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工业研究院介绍

航空工业研究院介绍 本文关键词:研究院,航空工业,介绍

航空工业研究院介绍 本文简介: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基础技术研究院各成员单位简介1.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301所)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简称301所),地处北京市朝阳区三元桥东畔,成立于1970年,现有员工1500余人,是从事国防技术基础工作的专业机构。研究所立足航空、服务国防、面向社会,服务的客户群涵盖政府、军队和各类高科

航空工业研究院介绍 本文内容: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基础技术研究院

各成员单位简介

1.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301所)

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简称301所),地处北京市朝阳区三元桥东畔,成立于1970年,现有员工1500余人,是从事国防技术基础工作的专业机构。研究所立足航空、服务国防、面向社会,服务的客户群涵盖政府、军队和各类高科技企业。中航工业综合所目前拥有2个国家级质量监督检验中心,4个部级(集团级)重点实验室,12个部级(集团级)授权委托技术研究、服务、鉴定(认证)中心,是近20个部级(集团级)技术服务支撑机构和技术管理挂靠或归口单位,成为标准化、适航性技术、质量工程技术、信息化、工业自动化、认证与展览等多专业协调发展的基础性、公益性、综合性研究所。

此外,我所金航数码公司是中航工业唯一兼具通用化与专业化的信息化技术支撑单位,并且我所在自控技术、数控机床、展览展示等行业内也具有一定的规模和优势。

我们事业发展的平台,就是您施展才华的舞台!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京顺路七号

北京市1665信箱人力资源部

邮编:100028

联系人:于老师

电话:010-84380095

接收简历网址:http://avichr.zhiye

.com

2.

中航工业北京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303所)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中航工业精密所、303所),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南苑东路5号,兴建于1961年,系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基础技术研究院所属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研究所,主要从事航空精密/超精密机电一体化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现有职工600余人,其中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近100人,建有精密制造技术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北京国防计量站1016校准室,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建所五十多年来,研究所在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与设备、惯导测试与运动仿真技术与设备、精密检测技术与设备、环境试验、特种加工技术与设备、数控三坐标测量技术与设备、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制造与测试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开发工作,共完成科研课题600余项,其中获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200余项、国家发明奖15项、国家科技进步奖8项、全国科学大会奖14项。目前,研究所已成为我国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的科研生产基地,具有很强的光、机、电、液等多学科综合研究开发能力,为航空、航天、汽车、船舶、机电、轻工、新型材料等行业提供了大量加工、检测设备和技术。

联系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苑东路5号

邮编:100076

联系人:曹老师

电话:

010-68380407

E-mail

[email protected]

3.

中航工业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304所)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航空304所)始建于1961年,是集计量测试科学技术研究、计量标准溯源与计量行业管理于一身的综合性技术研究所,同时也是国防科技工业第一计量测试研究中心。主要从事计量前沿技术、先进测试技术、特种传感技术研究,机载设备和传感器研发,计量标准、专用测试和控制设备、光机电一体化仪表生产,国家计量/测试标准制订及工业过程计量测试技术服务。

研究所现有职工500余人,其中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工程师等工程技术人员400余人;研究所设有长、热、力、电、惯性技术等5个研究室及光纤传感技术和发动机测试校准2个技术中心,拥有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一个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在深圳、厦门、天津、南京等地设有4个分支机构;建有国内一流的计量校准/检测实验室,拥有包括2项国家副基准在内的69项国防最高计量标准;先后同国外多家著名研究机构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与德国联邦物理技术研究院联合举办了五届中德计量学术会议,并向一些国家出口计量器具。

研究所具有的其它主要资质有:国家质检总局专项计量授权单位、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实验室、国防科技工业实验室认可委员会认可实验室、总装备部认可军用校准实验室、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单位、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资质认定实验室、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副理事长单位、全国计量器具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单位、全国振动冲击转速计量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秘书处挂靠单位、全国惯性技术计量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秘书处挂靠单位、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压力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国家计量器具型式评价单位、航空计量测试中心/航空工业节能监测中心、硕士学位授予权/博士后工作站。

址:北京1066信箱人力资源部

邮编:100095

联系人:葛老师

电话:

010-62459092

E-mail:

[email protected]

4.

中航工业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621所)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简称中航工业航材院)成立于1956年,是国内唯一面向航空,从事航空先进材料应用基础研究、材料研制与应用技术研究和工程化研究的综合性科研机构。

研究院主要从事飞机、发动机和直升机用先进材料、工艺、检测评价技术研究,具有高性能材料的小批量生产和高难度重要部件的研制与开发能力,承担着大量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和军民两用技术研发项目。

航材院研究范围涵盖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材料制备与工艺、材料性能检测/表征及评价、材料建模与工艺仿真等17个领域的60余个专业,并拥有一批国家级、省部级的实验室和技术中心,以及百慕高科、中航新材、中航伊萨、百慕合金、百慕合力等主要控股子公司。

航材院现有员工2000余名,其中中科院院士2名,工程院院士2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6名,511人才工程8名,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9名,博士生导师18名,国内知名材料专家和学术带头人100余人。设有研究生部和博士后流动站,具有多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

2012年,航材院实现收入超过38亿元,利润超过4亿元,实现了新的跨越式发展。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和谐有序,共同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实施“创新,凝聚,扩展”的发展战略,努力实现“引领航空材料技术,打造高新材料产业”的宏伟愿景,成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研究院!

热烈欢迎优秀学子加入航材院的大家庭!

地址:北京市81信箱33分箱

邮编:100095

联系人:

尚老师

电话:010—62496190

网申地址:http://biam.zhiye.com

5.

中航工业飞机强度研究所(623所)

中航工业飞机强度研究所位于陕西西安,是我国航空工业唯一的飞机结构强度研究中心和地面强度验证试验基地,具有代表国家对新研制飞机结构强度进行验证试验并给出结论的职能。主要开展飞机结构强度技术预先研究,为新机研制和改进、改型提供强度设计与分析关键技术和软件;面向全行业承担全尺寸飞机结构地面强度验证试验;通过动力试验为飞机颤振边界提供依据;进行飞机结构寿命与可靠性评定,提供试验数据与结论;制定和修改飞机强度地面验证试验标准和规范,并负责推广应用。

所内现设有飞机复合材料结构、动强度、航空噪声、热强度、气候环境适应性、航空发动机强度等10余个专业研究室,拥有国内规模最大、试验设备和测试技术最先进的飞机结构强度实验室,具有应用研究和试验紧密结合的优势。现有职工150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900余人,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近300人,国家级、部省级专家10余人,享受政府特贴专家30余人。建所以来,先后承担并完成了多项行业重点型号试验及预研课题,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40多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180余项,被授予“航空工业创建四十周年重大贡献单位”称号。目前,已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试验设施,一个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国家级飞机强度研究中心将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人们面前。

地址:西安市雁塔区电子二路86号

邮编:710065

联系人:闫老师

电话:

029-88268823

箱:[email protected]

6.

中航工业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625所)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地处CBD(中央商务区)边缘地带,交通便利,自然环境优美,人文气氛浓厚。

我所成立于1957年7月,是我国专门从事航空制造技术研究和工艺装备开发的综合性研究所,也是全国著名的机电产品技术开发中心。所有制形式为国有事业单位。迄今已建成一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两个行业重点实验室、三大行业工程中心,以及国防工业特种焊接技术研究应用中心、中航工业结构技术与制造中心,提高了技术成熟度和附加值,有力支撑了我国武器装备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所秉持中航工业集团公司“航空报国,强军富民”的宗旨,践行“敬业诚信,创新超越”的理念,树立“成为世界级的航空制造技术与装备研发中心”的愿景目标,肩负“引领航空制造技术,支撑武器型号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价值创造能力”使命,重视人才的吸引和培养,积极贯彻“重贤用能、人才为本”的理念,持续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努力为各方人才到我所工作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在“十二五”期间,我所拥有大量的预先研究、型号攻关课题和民品开发项目,急需各类有志之士加盟,我所将为您提供展示个人才华的平台。

址:北京市朝阳区八里桥北东军庄1号人力资源部

编:100024

联系人:王老师

话:010-85701259

E-mail

:[email protected]

7.

中航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626/627所)

中航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以下简称中航工业气动院)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2000年由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626所)和哈尔滨空气动力研究所(627所)合并组建。2009年成立中航工业气动院北京分院。现有职工800余人。

中航工业气动院是中航工业唯一的空气动力研究与试验机构,主要从事航空气动力基础研究、飞行器气动布局设计技术研究、CFD技术研究与应用、高低速风洞试验技术研究、风洞及风洞试验设备设计与制造。中航工业气动院承担各类航空、航天飞行器型号的高低速风洞试验任务,参与几乎所有重点飞机型号的研制工作。多年来,先后获得部级和国家科技进步奖100多项,被评为“中国航空工业重大贡献单位”。

为成为中国航空气动力研究发展的主要推动者、引领者和具有中国特色/国际知名的航空气动力专业研究机构,中航工业气动院先后与俄罗斯TsAGI、法国ONERA、意大利CIRA、德国DLR、德荷(DNW)、英国ARA、美国WMU、英国UoC、英国UoS及香港HKUST等国际知名气动力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联合开展一系列国际合作项目。

在中航工业“两融、三新、五化、万亿”的发展战略指引下,中航工业气动院紧紧围绕“一个愿景、两个体系、三种能力、四项基础”的发展思路,逐步实现了从单一试验验证者向集试验与CFD、研究与设计为一体的综合性气动力技术服务商的转变,为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一曼街2号

邮编:150001

联系人:楚老师

电话:0451-82516730

邮箱:[email protected]

8.

中航工业上海航空测控技术研究所(633所)

中航工业上海航空测控技术研究所(简称中航工业测控所)成立于1962年,隶属中航工业基础院,地处上海市松江区泗泾镇,主要从事航空故障诊断与预测、健康管理技术研究及应用,提供测试与保障装备研制,生产及技术服务。主要技术包括故障诊断与预测技术,健康管理技术,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保障性和综合保障技术,传感器技术,综合测试技术,测试性(验证)技术,维修性技术的研究应用,设有光、机、电制造中心,通过了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通过了AS91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取得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二级保密资格证,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装备承制单位资格,是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客户服务有限公司民用飞机维修工程研究中心协作单位、中国设备管理协会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开发中心。

承担多项国家高新工程、重点型号科研和生产任务,取得了丰硕成果,产品用于歼击机、运输机、轰炸机、直升机、无人机等多种飞行器,用户涉及航空、航天、电子等行业,取得80多项科研成果,60多项产品获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优秀产品奖和国防专利等荣誉。

研究所充分利用上海地缘优势,与中国商飞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已成为ARJ21、C919大型客机多个关键系统的唯一供应商、成为中国商飞的重要合作伙伴;另一方面,加强对外合作,与Rockwell

Collins、AD

Aerospace

Ltd等多家国外航空技术公司,在多个项目和关键技术领域成功开展国际合作。

所区总部位于上海市松江区,距人民广场27公里,虹桥机场12公里。北临机场,西接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南望松江大学城,东连上海市区。区域内自然风光秀美,景色怡人,江南水乡情调十分浓郁。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泗泾镇三祥路188号

邮编:201601

联系人:高老师

电话:021-67619666-1208

邮箱:[email protected]

9.中航工业济南特种结构研究(637所)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济南特种结构研究所始建于1970年,坐落在美丽的泉城—山东省济南市,是一个集科研、试制、批量生产为一体,设计、材料、工艺、测试设备完整配套的科研、生产实体,可承担国内外各种类型雷达天线罩的研发及批量生产,是国内唯一的高性能电磁窗专业化研究所

研究所拥有一流的复合材料生产净化厂房、雷达罩电性能测试系统、拥有先进的电厚度测量与校正设备、大型热压罐、预浸料制造设备、数控缠绕设备、树脂传递模塑(RTM)成型设备、芳纶纸蜂窝生产设备、人工介质材料生产线、氰酸酯树脂生产线、专用数控加工设备、复合材料无损检测设备,拥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液相色谱仪、红外光谱分析仪、动态流变仪、动态介电谱仪、材料热分析(DSC/TG/DMA)系统、界面/表面张力测试仪、万能材料试验机、多点协调加载力学试验系统、矢量网络分析仪、标量网络分析仪、图形工作站、数据处理工作站等仪器,拥有功能强大的电磁性能设计分析、强度与可靠性分析和CAD/CAM/CAPP等软件系统。

研究所主要从事功能复合材料和结构件设计及应用研究,如飞行器、舰船、车辆、地面用雷达天线罩及其它特种结构领域的研究、设计、试验、测试、生产等。

址:山东省济南市济齐路19号

编:250023

联系人:万老师

电话:0531-85665042

邮箱:[email protected]

10.

中航工业北京长城航空测控技术研究所(中航高科智能测控有限公司/634所)

北京长城航空测控技术研究所(中航智控)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的成员单位,隶属于中航工业基础技术研究院,所从事的智能测控技术研究是基础院规划的七大核心业务板块之一。中航智控充分利用测控技术、智能技术、智能装备制造技术,以综合测控系统、特种传感器研制、工业机器人集成技术应用为重点,在“寓军于民,军民融合”思想的指引下开展技术研发、产品研制、系统集成等工作,科研成果和产品广泛应用于国防(航空、航天、船舶、兵器等)和民用(煤矿、石化、冶金、交通、新能源等)等领域。

中航智控作为基础院的智能测控技术平台,提出了“在测控技术领域保持领先,在智能技术领域率先发展,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愿景,专业定位于智能技术和测控技术的发展。在智能技术领域,开展智能机器人技术与集成应用理论和技术研究,瞄准航空工业和新能源制造两个领域,在航空发动机、风电叶片机器人磨削技术、航空产品机器人喷涂技术、室内空间定位系统、无人平台任务载荷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在航空测控领域,开展先进传感器、综合测试与诊断、航空特种试验设备等理论和技术研究,为航空在役型号和新一代武器装备的研制、使用与维护保障提供技术与产品支持。在民用测控领域,开展了储罐计量技术、充分制氮技术与自动化管控系统集成应用理论研究,为石化、煤炭、冶金等国家基础能源领域提供各种测试装备及技术服务。

中航智控是中国航空工业技术装备工程协会的理事长单位、总装通用测试技术专业组主要成员单位,以及国防科技工业自动化测试技术研究应用中心、中国航空工业测试技术发展中心、中国航空学测试专业委员会、《测控技术》杂志等多家专业机构的挂靠或依托单位。

地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隆庆街甲10号

邮编:100176

人:赵老师

联系电话:010-65665105

邮箱:[email protected]

11.

中航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成立于2010年6月,注册资金4.5亿元,由中航工业和北京市政府出资组建。凝聚了中航工业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的复合材料及应用研究室/结构性碳纤维复合材料国家工程试验室,先进复合材料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及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的树脂基复合材料构件制造技术研发的先进技术与优势力量。公司主要开展以下业务工作:复合材料材料、工艺等专业的基础研究;航空及民用复合材料体系、规范和工艺体系标准建立;航空及民用复合材料性能表征、评价和检测方法及标准建立;航空及民用复合材料用树脂、预浸料、蜂窝等产品生产;航空及民用复合材料产品预研、研制、工程化阶段的制件生产;为各厂提供产品技术及服务。

目前,公司拥有先进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结构性碳纤维复合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和绿色复合材料北京市工程实验室。

公司将继续牵引国内的复合材料发展方向、提升企业的航空复合材料产品的制造能力,形成航空复合材料的技术创新中心和复合材料研究成果向工程化应用转移的孵化器。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双河大街中航国际工贸园

邮编:101300

联系人:马老师

电话:61499343

邮箱:[email protected]

12.

合肥航太电物理技术有限公司

合肥航太电物理技术有限公司为中航工业下属独立法人单位,原为安徽省科委的合肥航太电物理技术研究所,成立于1995年7月。占地约50余亩,固定资产约8000万元,现有职工60余名,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0余名(含教授博导、研究院、博士、硕士10余名),专业从事飞行器雷电与静电防护领域的研究工作。

公司建有我国目前唯一的大型飞行器雷电防护实验室,可执行中国、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相关的飞机雷电防护设计与实验标准,获得了中国民航局适航审定部门的飞机雷电防护实验资格认可。公司目前已通过了军用飞机雷电与静电防护系统设计及性能测试与鉴定实验的军品GJB9001A-2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民用飞机雷电与静电防护设计及性能测试与鉴定实验的GB/T19001-2000idt

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总装军用实验室资质认证和国家实验室认可委认证(CNAS),所建成的飞机雷电防护实验室是继世界上美国、法国之后建成并与其能力相当的大型飞机雷电防护实验室。

公司成立十几年以来,开展了大量飞行器雷电电磁脉冲及静电防护系统设计,完成了大量的给及雷电防护系统设计与试验研究项目,其中一些还获得了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和国家专利,在国内外学士会议和专业杂志上发表了数十篇高质量的试验研究论文。

地址:合肥市蜀山区科学院路105号

邮编:230071

联系人:赵主任

电话:0551-62156890

邮箱:[email protected]

篇2:20XX级研究生专业培养方案马克思研究院

2013级研究生专业培养方案马克思研究院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研究院,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3级研究生专业培养方案马克思研究院 本文简介: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30501)、马克思主义发展史(030502)、马克

2013级研究生专业培养方案马克思研究院 本文内容:

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院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30501)、马克思主义发展史(03050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030503)、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030504)、思想政治教育(030505)、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030506)

一、学科专业简介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反映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主要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其形成、传播和发展的历史,特别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同时把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运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30501)、马克思主义发展史(03050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030503)、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030504)、思想政治教育(030505)、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030506)等六个二级学科。

本一级学科点注重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西方社会文化思潮、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和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本一级学科点注重理论创新、开展中西马对话,立足行业发展、开展应用研究,依托陕西革命传统、开展地方革命和建设问题研究,已形成学科的鲜明特色。本一级学科点拥有一支团结协作、结构合理、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63名,其中教授14名,副教授25名,博士15名,硕士生导师22名,拥有中国政治学会、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中国德育学会常务理事、理事3人,陕西省政治学会会长、陕西省价值哲学学会副会长、陕西省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陕西省陕甘宁边区研究会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10多人,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兼职教授2人。本一级学科点近五年来共发表学术论文32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120篇,出版著(译)作15部,主持国家级项目4项,主持省部级项目25项,主持西安市和教育厅项目16项,其他项目30多项,获得省部级一等奖3项、三等奖5项、厅级奖4项,国家级学会奖5项,省级学会奖20多项,学校思政奖20多项。主办国际、全国会议3次,参加国际全国会议30多次,学术译著入选建国60周年商务印书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所获成果得到《中国哲学三十年(1978—2008)》(李景源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的肯定,被陕西省政府、教育厅和部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所采用,在陕西乃至全国产生较大影响。

二、培养目标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培养路线,培养符合以下要求的高级专门人才: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能力。

2.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具有较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宽广的知识面,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教学研究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3.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写作表达能力。

4.能够从事本专业的科学研究、高等院校教学和党政部门工作的专门人才。

三、学制与学习年限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简称“硕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硕士生因特殊原因未能按时完成学习、研究任务或参加硕士论文答辩的,可由本人提前三个月提出申请,指导教师签署意见,经所属院系同意并报研究生院审核,可延长学习年限,延长年限一般不超过一年。

四、主要研究方向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本学科方向密切结合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际、思想与方法,进行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研究。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统思想资源研究、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研究。

2.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本学科方向主要考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基本经验,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运用和发展创新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主要从事马克思恩格斯与德国古典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马克思主义社会管理思想研究。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本学科方向主要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和时代发展相结合,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精神实质及其不断发展的基本规律。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问题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问题研究。

4.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本学科方向主要是对国外马克思主义流派及其学说思想进行分析评判并借鉴其研究方法,以研究解决当代中国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主要从事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流派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环境价值论研究。

5.思想政治教育

本学科方向主要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主要从事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培养研究、信息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健康人格培育研究、互联网发展中的法律与道德问题研究。

6.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本学科方向主要研究中国近现代发展的历史规律和经验教训,研究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选择社会主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进程和主要经验。主要中国革命和建设史研究、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与变迁研究、中国共产党基本理论和实践研究、中国近现代重要历史人物研究。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

硕士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硕士生应获得学分要求不低于30学分,不高于34学分。硕士生课程学习学分的基本组成为:

1.学位课程(不少于19学分)

(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3学分

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36学时;“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学分,18学时。

(2)第一外国语4学分

其中基础外语3学分,专业外语阅读1学分。

(3)专业基础和专业课12学分

2.非学位课程由专业方向课(不少于8学分)和选修课(主要由体育和科技论文写作课、计算机应用类课程、人文素质类课程等等组成,不少于3学分)。

六、培养方式和方法

1.硕士生的培养采取导师负责制,可以成立指导教师为主的指导小组共同进行指导。导师应根据本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在硕士生入学后一个月内制定好课程学习计划,第三学期制定好论文工作计划。

2.硕士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图书阅读与论文工作并重的原则,既要使之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又要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能力或独立从事开发设计工作的工程技术能力。

3.指导教师应既教书又育人,充分发挥指导教师与硕士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做到教学相长。教师的作用在于启发硕士生深入思考与正确判断,培养硕士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硕士生培养的全过程中,无论是课程学习、论文工作或实践课程都要注意培养硕士生刻苦钻研的学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诚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谦虚诚挚的合作精神。要重视硕士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硕士生应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积极参加各项公益活动。

七、实践环节

教学与社会实践是培养硕士生在实践中树立知识报国、服务人民的志向,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硕士生面向社会、面向基层,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学实践活动使硕士生了解高等教育与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律,掌握教学的基本技能。教学实践活动可以采取讲课、辅导、批改作业、指导本科生的实验和毕业论文等形式。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硕士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社会实践活动可以采取深入社会基层从事与所学专业相近的知识培训、技术指导、科技咨询、社会服务、行政管理和调查研究等形式。

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可任选之一参加。考核合格后方可参加论文答辩。

硕士生要积极参加学术活动。指导教师须定期组织研究例会,听取硕士生汇报研究进展,开展学术讨论,至少每月一次。硕士生在全校范围内至少选听、参加6次学术讲座或学术沙龙,结合学位论文选题,完成一篇学科发展综述报告。

按照研究生培养制度加强硕士生的专业图书阅读和学术活动;硕士生导师、代课教师每年应向研究生报告有关学术前沿。

硕士生参加学术活动、完成阅读书目,同时达到上述要求者方可参加论文答辩。

八、学位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学位论文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报告、论文评阅、组织答辩等)都要按《西安邮电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规定》和《西安邮电学院学位授予暂行实施细则》的有关条款执行。

本专业硕士生学位论文选题及学术水平的要求为:

1.论文选题

应紧密结合研究方向,选取本学科领域中重要的理论与实际问题进行研究,选题须具有一定的学科前沿性及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生在确定论文选题后,应完成不少于3000字的相关领域研究及文献综述。

2.开题报告

研究生必须在完成文献综述和填写学校规定的开题报告书后,进行开题报告,由研究生导师组审定是否通过。未通过开题者须进行第二次开题报告。

3.论文写作及中期检查

学位论文应由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在论文写作期间,导师应每月两次听取研究生的汇报,检查写作进度,根据情况给予指导。做好毕业论文中期检查工作。

4.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学位论文一般应包括提要、关键词(中、外文)、序言、评述、正文、结论、注释、参考文献和必要的附录。论文正文一般为3万字以上。

学位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论文要概念清楚,观点正确,论据充分,分析严谨,条理清晰,语言通顺,结论可靠。

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进行学位论文的评审和答辩。

学位论文工作进程安排如下:

序号

1

开题报告(含论文开题报告审核表,报研究生院)

第三学期末

开题报告评议专家组

2

中期检查报告(报研究生院)

第四学期末

中期检查专家组

3

论文答辩

第六学期末

答辩委员会

4

成果(至少发表和录用学术论文1篇)

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学位前

研究生院

马克思主义理论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4.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5.思想政治教育

6.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额定学分:30

学位课学分:19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开课单位

备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1

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院

必修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

方法论

18

1

1

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院

英语基础(含英语写作)

96

3

1、2

外国语学院

英语听力

64

1、2

外国语学院

英语口语

32

1、2

外国语学院

专业英语阅读

1

2

人文社科学院

说明:专业英语阅读由硕士生指导教师负责订出计划,指定具体与本专业有关外文书刊,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阅读并翻译,指导教师考核评定。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48

3

1

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院

6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

48

3

1

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院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专题

48

3

1

人文社科学院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专题

48

3

2

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院

6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西方社会思潮比较研究

48

3

2

人文社科学院

中国革命和建设史专题

48

3

2

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院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题

48

3

2

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院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专题

48

3

2

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院

课程类别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开课单位

备注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专题

48

3

2

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院

8

德国古典哲学与马克思主义专题

48

3

2

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院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流派研究

48

3

2

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院

西方哲学专题

48

3

2

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院

中国传统文化专题

48

3

2

人文社科学院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专题

48

3

2

人文社科学院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专题

48

3

2

人文社科学院

领导科学

48

3

2

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院

心理学专题

48

3

2

人文社科学院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

48

3

2

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院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

48

3

2

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院

中外政治思想史研究

48

3

2

人文社科学院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研究

48

3

2

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院

中国伦理思想史专题

48

3

2

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院

学术前沿论坛

48

3

3

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院

体育

16

1

1、2

体育部

3

科技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

16

1

2

人文社科学院

法律素养教育概论

16

1

2

人文社科学院

经济管理热点

16

1

2

经济与管理学院

企业运营管理

16

1

2

管理工程学院

控制科学发展专题

16

1

2

自动化学院

走近通信

16

1

2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光电信息技术进展

16

1

2

电子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新技术讲座

16

1

2

电子工程学院

计算机新技术讲座

16

1

2

计算机学院

说明:1、非学位课程可在全校范围类选修

2、非本学科相应本科专业毕业生可选修本学科本科课程1~2门但不计学分。

9

篇3:九州大学言语文化研究院介绍

九州大学言语文化研究院介绍 本文关键词:研究院,言语,介绍,文化,大学

九州大学言语文化研究院介绍 本文简介:http://jp.weilanliuxue.cn/九州大学言语文化研究院介绍九州大学作为日本国内设立的第三所老牌旧帝国大学,在日本乃至世界上均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在一个多世纪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一直稳居日本九州地区最高学府的地位。九大历来拥有良好的学风,治学严谨并重视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教师也重视启发

九州大学言语文化研究院介绍 本文内容:

http://jp.weilanliuxue.cn/

九州大学言语文化研究院介绍

九州大学作为日本国内设立的第三所老牌旧帝国大学,在日本乃至世界上均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在一个多世纪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一直稳居日本九州地区最高学府的地位。九大历来拥有良好的学风,治学严谨并重视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教师也重视启发式教学,大量的学术名家不断从这里走出而贡献社会。

本文,蔚蓝留学小编想为大家介绍的是日本九州大学言语文化研究院设置。希望对有意申请该专业的学生有所帮助。

九州大学言语文化研究院简介

九州大学言语文化研究院一边努力于具有长久历史的言语文化研讨,一边顺应新时期开展潮流,在以现代信息社会结构、各种信息媒体等为对象的学科中穿插国际研讨。2006年10月1日该研究院重新改组,在新的组织中,包含「言語環境学部門」和「国際文化共生学部門」2个部门。

九州大学言语文化研究院设置:言語環境学部門

九州大学言语文化研究院言語環境学部門是对作为人类社会生活基本的言语和言语活动以及包括人类生活的言语环境进行科学、综合研究的部门。不限定语言本身(作为狭义的言语学研究对象),而是将人类生活中语言的各种形式?动态、语言和人类?社会?文化的相互关系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具体来说就是涉及语言学习(母语及外国语)的各种问题的研究、人类交流?社会?文化中语言的使用方法、以及语言作为媒介的媒体、交流技术的研究。

「言語教育学講座」从教育的观点出发进行语言和语言环境的研究?教育,并以将其研究成果转移到教育的实践中为目的,担当的是第二言語習得論、言語教育論、外国語教授法等领域的教育。将多种多样的语言作为对象,将为了开发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的理论以及方法,综合研究语言教育相关的各个问题。同时,为了在外国语教育法领域做出贡献,将讨论外语教育以及自主学习的存在方式,也包括教育项目和教材开发。

「言語情報学講座」在广泛意义上进行语言情报和情报媒体的综合研究。以国际化进程中现代社会上存在的人类的交流活动的各种现象作为语言?情报?媒体的对象进行分析。尤其重视网络为代表的现代媒体技术急速发展伴随的交流活动的变化。此外,还包括语言在社会?文化的构筑中起到的作用、不同文化交流中多种语言的接触引起的各种问题的研究以及对多种语言共生的存在方式的探索。

九州大学言语文化研究院设置:国際文化共生学部門

九州大学言语文化研究院国際文化共生学部門以多文化共生为理念,进行国际合作研究以及综合的国际文化研究。在国际合作领域,批判性探讨现在的国际合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在对其反省中探求将来应该存在的国际合作存在方式,旨在构筑新的国际合作学。特别重视文化?语言侧面的重要性。在国际文化研究中,跨学科综合研究不同地域的文化,在构筑地域文化研究综合视角和方法论的同时,追求多文化共生的可能性。

「国際共生学講座」,分析、探讨现代世界中国际合作变动的各种侧面和现在国际合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国际合作将来应有的形态及其理论、方法。此外,考察发展中国家在教育开发、保健医疗、环境、性别等领域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本讲座,批判性的纠正了原有“经济合作”“技术合作”的狭义解释,树立了金钩国际合作中语言文化侧面的重要性这一认识,旨在构筑新的国际合作学。

「国際文化学講座」包含了综合的地域文化研究。重视文化的动态和多元性以及文化间的接触,综合跨学科研究不同地域文化的各种形式。此外,不仅限于研究具体的地域研究,批判性对待原有的地域研究方法论,探求地域文化研究综合的理论?方法论以及可以捕捉不同文化的视角。更加追求在今后世界中多文化共生的可能性及其存在方式。

关于日本九州大学言语文化研究院设置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申请者能够有所帮助。其他疑问欢迎来蔚蓝留学网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