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施工工艺标准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施工工艺标准 (QB-CNCEC JO10115-2004)

 1

 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处理采用夯实水泥土桩的工程。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要求 2.1.1

 土料:土料中有机质含量不得超过 5%,不得含有冻土或膨胀土,使用时应过 10~20mm 的筛。

 2.1.2

 混合料:

 根据室内配比试验,针对现场地基土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混合料含水量应满足土料的最优含水量 Wop,允许偏差不大于±2%,土料与水泥应拌合均匀,水泥用量不得少于按混合料配比试验确定的重量。

 2.2

 主要工机具 2.2.1

 成孔设备

 0.6t 或 1.2t 柴油打桩机或自制锤击式打桩机,亦可选用洛阳铲,冲机钻机。

 2.2.2

 夯实设备 卷扬机、提升式夯实机或偏心轮类杆式夯实机。

 2.3

 作业条件 2.3.1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基础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齐全。

 2.3.2

 建筑场地地面上,地下及高空所有障碍物清除完毕,现场符合“三通一平”的施工条件。

 2.3.3

 据轴线控制桩及水准基点桩已经设置并编号,且经复核,桩孔位置已经放线并标识桩位。

 2.3.4

 已进行成孔,夯填工艺和挤密效果试验,确定有关的施工工艺参数(分层填料厚度,夯击次数和夯实后的干密度,打桩次序),并对试桩进行了测试,承载力、挤密效果等符合设计要求。

 2.4

 作业人员 2.4.1

 主要作业人员:机械操作人员、壮工。

 2.4.2

 施工机具应由专人负责使用和维护,大、中型机械特殊机具需执证上岗,操作者须经培训后,执有效的合格证书可操作。主要作业人员已经过安全培训,并接受了施工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

 3

 施工工艺 3.1

 工艺流程

 就

 位 成

 孔 孔底夯实 夯填桩孔 提升钻具、移至下一根桩

 3.2

 操作工艺 3.2.1

 成孔:夯实水泥土桩的施工,应按设计要求选用成桩工艺,挤土成孔可选用沉管,冲击等方法,非挤土成孔可选用洛阳铲、螺旋钻等方法。

 3.2.2

 材料搅拌:根据室内配比试验,针对现场地基土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混合料含水量应满足土料的最优含水量 Wop,允许偏差不大于±2%,土料与水泥应拌合均匀,水泥用量不得少于按混合料配比试验确定的重量。

 3.2.3

 夯填:夯填桩孔时,宜选用机械夯实,分段夯填时,夯锤的落距和填料厚度应根据现场试验确定,混合料的压实系数不应小于 0.93。

 孔内填料前孔底必须夯实,桩顶夯填高度应大于设计桩顶标高 200~300mm。

 4

 质量标准 4.1

 主控项目及一般项目

 4.1.1 水泥及夯实用土料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4.1.2 施工中应检查孔位、孔深、孔径、水泥和土的配比、混合料含水量等。

 4.1.3 施工结束后,应对桩质量及复合地基承载力做检验,褥垫层应检查其夯实填度。

 4.1.4 夯实水泥土桩的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下表规定。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质量检验标准 项 序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检查方法 单位 数值 主控项目 1 桩径 mm -20 用钢尺量 2 桩长 mm +500 测桩机深度 3 桩体干密度 设计要求 现场取样检查 4 地基承载力 设计要求 按规定办法 一般项目 1 土料有机质含量 % ≤5 焙烧法 2 含水量(与最优含水量比)

 % ±2 烘干法 3 土料粒径 mm ≤20 筛分法 4 桩位偏差 满堂布桩≤0.40D 条基布桩≤0.25D 用钢尺量,D 为桩径 5 水泥质量 设计要求 查产品合格证书或抽样送检 6 桩孔垂直度 % ≤1.5 用经纬仪测桩管 7 褥垫层夯填度 ≤0.9 用钢尺量 4.2

 特殊工艺或关键控制点的控制

 特殊工艺或关键控制点的控制 序号 关键控制点 控

  制

 措

 施 1 桩径、搅拌的均匀性 成桩 7d 后,采用浅部开挖桩头,检查 2

 桩径、搅拌的均匀性 成桩 3d 内,用轻型动力触探(N10)检查每米桩身的均匀性。

 3 承载力 进行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单桩载荷试验 4.3

 质量记录 4.3.1

 水泥的出厂合格证及复检证明; 4.3.2

 试桩施工记录、检验报告; 4.3.3

 施工记录; 4.3.4

 施工布置示意图。

 5

 施工注意事项 5.1

 邻桩孔颈缩或坍孔:

 夯实水泥土桩应打一孔填孔,若夯填速度较慢,宜采用间隔打法,以免因振动,挤压造成邻桩孔颈缩或坍孔。

 5.2

 地基土与勘察资料不符:

 施工过程中,应有专人监测成孔及回填夯实的质量,并作好施工记录,如发现地基土质与勘察资料不符时,应查明情况,采取有效处理措施。

 6

 成品保护 6.0.1

 基础底面以上应预留 0.7~1.0m 厚的土层,待施工结束后,将表层挤松的土挖除,或分层夯压夯实后,立进下道工序施工。

 6.0.2

 雨季或冬季施工,应采取防雨,防冻措施,防止水泥料受雨水淋湿或冻结。

 7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7.1

 施工过程危害及控制措施 施工过程危害及控制措施 序号 作业活动 危险源 控 制 措 施 1 现场管理 人员伤害 成孔时,距振动锤,落距,冲击锤 6m范围内,不得有人员走动或进行其他作业 2 桩机成孔 人员伤亡或设备损坏 振动或锤击沉桩机,冲击机操作时,应安放平稳,防止成孔时,突然倾倒或锤头突然下落,造成人员伤亡或设备损坏

 3 桩架装拆 高空坠落 在桩架上装拆维修机件进行高空作业时,必须系安全带 4 成孔 人员或物件掉入孔内 已成的孔尚未填夯灰土前,应加盖板,以免人员或物件掉入孔内。

 注:表中内容仅供参考,现场应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辩识。

 7.2

 环境因素辩识及控制措施 环境因素辩识及控制措施 序号 作业活动 环境因素 控制措施 1 水泥进场、垃圾出场 扬尘 水泥运输表面覆盖 建筑垃圾运输表面覆盖 道路要经常维护和洒水,防止造成粉尘污染 2 现场清理 建筑垃圾 施工现场应设合格的卫生环保设施,施工垃圾集 中分类堆放,严禁垃圾随意堆放和抛撒 3 机械使用 废油 施工现场使用和维修机械时,应有防滴漏措施,严禁将机油等滴漏于地表,造成土地污染 注:表中内容仅供参考,现场应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辩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