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调研报告

 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 摘要: : 为了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联合印发了《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2016 年 9 月 18 日,团中央组织的全国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首批试点工作推进会在北京科技大学召开,会议启动了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网络管理系统。同济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天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许昌书院等高校成为了全国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首批试点单位。

 关键词:高等教育 高校 第二课堂

  一、

 我国高等教育 发展 现状

 (一)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

  02004006008001000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高校毕业生人数/万人

 随着高校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多,毕业大学生就业率也不断下降,就业问题十分突出。此外,在高薪、高待遇、高福利的吸引下,大部分毕业大学生倾向于留在大中城市寻求发展空间,造成了人才集中超过了有限的市场需求。且许多大学生因过高的期望值而丧失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因此,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刻不容缓。那么,如何才能使大学生成功就业呢?除了增加就业机会以外,更重要的是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毕业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要求

  如上图所示,在现代社会,企业用人时不仅仅只考虑应聘人的专业水平,还要考虑应聘人其他方面的能力,例如:社会实践经历、面试时的应变能力、口才及英语水平等等。这说明了当代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而我国高校培养的人才大多在综合能力上有所欠缺,专业技能也不够强,并且很难把在学校里所学的知识熟练运用到实际工作里。因此,对于我国高校来说,改革势在必行。

 专业水平面试的第一印象社会实践经历外语水平计算机水平

 二、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道路的核心是提高质量,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那么,什么是“内涵式发展”呢?我们通常所讲的“内涵式发展”和“外延式发展”,只是借用了形式逻辑关于概念的两个基本特征来说明学校教育发展的两种形式和路径,“内涵式发展”和“外延式发展”在内容上并不具有逻辑关系。内涵式发展是与以“数量增长、规模扩大、空间拓展”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相对应而言的高等教育发展方式。它的发展思路更强调高等学校师资水平的提升、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优化、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科研成果质量的提高、文化传承创新能力以及服务社会的能力的增强等。其发展重点主要强调的则是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增强实力。为了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联合印发了《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

 2016 年 9 月 18 日,团中央组织的全国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首批试点工作推进会在北京科技大学召开,会议启动了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网络管理系统。同济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天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许昌书院等高校成为了全国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首批试点单位。

 (三)

 什么是 “第二课堂成绩单”? ?

  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有机补充,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对于学校和学生“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利用信息化手段,打造具有实录性、连续性、综合性、便捷性和发展性的第二课堂信息化认证系统,将学生在校期间除课业成绩之外的经历及荣誉记录下来,进行分类管理。为学生在校期间打造一份课业成绩之外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形成每位同学在校期间的“足迹”记录。通过客观记录、有效认证、科学评价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经历和成果,在毕业时,为学生提供一份“第二课堂成绩单”。全方位、多角度反映学生在校发展情况、记录和见证学生成长过程,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获得社会认可,探索学生多元评价体系,助力学生成长成才,促进“第二课堂成绩单”成为学校人才培养评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社会单位选人用人的重要依据。

 第二课堂志愿公益文化艺术与体育运动工作履历技能特长创新创业与社会实践第一课堂人文社科自然科学专业方向专业基础科学研究

 (四)

 “第二课堂成绩单” 中的哪些板 块 会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

  从上图可知,学生对于技能特长、文体活动、志愿公益和社会实践四个板块更感兴趣,这四种活动对于大学生的能力要求不是很高,看重的是参与者对活动的热爱以及是否可以坚持,多数大学生可以通过这四种活动来充实自己、锻炼自己。这四种活动开展的次数频繁,能够使尽可能多的大学生参与其中,竞争力不高。而对于思想成长和工作履历这两种活动来说,参与者必须具备相对一般人而言较高的能力,不仅仅看重参与者的积极性,更看重参与者的综合素质。且这两种活动的机会较少,竞争力大,要求参与者的核心竞争力强。

 0.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思想成长社会实践志愿公益创新创业文体活动工作履历技能特长其他

 (五)第二课堂成绩的评定指标应该是什么?

 从上图来看,学生对于第二课堂成绩评定的指标认同感最强的是实际参与率,但是如果只按照实际参与率来评定会使一些参与者以消极的态度如完成任务的心态来参与第二课堂,不利于第二课堂的良好发展,也不能够起到提高学生能力的作用。同时也会使积极参与的学生失望,恶性循环之下会使第二课堂无法发挥作用。因此,只有三种指标同时应用,才能建立起一个健康的监督机制,使第二课堂充分发挥其作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六)

 学生认为第二课堂应该与哪些方面挂钩?

 评定指标实际参与率指导老师评价成绩竞赛获奖情况其他0.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学分学生干部、社团评优奖学金评选不需要挂钩其他

 大多数学生认为第二课堂成绩应该与评优评奖挂钩,希望第二课堂能够成为他们大学生活中的荣誉与经历的记录,希望第二课堂能够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但是同样也有少数学生觉得第二课堂不需要挂钩,应该单纯的作为自己的大学生活的记录,而不是把这些经历量化,使得自己为了得到较高的第二课堂成绩而盲目的去做一些事情。

 (七)哪些项目应该被纳入第二课堂体系?

 从上图可看出,学生对于第二课堂体系的评分项目的权威性比较看重,因为权威性的比赛公平公正公开,学生不用担心自己是否会被骗。且权威性的比赛可以与更多有能力的人交流,参赛者不仅可以从比赛中收获知识,还可以从比赛中结识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以及更多优秀的人。一般而言,在权威性的比赛中即使没有获奖,也可以学到更多不知道的知识甚至收获一些老师的指点,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

 0.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90.00%权威社会组织发布的活动学校发布的活动社团发布的活动非权威社会发布的活动个人发布的活动

 (八)第二课堂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大部分学生觉得第二课堂让他们学到了很多不同专业的知识,并且学会了很多技能,通过第二课堂他们可以了解一些从未涉及的领域的知识,学习到一些从未接触过的技能。也有很多学生从第二课堂中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同时也通过参与第二课堂的活动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坚定了自己的梦想。还有一些人认为第二课堂使他们了解到了生活中的一些容易被忽略的小事情,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留心生活。只有少部分人觉得第二课堂并没有作用,他们认为“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带有强制性,一些性格内向不擅表达的人并不适应第二课堂,反而觉得第二课堂是种不得不完成的任务。

 学到了知识与技能找到目标结识了更多朋友身心愉悦了解了生活的更多细节强身健体没有作用

 (九)

 第二课堂体系的建构和成绩的评定有没有必要性? ?

  64%的学生认为“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运行有必要,但是同样有36%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性,而他们各自的原因如下: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运行有必要

 学生可以及时了解各种活动, , 积极参与

  70.09%

 使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与不足

  74.36%

 方便学校了解学生参与情况, , 对活动 进行调整与改进, , 提高活动质量

  69.23%

 第二课堂成绩单比较有说服力, , 方便以后求职

  28.21%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运行没有必要

 有必要性64%没必要性36%

 活动种类太多, , 分类不明确

  41.79%

  与综测分 评定体系差别不大

  38.81%

 第二课堂成绩单不够说服力, , 没有含金量

  26.87%

 担心以后学校会利用第二课堂来强制学生参与某些活动

  79.1%

 学生之所以觉得“第二课堂成绩单”的运次没有必要,最重要的一点是担心自己会被强制参加一些不想参加的活动,例如各种讲座。一些已经实行第二课堂的高校学生抱怨过为了加满第二课堂的学分每个周末都去听一些自己不感兴趣讲座,牺牲了自己的周末时间。这应该归咎于学校的在运行“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时没有与实际情况结合,没有及时调整。因此,高校在推广“第二课堂成绩单”时应该结合本校情况来深化细节。

 (十)如何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

  1. 围绕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和资源优势,以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致力于“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建设。

 2. 客观记录、有效认证、科学评价、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经历和成果。

 3. 第二课堂实行信息化管理。通过大数据,有效分析、评估、

 调整第二课堂项目的实施方式,以贴合学生需求、实现更大成效。

 4. 实现学生第二课堂培养的科学化管理、规范化实施、全员化参与和全程化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