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XX书记考察陕西网评11篇

 关于 X XX 书记 考察陕西网评 1 11 篇

  【篇一】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赴陕西考察,这是时隔 5 年后总书记再访陕西,首站选择考察秦岭。在牛背梁月亮垭,总书记语重心长地指出,“秦岭违建是一个大教训。从今往后,在陕西当干部,首先要了解这个教训,切勿重蹈覆辙,切实做守护秦岭生态的卫士。”一时间,总书记四年“六次批示”的生动实践如在眼前,“一抓到底”的精神催人奋进,结合当前脱贫攻坚工作,在历史和现实的观照中,我认为,党员当不断汲取“一抓到底”的决心、手段、韧力和实效。

 坚定“一抓到底”的强决心,倍增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心。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脱贫攻坚进入了“交卷”倒计时,更有今年新增新冠肺炎疫情的“加试题”。愈是困难重重,愈是要坚定必胜的决心。“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向人民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作为党员,党旗之所向、民心之所系,就是党员战斗的方向、冲锋的方向,总书记四年时间就秦岭别墅违建问题作出“六次批示”,这是何等坚定的决心?之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同样传递的是矢志不移的坚定决心,每名党员都要传递、落实这份决心,发扬“愈是艰险愈向前”的时代精神,将总书记殷殷嘱托、党中央决心意志,转化为全部脱贫、全面小康的生动实践,给出经得起历史、时代和人民检验的脱贫成绩单。

 练就“一抓到底”的硬手段,锤炼脱贫攻坚“我能”强本领。面对最难啃的硬骨头,容不得半点虚头巴脑,必须要有真杀实砍的硬功夫、攻坚克难的硬实力,一方面要发挥好扶贫扶智扶志相结合的既有经验,另一方面,要精准施策、点对点发力,确保“一户不落、一个不少”。要想法设法激发尚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脱贫主观愿望,增强脱贫内生动力,通过产业帮扶、就近就业,发放小额贷款,激励创业,在疫情条件下,突出党建引领,融入互联网+,用好大数据、物联网手段,催生电商、直播经济等新的经济业态,提供新的就业岗位,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拉动效用;对于 551 万重度贫困户中,占比45.7%的“老年人、患病者、残疾人”和无劳动能力者,要主动用好托底保障政策,让这部分群众早日享受到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带来的各种福利保障,确保应保尽保。要坚决杜绝一切“数字脱贫”“纸上脱贫”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做法,在“真脱贫脱真贫”的实践中充分发挥“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攻坚克难的过程中,展示“我能”本领,奏响青春奋斗乐章。

 葆有“一抓到底”的强韧力,写就“扶上马送一程”真担当。重度贫困如累年老病,欲断穷根,没有恒心和毅力,没有“一抓到底”的韧力是不行的。我们要对重度贫困户有一种医者的仁心大爱在里头,不以“撞线”为结束,坚持好“四不”政策,做到“扶上马送一程”,确保重度贫困户脱贫效果务实、结果真实。要用好“回头看”和各项考核政策,对重度贫困户不能“一过了之”“一股了之”“一分了之”,要帮助他们增强脱贫内生动力,提升脱贫质量,防止陷入“脱

 贫—返贫”的泥淖,要以刮骨疗毒的坚定决心,内外兼治、中西医结合的耐心、细心、韧力和爱心,帮助重度贫困户彻底甩掉穷帽子,把穷根拔除,让身子骨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越走越有劲头,越走越有奔头。

 强化“一抓到底”的真实效,在全部脱贫中绽放情怀和梦想。四年六次批示昭示出,总书记对自然生态保护这道红线,从来都是零容忍,始终走在坚持生态文明发展的大道上。这次总书记陕西之行,踏在秦岭的土地上,看着眼前巍巍秦岭,涵育八百里秦川,我想,在满目山清水秀之中,当有一份欣慰在里头吧!今天的我们,面对前人未竟的事业,没有情怀和梦想是干不好的。试想一下,脱贫攻坚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每年一千万人口的脱贫规模推进,这是何等波澜壮阔的事业!党员干部能够参与到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之中,再大的困难,再大的阻力,也是历史的见证、时代的见证、奋斗的见证,这何尝不是一种深沉的幸福?如果我们今天的努力能够换来贫困户彻底摆脱贫困,换来全面小康的生活,那么 5 年之后、10 年之后,当我们走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当我们走进这片为之奋斗过的黄土地,走进曾经的贫困户家中,那该是一种怎样的情怀和心境:是因为昨日的辛勤付出而欣慰,还是为昨日的虚与委蛇而后悔?百姓心里有杆秤,我们每个参与其中的人心中,也当会有所思量吧!

 全部脱贫、全面小康,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从取得决定性胜利到全面胜利,我们唯有“一抓到底”努力再努力,别无他途;初心使命在召唤,我们唯有“一抓到底”以应之,再无他念!

 

 【篇二】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调研时指出,电商作为新兴业态,既可以推销农副产品、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又可以推动乡村振兴,是大有可为的。

 目前,电商发展的流行趋势是“带货”销售模式。新媒体下的网络公众人物——“网红”,通过直接销售商品或者代言品牌,以直播推荐的“带货”方式极大促进了线上零售业的发展。“带货”销售模式,成为时下热门的经济发展途径,在疫情期间成为不降反升的经济增长点。

 但是,体量庞大的“带货”市场下,不乏消费者颇有意见的“买家秀”,突出表现在产品质量的鱼龙混杂、时好时坏,购物体验演变成一次次“大冒险”。消费者不做回头客、不上二次当的现状,是“带货”销售模式当前最大的症结。

 破题的要义在于新媒体平台通过培塑正能量的“靠谱网红”,把好“带货”产品质量关,净化电商环境,杜绝竭泽而渔的创收路子,倒逼“带货”更好符合群众利益、满足群众需求,保证实物和“网红”推荐高度吻合,做好线上线下的有效对接。

 培塑“靠谱网红”,把好“带货”产品质量关,要着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考量、培养“网红”的全过程标准,严格禁止哗众取宠、品行低下的人成为“网红”,多为正能量“网红”“引流”,倡导诚实守信的价值观,引导“网红”

 正视自身作为网络公众人物的社会责任,形成不愿意推荐劣质产品的思想自觉。

 培塑“靠谱网红”,把好“带货”产品质量关,要着力于行业监管体系的构建。构建新媒体行业监管体系,运用提醒、警告、封停等方式,畅通举报受理、问题回复渠道,增加“带货”行为违规成本,做好“网红”动态监督,对于违反法律法规、违背公序良俗和损害群众利益的“网红”,一经发现立即予以全行业“封杀”,形成不敢卖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业威慑。

 培塑“靠谱网红”,把好“带货”产品质量关,要着力于完善“带货”产品售后保障。在促进“带货”模式极大发展的同时,做好消费者维权通道,建立可追踪、可溯源、可索赔的“带货”监管机制,实现“带货”产品从“网红”到消费者无缝隙、全流程监管,形成卖不成假冒伪劣产品的电商环境。

 努力把好“带货”产品质量关,护航“带货”电商模式茁壮成长,为脱贫致富、乡村振兴、地区经济发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新的力量。

 【篇三】

 “要自觉讲政治,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陕西时作出的重要论述。不难发现其中蕴含着“观大势”“谋大事”的科学道理,告诫

 我们要在大局下想问题、谋思路、做工作。这段论述引发了我深刻的思考,总结出几点关于树立“大局意识”的粗浅认识。

 政治站位要贯穿“表”与“里”,由表及里,表里如一。树立大局意识首先要旗帜鲜明讲政治,讲政治是具体的,不是虚无缥缈的,嘴上说的与手上做的必须表里如一。要站在“两个维护”的高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时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施工图”,以党中央决策部署为“路线表”,确保方向不偏、靶向不倚,沿着正确道路奋力前行,在工作实践中体现出党员干部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的攻坚能力,通过工作结果的“好坏”检验大局意识的“高低”。

 整体视野要统筹“远”与“近”,远中有近,远近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有大视野才能有大格局,有大格局才能成就大事业”,培养大局意识,必须正确处理当前视野与长远视野的关系。从时间维度来看,“远”是工作总基调,是大局和方向,“近”是工作主旋律,是基础和动力。党员干部干事创业“一张蓝图绘到底”,战略上要“远”,保持大局持续稳定,战术上要“近”,狠抓当下发展机遇,立足当前、谋划长远,定盘长远、稳促当前,确保思路清、步子稳,每一次出发都扎实稳固。

 工作实践要规划“主”与“次”,先主后次,主次兼顾。矛盾有主次之分,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能否树立科学有效的大局意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在工作中分清“主次”,坚持“重点论”与“两点论”相统一。工作有轻重缓急,也有难易繁简,一方面

 要掌握科学规律,瞄准主攻方向,善用“巧劲”“寸劲”,集中“优势兵力”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确保“打蛇打七寸”“打鼓打重心”。另一方面,要具备“庖丁解牛”“盲人摸象”的能力,将整体分解,关注局部,防止“眉毛胡子一把抓”。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关键之年,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树立大局意识,以“国之大者”的姿态、“侠之大者”的情怀,统筹抓好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两不误,全面获取脱贫攻坚与经济发展双胜利,为不平凡的 2020 年书写下不平凡的华章!

 【篇四】

 近日,在陕西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交大西迁博物馆,仔细端详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实物。他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并勉励广大师生大力弘扬“西迁精神”。

 “血肉之躯的力量都有局限性,但人的内在力量是无限的。”有这样一群人,为适应新中国大规模工业建设需要,严格听从指挥,“打起背包就出发”,义无反顾地走向西北,在这里默默扎根 64 年。它象征的不仅仅是漫长岁月里的时间跨度,更代表的是一代人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精神,这就是“西迁精神”的起源。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应当将“理想”照进“现实”,为社会主义事业开拓更广阔的天地。

 首先,要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现实决心。40 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举世瞩目,这些成绩单背后都是无数科学家、一线工人、科研工作者、技术研究员等十年如一日的勤勉和钻研积攒起来的“高分”。有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为国家种质库收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足迹遍布西藏最偏远最艰苦地区的钟扬;有贡献健康、智慧和热血,坚持推迟手术,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帮助贫困人口脱贫,实现 130 个贫困村脱贫和整县摘帽的优秀工作者张渠伟;有摒弃优渥条件,致力于中国核武器研究,设计了中国第一个具有创造性和准确性的核试验方案,为开创中国核武器研究和核试验事业,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才智的“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熟语说“人定胜天”,讲的就是信仰的力量坚不可摧,它可以跨越时间的阻隔,创造岁月的奇迹。

 其次,要有“雄关漫漫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坚定信心。姬秋梅、杨海燕、陶文铨、陈孝平、黄才发、陈云霁等来自科研生产一线的科技工作者优秀典型。他们中有的积极主动推进自主创新,将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有的深深扎根脱贫攻坚和科学普及一线,将论文书写在祖国大地上;有的严谨治学甘为人梯,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他们都是中国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始终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己任,用责任、毅力与

 担当,用实际行动跨过一个又一个难关,充分展现了中国科技工作者的良好精神风貌。

 最后,要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持久耐心。高新技术的发展让人们从过去的“慢节奏”生活向高速流量的“快生活”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在“快”的高速公路上无法“刹车”。快餐、快送、快投资等“快文化”充斥着日常的生活,“快”就像脱缰的野马,飞快地奔驰以致于无法掌控。“只有经过长时间完成其发展的艰苦工作,并长期埋头沉浸于其中的任务,方可望有所成就。”中华文化历经 5000 年,岁月洗涤过后的才是“精品”。袁隆平一生研究水稻,黄大发一生只修一条渠,黄大年一生致力于航空地球物理领域……中国的发展和建设也需要耐力、耐心、恒心以及持久的定力,只有历经一番磨砺和锻炼,才能体味到“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喜悦。

 【篇五】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接下来要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近年来,各地围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目标,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各地在打好脱贫攻坚硬仗的同时,要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必须立足新“起点”,拿出“大干劲”,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必须瞄准全新业态,推动产业全面振兴 在陕西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培训中心的直播间里,习近平总书记说:“电商作为新兴业态,既可以推销农副产品、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又可以推动乡村振兴,是大有可为的。”总书记对电商这种新鲜事物、新销售模式的高度关注和积极评价,被很多网友评为“史上最强带货官”,这带的是一种新思路、新理念、新业态,“小木耳,大产业!”基层党员干部要结合本地特点,挖掘本地特色,瞄准全新业态,拿出全新举措,努力推动产业全面振兴。

 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必须提升发展动力,推动人才全面振兴 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人才。各地要扎实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大力缩小城乡教育的资源差距,促进教育公平。要用“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来教育激励下一代发愤读书,强身健体,将来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党员干部一定要有爱才之心,既要重视本土人才作用的发挥,又要注重引进人才,把“会念经”的和尚请进来,为本地大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要注重培育农村后备干部、复转军人、年轻党员、大学生村官等后备人才,鼓励高学历者回乡就业、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选调生扎根基层。要通过扎实有效的举措,提升发展动力,努力推动人才全面振兴。

 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必须突出乡土特色,推动文化全面振兴

 乡村振兴需要培育文化之魂。各地要加强“文化礼堂”“农家书屋”等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丰富乡村文化载体。要突出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结合本地乡土文体特色,挖掘乡村文化底蕴,订好乡村文明公约,建好文化特色村标。要抓好乡村文艺队伍建设,以接地气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以弘扬正能量的文娱节目,让先进文化占领基层阵地;要抓好文化下乡,充分发挥主旋律文艺作品的宣教作用。要通过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的融合发展,彰显本地特色,努力推动文化全面振兴。

 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必须夯实环境基础,推动生态全面振兴 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对乡村百姓有益,对全社会、对国计民生也至关重要。“秦岭违建是一个大教训”,习近平总书记口中这个“大教训”,指的是秦岭北麓的违建别墅群问题,曾一度严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各地要从这件事上引起充分警醒,吸取教训,举一反三,警钟长鸣,牢牢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切实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重要位置,当好生态卫士,带领群众夯实生态环境基础,以扎实举措推动生态全面振兴。

 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必须强化党建引领,推动组织全面振兴 各地要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农村党员干部头脑,着力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为带领群众脱贫奔康的“主心

 骨”和“领头羊”。要加强帮扶工作,教育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和各项组织生活制度,建设坚强的战斗堡垒,强化党建引领,努力推动组织全面振兴。

 【篇六】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坚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用以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出发点,孕育出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具备浓厚的时代特征和永恒的精神魅力,在新时代,更要传承发扬延安精神。

 铭记“苦味”。中共中央在延安 13 年,面对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物资匮乏等困境,革命先辈们带领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铸就了艰苦奋斗精神。挑战面前看本色,考验面前见精神。2020 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挑战,给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带来新的考验。面对新挑战、新考验、新形势,必须传承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紧盯目标任务、克服艰难险阻、抢抓时间机遇,埋头苦干、奋发向上,努力交上一份经得起历史检验、人民群众认可的时代答卷。

 传承“忠魂”。忆峥嵘岁月,支撑无数革命前辈流血牺牲、奋勇向前的,是孑然一身的“忠骨”“忠魂”、是心中熊熊燃烧的理想火

 炬。老一辈革命先辈们经过战争的洗礼,锻造出最纯粹的理想信念,他们为了共产主义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用无数的牺牲才换来了今天的繁荣盛世。对理想信念的高度忠诚和执着追求,是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重要法宝,是中华民族奋勇前进的动力源泉。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人,要主动向革命先辈学习,铸牢理想信念,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传承先辈“忠魂”,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再续“清风”。革命先辈在延安时期发扬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始终坚持克己奉公、清正廉洁,用一片赤子之心,赢得群众的拥护和爱戴,锻造出“延安作风”,在党的历史上铸就璀璨丰碑。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广大党员干部要再续延安“清风”,自觉学习革命先辈的廉洁思想和清廉风范,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遵守廉洁自律准则,永葆政治本色清正廉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始终保持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延安精神就像黑夜里的灯塔、迷途中的指针,指引着新时代的共产党人,跨越重重艰难险阻,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篇七】

 春风四月,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后,活力的中国已经逐渐步入正轨。眼前形势逐渐开朗,目之所及皆欣欣向荣,既离不开中央从上

 到下谋定后动的有力措施,也离不开全国人民众志成城的齐心坚持。古人云: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缘于坚持,乐于坚持,静看绳锯木断、水滴石穿,静看积跬步以至千里,迎接守得云开见月明的灿烂图景。

 坚持不辍,用坚韧不拔的毅力开辟新境界。老话常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粗大的铁棍历经持之不懈的打磨,摇身一变化作灵巧纤细的针供人使用,这就是坚持的力量。人世间纵然拥有许多困难,但总有一部分人,风雨不动安如山,持之以恒行在前。疫情期间,各级工作人员毅然选择挺身而出、迎难而上,逆行冲进看不见硝烟的战场;有公安、消防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坚持在岗,随时待命,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他们的坚持,是一种“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的聚沙成塔,也是“但愿苍生俱保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的责任担当。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毫不动摇、敢啃硬骨头、敢干困难事,跨越危险,终能收获平安。

 坚持不辍,以昂扬向上的劲头增添新活力。实践告诉我们,想要完成一个既定的目标,必须要经过持续的努力,不懈的奋斗。时光从不会辜负每一位工作者的坚持,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即使身处平凡的工作岗位,面对哪怕重复的工作,也要始终在状态、有激情,通过工作积累经验、锤炼心性,进一步提升能力。成长并无捷径,确定好目标,谋定而后动,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不害怕跌倒,在时间中沉淀,以实践来检验。今日在土壤里种下什么,未来迟早会收获

 什么,始终秉持心态的豁达,拥有“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从容与坚持,获得新状态、新活力。

 坚持不辍,借迎难而上的合力战胜新困难。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考察,还与金米村直播平台的百姓们共话脱贫。眼下,疫情阻击战与脱贫攻坚战“两战都要打,两战都要赢”。行百里者半九十,脱贫攻坚战如同一场硬仗,如今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冲刺阶段,越到此时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向前走,绝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坚决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有重大意义的伟业,以不获全胜不罢休的战斗状态,迎接疫情阻击战最终冲锋号。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作为千千万万个坚守在国家“风雨”一线的个体,广大党员干部越到现在的关键时刻,越要不因艰险而止步,不因困难而不前,以无数次的前进担当面对无数次的“风风雨雨”,坚持不辍,坚定前行。

 【篇八】

 交党费、上党课、参加支部会……在个别党员看来,这些都是组织生活中的“小事”,觉得“交早交晚交就行、课学不学有就行、会听不听到就行”,往往不太放在心上。这样的后果,就是组织生活缺乏政治性、严肃性,基层党组织所应发挥的战斗堡垒作用也就无从谈起了。

 4 月 20 日至 23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实到党的建设全过程。基层党组织担负着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重要责任,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反观现状,由于一些原因,仍有部分基层党组织秉持着“大事”“要事”做好了,“小事”做得好不好、做不做无足轻重这样的想法,对党建工作中存在的懒散懈怠问题视而不见,最后“小事没管住、大事管不住”。何谓大事?何谓小事?基层党组织从“软弱涣散”到“凝心聚力”,党建工作中的“大小观”也需要反思。

 小事不小,培养党员规矩意识 一个月交一次党费,可能也就花三五分钟;一季度一次的党课学习和党员大会,至多也就半天时间……做好这些事本身所需要的时间精力其实不多,其意义却重大:通过组织生活达到常态化地提醒广大党员铭记身份、不断培养规矩意识的目的。

 关于规矩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规矩”二字,指出“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那么交党费这些事算不算“规矩”?就算是看起来“最无足轻重”的党费一项,作为我们党的纲领和根本大法, 《中国共产党章程》在第一条和第九条都对“党费”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强调和要求,由此来看,这些事不仅是规矩,更是极为严肃的规矩。

 小中有大,深剖党内不良作风

 前面提到,部分基层党组织存在着“交早交晚交就行、课学不学有就行、会听不听到就行”这样一股不良风气。从表面来看,可能只是对待党内“小事”不严肃不认真,存在懒散情绪;但由表及里,这样的风气最后所造成的,一定是党员的组织纪律散漫甚至党性原则缺失。

 习近平同志指出:“每个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强化党的意识和组织观念。”严肃认真地对待组织生活,就是强化党的意识和组织观念的一个日常途径。反过来看,如果连党费都不交、党课都不上、支部会也不听,又怎么能够认为自身党的意识和组织观念足够强呢?如果一个党支部的党费收缴拖拖拉拉、党课听得毫无效果、大会来得零零散散,其战斗堡垒的作用又从何体现? 由小见大,从实从细抓好党建 开展基层党建工作要有“抓手”,组织生活就是其中一个。通过形式多样、或大或小的组织生活,能够让党员干部明确身份、清晰责任、凝聚人心、提振士气。但无论哪一种组织生活,都应严肃、认真地对待。

 抓好党建,要突出问题导向,聚焦过程方式,注重效果质量。仍以组织生活的大小事来说,怎么开展组织生活、需要开展什么样的组织生活、什么时候开展组织生活都有要求。一次性缴纳一年的党费行不行?先不交过几个月再补行不行?写个请假条就不上党课、不参加支部会议行不行?对于这些问题,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的规章条例予以明确规定,为基层党组织开展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制度保障。

 这正是:基层党建大小观,大事小事放心间。常观自省常改进,从严治党不空谈。

 【篇九】

 4 月 20 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考察调研,在秦岭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考察了秦岭生态保护情况,在柞水县小岭镇金米实地走访察看当地脱贫攻坚工作情况。他强调,各级党员干部要切实做守护秦岭生态的卫士,拿出担当作为的硬实力,如期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巍巍秦岭,峰峦叠嶂,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是我国地理上的一道天然屏障,它涵养着八百里秦川,展现出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和勇气,见证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奋斗,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璀璨文明。秦岭的生态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以来的牵挂。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重要战略位置,多次就生态保护建设提出要求。

 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是实现秦岭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不能因小失大、寅吃卯粮、急功近利。千百年来的实践证明,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成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秦岭牛背梁保护区是西安市的重要水源涵养地,保护区内因有羚牛、林麝、红豆杉、太白红杉等众多珍稀动植物资源,而被誉为“天然基因库”。保护好生态,不能踩着西瓜皮往下溜,而是要继续爬坡过坎,一方面要严防搞违规建设,将“国家公园”变为“私家花园”,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一抓到底。另一方面,要坚持挖掘秦岭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合理开发,突出保护,营造文化旅游带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带,真正做到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

 保护好生态文明的同时,提高秦岭地区的生产力是打赢贫困山区脱贫攻坚战的基础,根本目的是满足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让人民幸福。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脱贫攻坚面临的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必须树立正确的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发展脱贫产业,把贫困户都嵌入到产业链上,切实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扶贫干部要立足生态保护各方面和全过程,体现绿色这一生命的本色和秦岭生态的底色,运用“互联网+”做好生态农产品直播促销和乡村旅游的推广,做好绿色发展这篇“大文章”,让绿色惠民成为人民群众高质量生活的增长点,通过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让贫困地区百姓的荷包鼓起来,在守护绿水青山中收获带来富足生活的实实在在的“金”山“银”山。

 沧海横流显本色,关键时刻见真章。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之年,总书记再回陕西看老乡,关注山清水秀有深意。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一道“加试题”,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保护的要求,不断推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促进脱贫攻坚和生态保护双赢,提交一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答卷。

 【篇十】

 战疫题正在加速作答,战贫题一定要按时交卷。深入社区、走进茶园,与农户拉家常,关心脱贫致富情况,亲切询问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回眸习近平总书记到陕西省安康市考察的一处处、一幕幕,无不体现出党中央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高度重视,充分体现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靶向性。越到最后越关键,如何打好脱贫攻坚“收官战”,仍需各级党员干部紧盯目标任务,以“稳就业、促教育、护健康”为抓手,着力解决“棘手难”、祛除“困身疾”、力治“蒙心愚”,保证如期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郑重兑现庄严承诺。

 坚持以产业促就业,解决脱贫“棘手难”。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与搬迁户汪显平一家围坐在一起拉家常,指出“移得出、稳得住、住得下才能安居乐业。”朴实的话语中表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贫困群众深深的牵挂。要想扶贫取得实质性的成果,还需要广大扶贫干部在发展持续良性的产业上动脑经,以产业带动就业、以就业提高收入、以收入改善生活,贫困户的钱袋子鼓了,获得感强了,生活自然而然就更加幸福充实。产业如何搞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条新路子,

 “电商作为新业态,既可以推销农副产品,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又可以推动乡村振兴,是大有可为的”。广大党员干部应积极发掘产业优势,利用“互联网+”模式,“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积极带动产业经济,拓宽致富途径,增强贫困户“主人翁”意识,参与其中,切实提高家庭收入。

 坚持以健康惠民生,祛除脱贫“困身疾”。全面小康,全民健康是重中之重。“医疗保障”已经基本惠及贫困户,但要稳定住、巩固好仍是一件不易之事,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仍然是脱贫攻坚之路上的“路障”。早在 2016 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相关惠民医疗政策的出台有效改善了看病中的一系列难题,切实减轻了贫困人口医疗负担。脱贫进入决战决胜阶段,各地应继续精准施策,以“健康小康”为有力抓手,有效推动医疗救助政策落地落实。要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覆盖农村贫困人口,让群众“看得起病”。要因地制宜,出台更加符合实际需要的医疗政策,有效衔接医疗机构与农村贫困人口,“精准”医疗救助,建立长效工作机制。要在县域范围内积极实行定点医疗机构及时结算,实现先就诊后支付,方便群众看病,切实解决好“健康扶贫”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坚持以教育扶智,力治脱贫“蒙心愚”。“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扶贫是一项长远的工程,不仅仅是解决当前收入问题、温饱问题,要想做到“源远流长”,还需要在“源头”上下功夫。脱贫之路不仅要“富口袋”,更要注意“富脑袋”,全民文化水平提高了、科

 学素养增强了才能有效杜绝贫困,从思想上拔除“穷根”。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指出“西部地区要彻底拔除穷根,必须把教育作为管长远的事业抓好”。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教育是脱贫攻坚的关键手段与重头戏,只有保障普及好义务教育,提高孩子们的科学知识文化水平,才能真正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不竭动力来源。脱贫攻坚不是终点而是乡村振兴的起点,各级党委政府应继续加强教育保障,提高硬件设施条件,保证“软件服务”质量,让孩子们能够真正“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学有所获、学以致用,成为祖国繁荣富强的建设者。

 【篇十一】

 “电商在农副产品的推销方面是非常重要的,是大有可为的。”直播平台前,习近平总书记同正在做网上直播卖货准备工作的村民们聊了起来,并点赞农村电商。这是 4 月 20 日,习近平在陕西省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考察时发生的一幕。

 当前,依托电商新业态推动消费扶贫的新模式,被称之为“电商扶贫”,也被视为推动“消费扶贫”主要手段之一,它究竟有何“神通”,竟让总书记为之“点赞”。我们不妨看一看。

 它把农产品从“滞销”变“畅销”。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如何拓宽市场销路、打通销售渠道,始终是产业扶贫亟待解决的重要一环。受地理因素、交通因素等客观条件的制约,许多地方虽然生产出了物美价廉的农产品,但未见得会为老百姓带来预期中的经济回报,还有可能会出现“丰年滞销“的尴尬情况。依托移动互联网平台的“电商扶贫”模式,正是将“互联网+”与当下的扶贫工作进行深度融合,

 拉近了人民群众与外界市场之间的距离,帮助他们更直接地触摸市场的“脉搏”。“电商扶贫”这把“金钥匙”,打破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利用农村电商大数据,了解信息、预测市场、提升产销精确度,已经成为商品流通的“主动脉”,打通散布在广大乡村市场的“毛细血管”,一跃成为脱贫攻坚战场的“新武器”,让农产品从“难卖”到“好卖”,“滞销”变“畅销”。

 它将农产品从“土疙瘩”变“香饽饽”。在这次疫情之下,许多行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然而,不见面的销售、不见面的配送却大为走俏,逆势上扬。疫情导致农产品滞销的同时,也带来线上消费“新活力”,开启销售“新渠道”,给电商提供“新契机”,让农产品搭上致富“电商快车”,电商扶贫也借力打开了市场的“一片海”。县长直播间“带货”成为扶贫新“姿势”、农民“主播”正崛起成为脱贫致富的生力军,农产品网上叫卖吆喝,电商成为扶贫“助推器”,有人形象地说“一台电脑一根线,农产品全国都销遍,样样都卖上了好价钱。”电商平台打通数字供应链等新模式,不仅盘活了互联网“流量”,带来了超高人气,土产品更是借助互联网变成了“香饽饽”,让群众拔掉“穷根子”,驶入脱贫致富“快车道”。

 它让农产品从“家中宅”到“满天飞”。从空间上的“万水千山”变为网络里的“近在咫尺”,电商不仅是购销新模式,也是一种新型的生产力,实现农产品信息与市场无缝对接,电商搭建起农产品与市场之间的重要桥梁。电商平台没有“围墙”,只要手中有“好货”,不受其它因素的干扰,都能快速的“带出去”,让“宅”在山沟沟,

 原本不被人识的农产品直达市场,让那些“养在深山人未识”的特色农产品走出深山、走进城市,电商为农产品“出山”架桥铺路,助力农产品“出道”,为扶贫插上“翅膀”。以往“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借着电商的“东风”,农产品也可以满世界的“旅行”。

 电商风潮涌,战贫正浓时,脱贫攻坚已进入最后倒计时阶段,电商已然发展成为助力扶贫的“加速器”,转化为消费扶贫的“新引擎”。我们也期待被总书记点赞的电商扶贫走得扎实、跑得更远、飞得更高,在脱贫攻坚战场“捷报频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