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学生调查报告锦集

 【必备】学生调查报告锦集 7 篇

 ? ?学生调查报告 篇 1 ?

 一,目的,时间等 ?

 调查的目的:了解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兼职状况;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

 调查对象:新疆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大一,大二,大三学生. ?

 调查的主要内容:兼职的种类,目的,期间遇到的问题,兼职的收入情况等. ?

 调查工作时间安排:20xx 年 5 月 6 日确定调查内容.目的及调查对象,并制订出调查问卷;5 月 7 日,发放问卷,进行实际调查;5月8日,对收回的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完成调查报告. ?

 采用的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

 人员分工: ?

 问卷设计:全体成员 ?

 问卷调查:全体成员 ?

 调查报告:柯晓玲韩英 ?

 问卷统计,数据整理及插图:杨丽鹿园园 ?

 调查计划及提纲:焦恒 ?

 调查提纲 ?

 调查问题类型及现状分析:

 ?

 全文共分为三部分: ?

 ▲第一部分,介绍了调查的时间,地点,调查问卷的一些情况. ?

 ▲第二部分,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调查并对现象分析(这部分所占比例较大): ?

 a.调查同学们对待兼职工作的态度,这是决定因素.(1.2) ?

 b.针对已从事过兼职工作的同学,调查他们从事此项工作的目的,再与其收获进行对比,看看兼职是否对他们有益.(4.7.13.16) ?

 c.在兼职过程中,同学们由于缺乏社会经验等因素将会遇到哪些困难,他们是否有勇气去面对,将采取什么方法应对这是对同学们的心理素质进行检测.同时,学校是否该帮助呢(8.9.10.11.12) ?

 d.调查家长对同学们从事兼职工作的态度,这对同学们是否从事兼职工作也有很大影响.(15) ?

 e.作为当代大学生,大家都具有各种各样的特长及不同的性格,这将直接导致从事兼职工作的种类不同及寻找兼职工作的途径不同.(3.5.14) ?

 f.在大学期间,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同学们是否能处理好学习与兼职工作间的关系呢这是对同学们综合能力的检测. ?

 ▲第三部分,对调查报告进行小结. ?

 针对大批在校大学生都有过兼职经历的事实,我们利用

 五一长假开展了一次题为”大学生兼职状况”的社会调查.调查采用问卷形式,共发放问卷 100 份,其中一年级 20 份,二年级 30 份,三年级 50 份,收回 100 份,有效回收率 100%,总体来说,被调查男女生人数基本相等.本次调查主要涉及大学生兼职的类型,目的,期间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收入情况等内容.调查发现: ?

 看待兼职的态度 ?

 1 有无必要兼职 ?

 从性别来看,分别有 46.9%的男生,52.9%的女生认为大学生兼职非常有必要,而认为大学生没必要兼职的均占 0%,其余的则认为可有可无. ?

 从 年 级 来 看 , 一 年 级 , 二 年 级 , 三 年 级 分 别 有30.9%,35.2%,60.8%的同学认为大学生兼职非常有必要,其余同学均认为可有可无. ?学生调查报告 篇 2 ?

 大学生是一个社会的较高的素质群体,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这一个国家和名族未来的走向,他们是知识群体的一份子,对一个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然而,在当今这个充满着机遇和挑战的社会,人们习惯于称作“象牙塔”的大学生活出现了危机。各种心理压力困扰着当代的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在校以及毕业大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由此造成的负面影响也在日益加深和扩大。

 调查目的:希望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的调查,联系被

 调查者的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的影响因素,找出压力源,同时了解实际缓解压力的方法,希望让更多的大学生正视心理健康状况。

 大学生所受的压力不同于成人,综合压力源的定义,本次调查将大学生的社会压力分为人际关系压力、就业压力、经济压力、学习压力等。为此,我们小组设置了 15 个问题,共调查了 80 位大学生。

 时间:20xx 年 12 月 ?

 地点:学校以及网上,网址:

 调查范围:在校大学生 ?

 人员组成:6 人 ?

 调查结果:

 其中有 76.25%的大学生是独生子女。有 6.25%的大学生来自城市,25%的大学生来自城镇,68.75%的大学生来自农村。这说明有很多部分的大学生来自农村。对于农村来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的社会压力明显高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由于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型,广大纯农村背景大学生在社会地位上从“天之骄子”变成“丑小鸭”,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

 71.25%的大学生认为与周围同学相比自己的经济状况处于一般水平,1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经济状况较低,8.7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经济状况低得多,只有 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经济水平高。来自乡村的大学生在经济条件方面相对不如城镇学生,这使得他们在求职择业和学校环境方

 面的压力感显著高于城镇学生,进入大学后面对来自城镇的大学生时,他们的家庭压力感较大,对求职择业缺乏信心,对大学校园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适应性差,因而社会压力感比较强烈。56.25%的大学生有 1-3 个知心朋友,15%的大学生没有知心朋友,22.5%的大学生有 3-5 个知心朋友,只有 6.25%的大学生有 5 个以上的知心朋友。然而在大学生的朋友比例中,占比例最大的是以前的同学,约占 71.25%,只有 28.75%是本校学生。

 大学里,大学生有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宿舍度过的,因此与舍友的关系就显得十分的重要。80%的大学生的宿舍内部关系是融洽一般,然而不乏与舍友关系时好时坏的大学生,甚至还有与舍友关系冷淡,各自顾自己的事的大学生。这说明大多数的大学生比较信任的是大学以前的朋友,以前的感情。在他们看来,大学的感情容易变淡,随着时间的流逝,毕业后大家不在一起工作,不常联系,感情就随之变淡了,而以前的朋友,只要一回家就能常联系见面,感情自然不同,遇到烦心的事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他们。有很多的人的心情会因为周围的环境变化而产生变化。在我们调查的人员中就有 61.25%的大学生会因为处理不好人际关系而影响自己的心情,感到非常苦恼,想改善自身的人际关系;28.75%的大学生虽不清楚是否处理不好人际关系会影响自己的心情,但为了自身发展希望改善人际关系;然而,还是有 10%的人认为不会有什么好担心的,反正已经有朋友了。人际关系也是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之一。

 ?

 在学习方面,每个人也有自己不同的压力感受,22.5%的大学生认为相对于中学,在大学学习方面的压力较重,35%的学生认为差不多,38.75%的学生认为较轻,3.75%的学生认为没有学习压力。42.5%的学生认为压力在学习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是正面影响,会为学习带来动力,21.25%的人认为压力在学习中没有感觉,28.75%认为压力是较为负面影响,会影响情绪,7.5%的人认为压力在学习中是完全负面影响,会使人无心向学。不少的大学生会为自己的前途担忧和困惑,其中有 26.25%的人经常会这样,有 61.25%的学生偶尔会担忧自己的前途,只有 12.5%的人很少担忧自己的前途。大学里的学习生活与中学的学习生活有很大的不同,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自我学习,要自觉的学习。社会的不断进步,人口的不断增长,导致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因此才造成那么多的同学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担忧。

 大学生觉得自己经常承受压力情况有很多状况,13.75%的人认为压力很重,23.75%的人认为自己的压力较重,56.25%的人认为自己的压力一般,只有 6.25%的人认为自己承受的谈不上压力。在遇到压力时,有 40%的人最想到的是自己的知心朋友,看来,在我们潜意识里,还是最信任知心朋友。一生中,能够与我们成为朋友的人很少,能够成为知心朋友的人就更少,难怪有人说“人生得一知己,足以”。知心朋友,会在我们孤单寂寞或者难过的时候给予我们最大的支持,会给我们结实的肩膀依靠。所以,我们应该好好珍惜身边的知心朋友。

 ?学生调查报告 篇 3 ?

 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特殊群体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点,同时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甚至一些不合理消费的问题。为了了解当前我国大学生的消费文化现状,引导大学生消费文化的健康发展,本人于 xx 年 7 月,在我市做了一次“高校大学生消费文化现状调查”,弄清楚大学生要花多少钱,花在了什么地方,花的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怎样改进等等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可喜亦可忧。如何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引导大学生确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新热点和新问题。

 一.大学生消费结构调查数据 ?

 调查目的:通过调查以帮助大学生了解自身的消费情况,从而有助于大家形成健康正确合理的消费观,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调查采样地点:重庆师范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四川外语学院 ?

 调查时间:xx 年 6 月 30 日—xx 年 7 月 5 日

 ?

 调查问卷:共发问卷 250 份,收回 216 份,回收率达86.4% ?

 根据调查结果,生成以下报告:

 1.家庭平均月收入。经调查,家庭平均月收入在 1000元以下的学生占 18%,1000 元~5000 元占 66%,5000 元~10000 元占 12%,10000 元以上 4%。其中家庭月收入在 1000元以下的学生来自城市的占 2%,来自农村的占 98%。可见,大部分贫困学生来自于农村,我国的城乡差别仍然巨大。而生活奢侈的学生绝大部分来自于城市。一般来讲,贫困家庭大学生的每月消费支出较少,而特别富裕家庭大学生的生活可能较奢侈,比如有的学生在校期间购买了 20 多万元的轿车。

 2.月平均消费金额。月平均消费金额 500 元以下的占8.5%,500 元~1000 元占 73.5%,1000 元~20xx 元占 13%,20xx 元以上占 5%。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的月平均消费金额为 500 元~1000 元,每月消费金额超过 20xx 元的只占 5%。

 3.每月的生活费。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来自于家庭,也有一部分学生通过打工赚取生活费甚至学费。感觉生活费月月有余的学生占 6%,感觉刚好够花的占 51.5%,感觉不够花的占 42.5%。可见接近一半的当代大学生用钱缺乏计划性,缺乏理财能力。

 4.消费方式。大学生在消费时选择能省则省的占11.5%,有计划消费的占6.5%,想花就花的占36%,选择其他的占46%。可见许多大学生的消费方式比较随意,缺乏计划性,所以导

 致钱不够花。

 5.每月的饮食开支。每月饮食开支在 200 元以下的学生占 8%,200 元~400 元占 37.5%,400 元~600 元占 41.5%,600 元以上占 13%。每月饮食开支在 200 元以下意味着每天的饮食开支只有 6 元多一点,在目前学校食堂一个炒肉 3 元钱左右的条件下,意味着这样的学生每顿饭只能打一个菜,每天只能吃一顿肉。而每月饮食开支在 600 元以上的学生,除了正常的就餐外,几乎天天买饮料喝。

 6.平常购买学习资料的钱。大学生每学期购买学习资料的钱,10 元以下的占 41.5%,10 元~50 元占 49.5%,50 元~100 元占 6%,100 元以上占 3%。可见大学生平时买书的并不多,除了一部分考研、考各种资格证的学生外,一般不买教科书以外的书。

 7.每月与恋爱相关的开支。在每月与恋爱相关的开支中,选择 50 元以下的占 12%,50 元~100 元占 4.5%,100 元~200 元占 15.5%,200 元以上占 22%,另外 46%的学生回答没有恋爱。由此可见谈恋爱的学生,每月在恋爱方面要比其他学生平均多支出 100 元以上。

 8.平均每月电话费。平均每月电话费支出在 30 元以下的大学生占 1%,30 元~50 元占 7.5%,50 元~80 元占 43.5%,80 元~100 元占 32%,100 元~150 元占 10%,150 元以上占6%。大多数大学生的电话费支出在 50 元~100 元之间。少数学生远程恋爱,煲电话粥,导致每月话费在 150 元以上。

 9.每月用于上网的平均消费金额。大学生每月用于上网

 的平均消费金额在 10 元以下的占 38%,10 元~30 元的占21.5%,30 元~50 元的占 29%,50 元以上的占 11.5%。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都只是适当的上网,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学生并不多。

 10.当手中有余钱时最愿意选择的消费项目。29.5%%的大学生选择吃喝,24%选择旅游,17.5%选择穿着打扮,16%选择上网吧,7%选择储蓄,5%选择买书,1%选择其他。可见民以食为天,吃喝还是主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大学生们也重视自己的穿着打扮,追求时尚成为部分学生的副业。外出观光旅行,上世纪 90 年代在我国大学生中才开始流行,但发展的势头强劲,大学生已经成为青年旅游者中的主体。迪厅,KTV 等新兴的娱乐方式也正日渐受到大学生们的宠爱。

 11.想买东西钱不够时怎么办。40.5%的大学生选择先向别人借了再说,38.5%选择向父母要钱,13%选择用自己平时存的钱,8%选择其他(放弃购买等)。可见大学生平时存钱的较少,花钱时向父母要,向同学借的较多。

 从以上调查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

 (1)大学生的消费构成跟上社会发展的潮流,与社会接轨。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外出聚餐、请朋友吃饭、外出旅游、通讯网络方面的费用较多,俨然大学生圈子也成了一个小社会,大学生更多地意识到了要提早接触社会上的一些新的生活消费方式,进而提早融入社会。而银行卡、信用卡等消费方式也受到大学生们欢迎,可见,大学生作为社会上一个活跃的群体,虽然在经济实力上未能跟上社会,但消

 费意识上却早已和社会发展同步。

 (2)理性消费仍为消费主流。大学生的绝大部分支出是用于饮食方面,而玩乐方面的支出不算多。由此可见,大学生还是清楚知道自身的使命还是以学习知识为主,而不会沉迷于玩乐。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消费时都会较为谨慎,尽量精挑细选,不会一味求贵,或者只注重便宜的价格而不注重质量。所以较为理性的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主流。

 (3)消费呈现向多元化发展。大学生在实现温饱的同时,也在服饰装扮这一方面明显消费。而作为饱读圣贤书的天之骄子们,学习之余也会不忘逛逛学习用品店和书店,为取得各类证书的补课充电也成了大学生的一个消费热点。部分手头宽余的学生还手头上还会拥有一些如照相机、MP3 等数码产品。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取向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4)恋爱费用支出过高。大学生刚开始恋爱为稳固恋情和讨恋人欢心所付出的“恋爱费”比较高,这是大学生消费中很不合理的一部分支出,因谈恋爱而每月的生活费入不敷出的大学生大有人在。这种不合理的消费也会导致一种错误价值观的形成,容易让大学生们认为爱情是建立在金钱之上的。所以,恋爱支出过高的现象应制止。

 (5)贫困生的消费水平虽然偏低,但消费构成比较合理。贫困生因为消费能力有限,他们日用的资金来源除了家里提供之外,还有国家、社会资助和勤工俭学等途径。正因为他们的钱得来不易,故他们会对生活的各种开支精打细算。他们主要的花费在于饮食、生活用品和学习充电方面。另外,

 由于对接触社会的要求更为强烈,他们能够把握到社会一定的消费动向,而能否择优地去跟随。

 (6)合理理财和储蓄观念仍十分淡薄。调查中,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消费组成不很合理,但极少数的大学生会有规划自己的消费组成的意识。他们大多会在不知不觉中盲目地追随了流行于校园中的消费大潮,而缺乏了自我判断和自主意识。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用都超出了预计,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能够在银行帐号上拥有自己的一笔积蓄。

 针对以上所存在的问题我列出了几条给在校大学生的建议:

 1.合理规划自身消费构成,增强理财意识。要在社会的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学生们对自身的消费现状需要有更理性的思考,在大学生活中就要注重养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良好的消费习惯。要强调“合理和适度”消费,提倡“量入为出”有计划的消费。注意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自觉抵制不良消费风气影响。

 2.注意克服攀比心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费。大学生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所以在消费的过程中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要选择适合大学生群体的消费标准,而不能因为攀比而一味追求名牌和高标准、高消费。要克服这种心理,大学生们就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

 3.贫困生应正视自身消费现状,养成良好的消费心态。

 贫困生们作为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消费能力是相对落后的,但是他们的消费欲望并没有衰减。所以,贫困生更要注重正视自身的实际情况。调查中一位贫困生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清扫校道时,我会对走过的每个人微笑,因为我知道,靠自己双手挣的钱是最光荣的”。这是一种很好的心态,贫困生应积极地面对自身情况,按切身实际分配消费。

 4.注重精神消费,养成健康习惯。对于尚未有固定经济来源的大学生而言,精神消费不但能弥补物质生活上的不足,还能让大学生有更深的精神内涵和更丰富的精神生活。所以,大学生应通过各种教育和文化活动,把娱乐和知识摄取结合进行,以陶冶性情,获取知识。另外,要注意强调绿色消费,反对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行为。

 总之,不管大学生群体消费市场如何的在扩大,我们大学生都应该树立合理健康正确的消费价值观。

 ?学生调查报告 篇 4 ?

 【摘 要】当下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就业越来越困难,大学生的就业期望也随之发生变化,文章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对大学生的就业期望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就业期望相对合理;工资福利是影响大学生择业的最重要因素。针对大学生就业期望的调查结果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是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

 【关键词】就业期望;就业城市;起薪;单位;工资福利 ?

 随着社会转型和经济大变革,社会生活正发生复杂而深

 刻的变化,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社会的这种急剧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华中师范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的师范院校,有一般高校的特点,又有师范院校的特点,学科设置较为齐全。华中师范大学地处中国的中部武汉,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汇聚了不同的地域文化,为本研究提供齐全的样本,因此对华师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够更加客观地全面地体现大学生的就业期望。

 我们的研究将在前人研究的前提下立足于武汉市就业生态环境,针对华中师范大学大学生就业期待进行调查分析,以了解大学生在就业时的价值取向,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就业期望,另一方面,也对公众观念中一般理解的大学生就业观偏差进行研究,还原事实真相。

 一、调查的对象和方法 ?

 (一)调查对象。本研究以华中师范大学 20xx 级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 505 分,回收问卷 474 分,问卷回收率 93.86%,有效问卷有效率 82.77%。其中男生占 33.1%,女生占 66.9%。

 (二)调查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问卷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调查被试基本信息;第二部分调查被试基本的就业期望:最低接受就业起薪、期望的就业单位和择业考虑。本次调查获取的数据采用 SPSS17.0(中文版)进行统计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

 (一)大学生对就业起薪的最低期望。根据调查结果统计,44.5%的大学生能接受的最低起薪为 20xx-3000 元,35.9%最低能接受的起薪为 3000-4000 元,9.9%的大学生认为自己能接受的最低起薪在 4000-6000 元之间,另有 7.2%的学生选择 20xx 元以下,2.6%选择 6000 元以上。据调查,20xx 年本科毕业生的平均起薪为 2500-3000 元,而本次调查结果显示80.4%的大学生能接受的最低起薪在 20xx-4000 元,说明大部分大学生对就业起薪的期望处于合理的水平。

 (二)大学生期望的就业单位。调查结果显示,如表 2,在大学生期望的就业单位上学校占最大比例 57.4%,其次为国企、政府机关和外资企业。国企、政府机关和外资企业所占比例相差较小,分别占 25.3%,23.2%和 22.8%。但仍能看出大学生更愿意到具有国家性质的单位工作。由于本次研究中免费师范生占 53.1%,免费师范生被要求本科毕业后必须到学校工作,另外也会有非师范的学生期望到学校工作,所以本研究的结果中会出现学校占绝大比例,这也体现出师范大学的特色。

 (三)大学生的择业考虑。大学生在择业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工资福利、发展前景和就业城市是大学生在择业时首要考虑的三大因素,31.0%的大学生在择业时首要考虑的是工资福利,26.3%的大学生将发展前景作为择业时首要考虑的因素,18.6%的大学生在择业时首要考虑的是就业城市。有 14.1%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在择业时首要考虑专业是否对口,另有 7.4%和 2.6%的大学生在择业时首

 要工作压力和其他方面的因素。

 三、讨论 ?

 (一)大学生的就业期望相对合理。20xx 年本科毕业生的平均起薪为 2500-3000 元,而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80.4%的大学生能接受的最低起薪在 20xx-4000 元,说明大部分大学生对就业起薪的期望处于合理的水平。尽管数据样本最低能接受的起薪略高于这几年高校毕业生的实际月起薪,但由于本次研究被试是大三的学生,非毕业生。被试最低能接受的起薪略高于现在毕业生的实际起薪也是正常的,这表明在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展下,高校毕业生持续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使得他们的就业期望(包括期望工资)越来越和劳动力市场的实际情况相符合。从调查结果中得知,国企、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这些单位最受大学生择业时的青睐,大学生选择到国有部门就业的趋势仍然没有改变,说明大学生更愿意选择舒适稳定的工作。这也反映出我国国有部门与非国有部门单位之间的收入差距或其他福利待遇间的差距仍然明显。也侧面反映了“学而优则仕”“官本位”等传统观念仍然深刻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

 (二)工资福利是影响大学生择业的最重要因素。大学生在择业时最为关注的事工资福利,反映了大学生希望在毕业后尽快获得较大的经济回报。从教育投入这方面分析,本科毕业的学生从幼儿园开始读书到大学本科毕业,期间读书时间长达 18 年,在这 18 年的时间里,家庭的教育经济投入非常巨大的,而且大部分的学生在这段读书的时间里都是没

 有经济收入的,所以学生自身和学生的家庭都希望学生能够尽快的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收回教育投入。

 四、对策与建议 ?

 鉴于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的就业择业的认识仍不够深刻,高校应该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大学生的就业指导需要贯穿整个大学教育。

 首先,从学生入学开始,要纳入就业形势与人才素质结构相关的知识与教育,促使大学生一开始就重视职业素质的培养。在大学生培养的中期阶段,将职业素质教育融合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中,融合到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中,在获得丰富科学知识的同时又丰满自身的人文素养,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培养正确的职业观。在大学生毕业阶段,就业指导则应侧重于帮助学生认清形势,正确定位。同时,广泛开展择业心理辅导、求职技巧(如何设计简历、如何面试、如何寻找工作信息)和订立合同等就业训练和就业服务,注重诚信教育,促进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

 ?学生调查报告 篇 5 ?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是教育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因为现代社会变得十分复杂,价值观多元化,家庭不稳定,还有各种社会思潮无不影响着广大中学生的健康成长,适应社会,学校环境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已经是很困难的事情。从实习过程来看,通过和同学们的接触,许多学生或多或少存在这心里问题。在实习过程中发现许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

 缺乏父母的关爱,性格孤僻,不善交际,有厌学的思想。而学生的健康关系着学生的未来,而我们的中学生是我们国家的未来,因此,在培养学生的智育的过程中要更家注重学生的心里健康发展,使他们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显得尤为重要。

 一、调查概况 ?

 我于 20××年 9 月中旬,在安康市五里镇这进行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发现了不少的问题,很多学生的成绩特别差,通过观察发现好多学生他们父母在他们小的时候外出打工,家里只有爷爷和奶奶,缺乏父母关爱,性格孤僻,不善交际。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

 (一)具体的目标 ?

 1、学生的学习心里健康状况 ?

 2、学生的学习心理健康的特点 ?

 3、引起学生的心理健康成因及对策 ?

 (二)具体的方法 ?

 通过学生问卷的形式,主要对他们的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的需求和学习的目的四个方面来进行调查,问卷调查共发放了 56 份,实际有效的为 50 份,接近理想的目标,接近理想的样本数,具有可操作性。

 三、调查的结果 ?

 对学生进行调查,可以发现这些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反应了许多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中学生无法抵制来自网络的诱惑,以及各种社会问题。

 ?

 (一)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

 1、教育的价值观 ?

 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都有自己明确的教育价值观,64%的学生认为学习可以改变自已,提高各方面的素质,2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考上好大学,16%的学生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以后干什么,对自己未来没有考虑过。另外一方面,学生的教育价值观与经济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他们认为学历高的比学历低挣的钱多。

 2、学习态度 ?

 调查显示,64%的学生对学习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12%的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另外,90%的学生不喜欢学英语,认为英语作用不大。大部分人喜欢学习数学、物理、化学等与实际比较密切的。

 3、学习的需要 ?

 每个学生都有特长,而且大多数学生有正确的认识,大多数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还有一部分学生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

 4、学习的目的 ?

 大多数学生有自己的目标,考上一个好大学,少数的学生暂时还没有考虑。

 (二)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的特点 ?

 现在的学生心理与以往学生的心理有明显的不同。

 1、教育价值的需求多样化 ?

 大部分人认为教育可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可以掌握

 基本的生存必要的科学知识,而且可以提高就业的竞争力。另外,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他们的教育价值观趋向于功利化,越来越多的学生把教育与经济价值联系在一起。由于中学生的价值观还尚未成熟,他们的认知, ?

 判断能力都还不稳定,相当一部分的学生的教育价值观比较迷茫,其原因在于: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大学生就业比较困难,从而对考大学失去信心。还有学术性较强的课程不能瞒足他们的职业需求,使许多的学生产生厌学的思想。

 2、学习的需求多层次和多目标 ?

 在调查中发现,在学习基础、学习目标、对未来的期望的差异,使他们对学习的需求也产生了不同的需求,高中后准备就业的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而想考上大学的学生不仅要掌握,而且要很优秀,学业成绩达到上等的水平。

 3、学习目的明确,但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

 调差显示,大多数的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是存在着不协调性和主观性,有很多学生知道就业很难,但在实际的学习中表现得不积极,还有一部分学生虽然学习目标很明确,但是思想和行动上出现不一致,学习不积极,呈现出一种消极的学习态度。说明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严重的不协调性和主观性。

 四、学校的老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心里健康的教育。

 一、教师应该有健康的心理而且具备一定你的心理健康的知识。

 ?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言行、举止、行为对学生带来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不但具有很高的教育业务水平,而且应该 ?

 有良好的心里素质。同时,教师还应该掌握一定的心理知识,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同时进行心灵的教育。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教师应给与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学生也只有在老师的真心、真情、真爱下,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才会积极的投入学习生活中。

 二、关心学生的心理,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 ?

 作为老师,不但要重视学生的学业发展,而且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教师虽然掌握了一些心理健康的知识,但是要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还是有难度的。其实,中学生有他们自己的特殊心理,比成年人更加的敏感和脆弱。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心理问题,首先跟家长取得联系,不然会使学生失去信心,从而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出现。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不但是提高教学的有力保证,而且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保证。教师要主动通学生进行交流,这样不仅加强了学生兴趣、信心、和勇气,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协作、共同探究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三、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 ?

 中学生的合理需要包括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安全、交往、和爱的需要,还有尊重的需要。这些合理的需要如果没有满足,那么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的成长。因此,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的发挥教育的功能,主动对学

 生进行心理方面的引导,帮助他们来认识事物和判断事物。由于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抵制不住诱惑,很容易走错路。这就要求老师给与治疗和指导,是他们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四、心理健康的关键是教师 ?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全体老师共同参与,教师不仅为学生传授 ?

 知识,还为学生做好榜样。做好这一点,教师应该做到一下几个方面 ?

 1、教师尊重学生 ?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劳动,尊重学生的成绩,尊重学生的隐私。

 2、教师要讲诚信 ?

 教师应该如实的向家长说明孩子的学习等各方面的情况,教师用做到客观。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拥有心理健康尤为重要,这意味着当一名老师不仅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还应该成为一个合格的心理辅导员。作为师范生的我们即将走向教师岗位,我们不仅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具备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学生调查报告 篇 6 ?

 压岁钱是中华传统习俗,是伴随着春节的产生而产生的,已经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年三十给孩子压岁钱,是在新年里,长辈对晚辈的一种祝福和期待。那么,小学生是怎

 样看待压岁钱的呢?压岁钱多少最为适宜?又分别怎么用的呢?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我进行了全面调查,具体调查情况如下:

 一、调查时间地点和对象 ?

 调查时间:20xx 年 2 月 ?

 调查地点:后白塔小学 ?

 调查对象:后白塔小学三-六年级所有学生 ?

 二、调查的方法和内容 ?

 本次调查是采取问卷调查,用选择的形式。

 试卷题目内容是:

 1、你家谁给你压岁钱?(可多选)

 A 爸爸 B 妈妈 C 爷爷 D 奶奶 E 外婆 F 外公 G 叔叔 ?

 H 阿姨 I 哥哥 J 姐姐 K 其他:______________ ?

 2、你得到多少压岁钱? ?

 A、小于 100 B、100—200 C、200-300 D、300-400 ?

 E、400-500 F、500-800 G、800-1000 H、1000 元以上 ?

 3、你刚得到压岁钱时感觉怎样? ?

 A、非常开心 B、比较开心 C、没有感觉 D、悲伤 ?

 4、你得到压岁钱时制定了消费计划么? ?

 A、制定了很详细滴 B、制定了较粗略滴 C、没制定 ?

 5、你的消费计划是什么? ?

 A 寒假全花光,用来买零食或玩具 ?

 B 寒假全花光,用开买文具、书 C 根据实际需要买文具、书 D 根据实际需要买零食玩具

 ?

 E 一部分买零食、文具,另一些存入银行 F 用来交学费 ?

 G 全部存入银行 H、其他:

 6、你把压岁钱存入银行么? A、存 B、不存 ?

 7、你实际是如何花钱的? ?

 A 用来买零食玩具 B 用来买零食、玩具、文具、书本 ?

 C 一分没花 D 全用来买文具 E 全存入银行 F 用来交学费 ?

 G 其他:_______________ ?

 三、情况分析:

 (1)学生的压岁钱主要来源于自己的亲戚,每年的数额基本固 ?

 定。压岁钱的来源,有 82.54%的学生的压岁钱是爷爷、奶奶等长辈给的,有 58.73%的学生是父母给的压岁钱,占73.01%的学生压岁钱是亲戚给的,爷爷、奶奶等长辈和父母、亲戚都给压岁钱的学生占 39.68%。

 (2)学生对自己今年的压岁钱的满意度 64%,总的来说还算满意。

 (3)大部分学生压岁钱都自己存起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四、调查结果 ?

 1.小学生压岁钱得多少不一,压岁钱得多少取决于亲属们的实力,通常有的家庭亲戚的经济实力好,压岁钱数量比较大;有些家庭的亲戚经济实力一般,压岁钱较少。另外,压岁钱得多少还取决于家族的习惯,有的家庭经济实力虽

 强,但压岁钱数量一般;有的家庭经济实力一般,但压岁钱的数量却较多。总之,大家的压岁钱的总体趋势是数额日益增多,并与自己原本的家庭背景基本相符。这固然体现了社会经济的不断繁荣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但随之而来的是一些坏习惯的养成,如:助长了攀比之风,养成了浪费的习惯等等。

 2.关于压岁钱的使用,有的家长对此不管不问,总是一派大款风度,任凭孩子随便花,随便用。这样养成孩子大手大脚花钱的坏毛病,如果钱花没了,还有可能养成为了要钱去偷盗,去抢劫等等的犯罪行为。也有的家长对于压岁钱管理的很严,钱还没到孩子手,就已经牢牢的掌控了。这也容易造成孩子办事能力差,胆小等不良习惯。孩子长大了不愿意拿钱,不会花钱,有事么事都要家长帮忙。所以作为家长我们应适当放手,指导孩子管理和使用好自己的压岁钱,通过对压岁钱的管理和使用,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调查建议:

 1.压岁钱在我国有着优良的传统,而且一年只有一次,图个喜庆,图个好的兆头,是亲戚朋友美好的心愿,所以不可不给。但家长应斟酌自己家庭的基本情况,适量的给予压岁钱,以免助长攀比、浪费之风。

 2.学生已经基本有了使用自己压岁钱的能力,家长不应该再让他们把压岁钱全部上交,在调查中,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如果家长实在不放心,可以给孩子一小部分的压岁钱自己使用,培养他们的理财能力。

 ?

 3.大家对自己的压岁钱都比较满意,能拿到压岁钱当然值得高兴。但压岁钱的数额越高,满意度就越高。说明大家高兴的还不是压岁钱带给我们的亲情与感动,而是可以用压岁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我认为大家要把压岁钱当作一种亲情的体现,无论多少,都是心意。不要对压岁钱的数额过分在意,正确地对待和使用压岁钱。

 ?学生调查报告 篇 7 ?

 海南省从 XX 年开始实施高中的新课程改革,其目的也就是培养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的学生。在以往的教学中从初中化学到高中化学无论从教学容量还是教学难度上讲,都是一次巨大的飞跃,所以很多学生在初中时学习化学很轻松也很有兴趣,但一上高中以后由于容量太多、难度太大,都渐渐的对化学失去了兴趣。而此次新课程改革降低了高一化学的难度,其教材的宗旨是内容广泛但都点到为止,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在高中阶段保持对化学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有没有达到这样的效果呢?为此,就高中学生的化学学习情况以及他们的科学素养的培养,本人进行了一次调查。

 1 问卷调查 ?

 1.1 问卷内容设计此次调查主要以问卷形式进行,为了使调查结果更具有客观性、真实性和代表性,问卷是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主要精神进行设计的,有选择题和判断题两种形式。

 内容分为二部分:一是调查学生对学习化学的目的意义

 作用的认识;二是调查学生学习化学的具体情况,包括学习的方法、手段等。

 1.2 调查对象 ?

 此次的调查在海口市第一中学的高一和高二两个年级中进行,每个班随机抽取 30~40 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了文科班和理科班。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

 由于本人着重研究的是高一学生的学习情况,所以我只分析了高一学生统计数据(调查问卷及数据统计表见附录一和附录二)。共发出调查问卷 300 份,收回 282 份,占被调查学生的 94%。

 通过统计分析可以发现高一学生在化学学习上存在一些问题,但相对以前旧课程的学习而言也有很多明显进步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在学习化学的兴趣上有较大差异 ?

 在学习了一年的新课程以后,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在文、理科之间出现了较大的差异(见表 1),理科生大部分对化学的学习比较感兴趣,主要原因是“化学很神奇,有很多有趣的规律和现象,可以和很多生活现象联系紧密,很有用,学习起来也不太难。”也有少部分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一般,理由是“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有困难。”。而对于文科生,他们大部分对学习化学的兴趣一般,调查显示许多文科班学生在高一上学期时因理科成绩不理想,很早就放弃理科学习,从而造成大面积文科班学生化学成绩偏低,他们在上学期时就已觉得化学比较难学。因而,在高一年级中

 学生中化学基础参差不齐,这给组织课堂教学带来困难,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把握好教学深浅度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对化学学习很感兴趣感兴趣兴趣一般不感兴趣理科 20%53.6%21.7%4.7%文科 4.3%31.9%51%12.8% ?

 2.2 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不科学 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搞好学习的关键。

 众所周知,课前预习可以对将要学习的知识内容有一大致的了解,对上课时重点的掌握、难点的解决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课后复习可以对刚学的内容作系统的回顾、巩固,这有利于使知识系统化。但调查表明,只有 8.5%的理科学生和 4.3%的文科学生经常做到“课前预习”,11.1%的理科学生和6.4%的文科学生经常做到“课后复习” (见表2);只有51.5%的理科学生和 23.4%的文科学生对老师批改过的作业能做到“认真订正错误,及时弄清原因”;只有 16.2%的理科学生和6.4%的文科学生会及时整理复习听课笔记,而有 51.1%的理科学生和 72.3%的文科学生的学生是在临近期中或期末考试时才整理复习笔记。表 2 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情况经常 偶 尔 从 不 课 前 预 习 理 科 8.5%60.9%25.1% 文 科4.3%44.7%51% 课 后 复 习 理 科 11.1% 67.7%10.6% 文 科6.4%66%27.7% ?

 2.3 比较注重实践能力、科学素养的培养 21 世纪的理想人格应是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统一,科学理性与价值关怀的统一。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要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

 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调查表明,经过这一年新课程的学习学生对做实验的兴趣大大提高,有 84.7%的理科学生比较喜欢或很喜欢做实验,在文科生中这一比例也高达 61.7%;有 70.6%的理科学生和 63.8%的文科学生在实验课外的时间比较想进入实验室做自己想做的实验;而习惯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去思考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学生的理科学生占 65.5%,文科学生占 55.3%。

 2.4 在学习过程中,过分依赖教师,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直接影响了知识的深化以及学习的深入。

 调查表明,70.2%的理科学生和 85.1%的文科学生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应以教师讲授为主,直到学生听懂为止,只有少部分学生认为教师不必讲得太细,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让学生讨论(见表 3); ?

 在课堂讨论问题时,大多数的学生没有主动提出问题的习惯(见表 4),只有极少数的学生在讨论问题时能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应该以教师讲为主,直到听懂为止教师不必讲得太细,应多让学生讨论学生课堂主动性的发挥情况经常偶尔没 有 课 堂 主 动 提 问 题 的 习 惯 理 科 6.8%54%34.9% 文 科4.3%27.7%68.0%3 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的现状 3.1 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新的高中化学课程理念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习方式、课程评价、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反映了课程改革的基本。

 ?s(“content_relate”);【【必备】学生调查报告锦集 7 篇】