起动员与提示的作用; ②言语与形象交叉或同时进行,言语主要起引导观察、补充说明重点与难点的作用; ③言语在形象的后面,主要起总结概括或强化的作用。

 (2)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①在制作与使用直观教具时,图像刺激大小、音调高低、光线强弱都应适当。

 ②教学中要求教师讲述的音量不要太低,否则学生会听不懂。音量也不宜太高,太高太强烈的刺激会引起疲劳,降低教学效果。

 ③教师的板书字迹、直观教具和图表大小要适当,不要太小,线条不要太轻、太细,应保持一定的刺激强度,以便使学生都能看清楚。

 ④在绘图制表、制作教具或准备实验时,应力求使对象与背景在色调、线条粗细、形状、大小、材料性质及内容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别,使知觉对象重点突出、形象鲜明。

 ⑤演示直观教具时应注意背景与方位的选择,使直观形象鲜明,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看清楚。

 ⑥教师的教材及讲义、板书都应该重点突出,一目了然。

 ⑦尽量多采用活动性的教具,使用现代化的视听工具,使静态教具变成动态的更为理想。

 ⑧运用直观教具目的明确,呈现时机适当,间隔距离得当,保持直观映象的整体性。

 ⑨应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变换直观方式,分解概念,区分本质与非本质特性。让学生交替使用多种感官,从多角度感知对象,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3)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观察是知觉的特殊形式,比一般的知觉有更深的理解性,是一切知识的门户,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它起着重要的作用。

 (4)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二、案例讲解

 林老师为了上好《两栖动物的生殖与发育》一课,精心制作了PPT,并准备了青蛙标本,三张挂图和视频材料,课前林老师将这些教具摆放悬挂好后,马上受到了许多学生的围观。课上他先是播放了视频材料,接着他演示了青蛙标本,因标本过小,后面的同学伸出脖子也看不到,他不断翻着 PPT,却没有适时作出讲解。下课铃声响了,准备的 PPT 还没有翻完。课后学生们反映说:“我们忙着看这看那,老师讲什么没听清,而且有的 PPT 白色背景上浅色字很模糊。”

 (1)林老师的教学过程中运用直观手段存在哪些问题?

 ①没有做到直观和讲解相结合。

 材料中,教师不断翻看 PPT,却没有适时讲解。

 ②没有遵循感知规律终的强度律和差异律。

 材料中,白色背景用浅色字,没能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③没有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材料中,学生忙着看着看那,老师讲什么没听清楚。

 ④教具过早呈现。

 材料中,课前就摆放挂件,引起学生围观。

 ⑤教具过多。

 材料终呈现了,标本、三张挂图和视频材料等。

 (2)联系材料阐述教师应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①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

 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材料中,林老师选用标本时候,青蛙标本太小,可以不用,教具要适时的呈现,避免盲目直观。

 ②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强度律 、差异律 、活动律 、组合律来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比如提供的标本要足够大、足够清晰。制作的课件要突出对象和背景的差异。

 ③教会学生观察方法。

 教给学生具体观察事物的方法,比如要有顺序,按怎样的顺序,应根据具体的观察对象来决定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④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教学过程中,尽量让学生参与到观察学习中来,直观过程中加强语言的描述,加强词语与形象的结合。

 考点三:马斯洛的需要层理理论 一、必背理论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任何人的行为动机都死在需要发送的基础上激发起来的,而人具有七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识和理解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这些需要从低到高排成一个层级,较低的需要至少达到部分满足之后才能对较高级需要的追求。

 前四种需要被称为缺失性需要,是生存所必须的,对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必须得到一定程度满足。后三种被称为生长需要,虽然不是我们生存所必需的,但是对适应社会来说却有很重要的积极意义,能够使个体生活得更美好。

 在学校中,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在某种程度上与那些缺失需要未得到充分满足有很大的关系。

 二、案例讲解 甲同学因为父母离异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上课走神。乙同学因为被老师当众责骂而逃课。

 ①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见上面必背理论)

 ②甲乙两同学分别缺少哪些需要?根据甲乙两人的情况,提出合理建议。

 甲同学因为父母离异而缺少归属与爱的需要。针对甲同学渴望得到家庭、团体、同学和朋友的关怀和爱护,教师应该给予其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并倡导班上的同学跟 甲做朋友,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乙同学缺少尊重的需要。教师当众责骂他,让他感觉自己的自尊受到了很大的伤害,很丢面子,所以逃课。针对乙同学,教师应 该多在课堂上对其进行鼓励和表扬,让他感觉到自己是受尊重的。

 考点四: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一、必背理论 1.无意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①在教学环境方面,要避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教室应远离喧闹的地方、教师的穿着要大众化等; ②在教学内容方面,要尽量满足学生的需要,引起学生的兴趣. ③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师应采取生动、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

 ④在教学语言方面,应符合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需要,如形象生动、简洁流畅,具有趣味性等 2.有意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①明确学习的目的和任务; ②激发和培养间接兴趣; ③正确组织课堂教学; ④采取方法,制止注意分散 二、案例讲解 上课铃声一响,教师走进教室,他首先把课本中要演示的教具放在讲台上,接着宣布考试成绩,然后开始教授新课。很快,他便发现学生难以集中注意。

 (1)教师的哪些教学行为造成学生难以集中注意 讲课前展示教具、宣布考试成绩两种行为造成了学生难以集中注意力。对于学生来说,教具是一种新异刺激,容易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相对于新课内容,考试成绩对学生产生的关注强度更大,学生必然会分配更多的注意到考试成绩上。

 (2)运用心理学注意规律,提出四条集中学生注意的有效措施

 ①上课前,明确告知学生这节课的目的和任务。

 ②排除与课程无关的刺激的干扰.如宣布成绩、发放作业等可安排在新课程结束后。

 ③合理设计课程,安排教具呈现的时间和顺序,保持教具作为新刺激的相对强度。

 ④培养学生对该课程的间接兴趣,并努力将其发展为直接兴趣。

 考点五: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一、必背理论 1.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结构中存在着七种相对独立的智力。这七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的组合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在不同领域的智力发展水平是不同步的。后来增加到九种。

 这七种智力是:【8、9 可以不写】

 (1)言语智力,包括说话、阅读、书写的能力。

 (2)逻辑——数学智力,指数字运算与逻辑思考的能力以及科学分析的能力。

 (3)视觉——空间智力,包括认识环境、辨别方向的能力。

 (4)音乐智力,包括对声音的辨识与韵律表达的能力。

 (5)运动智力,包括支配肢体以完成精密作业的能力。

 (6)人际智力(社交智力),包括与人交往并和睦相处的能力。

 (7)自知智力(内省智力),包括认识自己并选择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

 (8)认识自然智力,它是认识自然,并对我们周围环境中的各种事物进行分类的能力。

 (9)存在智力,指陈述、思考有关生与死、身体与心理等同倾向性, 2.多元智能理论对新课改的启示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对传统的智力观念提出了新的诠释,为我国新课程改革“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评价体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与支持。

 (1)积极乐观的学生观。

 每个学生的智力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智力强项和风格。我们应对所有的学生都抱有热切的成长希望,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们智力特点,使教学真愉快教学、成功教学,而不是把学生区分为三六九等。

 (2)科学的智力观。

 必须认识到学生智力的多样性、广泛性和差异性,把培生的多种能力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3)因材施教的教学观。

 教师要善于针对不同智力特点的学生,尤其是要根据学生智力结构中的优势智力,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4)多样化人才观和成才观。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智力优势,只要这一优势智力得到了合理发展,都有可能成为优秀人才,成才的道路也应该是多样化的。

 二、案例讲解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智力优势,只要这一优势智力得到了合理发展,都有可能成为优秀人才,成才的道路也应该是多样化的。

 赵元任是解放前清华大学国学大师之一,他精通多种国内方言和八九种外语。在国内,每到一个地方,赵元任甚至可以用当地方言与人们随意交谈。

 周舟是湖北武汉的一个弱智少年,但周舟在乐团指挥方面显示了自己的才能,多次在盛大的场合指挥着交响乐团完成了表演。

 自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中国科技大学就在全国招收少年大学生, 湖南省的谢彦波同学,在 80 年代就以优异成绩考入了中科大的少年班。

 鲁冠(化名)目前已经成为了拥有数亿人民币产业的著名商人。鲁冠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善于组织和管理,善于观察和了解周围人的性格、爱好、行为方式等,善于调动企业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依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来分析上述材料,赵元任、周舟、谢彦波、鲁冠的优势智力分别是什么?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有七种智力。分别是言语智力,逻辑数学智力,视觉空间智力,人际智力,自知智力,音乐智力和运动智力。

 赵元任的优势智力是言语智力。根据分析,他很容易学会多国语言,运用和理解言语的能力很强。

 周舟的优势智力是音乐智力。他虽然是个弱智儿童,但是对音乐指挥却有独特的天分。

 谢彦波的优势智力是逻辑数学智力。他年经轻轻就考上了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主要培养社会的科技人才,需要数学思维和数学头脑。

 鲁冠的优势智力是人际智力。作为一个企业家,他善于观察周围人的特点,根据对周围人的优缺点的分析确定自己的用人策略,善于调动企业每个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结合实际,谈谈多元智力理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借鉴作用。(参考以上必背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