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民工稳就业的调研报告精编

关于农民工稳就业的调研报告精编

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最大限度地满足重点行业、企业阶段性用工需求,减轻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存量;优化招用工举措,推进线上就业服务和技能培训,推动市场供求匹配,保障双向需求。以下是蒲公英阅读网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基本情况

  xx区是市经济、文化、交通、商贸中心。全区累计转移劳动力就业x万人,其中省内就业x万人,省外就业x万人,省外就业大多分布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今年以来,农村新增劳动力转移就业x人,占外出农民工总数的x%,因受疫情等部分原因影响,我区返乡农民工x人,占外出务工农民工总数x%,其中大部分返乡农民工主要前往辖区集聚区、高新区等市内企业就地就近就业。小部分返乡进行自主创业。

  二、农民工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1、岗位稳定性差,就业机会少,失业风险大。农民工主要从事的建筑、制造、餐饮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受市场环境、物流限制、原材料供应与资金短缺等因素影响,部分企业易出现破产、停工、裁员与降薪等现象。以xx区为例,该区农民工多从事简单重复、可替代性强的体力劳动,或机械性流水线作业,当用人单位面临经营困难,劳动密集型行业用工规模缩减,农民工将被“优先”淘汰,农民工再就业难度大,受疫情影响,该区今年返乡农民工x人,返乡农民工中有x人是因原务工企业倒闭、裁员、减薪选择返乡就业的,占总人数的x%。

  2、部分长期在外打工农民工因社保问题不愿返乡就业。疫情对多行业、多地经济和就业产生影响,劳动力流动受阻,外贸外资面临下行压力,需求走弱,造成短期就业规模缩减。今年由外出务工直通车输送至公司的复产复工人员就因原公司因外贸外资原因导致订单减少,导致农民工被裁员,因部分农民工在当地社保缴费大部分已经满十年,因地域社保缴费差别和接续手续繁琐,部分农民工宁愿在当地失业观望也不愿返乡就业。

  3、农民工就业途径窄。目前,农民工外出打工缺乏高效、便捷的就业平台。“熟人推荐”“老乡带老乡”以及依靠亲属关系等依然是当前农民工进城务工的主要途径。以这种传统的方式找工作,虽然成本较低,但是会耗费大量时间,同时极有可能误入传销组织等违法机构。而网络申请工作渠道对于他们而言是陌生的,大部分农民工对于网络申请云里雾里的人脉关系网络。

  4、自主经营受疫情冲击较为明显。特别是个体工商户,尤其农民工外出自主经营的较为明显,住宿、餐饮、服务业受到冲击较大,导致自主经营、创业的积极性降低。

  5、劳动权益受侵害、维权难度大。农民工群体多为兼职、小时工等方式进入劳动力市场,基本无书面协议,农民工在欠薪、裁员、就业歧视等方面可能受侵害,加之农民工普遍法律意识淡薄,难以运用法律手段、借助合法渠道维护自身权益,可能进一步加剧劳资矛盾。

  三、对策建议

  (一)有力有序推动减负稳岗扩就业

  1、加大重点行业、企业帮扶力度。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最大限度地满足重点行业、企业阶段性用工需求,减轻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存量;优化招用工举措,推进线上就业服务和技能培训,推动市场供求匹配,保障双向需求。

  2、支持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回归农业稳定一批;工程项目吸纳一批;创新业态培育一批;扶持创业带动一批;公益岗位安置一批,扩大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规模。

  3、进一步优化小额贷款办理手续,对因疫情意向的返乡创业人员小额贷款予以政策优惠,延期或缓期偿还。

  4、依托互联网平台促进就业。对积极吸纳就业的平台企业,按吸纳农民工数量进行财政补贴。鼓励互联网平台为用工单位搭建沟通平台,引导企业转移劳动力。

  5、打造“互联网+就业”的新模式。开展对返乡农民工、农村创业青年的电子商务培训,让更多的农民在农产品电商发展中获益,引导农民工由线下生产端适当转移到线上物流配送端。

  6、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有序疏通外出务工渠道,推进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鼓励资本、技术、市场等到农村地区投资,带领农民就业致富。支持休闲旅游、健康养生、农事体验等新产业新业态,提升农产品初加工能力,吸引农民工在农产品储藏保鲜、分等分级、清洗包装等后端行业就业。

  (二)提高农民工职业技能,调整农民工就业结构

  1、大力开展农民工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开展订单化、专业化的培训,及时准确地提供和发布劳动力供求信息,做好劳动力市场的中介服务工作。

  2、积极引导返乡农民工将就业目标定位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上。积极引导制造业、服务业结构转型升级,努力实现农民工稳定就业与产业升级良性互动。

  3、增强抗风险能力。促进农民工尽快融入城市,提升农民工职工保险的参保比例,做好风险后的救助工作和就业辅导工作。

  (三)稳步落实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

  1、大力发挥工会职能。鼓励用人单位与农民工共同商定疫情期间工资支付和工作形式。

  2、帮助农民工防范其他风险。完善农民工劳动争议线上登记机制,鼓励采用电话、网络等形式,搭建劳动争议法律咨询、同质案例介绍、调解仲裁流程解读、一键线上预约等在线服务平台,有效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3、积极探索非标准用工劳动者权益保护措施。明确工资支付、劳动保护等关键条款实施细则。

  (四)振兴乡村经济,大力发展都市圈

  振兴乡村经济,让农民落真正在都市圈落地,改变农民候鸟式、两栖化的模式,改变中国的城乡关系,解决城乡产业之间的统筹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