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关于“天问一号”个人心得

  2021关于“天问一号”个人心得

  7月23日,在XX岛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了我国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天问一号”载着十四亿人的期望,向着5500万公里外的火星进发,“天问一号”的名称取自屈原长诗《天问》,表达了中华民族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这既是中国载人航天精神的写照,也是我国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值得新时代全体青年学习。

  特别能吃苦,青春正当时。毛泽东主席对年轻人曾讲:“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年青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作为当代青年人,尤其是基层干部,肩负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使命,更要深刻领会“特别能吃苦”的航天精神,坚定理想和信念,担当起时代责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应对新挑战、抵御新困难,要在千锤百炼中干事创业,勇挑重担、勇克难关,建设基层、服务群众。

  特别能战斗,奋斗须有为。探索太空无止境,攀登高峰路道远,载人航天工程越到后期越艰难险阻,所要面对的困难和挑战就越多,需要一支能打胜战的航天铁军。“5、4、3、2、1,点火!”“火箭飞行正常”“跟踪正常”“遥测信号正常”,这些发射捷报伴随着掌声见证着中国“长征”再起航,也见证着我国航天工作者不息的战斗精神,回望中国航天的奋斗历程,是几代航天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一代接着一代干”的斗志。新时代青年人,更要勇于砥砺奋斗,拿出“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决心,奋斗扬帆再起航,要时刻保持高昂的战斗力,以时不我待的劲头,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广大的基层舞台,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特别能攻关,青年当肩扛。作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建设的主力火箭,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代表了我国运载火箭技术的最高水平,它的成功背后是无数航天人不畏艰险、夙兴夜寐的技术攻关,也是中国的航天技术发展的一个缩影,几代航天人凭借着“不服输”“不放弃”“不畏惧”的勇气,用一次次的发射奠定了世界航天大国的地位。每一次的成功发射都是对我们青年人的鼓舞与激励,新时代呼唤新担当,青年人要在基层沉得住气、扎得下根,锤炼过硬本领,以航天精神为标杆,扛起新时代赋予的使命,投身党和国家伟大的事业中,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祖国和人民。

  特别能奉献,初心永不改。中国航天人几十年初心不改,毅然肩负起攀登航天科技高峰的使命,为祖国的航天事业献出了青春、献出了热血,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正是这份无私的奉献精神,鼓舞着每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奔跑者,在各自的岗位上坚定理想信念,投身强国伟业,奉献自己的青春、才智、辛劳、汗水,乃至生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