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耐得一时寒,方有后来暖

  小雪:耐得一时寒,方有后来暖

  立冬之后,阳光像是变得散漫,懒懒地照着大地。西北风倒是活跃起来,常常吹得太阳到处躲藏。

  气温开始起起伏伏,有经验的老农都在期待入冬后的第一场雪。孩子们玩雪的工具也都准备好了,想象中的雪花什么时候落下来呢?

  如果说,立冬拉开了冬季的帷幕,那小雪节气,才是冬季寒冷的开始。

  《大戴礼》中说:“天地积阴,温则为雨,寒则为雪。”雪虽是气温寒冷时水气凝结形成,但小雪节气并不代表一定有雪。

  它一般在每年的公历11月22日或23日,是反映降水与气温的节气,代表的是气候特征,与天气预报中说的小雪并不相同。前者是取喻义,后者则指的是雪下时的具体现象。

  这一时节,气候开始寒冷但却不至严寒,降水渐增但还不大,相比十五天后下一节气“大雪”,所以是“小雪”。

  古籍《群芳谱》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说到节气背后的原因,虽然空气寒冷,但“地寒未甚”,也就是人们常说,地还没冻透呢,所以雪量还不大。

  但深秋的斑斓已成过去,萧瑟的寒冬毕竟开始了。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万物沉寂之际,辛苦的农人虽空闲多起来,但也有不少忙碌。

  果树的落叶要及时清理,枝条进行修剪,并做好过冬的防冻措施;

  该做的事,每一个时节都不能落下,大自然待人最是公平啊。

  地里还没收获的大白菜、大葱、菠菜等,也要抓紧采收并贮藏起来了。正像山东有谚语:小雪收葱,不收就空。萝卜白菜,收藏窖中。

  所以,这时节,在北方,常常看到这一热闹的景象,一车一车的大白菜,成捆的大葱,在集市、路边、社区摆卖,人们呼朋唤友,成捆成袋装回家,谁家的厨房、阳台,不存放着些过冬的白菜、大葱呢?!

  即使现在物资丰富,贮存方式方便,人们仍然享受这些传统习惯中,给人带来的安全感和满足感,享受生活不停奔涌向前中热乎乎的烟火气息。

  “冬腊风腌,蓄以御冬”,小雪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也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

  市场的肉摊前人头攒动,人家的院子和窗外,成串的腊肉、香肠也挂起来了。等待一段时间的晾挂,将成为年节期间一道不可或缺的美食。

  想起幼时,家中常常于冬日腌制的一道咸肉。

  把肥瘦相间的猪肉,切成厚厚的一片,煮熟之后,整齐地码好,再均匀地撒上盐粒,就这样放在橱柜里;等时间抽走它的水份,质感便更为紧实弹性。每顿吃饭时,取一两片,或切成细条,或夹就馒头,或混素菜清炒,都实在是美味。

  而今,出于健康,这样的吃法早已被放弃;但在记忆的深处,香飘悠远的,常常是衣不伸手的冬日里,偶尔吃到的满嘴肥腻。

  小雪过后,起床变得困难。暖和的被窝,多让人眷恋。

  但幼时的冬天,上学有早读;摸黑晨起去学校,先读上一节课,再回家吃饭。没有取暖设施,却也并不觉得寒冷。赶上有雪,各自在家拿了工具,先到学校扫雪,还都忙得满头大汗。

  母亲常常在一日三餐的饭桌,或是夜晚的火炉边,告诫说,读书是改变生活的出路;又说,吃得苦中苦,方得后来甜。

  这对于她,是最普通的道理经过了生活的磨砺,获得的深切感受。

  而于我们,是在内心种下了一粒懵懂的种子:一时的寒冷并不可怕,冬日即使漫 长,生活还留有许多可能;年少依然有为可作,带着希望穿越它,温暖像春天一样,迟早都会抵达。

  又想起前几天,网络被一位每天只花十块钱的清华最苦男生刷屏。

  这位男生在学校的匿名平台树洞,发长文讲述了自己如何在贫困中读完大学的故事;像从一个漫漫冬日开始,穿越了寒冬,迎来花开的过程。

  他成绩优异,但家庭实在过于贫寒。

  从上大学的第一天起,每一分钱便只能靠自己。奖助学金扣除基本的学费等,每月便只有400块钱了。

  他精打细算,每天只有十块钱的生活费,竟然也能苦中作乐,坚持跑步锻炼,偶尔自嘲:没想到只吃米饭和蔬菜,也能长肉。

  即使没有钱参加班级活动,却做了几年班长。等到保送研究生后,本不宽裕的他,竟然开始每学期拿出钱去资助家乡的贫困孩子。因为觉得,这一路走来,得到太多人的帮助,要把爱传递下去。

  许多网友评论,他拿到了一手烂牌,却打出了王炸。也有很多人分享个人类似的苦难成长经历。

  生于寒微而不放弃希望的人,原来有这么多,也一直都在默默努力着啊。

  有些人生于冬天,却仍然相信有四季;雪花飘落,虽觉寒冷,却仍然坚持在雪中跋涉;他们知道,终有一天,等雪融化成水,除了滋养大地,还是一个明媚的春天。

  希望在每一个落雪的冬天,你我都记得,这一路走来,历经的冷暖;

  也永远在心中存有,关于春天,关于希望,关于未来的执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