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红色标语散文新编

寻觅红色标语散文新编

  4月26日下午,女儿打来电话,说一同学在做社会调查工作,需要红色标语,诸如“毛主席万岁!”“毛泽东思想万岁!”“为人民服务”等。此等标语唯老屋、老房、老街上尚有,现在新楼林立,老屋稀有,新城规划,老城变样,何处去寻踪迹?提起这些标语,上了年纪的人可是记忆犹新,以前此类标语城市乡下,房屋土墙,路旁街道比比皆是,抬头可见,低首亦见。而如今,千呼万唤也难见芳容,不由人顿生沧海桑田白云苍狗之感。

  27日清晨7点吃了早饭,便匆匆向洞口赶去,在我的记忆里,洞口一桥的护栏雕屏上依稀有“军民鱼水情”“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之类的话语。下了公共汽车,穿过马路,洞口一桥便在脚下矣。时阳光灿烂,清风爽爽,我手提数码相机,站立桥头,不由得傻了眼,桥先前的雕屏护栏黄鹤杳然了,早几年大桥进行了扩修,原先的人行道成了公路路面,新桥护栏是格状的水泥杆,什么红色标语,一切只是脑海中的模糊记忆罢了。有黑色字样,也只是些“办证”“放贷”“转让”之类的非法广告。俯视江波漾漾,晶莹光亮,独立初夏,问潺潺河水,红色标语何在?河水不答,兀自东去。

  看来只有去老街看看,也许那会有点收获。晚玉姐正在卖小菜,亲友姐夫在卖肉,我走近打听。与姐夫同案卖肉的壮汉爽快答道:“老街诊所往里走三个铺子,还有幅标语,是‘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岁!’你去看看便是了。”

  晚玉姐领我前往,标语写在一座老旧木楼顶上,可惜只剩“伟大的领”四个红色大字,因岁月流逝,风吹雨打,红漆已剥落不少,字迹已显黯然。这不是一条完整的标语,剩下的哪儿去了呢?原来先前这木楼甚大,现左边部分被拆,已建上新洋楼了。

  “半句话,要得不?”晚玉姐担心地问。

  “要得,要得。”我答道。半句标语是不完整,但毕竟还是那个时代的印痕,能让人灵魂深处也涌出一种不可名状的激动。“半句标语” 正印证着时代的变迁。我遂拿出相机,摁下快门,记录下足为弥珍的半截标语。

  尔后去老街上的木屋处寻觅寻觅,惊不起一滩鸥鹭,唯有阳光灿烂,唯有身影匆匆,唯有麻将声声。心中不由怅然。

  “伏龙洲能过去么?”我问晚玉姐,因为我曾在有关报刊上得知,伏龙洲肖氏宗祠围墙上还留有红军长征时留下的“打土豪,分田地”的标语,这可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留下的,更显珍贵了。

  “要坐船,需搭乘种菜人家的便船划过去。”晚玉姐答道。

  我们穿过一条小巷,迈上护河堤,伏龙洲便历历在目矣。洲上杨柳依依,垂下绿丝缕缕,那是一条条放开的钓鱼线,垂柳颇似位耐心的垂钓老者,在江畔悠闲地钓着满河波光,钓着醉人的春色,钓着游人发自内心的惊讶。肖氏宗祠威峨、壮观,翘起的檐角,青色的瓦片,白色的墙壁,酷若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身着华丽的衣装在春光中沉醉。

  只是眼前这缓缓的江流,让我只可远观而不可近品焉。江边的几只小木船,随水波晃荡,极是惬意,丝毫看不出会有人来划船的迹象。恨不生双翅,直抵伏龙洲。我只得和晚玉姐告别,和伏龙洲告别。临行,摄下伏龙洲的远景,以表达我对它的仰慕吧。当我再回首,伏龙洲依旧那么平静,它淡定、超然,与老街隔江相望,相看两不厌,唯有伏龙洲啊。

  去办公室的路上,逢曾师傅,闲聊了会,其言,往高沙去的马路边的老房上应该还保留有此类标语。

  到办公室与同事谈及此事。

  刘雄说:“往高沙的马路旁也很难找到了,老房子大多已拆,我在城步的一乡村见到过。”

  城步,那可算得上是个遥远的地方了,我不至为一标语而长途驱驰,况且也不知在城步的哪个乡村。

  杨艳说,先前电影院对门的牌楼上就有“毛泽东思想万岁”的标语,只可惜拆了。

  曾经存在的时候,熟视无睹,谁也不去思考它存在的价值,当它消失的时候,我们才会去领略它的意义。人啊,为什么总是要等到失去了才知道它的珍贵,为什么不学会珍惜眼前,只知道去追忆过去呢?

  “文昌塔那边会有收获,你去看看。”刘文文提议。

  “先前粮库这类标语最多,而且文昌塔就在粮食局内,原先粮库的房子都还在。说不准真有。”杨艳补充。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于是,我马不停蹄迈向文昌塔。

  文昌塔高高耸立着,如笔,书写着传奇,那美丽的云朵便是它的华文妙章。鸟儿用清脆的嗓喉朗诵着,我倾听着这天籁绝响。塔新近维修过,尚有两根电线缠绕塔中,我围着塔身走了一圈,塔的墙壁上有“毛体字” 书写的“长征诗”,只是极模糊,几乎辨不出是什么字了。曾经岁月难忘却,不知转入此中来。这模糊的字迹,记载着一个特殊的令人思考的时代。“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那气壮山河的豪情,让人心底至今仍萌生着一种波澜壮阔。我拿出相机围着塔,有选择地拍下四五张。

  一个老者过来了,我问:“大叔,这儿还有别的红色标语,或是伟人语录么?”

  老人领我来到一幢楼前,上面有一标语,只有“舵手”二字能辨,其它消失殆尽。还有一处留下“为人民服”四个字,那“务”亦如“雾”消融在了历史的长河里。

  在粮食局老人活动室对面的墙壁上,还隐约可见一条毛主席语录,也只剩下下半截了,内容如下:

  毛主席语录

  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

  我一一拍下,满心欢喜却又有点惆怅地走出粮食局大院。尽管这些红色标语只有半截,只有模糊的印痕,但毕竟都是收获,让我感悟着一种真实的存在。

  下午,我给女儿发去了E-mail,将所拍下的红色标语,并附言道:标语大多为半截子,且模糊不清,不能不说是种遗憾。但它是种历史的真实,让我们记住历史,感悟人生。

  旋即,女儿回函:谢谢老爸,老爸辛苦了,红色标语很有意义。有江口纪念碑的照片么?一并寄来。

  我打开电脑搜寻着。我记得几年前好几个清明节,我都带学生去了江口“解放战争纪念碑”及“抗日战争纪念碑”前,给烈士扫过墓,也拍下了好几组照片。我仔细反复搜寻,还是未见那几组照片踪影,然而,真可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居然找到了张去年4月份罗溪行的照片,甚为合适。此照为罗溪乡政府院内一思源亭,亭中为毛泽东塑像,亭两边的立柱上书有对联:

  罗水滔滔声声有情歌颂共产党

  瑶山巍巍默默无语怀念毛主席

  朴实语言字字词词表达出瑶乡人民对党的忠诚与热爱,对领袖的怀念与爱戴。

  我又忆起今年3月底崀山、南山、黄桑采风的照片,城步长安营的“红军长征纪念碑”,“红军亭”,南山的“老山界”,不也很好么?于是,我将照片一一发出。

  E-mail刚刚发出,女儿的回复就又来了。那是一张照片——山林里,映山红绚烂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