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似江南在陕北红色故事

胜似江南在陕北红色故事

  一旦来到了陕北,必去了解那里的红色根源,看一方水土,知地方特色。如果说在延安,黄河上的壶口瀑布让人惊心动魄,那么,在瀑布西北不远处的南泥湾,就会让人豪情满怀,铭记心间。

  晚春时节,离开壶口西行回延安途中,经富县向北一拐,直奔南泥湾而去,望着车窗外黄土高坡上的朵朵山花,同样让人心花怒放。听着人们熟悉而又亲切的“南泥湾”歌声,心中顿时生出“几回回梦里去延安,双手搂定南泥湾”。

  大巴车已临近南泥湾,这时,天空飘来一片云朵,司机随口一说:“快要下雨了”。话刚落音,雨点就敲打着车窗,春雨贵如油啊,人们都知道,这个时节,陕北多晴少雨,在延安住了好几天,都是“晴呀么晴了天”,为何南泥湾多雨呢?原来是王震带领的三五九旅战士们,改变了这里的气候,使这里成了陕北的好江南,江南雨和南泥湾春雨连成了一片。

  少人烟不怕,三五九旅来啦!

  当年,红军战士们就是踏着毛主席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节拍和意念来的。

  在那样的年代,面对无人烟的荒山老林,不要说没有住的地方,连吃的也很困难,更不要说生产工具了。战士们最初只好露宿野外,后来他们砍树枝搭窝棚,在山崖挖窑洞,才有了栖身之地。为解决吃的问题,战士们上山拾山货,摘野菜,找野果,拾野鸡蛋。还一边打猎,一边下河捕鱼;野猪,野羊及山野成片的野蒜、苦菜、野芹什么的,都成了战士们的食品。这些,刚才在南泥湾大生产展览室已展现了,其中,王震同志用过的皮包和桦树皮饭盒,让我想到大生产中一个令人难忘的故事,说是当时条件艰苦到连吃饭的碗和筷子都没有,有个战士拍拍单军帽上的尘土,翻过来装饭菜,用两手托着,没筷子就折根树枝当筷子用,战士们边吃边说:今天这个日子大家莫要忘了……。时至今日,我们没有忘,子子孙孙也不会忘,因为这是南泥湾精神啊。

  艰难困苦难不倒一手拿枪一手拿镐的英雄战士们,他们在大生产运动中创造了许多奇迹,而王震旅长更是如此。为搞好大生产,他特意批准了71岁的老农民朱玉环参军,聘他为农业生产教官,让各部在生产上接受他的指导,并亲自签发一份证照,上面签着“南泥湾劳动英雄朱玉环,现年71岁,参加我军。兹委任为本旅农业生产教官,指导各部农业生产,他到各处巡视时,望各部官兵向他请教……”。这在我军参军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如果说,三五九旅战士个个是英雄汉,那么,干部家属也不简单,展室中我特意留心有个7岁女童摇动纺车的身影,她就是小吴萍,莫看她小小年纪,一天竟能纺出一两上品纱,后来还被评为边区的劳动模范。1943年,毛泽东视察南泥湾时,还特意到纺织厂看望了小吴萍,夸她是边区历史上最小的劳动能手,不久,她也成为南泥湾精神最靓丽的一道风景。

  不由我又生出些感慨来,现代大多孩子们都在奋发学习,但也有不少孩子不愿好好读书上学,看看南泥湾的战士们,在困苦的条件下是如何学习的吧!没有纸,就用桦树皮作本子;没有笔,就用弹壳和树枝做成钢笔;没有黑板,就用沙盘学写字。当然更无明亮的教室和课桌。就在大树下,山坡上当成学习的课堂,大多数都成为能文能武的革命战士,今天学习环境这样好,不好好学能对得起家人和祖国的培育吗?

  这些话也许是多余的,但多余的话说多了会堆成一种关爱、一种叮咛和希望,我的希望也是千千万万父母的希望,写至此,止不住的两行热泪模糊了我的双眼,泪水仍然模糊不了我看南泥湾的一草一木,看一个个红军战士的身影和他们创造的奇迹!

  看看和奇迹共存的成果吧!到1944年底,仅用3年时间,三五九旅战士们就开荒种田26万亩,年产粮食900多万斤,在山崖打窑洞1048孔,依山而建的新房舍600多间,不仅实现了粮食自给,每年还上交300多万公斤。另外,在这些窑洞和房子里,还出现了制鞋厂、纺织厂,木工生产加工厂等,饲养的牛羊猪鸡鸭更是不计其数。

  朱总司令看到部下把南泥湾建设得这样好,随于1942年夏天,邀谢觉哉、徐特立、吴玉章等一同观看南泥湾,他还写下“游南泥湾”的诗词。江南好,不就是“南泥湾”歌声里的“陕北好江南”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