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年优秀散文1000字左右

  故乡的年优秀散文1000字左右

  有钱冇钱,回家过年。过年对中国人来说,那是头等大事。亿万人的春运大潮,谁也挡不住游子回家过年的匆匆脚步。不过也有很多人感慨:如今过年,年味一年比一年淡了。发出感叹的,年龄应该是80后以前的人居多。九十年代出生的人,那个时候年味已经就开始淡起来了,他们不会有太明显的感受。60、70年代的人,对过年的感觉和记忆还是蛮深的。那时的冬天,那就是有冬天的样子。不象现在,看见落点雪把人高兴的不行,欢喜得不得了。那时没有暖冬这个概念。每年冬季,鹅毛大雪会如期而至,纷纷扬扬,原野洁白一片。池塘上结着厚厚的冰,小孩子在上面溜冰玩耍。土地被冻住了,一锄头挖下去,锄头反弹了回来,地上只留下一个小白点。茅草屋的屋檐下,垂着一溜晶莹剔透长长的冰棱子,屋顶的积雪往往要到立春前后才慢慢消融。特别是春节期间,雪落得更为起劲,似乎要为一年中难得的节日营造洁净美丽的氛围,让劳累了一年的乡亲闲下来,安心享受家庭团聚,享受过年的欢乐。过年前,有很多事是必须要做的。先要扫烟虫。到了腊月二十四左右,家家户户扫烟虫,这是习俗。在一根长长的竹篙尖子那端,绑一个草把子,戴上斗笠或草帽,把每一间屋子角角落落的蜘蛛网、屋顶悬吊的烟虫,一一打扫干净,扫去污浊,迎接新年。烟虫是一年来灶屋里的烟薰火燎、日积月累留下的,吊挂在屋顶,乌黑的一根根,风吹过来,摇摆蠕动,真的像条黑色的虫子一样,灶屋里最多。我不知道是“虫”还是“尘”,读音差不多,但“虫”很形象,富有韵味和意境。把难看的烟虫扫走了,一定会在新的一年给家里带来祥瑞。从这个意义上讲,应该是“虫”。要上街置办年货。不管家境如何,年货多多少少总得准备点。年货大抵有瓜子、花生、糖果、小花片、胡椒饼子、乔饼、糍粑、大雪枣糕、小雪枣糕等。小雪枣我们又叫猫屎筒根,样子形状像猫屎,我们小时候最爱的零食,但一年当中,大概也只有过年才能吃得到。

  每一样年货都是用皮纸包着的,有棱有角,售货员头顶上挂着一盘细麻绳,伸手一扯,两下、三下,麻溜地捆好、打结,老家俗称“纸封子”。走亲戚拜节,都是送“纸封子”,一般送四个,送八个那是非常隆重客气了,会被人称道好长时间。母亲办年货的时候,也会扯几尺布,请裁缝师傅来家里,给我们做身新衣服。过年,不能没有鱼。年年有余,吉利。当然,也是过年必不可少的一道硬菜。围年鱼是个众人皆欢喜的、隆重的年前集体活动。生产队养了不少鱼,到了腊月,队上开始用大网围鱼。围鱼师傅穿着下水裤,从池塘的一头下网,两边有人把网贴紧塘基,生怕有鱼从两边的缝隙中逃掉,岸上壮劳力向池塘的另一头慢慢拉,塘基上站满了看热闹的大人小孩。随着鱼网一点点收紧,池塘中的鱼受到惊吓,开始蹦跳。小孩子开始欢叫。等网拉成了一个月牙形状的时候,鱼炸锅了。腾空跳跃的、乱窜的、撞网的,一时水花四溅,鱼拍击水面的声音、围鱼师傅的吆喝声、大人小孩的欢呼声,不绝于耳,场面热闹极了。网拉不动了,围鱼师傅站在水里开始捉鱼。抓大放小,大的往箩筐里丢,小的扔塘里,继续养着。捉完鱼,把鱼网拉上岸,赶往下一口池塘围鱼。鱼网抬走,田里会留下随网带上来的不少小杂鱼。这时,我们小孩子一哄而上,捡拾属于我们的成果和快乐。几口大池塘的鱼围完了,全部堆放在生产队的晒谷坪中,要分年鱼了。按每家每户的人头多少分成一堆一堆的,摆放好。鱼大多是鲢鱼,不多的几条大草鱼、青鱼,还要砍成块,搭配着分。因为草鱼、青鱼肉厚实,味道好,人人都想要,必须分均匀。分鱼的几个人是队上大家都信得过的公道人,他们站在鱼堆中间反复巡视权衡,觉得没问题了,围着观看的乡亲早已等不及了,拎着篮子、袋子、桶子来装自己的那堆鱼回家。鱼有了,接下来就得杀年猪了。家里的大肥猪,母亲喂养了近一年,老家有句俗话“潲桶都提融”,来形容喂猪的不容易,是到了它奉献的时候了。猪才是过年硬菜的主要来源。蒸肘子、红烧猪脚、红烧肉、扣肉、酱辣椒炒肉、筒子骨炖萝卜、黄焖猪大肠、小炒猪肝,都得靠它了。还有一年吃的猪油,更少不了它。它为家里作出的巨大贡献,也受得起它过的“吃了睡、睡了吃”让人服侍的舒坦日子。

  杀完年猪,贴春联。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拿出母亲办年货时买的红纸,找来练大字的毛笔,认认真真写幅春联,涂上浆糊,贴在大门两边,喜庆,也不枉自己是个读书人。转眼大年三十,我们盼望已久的年终于来了。晚上,换上新衣服,吃红烧猪脚、筒子骨炖红萝卜白萝卜,喝自酿的甜酒,守岁。一家人围坐在火塘旁,说着家常话,吃着零食和自家田里挖的荸荠。老家有个习俗,大年三十晚上一定要吃荸荠,表示来年大吉大利。没有电视,更没有春晚,但感觉无比的温馨快乐。白居易在《客中守岁在柳家庄》中写到:“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始知为客苦,不及在家贫。”这份在他乡守岁过年的离愁和思乡之苦,我们是体会不到的。是啊,只要家人相聚在一起,高兴、开心,穷一点、苦一点,又算什么呢。那才是人间最珍贵、最美好的时光和记忆啊。这温馨的守岁画面,随着前几年母亲的离去,再也无法重现了,成了永远的回味。新年到,老幼尽开颜。倒数声声天地响,腾星点点世人欢,守夜不思眠。守岁守到午夜时分,家家户户放鞭炮,迎接新年的真正到来。放完鞭炮,母亲给了压岁钱,我们就去睡觉了。父母还得为大年初一早晨的年饭作准备。大年初一早上五点多钟,就被外面邻里的鞭炮声闹醒,父母也催促我们快点起床。只见父母在堂屋桌子上摆好了碗筷酒菜,点起了香烛,放起了那挂最长的鞭炮,接祖先回家团聚过新年,祭拜祖先。我们和父母一同跪在祖先牌位下,给祖先叩头。父母口中念念有词,请祖先保佑全家新的一年平平安安,保佑我们考上大学,光宗耀祖。敬好祖先,开始吃年饭。一大桌子好菜,这是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餐。油亮亮的大肘子、黄灿灿的盐菜扣肉、香喷喷的清蒸整鸡、酸辣爽口的酱椒炒肉、香煎抱盐鲢鱼,再配几个坛子菜,真是让人垂涎欲滴、胃口大开。过年吃的鱼很有讲究,必须是有头有尾的整鱼,鱼头要对着长者,以示尊敬。我们家过年的菜,是可以放开吃肚子的。而有些条件实在不如人意的人家,只能做个样子,因为春节期间有拜年的亲戚来往,还要留着待客。为什么要这么早吃年饭?一来是为了敬祖先,大清早的,清静,路上不拥挤,不嘈杂,方便祖先一路顺利抵达,早点吃完年饭,早点返回。二来是老家有大年初一晚辈给长辈拜年的习俗,吃完年饭,小孩子就会结伴挨家挨户拜年,别人都上门来拜年了,你家还在吃年饭,待慢了人家,那多不好意思啊。那时,拜年虽是父母的要求和安排,但还是蛮有味道的,现在想起也好笑。十几、二十个孩子一路,不惧寒冷,浩浩汤汤,踩着厚厚的积雪,手里都会拿一个塑料袋子,用来装拜年时大人们给的瓜子花生、糖果饼干的。每到一家,大家齐声喊“拜年啦”,然后,就等着大人给好吃的。拜完年回家,袋子也就装满了零食。一些有心计的孩子会把这袋子零食收藏起来,等到过完年,别人口里淡出鸟来的时候,他还有东西可吃,让其他兄弟姐妹或小伙伴羡慕、流口水。如今,几十年过去了,我们那批孩子回到老家过年,还会结伴给邻里长辈拜年,只是不会拿个塑料袋子了。

  接下来,打地花鼓、玩龙灯等过年节目就要登场了。打地花鼓的是外地人,一般由两个人组成,穿着戏服,一人敲鼓,一人唱,算是一种高级的乞讨形式。过年过节的,图个开心,都会封个小红包的。龙灯是本地的,我们队上的龙灯叫“戴公三圣”灯,就设在我家里。初一崽初二郎,过年正事忙完了,晚上就耍起了龙灯。耍龙灯需要一整套班子,我们的是九节篾龙,一人舞龙头,一人舞龙尾,七人舞龙身,加上龙珠、小锣鼓唢呐响器班子、打大鼓、送恭喜记礼金的,一共18个人。龙身用透明皮纸糊着,绘了黄色龙鳞,每节里面放置了一根蜡烛。我和同年发小负责打大鼓。送恭喜的走在最前面,我们抬着大鼓紧随其后。每到一家,我俩把大鼓擂得通天介响,舞“龙珠”的在前面指挥,龙头紧跟龙珠,摆出要捉住龙珠的样子,龙身和龙尾随着龙头做出各种动作和反应。遇上一大户人家,红包拿得大,鞭炮舍得放,龙灯队要拿出浑身解数,黄龙下海、金龙抱柱、老龙翻身、神龙过海、龙摆尾、蛇蜕皮等各种套路变换着玩,上下穿插,腾挪跳跃,惟妙惟肖,观者无不叫好。特别是表演难度最大的“三角癫”时,龙灯保持直线行进的情况下,中间几节忽然做出左右摇摆或将本节龙体抬高的动作,其他随之相应配合,整条龙灯出现波浪起伏、环环相扣的效果,边舞边打着“哦嗬”,把龙灯玩到了最高潮,煞是激烈好看。舞龙灯有种说法:“龙头要有力气,中间晃来晃去,龙尾多走三里地”。说的是各环节上存在苦乐不均的情况。其实,我们两个十四、五岁的孩子,抬着那么大的一面牛皮鼓,还要不停地擂响,一晚上下来,常常手臂都累得抬不起来了,虽说好玩,但真心不容易。元宵节那天,是玩龙灯的最后一晚,玩完回来,母亲准备了热腾腾的饭菜,龙灯队在我家大吃一顿。送恭喜和记礼金的两个人清点好现金和香烟,分发给大家,年就算过完了。我记得那年我分得了10.5元和一堆香烟。稍稍休息,天就亮了,背起书包,上学报到了。那时故乡的年,从盼年,到过年,到回味年,似乎都充满了浓浓的年味、乡情,令人禁不住回忆和想念。“舌尖上的年味”是不老民俗最直接的时光刻录机,弥漫的美食香味与袅袅的炊烟一起,不断飘上故乡的天空,也飘进了一代代老家人浓得化不开的乡情里。故乡年俗中那一幕幕汗水与欢笑交织的画面,组成了过年最有趣的风景,成了我们心中永远不变的乡愁。而现在,生活富足了,房子漂亮了,家家院子里停着小车,鞭炮烟花放起好像不要钱一样,天天打牌吃喝,热闹也热闹,但总觉得少了一些让人记住的美好。耕读传家久,多希望传承好故乡的年味,留住属于我们的乡愁记忆,留住永远刻在我们心底的乡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