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学习共同体:走向深度学习》个人心得

  读《学习共同体:走向深度学习》个人心得

  “芳树千株发,摇荡三阳时。”20XX年夏,《学习共同体:走向深度学习》这本书扰乱了我的思绪,三年的“合作学习”实践,两年的“课堂观察”,因为《学习共同体》,此时却有一种头涔涔而泪潸潸的感觉。

  XX,已经毕业两年我的学生,但我还清楚地记得一年级查字典教学时的一幕。当时要求学生完成第一步——学会翻字典页码,当我说到“请翻到87页”的时候,我发现XX从第一页开始一页一页地翻着,于是我对孩子们说:“大家可以从六十几或七十几开始翻页码,这样会更容易找到要查的字。”在第二次第三次练习时,我发现XX还是从第一页开始,着急的我大声吼了她。后来经过和家长交流,发现XX并不识数。

  书中提到的“熙源”“宣言”也因为老师的“疏忽”,成为课堂的学困生。这个暑假,我从来没有这么认真地读书中的一个个案例,逐字逐字地读,读它背后的故事,读我内心的遗憾。

  曾以观察者身份坐在一个小男孩旁,聆听一堂心理试讲课。课堂伊始游戏互动环节,小男孩尽情地投入,但是到了第二部分交流环节时,我发现他的情况有些糟糕。老师点名回答讲不出所以然,集体回答时也只是跟着小组嘴里吐出几个“是”或“不是”的答案。我想,反观整堂课,这样的学生有多少?上课时,老师肯定不会点名叫他们回答问题,而小组合作学习时,他们也是最后一个被同伴问到,甚至因为时间关系最后一个才轮到的他们或许还会被直接略过,他不是“逃兵”却被“驯”成为了“别人的手下败将”。

  当“喧嚣”的课堂沉静下来,蹲下来,慢一点,感受到课堂上求助的眼神,低头欲写而不落笔的迷茫,才真正了解学生的已知与未知,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和需求。蹲下来,老师不再是讲台上那个高高在上的权威,带着内心的谦逊与专注,言语中带着鼓励,用微笑包涵对错,积极地构建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慢一点,把时间给学生,把倾听给学生,把思考的权利给学生。让每一个人孩子都有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并能分享,最终付诸于行动得以实现。

  真正了解学生的已知与未知,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和需求,才能真正激发他们学习的意愿,才是一个合格的学习“陪伴者”。

  “太好了,今天上午有三节语文课。”“我希望一天都是语文课。”落笔之时,我又想起了我可爱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