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烟火什么意思 曾瑞《烟火人间》读后感1500字

  曾瑞《烟火人间》读后感1500字

  原创: 风波

  江湖儿女,相聚在烟火人间。因为喜欢野夫老师的《乡关何处》,关注了公众号《苍山夜语》,进而有幸读到作者的《烟火人间》。作者曾瑞,看书本介绍说年龄、身世竟与我相仿,85后,"平民""草根"出身,令我有一种想接近的欲望。作者出身于湖北恩施大山深处世代务农的家族,而我也是出生在江西北部偏远的山沟沟,祖先往上数几辈都没有读书人。从小就被老一辈灌输了"走出大山"的理想,都渴望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的确,读书是改变了我们的命运,作者通过阅读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完成了对文学的好奇启蒙,通过阅读周国平、佛洛依德等哲学著作确立了自己的文学道路,完成自救之路,走出了大山(粗略印象,不当之处请见谅)。而我则是通过循规蹈矩的中考、高考、研究生入学等一系列的应试教育考试,拿到了改变命运的敲门砖。在外多年,涉世已深,触动灵魂的却不多。《烟火人间》这本书的三部曲,《失踪的童年》、《远去的故乡》、《何处是归程》都写出了在外漂泊的游子心声。

  从收到快递到读完本书,我用了一周的时间。在工作之余,闲暇细读掩卷,身心得到放松,灵魂受到冲击。首先是本书聚集了对底层农民工群体命运的关注。每个年代都有它特定的时代背景,《烟火人间》作者描写的85后出生的这一代人的在外求学、出门打工等场景,于我来说都不陌生。我父亲是地道的农民工,90年代开始前往广东汕头等地打工维生,每月600-800块的工资,相对于种田来说是一大笔收入,托起整个家庭的全部希望。而我的同辈人,没能通过高考读大学的,基本上都走上了外出打工之路,有的去温州鞋厂,有的去广东建筑工地当小工。国家城市建设十多年,离不开2.5亿农民工辛勤汗水。社会上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媒体人士都在呼吁。包括最近揭露明星阴阳合同的崔永元崔老师,多次用他的实际行动关心关注着农民工这个特殊的群体。对于这一群体,尤为让我关注的是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呼吁了这么多年可谓竭尽全力,但收获甚微。谈到打工潮,作者《烟火人间》中多次提及的现象,看到作者父亲、弟弟、堂兄、表弟都是出门在外打工的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想到自己家中的亲人,命运有时候是这样相似,又是这样不同。我父亲,包括我弟弟,在外打工受到的不公平待遇,我为他们感到愤怒,又为自己感到无能为力。我能做的仅仅是努力摆脱这个身份而已。

  本书发人深思的还有读书人的使命问题。在《烟火人间》中我看到了作者满怀江湖理想的文人形象,情义重如山,那么多亲戚朋友,都需要去关心关怀关爱。从意外身亡他乡的表弟,到远嫁苏州镇湖的幺姨。从疯癫的二伯到寻死的幺叔,从他的文字里都读出了深沉的感情,或悲痛,或追忆,或思念,或祝福。江湖儿女多挂牵,大山深处亲人朋友的命运尤其令他牵挂。作者身在江湖,刀剑如梦,(www.fwsir.com)文笔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无论是否稳当,终究是有一技傍身。而大山深处的亲人们,那些没有独立思考判断能力的农民,如何面对江湖风云变幻,如何在时代大潮中始终看清楚自己的方向,令人堪忧。面对汹涌的时代大潮,面对家乡亲人们错愕的命运,他并不甘心只做一个旁观者。虽然作者不曾在当地任一官半职,但对当地政治生态,官方的作为都是有所关注,为帮村民修路而写请愿书,用实际行动帮助村民维护自己权益,赢得了村民对读书人社会责任担当的认可,为读书人树立了榜样,又有古代侠者风范。

  最后,本书饱含了作者对自己家族亲人的真情告白。带有感情的细节的描写最能打动人心。父亲到学校给生活费,质朴而谦卑,毫无在家那种教训的威严,离去的背影让人心酸。让我想起朱自清的《背影》,两种不同性格的父爱;偶然一次的回家,看到母亲在扔石头,哐当哐当,勾着身子,白发已爬满额头,身材臃肿的像男人一样,农村妇女的辛勤,卖命干活的场景令人动容。女本柔弱,为母则刚。这是真实感情的表达,看到之后鼻子很难不酸。

  看完书,触动很大,提笔以记。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这么多江湖儿女,跟我一样的经历,一样的身世,或为谋生或为理想,机缘巧合之下,走上了不同的路。作为小人物,我并不孤单。作者笔下的生活,亲戚朋友的命运,看着都那么熟悉,似曾相识。感谢作者,用他的文笔,他满腔的真情和热血,为穷苦出身的江湖儿女,书写活着的证明、传世的篇章。让世人了解到还有这样一群人在底层挣扎,尽管苟且而卑微,但绝不放弃希望。因为活着的意义或许就是活着本身,希望我们都能好好的活着,有缘相聚在这烟火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