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邻居金宝大哥

我的邻居金宝大哥

  在我的老屋东原来有一位多年的老邻居,名叫金宝。金宝五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了,撇下年幼的孩子和母亲相依为命,一老一少,支着门头,朝朝暮暮,风来雨去,日子过得不堪重负,捉襟见肘。

  金宝,这个名字是出生时父亲给他起的。父以子贵,也是希望孩子将来金银满堂,珠宝满屋,大富大贵,光宗耀祖。金宝一出生就眉清目秀,双皮瞪眼,讨人喜欢。都说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男孩也不例外。十七八岁时,小伙出落得风流倜傥,英姿飒爽,可谓一表人才,在村里是人见人慕的数一数二的好青年。

  因为我俩的年岁相差不大,他大我5岁。小时候邻里的一些半壮小子都跟着他在一起玩耍,金宝俨然成了一个自然领袖。在村东不远处有一座庙宇叫兴隆庵,因为50年代初庙里的泥胎都被拉到前面戏台前的小河里了,屋里放了全村放在那里的满满一屋子寿货(棺材)。他领着我们在庙里趴老虎,撵陪,捉迷藏,玩耍。小孩子心诚似水,胆大如牛,也不害怕,就趴在棺材里躲着等同伴寻找。有时候领着我们到北面荆山脚下刨扫帚棵子来家晒干给母亲烧火做饭。在山坡上比赛谁扔石头远,滚石头高,上树掏鸟蛋,拆鸟窝,捉蟹子,捉土元,玩得花样是层出不穷,几年下来一直都是这样。

  时光荏苒,岁月匆匆。玩耍的好时候到头了,我们也到了该上学的年龄了,他也好到社里干活了。社会在不断进步,人的思想观念也在产生变化。金宝后来就好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二十多岁的青年小伙子,在生产队还不是一个挣10分的好劳力?可是,他怕劳累,怕出力,不想参加劳动,母亲也拿他没法。家里不知从什么地方托人要了一个狗子,他整天游手好闲,吊儿郎当,好吃懒做,在家训练狗子。你还别说,在他的精心有素训练下,那只通人性的小狗,很懂主人的意图,听话听训,配合,善解人意,非常配合。跑啊,跳啊,跃啊,打滚啊,叼东西,咬东西,样样精通,像一个警犬一样。他无所事事,整天拿着一只短笛,不着调的一路吹着,领着狗子上山撵兔子,因为他没经师,又不识乐谱,根本吹不出一首像模像样的歌曲来,吹的老是一个音调:嗦 啦 哆 ,嗦 啦 哆,不厌其烦地重复着,所以大家给他起了一个有趣的数字雅号,叫5 6 1。上山捉着兔子回家炖着萝卜块,就着兔子肉喝上点小酒,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二两上头,迷迷糊糊,醉醉醺醺,什么事也不想,倒头便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说他懒吧,其实也不然,他爱好打洞,可能是响应了毛主席“深挖痛,广积粮,不称霸”的号召吧。在自家房屋东边一个土堰下,就着地势挖了一个大洞,干什么呢?养猪。普通家庭养猪都是先垒猪圈,铺圈,搭盖,上瓦。他不然,省了这些工序,猪直接钻到洞里就行了,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倒也实惠实际。他不但挖洞养猪,而且把家中的4间房地下都挖空了,把泥用辘轳一点一点的挽上来。地下横一道弯,竖一道坎,一个洞连一个洞,一个井连一个井,上下好几层,用锤砸上石块,外面抹上水泥,坚固耐用,万无一失。放菜的,搁粮的,堆放物品的空间都有了,井井有序。他那个地下室,别具一格,设计得精致,别异,新颖,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大家都下去参观。我也曾冒险下去看了一下,果不其然,名副其实,确实宽敞实用,别有洞天。

  金宝比较精明,挖洞挖出了经验,一举多得。他把挖出的泥沙,用车推上河摇簸淘金,因为我们这里的地下含金量很高。他上山总是带着短笛,背着书包,里面放着锤子,钻子,还有一个高倍放大镜。因为他前段时间曾跟着到我们村勘探的地质队一块上山找火石线勘探金子来,所以知道什么样的地层里含有金子。他探测金子技术高超,很有拿手,十有八九开矿必产黄金。人怕出名猪怕壮,他在本地是出了名的探矿大咖,很多淘金队高工资聘请他当技术员。他也不负所望,给人家勘探指导,打洞挖井,生产了很多的金子,获得了极高的声誉。前些年,在莱山街道的董家庄村,北陈家疃村开挖金矿,在那里可是出了大量的黄金,一锨下去明黄黄,金灿灿,让你目不暇,喜不自禁。你想当时出了多少黄金,收入了多少钱款,据说一铁锨沙子就能买300元钱。这是名不虚传,家喻户晓的事实。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人的一生变化很大,是随着经济基逐步蜕变的。金宝后来靠淘金发家了,吃香的喝辣的,出入车接车送,被人吹捧的天花乱坠,飘飘然不知所以然。人前人后,吆五喝六,一天三顿饭吃喝住在饭店里。金宝这个人虚荣心强,很爱显摆,手上戴着金扳子,金镏子,脖子上挂着金项链,衣服布袋里每天总装着一些大金块,大金疙瘩,走在人堆里就喜欢拿出来显摆炫耀。

  人生在世,坎坎坷坷,起起伏伏,跌跌落落。可惜,好景不长。金宝他一生未娶老婆,身边连个说话的亲人都没有,他的金子都被身边一些不三不四的女人骗去了。最后落的两手空空,身无分文,连饭都吃不上了。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一辈子酷爱采金打洞的金宝,想不到,七十三岁那年的秋天,静悄悄地连病带饿死在家中的地洞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