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随笔:又是山茶采摘时

  个人随笔:又是山茶采摘时

  午饭时划看手机,浏览到了大姐半小时前发的一条朋友圈:

  “秋收采摘多辛苦,愁丰又愁减。要把这满山满树的茶籽一粒粒的摘回去真是有不易,可否借到马良的那支神笔把这些果实都‘画’回去?”接着是一个大大的笑脸。

  下面的九宫格里是茶树茶籽的特写图片,还有年迈的老父亲,他佝偻着脊背,一双粗糙得像松树皮一样的双手,刻满辛劳和沧桑。他正用一根根剪好的白色尼龙绳捆扎装满茶籽的蛇皮袋口子,然后又把它们一袋袋扛下山,运回家。

  好一个“采摘多辛苦,愁丰又愁减”,既溢满丰收的喜悦,又道出了摘茶的艰辛。这样的文字,这样的图片,足以勾起远离家乡游子的思归。我的内心不禁一颤,多想“飞”回去,亲临茶山去帮忙呀!

  大姐是昨天一个人独自开车回老家的。

  作为新司机,她还没有上高速的资格,硬是天没亮就出发,开了五个多小时的国道回娘家的。

  尽管离采摘茶籽的霜降节气还差几天,但为了有充足的时间,她把年假集中到一起调休,和医院同事提前换班,最后才腾出时间回去和父母一块摘茶籽。

  近几年来,她年年如此。

  我说:“这霜降不在寒暑假,我们学校又没法请长假,否则就和你一块回去帮忙了。”她却摆摆手,不做指望的:“你没有我的时间自由,不要有心理负担,放心吧,大不了我多调休几天,保证能和爸爸妈妈一起把山上的茶籽运回家。”

  除此之外,她还经常在周末不声不响地踩着油门就回家了。比如在母亲要种花生的时候,陪着母亲挖一垄地,或是母亲打了来几个电话,聊表老人的念想时。她把“常回家看看”落到了具体的行动上。

  印象中,“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姐,曾经连厨房都很少进。可经过近几年来“历练”,她活脱脱地成为了一个全能选手:会翻地种菜,制作小吃,能烘焙做甜品,酿得糯米酒又香又醇,披萨、饺子、蛋糕、时令小蔬菜……总是一次又一次地往我家送,我得了便宜自然要说些许感激的话,她却自谦又客套:“谢谢你帮忙吃,做得不好别嫌弃哈。”

  而这所有的事情当中,她说就数摘茶籽最辛苦。

  她曾和我念叨:“你知道吗?这摘茶籽难就难在时时刻刻你都得仰着脖子,一天下来,脖子僵了,硬是活动不了了。还有就是茶树上有很多的粉末,当你站在树下攀枝摘茶时,那粉末就纷纷往下落,满脸满脖子满身都是,一不小心还会往眼睛里钻,戴上眼镜和帽子都无济于事。”

  有时候气候不好,霜降恰逢阴冷的绵绵秋雨,采摘着实辛苦,她又不忍看着古稀之年的老父亲这般劳累,就和父亲说干脆不要这茶籽了,让给旁人捡了去,就当没有这片茶林。

  我的采摘茶籽经历是停留在儿时的。年少的我们并不是干活的主打,兴致来了就挑矮树认真采摘,厌倦了或许就会去捉一回蜻蜓,追一只在草间蹦跶的蚂蚱,故而劳累是攀不上我们的。

  年复一年,这茶山茶树自打我们小时候被父亲一棵棵挖坑种下去之后,竟也不晓得偷懒,一年也不会停歇的,对于主人心思似懂又非懂,照例是开了花,挂了果。尤其是今年,一个个光亮圆溜的茶籽缀满了枝头。任谁看了都不忍心弃之不顾,毕竟那是营养价值和价格都极高的山茶油啊!

  国庆回家时,大姐悄悄地告诉我说:“你看,我把之前穿过的防护服(她曾被医院安排做新冠疫苗接种)洗后消毒带回来了,把袖子剪下来往手臂上一套,就可以有效地防止粉尘和露水渗入了,喏,还有防护眼镜。”我不得不感慨:真是智慧如她呀。

  再一次端详大姐发的照片,看到了其中一张是在茶山吃午饭的照片,我竟有了些许艳羡了,那碗里的可口饭菜一定是母亲精心准备,早早做好送到茶山去的。

  小时候摘茶籽我特别喜欢这样在天地间吃饭的场景。临近中午就开始盼着母亲出现,随着母亲一阵阵吆喝声从山脚下传来,分散在各处的我们就神奇般地出现了,在一片平坦的草地上席地而坐,山林的广大,天空的辽阔,心也就会跟着愉悦起来,即便是再普通的饭菜我们都能咀嚼出山珍海味来。

  如今,岁月更迭,儿时的光阴总是在往后无数个岁月年轮的缝隙里穿插交织,极惹人怀念,宛如许久以前心中那片永远也采摘不完的茶林,花谢又花开,永远泛着青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