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农场景散文精编800字左右

  务农场景散文精编800字左右

  中国曾经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传统农业社会的国家,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农业文明伴随着时代缓慢的演进延续。记录一点在一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的农业劳作的场景,具有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在我们下乡务农的时代,中国农村的农业生产方式,扬弃了几千年的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手工劳动,实行以生产队为单位的集体劳动。众所周知,1978年以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的经营,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又在新的基础上再一次被扬弃。历史就这样在否定之否定中前行着。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当年实行集体劳动的人们有着怎样的劳动生活和怎样的精神风貌?是很难感受和体悟的。下面我选取几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农业生产劳动的场景,试图从中拽住一点历史的影子。

  栽秧

  我们家乡是一个水稻产区,主要作物是水稻,小麦。在以粮为纲的年月,种好水稻更是农业的重中之重。现在闻名远近的远安莲花米在我们那里就是核心产区。

  每年春天谷雨以后,通过浸泡以后的稻种,被播撒在预先整理好的叫做秧母丘的水田里。到了小满前后,稻田里的秧苗已经生长到了20多公分,就可以移栽到大田里面去了。开始插秧这叫开秧门。通常是天一亮,生产队的男女们便齐聚一起,双手拔起秧苗,秧田里顿时响起一阵“啪啪啪啪啪啪”的有节奏的洗秧的声音,而后人们用系在腰间50公分左右梳理得精致的稻草梗,把秧苗扎成一把一把的小捆儿叫作秧把子。这个叫做打早工huai秧。吃过早饭以后,人们把秧把子收集起来挑到大田边有分布地甩落在田里开始插秧。大家弯着腰,左手拿着秧苗,右手不断地从左手里面分出三五根秧苗,一兜一兜地插在稻田里。技术基本要求就是要横有行纵有列。顺着田边不断向后倒行着,你追我赶,这叫做“圈圈爬”,插秧的高手一天能够插大约一亩地。后来改作拉起两根直线插秧,一人能插五分地。人们一边劳作一边相互说笑打诨,偶尔有人相互开始“扳泥巴”(把泥水弄到对方身上),随之阵阵欢快的笑声驱赶着劳动的疲惫。插秧时节是农村最繁忙的季节。这时小麦成熟了,为了不违农时,抢种抢收的双抢总体战打响了,往往白天要收割小麦,夜晚要打小麦(把小麦从秸秆上打下来)脱粒,第2天一早又开始插秧,“芒种打火夜插秧”,“不插六(月)一(日)秧”,辛苦的程度可想而知。

  割谷

  处暑时节稻谷成熟了,人们开始收获一年的劳动成果。大家备好一种带有锯齿的叫做伐镰的专用镰刀,去收割水稻,我家乡话叫割谷。早晨太阳出来了,田间的露水稍稍的吹干一些,割谷便开始了。把一个用约两厘米厚木板制作的,上面边长约两米的呈倒梯形的谷仓抬到田里。这个谷仓有一个专门的名字叫板仓,板仓底下有两道滑杠,便于拖行。

  妇女们主要负责割,她们弯着腰,右手挥舞着镰刀,左手揽开稻子。从右至左“嚓、嚓、嚓、嚓”,把割下来的稻谷扑倒在地上,慢慢向前推进,在她们的脚下呈现出一簇一簇的稻茬。男人们卷起一小捆稻子,把沉甸甸的稻穗聚在一起,再把手中的稻捆压成一张弯弓,他快速地走向板仓,站在一侧对准板仓的内壁使劲地把稻捆打去,“咚”的一声,金色的稻谷顿时撒落在板仓里。“咚,咚,咚咚”,一曲壮美的打击乐曲回旋在繁忙的田畴。男人随即把脱掉稻粒的稻草在上部系成一个草把,双手一提一旋,让其松散站立,防止雨水浸泡,利于晒干,随后出现了一个个矗立的草把,像挺立的士兵守望着收获后的田野。谷仓里的稻谷越来越多,这时力气大的社员们就会用箩筐把它起出来,挑送到一个预定的稻场里去晾晒,这叫“送挑子”。午后,初秋时节,秋阳似虎,人们的劳作还在进行着。阵阵热浪卷起轻微的灰尘扑进人们的鼻子里,草帽下一张张黝黑的面孔淌着汗水。他们的后背衣服渗湿了又被晒干,泛着一圈一圈白色的盐花,就这样,无数人辛勤劳作的汗水把稻谷染成了黄金的颜色!

  打草

  站立在稻田里的草把被晒干了。人们会把它聚拢起来,让它们纵向地排在一起,而后把它堆码成一个亭子状的草堆,远远望去,上面像一把大伞,伞下挤着一堆躲雨的人。再过一些日子,在秋高气爽的晴天,人们就开始打草了。大家用带着钩子的棕绳先把草捆起来,再用两头有铁尖的叫钎担的工具,一担一担地把稻草挑到稻场里铺展开来。而后把三个直径不同的石磙依次组合起来,用牛拉着一圈一圈不断地碾压,同时用扬叉不断地翻抖。碾压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脱掉仍然残留在稻草上的稻粒,另一个是让稻草变得柔软。打草不像栽秧和割谷那样的紧迫和繁忙,变得稍许的从容和舒缓,人们散坐在稻草边歇息,有说有笑,看着水牛拉着石磙缓缓地前行。孩子们也甚是觉得好玩,跟着在后面嬉戏。稻草碾压柔软以后被卷捆起来,然后选择在道场边一个合适的位置,堆码成像小房屋一样的草垛,上面有人字形的屋顶和屋檐,这码稻草就是耕牛冬天的饲料。牛吃剩下的余料变成了农家肥,来年春天又回到了田间,秸秆就通过这样一个特殊的途径返回到田里。碾压稻草脱下来的谷粒大多不是很饱满,整理干净后作喂猪的饲料。至此,一年辛苦劳动的成果才算收获完成。经过短暂的休整,人们又要准备下一季的耕耘……

  送公粮

  收获回来的稻谷,铺放在稻场里反复的晾晒,在秋阳的炙烤下完全脱去了水份,再除去杂质和空壳。稻谷一直整理得颗粒均匀、颜色金黄,双手捧起让它哗哗地流下会发出一种特有的清脆悦耳的声音。这种上等质量的稻谷首先是用来交公粮的。

  公粮就是折成实物的农业税。这一古老的税种在中国已有2600年的历史,“皇粮国税”,“种田完粮”是根植在历代农民心中的观念,何况是在当代农民心中,足额缴纳公粮农业税就是他们爱国家的最集中的体现。

  “送公粮”,这不是官方或是哪个专家发明的词汇,而是农民群众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的绝妙创造。这里最玩味的就是个“送”字,它一是表明公粮原本属于国家,我们要送它物归原主。二是表明自己心爱之物,当它要离开的时候要护送,表达一种郑重恭敬的心情,就像“送”女儿出嫁一样。如是“交”公粮,则显得被动;“挑”和“运”则没有情感。“送公粮”是农民爱国情操最简单最精当的语意表达。

  在我们刚下乡的地方,哪怕是一条简易的公路也没有,送公粮就完全靠肩挑背扛。从我们家乡到最近的国家粮站,大概也有十里路。送粮那一天,比较壮实一些的社员,一条扁担两个箩筐,两头担着金黄的稻谷,沿着乡村小路排成一队鱼贯而行。一眼望去,扁担悠悠,稻谷金灿。社员们步履铿锵,号子悠扬,虽然肩负重担,然而豪迈愉悦的心情却写在每个人的脸上。

  如今农村生产经营方式和农村经济政策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农业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农业机械化也在逐步的推进之中。上述情景已成为了永远的记忆,但愿它作为历史链条的一环而不被人们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