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机关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2020 年机关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一、目前党建工作形势 二、我局机关党建工作开展情况 (一)压实党建主体责任,以标准化建设固本强基 (二)抓好“三会一课”,以严实标准促队伍素质提升 (三)树立鲜明导向,以抓党建促业务工作机制建立 三、存在问题分析 四、下一步工作谋划

 根据会议安排,通过深入调研我局机关党建工作,对目前党建工作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明年的党建工作进行了细致谋划。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目前党建工作形势 党的十九大首次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强调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项建设,将党的政治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从国家层面来看,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央和国家机关推进党的政治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中央和国家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不懈推进党的政治建设。从省市层面来看,今年,省委组织部将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进行推进。市委组织部按照“工作到支部,督查抓落实”的工作要求,

  每月开展督查和暗访,每季度开展观摩评比,督促落实基层党建重点任务,党建工作压力进一步传导到了基层。从我们县上来看,今年相继召开了全县基层党建重点任务推进会暨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部署启动会和全县党的建设工作暨组织工作推进会,举办了全县党员管理业务培训班,压实靠牢党建工作任务。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这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部关于党支部工作的基础主干法规,法规一个严字贯穿始终,对党员严、对组织生活严、对支部建设从严。由此可见,要进一步加强机关党建工作重要性认识,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二、我局机关党建工作开展情况 我局机关党建工作在县委组织部和县直机关工委的精心指导下,局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以党支部建设标准化为抓手,提高政治站位,聚焦主责主业,强化担当作为,全面提升新形势下党建工作水平,以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为目标,强化党内制度落实和载体创新,使审计业务在党建工作统领下高效运行、快速发展,实现了凝聚合力双向提升。

 (一)压实党建主体责任,以标准化建设固本强基 一是党建主体责任落实到位。局党组把机关党建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知责、明责,支部书记深入支部抓支部工作,推动党建重点任务落实,年初以签订综合目标责任书的形式,层层明确党建责任,确保了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党组会议经常研究党建工作,党支部定期向党员大会做工作汇报,党建阵地建设和活动经费足额保障,明确党务分管领导和党务干部,扎实推进工作任务落实。二是党支部组织力得到提升。根据支部工作需要补选、增选了x名支委委员,选

  优配强了支部班子成员,做到结构合理、职责明确;以党员领导分管股室为基础,合理划分党小组,小组内开展结对帮带,提升审计能力;以保障“三会一课”和廉政防控责任落实为重点,修改完善审计组临时党支部管理办法,强化外派审计组临时党支部职能,战斗堡垒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三是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扎实推进。制定了《中共审计局党支部开展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推进方案》,根据《xx省党和国家机关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手册》,对照机关党支部标准化建设6个方面,27条标准,对标对表查缺补漏,规范了党支部各项日常工作流程,分板块归类整理党建资料,多角度多方位对党建工作做了细致的归纳,对规范开展的工作以制度的形式进行固化,修订完善了《党员发展制度》《党支部谈心谈话制度》《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制度》《主题党日制度》等制度,使党建工作有章可循,保证了党内生活的严肃性,为发挥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奠定了基础。

 (二)抓好“三会一课”,以 严实标准促队伍素质提升 一是高度重视党内制度落实,依照《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支部通过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主题党日等制度,增强了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目前已召开党员大会x次,支委会x次,上专题党课x次;开展组织生活会x次,民主评议党员x次,主题党日活动x次。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为目标,采取集体研讨、个人自学、专题调研、专家辅导等方式,开展切实有效的学习教育,全年开展集体学习x次,专题研讨x次,规范填写《党支部工作手册》、《党员记实手册》,全程记实党支部及党员活动;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在局机关打造了 2 个高标准党建阵地,提升了党员教育管理水平。二是结合 xx 主题

  教育,把“实”作为着力点,以举办专题辅导讲座、组织参加警示教育基地、开展结对帮扶共建、党员进社区活动和向韩玉民等先进典型学习等系列活动,开展弘扬“铁人精神”主题实践活动,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践行发扬瓜州审计精神,积极在审计项目中主动担当作为,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争创“文明股室”,争当“先锋党员”。20xx 年 x 名党员领导被评为全市优秀党员,x 名党员领导被评为全市审计机关“十佳”审计能手,x 名党员被局机关评为“五手一师一典范”。

 (三)树立鲜明导向,以抓党建促业务工作机制建立 牢固树立抓党建就是讲政治、抓党建就是抓队伍、抓党建就是推动业务工作的理念,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找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结合点,明确“1235”党建工作思路,创新党建载体,打造了“党建+先锋引领”、“党建+精品项目”、“党建+创新突破”、“党建+文明创建”的“党建+”模式,把党建工作融入审计业务,推动审计工作创新发展。一是每周一次专题理论学习,强化理论武装。局党组通过制定每月理论学习安排表,每周开展1次集中理论学习,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党章党规和全国、省市县重要会议精神及领导讲话作为“必修课”,引导党员筑牢 “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坚定理想信念、对党忠诚体现在做好本职工作上,推动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二是每月一次“主题党日”活动,增强了党支部活力。按照党支部建设标准化的要求,形成了《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规范》,支部主题党日在规定动作基础上,与审计机关的特点和工作实际相结合,创新形式、丰富内容,通过学习研讨、红色教育、廉政教育、志愿服务、扶贫攻坚、业务培训、岗位比武、文体活动等形式和红西路

  军安西战役纪念馆、廉政教育基地、义务植树、学习“铁人精神”等实践载体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增强了党组织活力,锤炼了党员党性修养,强化了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三是每月开展总结点评,促进了党员干部作风转变。每年将党建、审计业务、审计宣传等工作任务目标按月进行分解,每月月初制定工作安排表,明确责任领导、责任人员、完成时限和具体要求。月末晾晒成绩单,进行总结、分析和点评,督促党员干部尽职尽责,扎实推进审计各项任务。四是每年开展评优树模,营造了干事创业氛围。党组为充分发挥身边典型和先进的示范、带动作用,每年开展一次先进股室、先进工作者、优秀新人、道德模范和审计能手及优秀审计项目评选活动,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形成了像徐凤、张建霞等优秀党员为代表的先进典型,使职工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营造了比学赶超、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

 三、存在问题分析 目前,我局党建工作在坚持以往好的做法基础上,按照从严治党要求和上级党组织的安排部署,扎实推进各项任务落实,但以“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的标准看,还存在四个方面的差距。

 一是党建工作的特色还不突出。我局作为党员人数较多的县直部门,在班子建设、队伍建设、作风建设、工作业绩等方面都走在全县前列,各项成绩的取得是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的结果。但是,面对审计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时期党的建设总要求,局机关党建工作按部就班开展,没有创新点和特色经验做法,党建品牌不突出,需要进一步细化党建工作措施,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结合审计机关实际抓党建工作的特色还不鲜明,党建工作巨大的影响力和推动力还有待于加强。

  二是党员管理还有差距。一方面在新时期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的大背景下,日常个别党员埋头审计业务,在工作中很少接触党建工作,看不到党建工作在单位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党建工作是机关党务干部的任务,对党建相关工作存在事不关己的思想,缺乏责任感,党内活动被动参与的多,主动建言献策的少。另一方面党建载体作用发挥不够,比如“五好先锋示范岗”、“双评双比”两个重要载体,在实际用运中经常专注于做资料,在真评、真比上还没有做到位,在建立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引导党员在本职岗位上主动亮身份、做承诺、树形象,自觉主动奉献、务实担当和对标先进、比学赶超方面还有欠缺。

 三是党建宣传教育工作还存在短板。一方面优秀典型培树方面做得还不够,对审计一线党员先进事迹的挖掘、总结、宣传不到位,向外缺少可宣传推出的典型,向内缺少党员可学习的身边模范,不能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在队伍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另一方面党务干部工作能力不够强,党员思想教育工作仅仅停留在简单的说教上,缺乏凝聚力与吸引力,同时,对机关抓党建促审计的经验做法以及取得的突出工作成效总结不出来,没有形成全面系统的党建工作模式,党组织的影响力受到制约。

 四是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还不够。目前,通过党支部建设标准化的推进,党内制度执行和党员管理日趋规范,提升党建工作水平推动审计工作创新发展是一个新的课题。怎样以党建强业务,以审计促党建,发挥好党建的最大效应,引导审计干部锻造优良作风、激发个人动能,自觉在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形成共识、凝心聚力、迎难而上,确保各项任务目标的顺利实现,做好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工作,在这方面还需要继续探索和推进。

 四、下一步工作谋划

  在下一步工作中,要高站位谋划机关党建工作,按照《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和xx省党和国家机关党支部标准化建设要求,在推进党建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基础上,瞄准党建工作短板和不足,从解决影响和制约审计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抓起,强化党建工作措施,提升党组织的组织力和领导力,建立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长效机制,打造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互促共进的新模式,使党建工作的效果真正“看得到、摸得着、有实效”。

 要聚焦打造机关党建品牌,提升党建工作水平,着力创建“两高一常态”服务型党组织,即:高素质审计队伍、高质量审计成果、推进监督服务常态化。建设信念坚定、业务精通、作风务实、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坚持监督和服务并重的原则,寓服务于监督之中,善于从完善相关体制机制方面提出审计建议,创造高质量审计成果;准确把握“三个区分开来”,更好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大力开展文明审计,推进监督服务常态化。同时,要深入开展“五好先锋示范岗”创建评选活动,通过“评绩效、比能力,评素质、比作风”双评双比,提升机关服务效能,助力打造“公信审计”党建品牌。

 一是进一步发挥党组织的引领推广作用,实现党建带业务。坚持党建和审计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上核心作用和业务上保障作用,使党建品牌辐射作用向各个层面不断延伸。把党建工作的组织资源、组织优势、组织活力转化为推动工作发展的动力,促进审计项目的实施,做到党组织建设与审计项目进点同步展开,支部工作与审计项目同步实施,党建成效与审计成果同步总结,达到党建工作成效和审计项目成果相互促进、共同提升的目的。

 二是进一步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实现党员带干部。党员作用发挥的

  好,其他干部就会跟着学,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会得到充分调动,就会把全部的精力凝聚到认真履职履责,发展审计事业这个中心任务上来。因此,在实施审计项目时,要统筹安排审计人员,实行党员与非党员搭配。让党员带头服务项目、带头担任项目主审、带头啃业务“硬骨头”、带头作出“精品项目”,更好地展示党员的良好形象,增强在机关干部中的凝聚力、号召力,有效推动各项审计工作的开展。

 三是进一步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实现党风带作风。领导干部是作风建设的“风向标”。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重大审计项目要亲自担任组长,碰到审计中的问题,要亲自深入一线协调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在干部职工中的凝聚力、感召力,带动整个机关形成你追我赶、共同进步的良好工作氛围,真正把机关党建品牌创建的过程转化为推动中心工作、服务基层群众、转变机关作风、提升单位形象的过程。

 四是进一步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实现先进带后进。深入开展先进典型培树工作,全面展示审计一线党员干部的风采,激发审计干部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浓厚氛围。积极总结提炼典型的先进事迹,深入挖掘其工作、生活和学习中的闪光点和精神内涵,从可信、可学、可复制的角度开展宣传策划,并向上级党组织推荐、宣传,进一步提升党组织的影响力。

  加强党内监督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 专题党课

 同志们:

 今天我以《加强党内监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为题,给大家共同交流一下加强党内监督的有关问题。党内监督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程,内涵十分丰富。下面,我主要从党内监督的发展历程、党内监督的内容和特点、充分把握党内监督、如何落实党内监督等四个方面,和大家谈一些看法和意见。

 一、党内监督的发展历程 党内监督,就是党员之间、党组织之间、党组织与党员之间依据党章和其他重要的党内法规相互监察、相互督促的活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就新形势下加强党内监督作出顶层设计,是规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内监督的基本法规。长期执政条件下,党要实现肩负的历史使命,带领人民坚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不断强化自身监督,始终保持赤诚初心和旺盛斗志。关于党内监督的重要意义,这里就不再多讲,下面,我重点讲一下党内监督的发展历程,使同志们有个清晰的认识,希望大家能够站在政治和历史的高度来充分认识党内监督。

 (一)国外党内监督的发展变化 党内监督的思想,早在 1847 年 6 月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世界上第一个共

  产党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时就被提出来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第四十二条规定:“为了盟的利益必须对被暂令离盟者,被开除盟籍者和可疑者加以监视,使他们不能为害。”其中“监视”一词,就是监督的意思。1864 年,马克思在为国际工人协会(简称第一国际)撰写的章程和条例中,强调了总委员会具有一个基本功能,即“加以干预时能一致行动”的党内监督功能。国际工人协会关于“加以干预”的党内监督思想和功能,与共产主义者同盟所作的“加以监视”规定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到了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的列宁时期,党内监督成为一项重要的制度设计并得到广泛、有效贯彻执行。苏共党章规定,中央委员会要“建立党的各种机关并领导它们的活动”。1917 年 7 月,苏共建立了中央检查委员会。中央检查委员会在中央委员会领导之下,监督党的中央机关是否迅速和正确地处理事务,中央书记处是否正常地进行工作等。由于中央检查委员会还只是隶属于中央委员会的一个内设机关,不可能有效地对整个党中央特别是对党的高层领导实行检查监督。因此,列宁在1920年9月苏共九大上决定,“成立一个同中央委员会平行的监察委员会”,并提出“由党内最有修养、最有经验、最大公无私并能够严格执行党的纪律的同志组成”。1921年3月,苏共十大专门作出《关于监察委员会的决定》。监察委员会分中央、区域和省三级,分别与本级党的委员会平行行使职权,并向本级党的代表大会负责。1922年3月,苏共十一大又进一步制定了《监察委员会条例》,强化了监察委员会的独立性和至高无上的监察职能。

 除了党的监督机关外,在苏联国家机构中也设有政府的监督机关。1917年11 月,在苏维埃政权建立后设立的 3 个人民委员部中就有国家监察部。1920

  年 2 月,国家监察部改组为工农检查院,并在 1923 年 4 月召开的苏共十二大上成立了工农检查院和中央监察委员会的联合机关。中央监察委员会和工农检查院两家合署办公,开创了一种新的监督模式,可以同时加强对党政工作及其党政干部的监督。在列宁执政期间,得益于强有力的权力监督,尽管政治险象环生,苏联“经历了世界上从来没有过的灾难、贫困、牺牲”,但苏共党内民主生机勃勃、民主监督与民主决策有力有效,并取得了夺取政权、保住政权、巩固政权的一系列胜利。

 斯大林成为领导人后,苏共党的监督委员会的职能逐渐缩小,独立性也逐渐丧失。苏共十七大把党的中央监察委员会归属中央委员会领导,这在领导体制上局限了对党的执行机关本身及其领导人实行有效的监督。同时,为了集权的需要,斯大林对列宁创设的监督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变,逐步建立、发展起一整套权力高度集中的党内监督运作机制,党内监督机制中的“集中”功能被极端强化,而监督本义上的“民主”功能则被极端弱化,由此给苏共乃至其他国家工人阶级执政党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

 斯大林之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等苏共领导人深刻感受到苏共政治运行中的严重问题,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并未把完善党内监督机制积极有效地向前推进,导致在苏共党内和苏联社会上贪污腐败、以权谋私成了普遍现象。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虽然从形式上恢复了列宁时期的监督体制,但此时苏共的威信严重下降,已无法对国家实施有效的领导,监督体制也已无法发挥任何作用。1991年戈尔巴乔夫建议苏共自行解散,这一建议被苏共中央书记处接受,苏共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消失了。

 苏联共产党 1898 年 3 月成立,1917 年 11 月开始执政,最多时拥有 2000

  万名党员,但却于1991年12月丧失政权,同时苏联解体。这与苏联共产党由早期注重加强党内监督,到后来党内监督制度不断弱化乃至于形同虚设的嬗变,造成干部任用失去监察、领袖专断司空见惯、个人崇拜蔚然成风、官僚特权阶层逐步形成不无关系。惨痛教训令人警醒。

 ( 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的发展历史 回顾我们党的历史,可以清楚看到,党内监督是我党一贯高度重视的政治任务,并与党的建设一直相伴相随。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共15条,其中关于党内监督的规定就有2条:“工人、农民、士兵和学生的地方组织中的党员人数多时,可以派他们到其他地区去工作,但是一定要受地方执行委员会的最严格的监督”,“地方委员会的财务、活动和政策,应受中央执行委员会的监督”。1927 年,党的五大建立了中央监察委员会,这是第一个党内监督专门机构。1945年,党的七大党章专列“党的监督机关”一章,明确党员的监督权利,并具体规定了各级监察委员会产生的办法、任务和职权。延安整风时期,我们党创立的“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和“团结—批评—团结”公式,已成为党内监督的有效方法之一。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民主集中制、批评和自我批评、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等党内监督思想和制度,为党执政后开展党内监督打下了坚实基础。

 我们党夺取政权在全国执政后,更加重视党内监督作用的发挥。1949年11月,建国后的第一个月,党中央就作出《关于成立中央及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党的纪律检查机构和制度。1955 年 3 月,党的全国代表会议通过了《关于成立党的中央和地方监察委员会的决议》,决定将纪律检查委员会改为监察委员会,加强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执行党的

  路线、政策的监督工作,特别是加强对高级干部的监督工作。1956年9月,党的八大确定了监察委员会“双重领导体制”。1962 年 9 月,党的八届十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强党的监察机关的决定》。同年,邓小平同志作出“对领导人最重要的监督来自党委会本身”的重要论断,并在1980年更加深刻地提出,“最重要的是要有专门的机构进行铁面无私的监督检查”。这“两个最重要”的论断,使全党对党内监督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开始探索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党内监督的方式方法。1978 年 12 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选举产生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为党内监督工作奠定了重要组织基础。1982年党的十二大党章重新恢复了“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的规定,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产生办法、设置、职权、任务等都作出了新的规定。2003 年 12 月,党中央制定和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制定的第一部党内监督条例,成为党内监督制度建设的里程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探索党长期执政条件下强化党内监督的有效途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明确了党内监督的性质、地位、作用和制度措施,为新时期的党内监督指明了方向。党中央注重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中央政治局带头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每年召开民主生活会进行党性分析,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加强内部监督。同时,不断创新党内监督制度和方式,加强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特别是党委监督和纪委监督,推进巡视全覆盖和派驻全覆盖,修订颁布《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党内法规制度,试点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等,不断增强党内监督实效;党的十

  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新形势下加强党内监督提供了顶层设计,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规范党内监督提供了基本法规,将党内监督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正因为一贯重视党内监督,我们党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战斗力,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对此,大家一定要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切实增强“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以持之以恒的决心和行动强化党内监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